儒法道

儒法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包剛升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包刚升《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序(葛兆光)
序言 以现代学术重新理解古代思想
第一章 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源起
人类古典文明的轴心时代
中国轴心时代的来临
理解先哲学说的路径:旧与新
中国轴心时代的儒家、法家与道家
从文本解读到逻辑反思
第二章 儒家的政治想象:礼制与仁政
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
周朝礼制的瓦解
儒家方案的四个支柱:礼制、伦理、仁政、君子
儒家理想社会模型:“大同”,抑或“小康”?
性善论与群体主义论
礼制提供者与伦理教化者
文学治国论,而非逻辑治国论
第三章 法家的政治想象:强君与霸业
君主危机与霸业困局
从内忧外患到君主的政治难题
法家方案的四个支柱:强君、农战、法制、赏罚
法家的理想国:“要在中央”与“圣人作壹”
性恶论与君主中心主义
早期国家构建理论与权力的技艺
绝对君权与政治全能主义的悖论
第四章 道家的政治想象:循道与无为
一个偏离“道”的社会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道家方案的四个支柱:循道、柔弱、无为、弃智
道家的乌托邦:“小国寡民”与“至德之世”
“见朴抱素”与自由放任主义
休养生息政策与乱世处世哲学
一种去政治化的政治理论?
第五章 早期中国政治理论的比较与反思
儒家、法家与道家的理论比较
积极还是消极?保守还是进步?
历史变迁与儒法道的政治功能
古代政治理论的历史定位
古代先哲的认知模式及其限度
古代政治理论的哲学反思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敏銳的問題意識、清晰的意義錶達、嚴密的分析邏輯,

解剖中國傳統思想史的真問題,以現代心靈抵達古代世界,

實現跨越古今的有效對話。

⭐用現代政治理論,以古今中西比較的視角,走齣理解古代先哲的新路徑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傳統研究路徑,就是以思想傢的著述為主,根據主題分門彆類進行梳理,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與評論。如果說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今日或未來還有什麼價值的話,那麼它就不能隻聚焦於中國古代政治的情境與議題。否則,這樣的研究,對絕大部分非專業人士而言,將會喪失吸引力與影響力。

本書試圖超越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傳統研究路徑,而以一種全新的路徑和方法來重新理解中國軸心時代的政治理論。總體上,本書試圖基於這些經典文本,結閤政治史,藉鑒社會科學方法,以古今中西比較的視角,用新方法來對中國軸心時代儒法道三傢的政治理論進行全新解讀,並以嚴密的邏輯進行反思。

⭐跳齣傳統路徑,用新的分析框架解讀和反思儒法道三傢的政治理論

本書主要為理解中國軸心時代的主要政治理論提供一個新的分析框架。

這一分析框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儒傢、法傢、道傢的典籍進行文本解讀,著重討論這些思想流派的問題意識、理論解釋、政治解決方案與理想社會模式;第二部分是對儒傢、法傢、道傢的政治理論進行邏輯反思,著重關注這些思想流派的基本人性假設、個群關係(個體—群體關係)假設、可能的理論優勢以及在核心邏輯上存在哪些問題。藉助這一分析框架,本書試圖以一種全新的方法來理解儒傢、法傢、道傢的政治理論。

用這樣的方法去解讀和剖析中國古代政治理論,是期待能跳齣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以詮釋為主的路徑。

⭐大膽而係統地檢討儒傢、法傢與道傢政治理論的邏輯問題

無論是儒傢的代錶人物孔子與孟子,或是法傢的代錶人物商鞅與韓非,還是道傢的代錶人物老子與莊子,在提齣問題、提供理論解釋、提齣政治解決方案,以及構想理想社會模型時, 他們是以閤乎邏輯的方式闡述或呈現的嗎?還是說,他們的政治理論本身就存在著許多邏輯上不自洽的地方?如果這些理論本身存在較多的邏輯問題,那麼我們又憑什麼相信這些理論呢?

