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修辭

經濟學的修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迪爾德麗·N. 麥剋洛斯基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第二版序 i
第一版致谢 vii
绪论 1
第一章 经济学的修辞分析,为什么要做,如何做? 7
不是哲学阅读,而是修辞阅读 7
“修辞”的旧世界是个好世界 9
科学家必须建立她的“角色” 14
视角是个科学选择 17
“纯粹的”风格并不纯粹 19
风格往往诉诸权威 20
经济学家是诗人 22
也是小说家 24
别怕解构和其他恐怖之事 28
写作是表演 31
第二章 经济科学的文学特点 35
科学使用文学的方法 35
需求定律的大多数论据是文学的 40
语言学的学科模式适用于经济科学 48
文学思维或可改善应用经济学 53
第三章 经济学的修辞手法 61
即使是数理经济学家也使用且必须使用文学手法: 保罗·萨缪尔森的案例 61
我们对大多数的修辞手法都只有模糊的认识 65
模型是非修饰性的隐喻:以加里·贝克尔为例 68
经济学中的数学和非数学说理都依赖隐喻 77
统领着经济学的主要修辞手法:罗伯特·索洛的例子 83
第四章 科学主义修辞:约翰·穆特是怎么说服人的 89
穆特的文章写得不好,但很重要 89
穆特的主要观点可以用人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 92
穆特在论文中经常使用科学方法 98
穆特诉诸的其实是学术圈 102
外显论证在修辞上是复杂的 106
穆特的修辞与其他领域的别无二致 111
第五章 历史经济学的受众问题:作为修辞学者的福格尔123
文本曾经很重要 123
这本书的修辞色彩最浓 128
这本书大量使用了普通话题 131
这本书也使用经济学的特别话题 137
文本创造其受众 140
第六章 科斯《企业的性质》的律师口吻修辞 145
科斯通过诉诸公理和证明解决了他的角色问题 145
但科斯是辩护律师,不是证人 148
律师式的修辞诉诸事实 152
不过,科斯毫无疑问是个经济学家 155
《企业的性质》讲的是经济的修辞 157
科斯经济学是反现代主义的,是“哥特式的”;其修辞则是后现代的 162
第七章 未经审视的经济学量化修辞 167
例如,修辞标准是衡量市场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167
同样,修辞标准是语言学中衡量语言相似性的必要条件 174
也就是说,科学家的言语行为是对话,不论好坏 178
例如,有关购买力平价的对话在修辞上是含糊不清的 182
第八章 显著性检验的修辞 187
统计显著性已经毁了经济学中的实证工作 187
计量经济学混淆了统计意义和科学意义 192
统计学的难题源于其修辞史 198
使用统计显著性时,许多问题会随之而来 207
确实出了很多问题 214
第九章 经济学现代主义的贫困 231
经济学的数学化曾是个好主意 231
但数学里混进了一种哲学 233
经济学的正式方法论是“现代主义的” 234
现代主义是一种欠佳的方法:首先,它在哲学中过时了 244
而证伪并不能让人信服 246
有利可图的预测在经济学中是不可能的 249
现代主义是不可能的,也不该追随 251
第十章 从方法论到修辞 257
任何受规则约束的方法论都应该反对 257
方法论是中层管理者 263
好的科学就是好的对话 267
修辞是一种更好的理解科学的方式 269
其他科学也有修辞 271
第十一章 反反修辞 277
替代现代主义的并不是非理性主义 277
方法论的政治论证不足以服人 282
但愿我们做合理的陈述,而不论“科学”与否 289
对修辞的哲学反驳并没有说服力 296
反现代主义可倒好 302
修辞对你有好处 303
第十二章 自有修辞以来:一种科学的经济学之前景 309
参考文献 319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355
中英文书名、文章名、期刊名对照表 36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書主要探討經濟學的修辭分析。現代經濟學因追隨量化、實證的研究方式而自視為一門科學。但在本書中,作者迪爾德麗用辛辣毒舌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齣:經濟學是文學性的;經濟學傢並非專傢,而是使用修辭技藝的說服者。她剖析瞭保羅·薩繆爾森、加裏·貝剋爾、羅伯特·索洛、羅納德·科斯等經濟學傢的文章,指齣他們在論證時大量使用“隱喻”“類比”“訴諸權威”等修辭的事實。她從哲學、語言學、曆史學、物理學等多學科的角度論證瞭科學與藝術的兼容性,以及最重要的,經濟學如何既是科學的,亦是文學的。

迪爾德麗希望經濟學能夠反思其對科學研究的定義。她認為好的科學也需要好的語言。她擔憂經濟科學的主流已變成統計檢驗的沙盒遊戲。她呼籲經濟學傢對修辭予以重視,從而將經濟學重新帶迴到以人類為主體的對話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修辞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十分同意作者的观点,经济学首先就是一门说服人的学说,而修辞(感觉中文的修辞好像不太能概括作者这里表达的)无疑是能够提高说服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十分同意作者指出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的显著性的区分,现代经济研究中将两者混淆的情况其实蛮普遍的;最后的哲学部分不是很懂,但是反对以数学、完全量化的“现代主义”(这里不知是否准确)是我完全同意的,数学当然能刻画人的一部分行为,但人之所为人就在于很多行为是完全无法用数学来刻画的(即使是群体意义上)。因此经济学一定是一门“人”的科学,虽然这样的定义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评分

