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史略》校注

《中國小說史略》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魯迅 著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 言(陈平原)……………………………………………………… 1
校 注 说 明 ………………………………………………………………… 45
《中 国 小 说 史 略》 题 记 …………………………………………… 49
序 言 …………………………………………………………………… 51
第 一 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 53
第 二 篇 神话与传说 …………………………………………………… 69
第 三 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 87
第 四 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 97
第 五 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 119
第 六 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 141
第 七 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 153
第 八 篇 唐之传奇文(上) …………………………………………… 173
第 九 篇 唐之传奇文(下) …………………………………………… 207
第 十 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 233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 249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 271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 295
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 315
第 十 五 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 337
第 十 六 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 …………………………………… 369
第 十 七 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 ………………………………… 385
第 十 八 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 …………………………………… 403
第 十 九 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 …………………………………… 421
第 二 十 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 ………………………………… 437
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 453
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 475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 495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 511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 541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 …………………………………………… 565
第二十七篇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 591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 615
后 记 …………………………………………………………………… 639
引用文献目录 …………………………………………………………… 652
附录一 《中国小说史略》的版本及其修改(鲍国华) ………………… 658
附录二 陈平原教授谈《中国小说史略》(陈平原) …………………… 677
我读鲁迅四十年 ——《〈中国小说史略〉校注》后记(陈平原) …… 68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魯迅抄襲鹽榖溫?

《中國小說史略》抄襲《支那文學概論講話》?

一段曆史公案究竟真相如何?

《狂人日記》《野草》《故事新編》等,

魯迅經典名篇的創作靈感、手法技巧來自哪裏?

小說創作是否真的無本無末,可以憑空起樓?

本書展現魯迅鮮為人知的第二張麵孔,

文學傢魯迅背後,是學問傢魯迅

沒有學問傢的根柢,文學傢魯迅也將光芒大減

北京大學博雅講習教授陳平原新編版本

迴到曆史現場,重溫著史心路

尋蹤覓跡,纔知魯迅的創作與研究

字句改動皆有深意,反復打磨方成經典

—————————————————————————————————————

【編輯推薦】

中國小說自來無史,有史自魯迅始。

在思想傢和文學傢的魯迅已為人熟知的當下,本書力圖為大傢展現成就絲毫不遜色於文學的作為學問傢的魯迅。本書由陳平原、鮑國華編注,左圖右史,以魯注魯,圖文並茂,對照閱讀,不管對一般讀者還是專業學者,都將大有裨益!

—————————————————————————————————————

【內容簡介】

本書以魯迅生前最後修訂的《中國小說史略》版本,即1935年6月北新書局第十版再次修訂本為底本,對各版本展開匯校,藉此呈現魯迅在文字、觀點和體例方麵的曆次增刪修改。本書不注基本知識,采用“以魯注魯”方式,將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以外的各類著述,包括學術著述(專著、論文、演講、輯校古籍序跋等)、雜文、書信中涉及中國小說史的內容,附注於相關語句之後,以呈現魯迅著作的多元性與復雜性,並展現魯迅對中國小說史的研究曆程與觀點全貌。

同時,本書選擇魯迅1924年7月在西安講學的《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中若乾段落,放置在相關位置,配以精美圖片,以顯示根據記錄整理的《變遷》與課前準備講義的《史略》之間的差彆,除瞭聽眾迥異、場閤不同、時間長短不同等因素,還有文言與白話的巨大縫隙,兩廂對照閱讀,相信對一般讀者與專業學者,都會大有裨益。

————————————————————————————————————

師友中多有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傢,我自然得學會藏拙,平日裏從不賣弄這方麵的學識,更不要說精神境界瞭。可實際上,我讀魯迅四十年,也算是彆有心得,走齣瞭一條不太一樣的路。……我閱讀魯迅的視角與論述的立場遠離學界主流,更多關注“學問傢”與“文體傢”的魯迅,而不是闡釋魯迅何以是“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

——北京大學博雅講習教授 陳平原

用户评价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评分

左图右史,以鲁注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