本書會對中國軸心時代的政治理論進行基於嚴密邏輯分析的大膽檢討與反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傳統中國政治思想理論的學術著作。中國軸心時代的政治理論始終是我們理解中國曆史與中國政治文明演化的資源,為此,本書試圖基於經典文本,結閤政治史,藉鑒社會科學方法,對中國軸心時代三大主要思想流派儒傢、法傢與道傢的政治理論予以重新梳理,主要著眼於兩個層次:一是文本解讀本身,包括儒法道三傢的問題意識、理論解釋、政治解決方案和理想社會模型;二是儒法道三傢政治理論的邏輯反思,包括它們的基本人性假設、個體群體關係假設、可能的理論優勢。

用户评价

评分

##逻辑清晰,抓住脉络,条理分明,真的是非常好读(相比之下很多没有问题意识的思想史书籍实际上是非常枯燥的),我认为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对三大思想流派的反思内容。 在我看来,就是要用今天的眼光来一一点评这些老古董,而不是抱住些古老东西就绝对相信,更不是因为古老就需要迷信。需要“有一颗懂得检讨和反思的心”,并尝试突破和超越他们的认知框架,这样才能凸显出我们这一代思想者的价值。 极少部分的一些内容细心的读者可以在包教授的演讲《改变认知》中找到,收于此书就显得更为系统。 儒家是过于沉醉当下道家是过于远离当下,我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两者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道家理论中君权的边缘性非同寻常,似乎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如果智识完全臣服于现实,就不会有少数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留学经久不衰的影响和声誉了。”p16

评分

##稍嫌简略

评分

##很水,很烂,无力吐槽,看完之后,给人一种我国政治哲学似乎从未进步的疑惑之感。 结论是:不如WG时期的工农兵读书批注小组。 反推:曾经的工农可以胜任如今大学教职。

评分

自秦火以来,未有愚且妄有如此者。

评分

##逻辑清晰,抓住脉络,条理分明,真的是非常好读(相比之下很多没有问题意识的思想史书籍实际上是非常枯燥的),我认为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对三大思想流派的反思内容。 在我看来,就是要用今天的眼光来一一点评这些老古董,而不是抱住些古老东西就绝对相信,更不是因为古老就需要迷信。需要“有一颗懂得检讨和反思的心”,并尝试突破和超越他们的认知框架,这样才能凸显出我们这一代思想者的价值。 极少部分的一些内容细心的读者可以在包教授的演讲《改变认知》中找到,收于此书就显得更为系统。 儒家是过于沉醉当下道家是过于远离当下,我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两者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道家理论中君权的边缘性非同寻常,似乎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如果智识完全臣服于现实,就不会有少数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留学经久不衰的影响和声誉了。”p16

评分

##稍嫌简略

评分

##逻辑清晰,抓住脉络,条理分明,真的是非常好读(相比之下很多没有问题意识的思想史书籍实际上是非常枯燥的),我认为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对三大思想流派的反思内容。 在我看来,就是要用今天的眼光来一一点评这些老古董,而不是抱住些古老东西就绝对相信,更不是因为古老就需要迷信。需要“有一颗懂得检讨和反思的心”,并尝试突破和超越他们的认知框架,这样才能凸显出我们这一代思想者的价值。 极少部分的一些内容细心的读者可以在包教授的演讲《改变认知》中找到,收于此书就显得更为系统。 儒家是过于沉醉当下道家是过于远离当下,我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两者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道家理论中君权的边缘性非同寻常,似乎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如果智识完全臣服于现实,就不会有少数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留学经久不衰的影响和声誉了。”p16

评分

##很水,很烂,无力吐槽,看完之后,给人一种我国政治哲学似乎从未进步的疑惑之感。 结论是:不如WG时期的工农兵读书批注小组。 反推:曾经的工农可以胜任如今大学教职。

评分

##稍嫌简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