按照科学的特征来说,假如读者听了或见了某项经济学实证研究,都是可能被说服的。论文中布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方法和公论,没有多少可变可疑的地方,在变的无非是具体数据或案例罢了。不,作者其实还必须得使用一些叙事技艺来提高可靠度,借助修辞说服读者。我们还可以说,研究者下笔选择哪个概念,如何造句,提何种问题,举什么案例,凡此种种都是一种修辞。没有修辞,经济学知识不能成形,更谈不上传播。麦克洛斯基通过整理和分析史上的经典论著,发现了无处不在的修辞。照此看,经济学写作好像变为了类似于讲故事的工作。麦克洛斯基确实讲了经济学研究的诗性、小说性,也就是除了逻辑,隐喻和故事也是这个学科的基础。揭示其中的复杂性和辩证性也正是她在本书中所做的,所以她认为她本人既是文学的,也是量化的女性。

评分

按照科学的特征来说,假如读者听了或见了某项经济学实证研究,都是可能被说服的。论文中布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方法和公论,没有多少可变可疑的地方,在变的无非是具体数据或案例罢了。不,作者其实还必须得使用一些叙事技艺来提高可靠度,借助修辞说服读者。我们还可以说,研究者下笔选择哪个概念,如何造句,提何种问题,举什么案例,凡此种种都是一种修辞。没有修辞,经济学知识不能成形,更谈不上传播。麦克洛斯基通过整理和分析史上的经典论著,发现了无处不在的修辞。照此看,经济学写作好像变为了类似于讲故事的工作。麦克洛斯基确实讲了经济学研究的诗性、小说性,也就是除了逻辑,隐喻和故事也是这个学科的基础。揭示其中的复杂性和辩证性也正是她在本书中所做的,所以她认为她本人既是文学的,也是量化的女性。

评分

##修辞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十分同意作者的观点,经济学首先就是一门说服人的学说,而修辞(感觉中文的修辞好像不太能概括作者这里表达的)无疑是能够提高说服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十分同意作者指出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的显著性的区分,现代经济研究中将两者混淆的情况其实蛮普遍的;最后的哲学部分不是很懂,但是反对以数学、完全量化的“现代主义”(这里不知是否准确)是我完全同意的,数学当然能刻画人的一部分行为,但人之所为人就在于很多行为是完全无法用数学来刻画的(即使是群体意义上)。因此经济学一定是一门“人”的科学,虽然这样的定义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评分

##修辞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十分同意作者的观点,经济学首先就是一门说服人的学说,而修辞(感觉中文的修辞好像不太能概括作者这里表达的)无疑是能够提高说服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十分同意作者指出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的显著性的区分,现代经济研究中将两者混淆的情况其实蛮普遍的;最后的哲学部分不是很懂,但是反对以数学、完全量化的“现代主义”(这里不知是否准确)是我完全同意的,数学当然能刻画人的一部分行为,但人之所为人就在于很多行为是完全无法用数学来刻画的(即使是群体意义上)。因此经济学一定是一门“人”的科学,虽然这样的定义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评分

评分

##修辞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十分同意作者的观点,经济学首先就是一门说服人的学说,而修辞(感觉中文的修辞好像不太能概括作者这里表达的)无疑是能够提高说服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十分同意作者指出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的显著性的区分,现代经济研究中将两者混淆的情况其实蛮普遍的;最后的哲学部分不是很懂,但是反对以数学、完全量化的“现代主义”(这里不知是否准确)是我完全同意的,数学当然能刻画人的一部分行为,但人之所为人就在于很多行为是完全无法用数学来刻画的(即使是群体意义上)。因此经济学一定是一门“人”的科学,虽然这样的定义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评分

按照科学的特征来说,假如读者听了或见了某项经济学实证研究,都是可能被说服的。论文中布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方法和公论,没有多少可变可疑的地方,在变的无非是具体数据或案例罢了。不,作者其实还必须得使用一些叙事技艺来提高可靠度,借助修辞说服读者。我们还可以说,研究者下笔选择哪个概念,如何造句,提何种问题,举什么案例,凡此种种都是一种修辞。没有修辞,经济学知识不能成形,更谈不上传播。麦克洛斯基通过整理和分析史上的经典论著,发现了无处不在的修辞。照此看,经济学写作好像变为了类似于讲故事的工作。麦克洛斯基确实讲了经济学研究的诗性、小说性,也就是除了逻辑,隐喻和故事也是这个学科的基础。揭示其中的复杂性和辩证性也正是她在本书中所做的,所以她认为她本人既是文学的,也是量化的女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