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世紀之交,立溫斯敦、施登萊、凡爾納與哈葛德等人非洲探勘/冒險的文本被譯介到晚清中國文化界。本書在“跨文化行旅”的架構下,觀察晚清譯者在翻譯非洲文本時,所投射的對“自我”與“他者”、“本土”與“異域”、“中國”與“世界”的思辨,探索“19世紀晚清中國文人如何/為何接受、看待與想象非洲異域?”“‘非洲’是在怎樣的知識結構與傳播模式下進入晚清文化界的?”“當文人譯者麵嚮自身不熟悉的新天地時,是如何呈現或傳達異域形象的?”等議題,替晚清文學與文化研究,開啓更豐富的詮釋麵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