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的紀實文學作品。
20世紀40年代,女孩埃爾莎被關進瞭奧斯維辛集中營。因為精通小提琴演奏,她與一群年紀相仿,同樣擅長樂器和音樂的女孩們被集中起來,本意是為看守者們服務。
自此,讓納粹們頭大的集中營女子樂團就此誕生。這群不屈服於命運的女孩身處地獄,卻奏齣瞭追尋自由的至強音符。
她們為上工的工友演奏,撫慰他們疲憊的身體;她們為即將赴死的同伴送行,讓他們笑對死亡;她們用樂麯嘲弄屠夫們……她們激勵獄友、慰藉同伴、反抗暴虐,讓集中營所有被囚禁的人感受到來自同類的愛,從而有瞭與納粹對抗的武器——活下去。
40多年後,埃爾莎的兒子讓-雅剋循著亡母的足跡,輾轉德國、比利時、波蘭、以色列和美國,尋訪當年集中營女子樂團的其他幸存者,讓一段塵封近80年的曆史重見天日。
##这本书以其真实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吸引我。作者详细地描绘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生活,从囚犯们的日常劳作到他们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在这样绝望的环境中,小提琴手的出现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明,打破了集中营的沉寂,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力量。当她们在夜晚拉响小提琴,那些被痛苦和绝望吞噬的人们找到了暂时的慰藉和勇气。顺便说一下,本书的翻译是近年来外版小说高水平的代表,我前面还读过这位翻译老师的另一本书《沙逊家族:一个犹太商业帝国兴衰史》也翻译得十分精采。
评分 评分##看完很震撼!真的是痛与泪交织,作者用家族叙事反抗了纳粹最大的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2022年春天,那时候在各种封控的间隙里,跑到外边和朋友约聊。其中有一次是在东坝,李大眼家门口,我跟他说,我发现一本写得特别好的书,如果能引进中文版就好了。书里写的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建立了女子乐团,她们在焚尸炉前演奏恰空舞曲,这是来自地狱的音乐声。大眼哥听到这个故事,说一定要争取个中文版啊,集中营是地狱,而音乐属于天堂,当音乐进入集中营,地狱里的人会看到天堂才有的一线光亮。2023年春天,这本书翻译完了,译者说,翻译的过程中哭了很多次,心理压力太大,翻译完以后整个人都虚脱了。 2024年1月,这本书正式出版了,就是这本《奥斯维辛的小提琴手》。
评分2022年春天,那时候在各种封控的间隙里,跑到外边和朋友约聊。其中有一次是在东坝,李大眼家门口,我跟他说,我发现一本写得特别好的书,如果能引进中文版就好了。书里写的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建立了女子乐团,她们在焚尸炉前演奏恰空舞曲,这是来自地狱的音乐声。大眼哥听到这个故事,说一定要争取个中文版啊,集中营是地狱,而音乐属于天堂,当音乐进入集中营,地狱里的人会看到天堂才有的一线光亮。2023年春天,这本书翻译完了,译者说,翻译的过程中哭了很多次,心理压力太大,翻译完以后整个人都虚脱了。 2024年1月,这本书正式出版了,就是这本《奥斯维辛的小提琴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