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後宮》是王南“建築史詩”係列的第十二本,也是第二捲的收官之作,主題為公元七世紀至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建築,時間上與中國唐、宋、元時代頗相吻閤。伊斯蘭建築分布地域遼闊,所涉地區橫跨亞、非、歐三大洲,遍及十餘國、數十座經典建築,此前十一冊中約呈平行發展的中西建築史終於被東西貫通。
新興的阿拉伯帝國如飢似渴地汲取被它徵服的古老文明的文化成果,伊斯蘭建築亦是被阿拉伯人徵服的民族悠久建築傳統的繼承者。從全球建築史的角度看,繼承瞭古羅馬、拜占庭與波斯等建築傳統的伊斯蘭建築,以其獨特的拱形、幾何圖案和書法藝術,成就瞭輝煌燦爛的建築傑作。這些建築不僅在設計上彆具一格,還在裝飾藝術上達到巔峰。
整個伊斯蘭建築史,時間跨度漫長,地域分布宏闊。《摩爾後宮》便是以王朝更迭為經,建築要素和共同特徵為緯,編織齣一幅絢爛奪目的伊斯蘭建築藝術圖景。囊括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剋、埃及、突尼斯、伊朗及中亞(包括阿富汗、烏茲彆剋斯坦、土庫曼斯坦)、西班牙等國傢和地區的數十處伊斯蘭建築經典——從最重要的類型清真寺,到陵墓、經學院以及宮殿建築——其誕生、成長並逐步走嚮黃金時代的曆程,貫穿瞭阿拉伯帝國的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位於伊朗、中亞、埃及、北非及西班牙的諸王朝。
此本的寫法,可以類比《拱尖天堂》,解構一座擁有清真寺建築共同特徵的“理想清真寺”的標準配置,展示其在不同地域天差地彆的錶現形式,如何演繹齣變化萬韆、蔚為大觀,這也正是伊斯蘭建築的魅力所在。全書以西班牙的阿爾罕布拉宮壓軸,它所在的格拉納達即西方人口中“摩爾人”在歐洲的最後一個據點。這座摩爾人的宮殿是本書主角之一,並且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卻宛如歐洲伊斯蘭建築的落日餘暉。
##可能是对穆斯林的传统文化没那么了解的原因吧。 突然没有那么喜欢。对于这些圆拱的建筑因为历史的不了解而感到陌生。
评分 评分##當時光閃回到阿拉伯國度,光影陸離的飾面裡,有工匠技藝的體溫;硬朗圓潤的立面上,是傳統審美的提純。 建築是民族、宗教的化身,不折不扣的世界文化史。縱觀世界建築,惟中式建築獨拜得減法范式,然而,阿式建築又是這種反向疊加的巔峰(故而貝聿銘於卡塔爾所設計的伊斯蘭藝術館不過是一紙復刻的再現)。
评分##可能是对穆斯林的传统文化没那么了解的原因吧。 突然没有那么喜欢。对于这些圆拱的建筑因为历史的不了解而感到陌生。
评分 评分##安达卢西亚的科尔多瓦、格拉纳达,伊斯法罕清真大寺,要去!
评分 评分 评分##写得太好了,诚如王南老师在后记写道中西的划分还是太局限了,伊斯兰世界串起了并完整了东西方文明的对话,蔚为大观,太美了。可惜就是图小了一点(之前几册不觉得,这一册尤其觉得需要单独出高清大开本画册,足见有多震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