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議

大禮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尤淑君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绪 论 / 1
一、研究动机 / 1
二、文献综述 / 5
三、章节安排 / 23

第一章 “大礼议”肇因、经过及结果 / 28
一、外藩入继 / 29
二、继嗣继统之争 / 42
三、左顺门事件 / 73
小结 / 88

第二章 从《献皇帝实录》到《明伦大典》 / 94
一、从《献皇帝实录》到《明伦大典》的编纂过程 / 97
二、《明伦大典》内容释义 / 115
三、《明伦大典》修纂意义 / 148
小结 / 167

第三章 礼制更定的政治文化意义 / 172
一、显陵改制,建立世庙 / 175
二、分祀天地,改定郊礼 / 183
三、庙制变异,分建九庙 / 202
四、明堂复古,献皇称宗 / 222
五、庙制底定,睿宗祔庙 / 235
六、礼制与政治的关系 / 253
小结 / 273

第四章 从大礼议看嘉靖朝政治文化 / 277
一、明代前期的政治生态 / 279
二、公与私之间:名分的意义 / 295
三、首辅难为:从杨廷和到严嵩 / 312
四、从道不从君:言官的道德危机 / 364
小结 / 380

结 论 / 384
附录一:明代诸帝世系表 / 392
附录二:大礼议编年表 / 396
征引书目 / 47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趙剋生作序,徐泓、林素英、羅鼕陽、彭勇、解揚、丁修真聯袂推薦!

????全麵解讀“大禮議”,看少年嘉靖如何步步籌謀,將皇權推至巔峰

————————

【編輯推薦】

⭐一部嘉靖皇帝的成長史

看少年嘉靖如何抗衡群臣,為生父“稱宗祔廟”,並步步籌謀,掌控朝政,將明朝皇權推至頂 峰。

⭐一部明朝政治史

震動朝堂24年的“大禮議”事件,180多位文臣或死或傷的左順門血案,嚴嵩、夏言、楊廷和、張璁等人相互傾軋……充分呈現權力、製度、文化三者間的互動關係,解讀明中晚期政治為何日漸衰敗。

⭐一部條分縷析的禮學史

從嘉靖皇帝應否改稱父母之辯,到立世室之辯、天地分祀之辯,再到宗廟製度變更,逐步展現禮法之於權力結構塑造和國傢政治文化的重要性。

————————

【內容簡介】

正德帝身後無子,由興藩世子硃厚熜繼皇帝位,是為嘉靖帝,文武百官請其入繼大宗,作為嗣子,改認堂伯弘治帝為父,而稱生父為叔,自此引發震動朝堂長達二十四年的“大禮議”。

為追尊其生父母,嘉靖帝不惜以武力鎮壓伏闕抗議的言官群體,導緻左順門血案;編纂《明倫大典》,構建皇權正當性的理論文本;編造罪名以阻塞言路,扼殺士人“為王者師”的政治理想;不斷變更國傢禮法,名為“恢復祖製”,實為提高生父的政治地位,鞏固自身皇權;又為操控群臣,大張閣權,幾易首輔,朝廷政治風氣日下,為黨爭愈演愈烈創造瞭條件。

本書通過“大禮議”事件,研究明代嘉靖朝政治文化之異變,尤其是圍繞嘉靖帝生父硃祐杬神主入祔太廟的問題,嘉靖君臣唇槍舌劍,博弈多年,最後嘉靖帝如願將生父稱宗祔廟,也達成瞭皇權重塑、小宗變大宗的目的。但嘉靖帝卻動搖瞭以“禮”為主的政治文化體係,皇權私化,名分禮秩混亂,導緻瞭明中葉政治動蕩、君臣衝突、社會失序的危機,乃至晚明政治秩序逐步崩潰瓦解。

————————

【名傢推薦】

嘉靖皇帝一般被認為是個和萬曆皇帝一樣,十多年不上朝的昏庸君主。其實嘉靖皇帝是個精明能乾的皇帝,他是個從遙遠的湖北,隻身入主北京紫禁城的十五歲少年,欲掀起為尊崇父親的“大禮議”,一步一步地突破朝廷上巨猾老臣的管控,獲得最後的勝利,為其父“稱宗祔廟”。進一步,又對明朝自洪武帝創製的禮製,推動大改革,以重塑皇權。將明太祖獨創的天地閤祀,改迴天壇、地壇分祀;將繼太祖之後的明“太宗”,提升為與太祖並列的“成祖”;降殺孔子與孔廟的道統地位,將孔夫子兼具道統與政統地位的“文宣王”稱號去掉,改為隻是“至聖先師”的道統地位,改大成殿為先師殿,大成門為廟門,增建祭祀孔子之父的啓聖祠,以分散孔子的至聖地位;並且在國子監增建敬一亭,為嘉靖帝對經書批注的聖訓樹碑。彰顯帝王不但掌握製禮作樂至高無上的皇權,而且是掌握詮釋經典權力的大師;其專製獨裁,更勝太祖,將明朝皇權推到最高峰。尤淑君教授的《大禮議:嘉靖帝的禮製改革與皇權重塑》,充分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完整論述其曆史過程及關鍵,尤其對大禮議的政治文化麵相,頗有獨到的論述。尤其附錄《大禮議編年錶》,方便讀者理解這一曆史事件本末,更是大禮議過去相關論著所無。

——徐泓(颱灣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明代“大禮議”事件雖始於嘉靖帝有關繼統與繼嗣的情理之爭,其影響則是透過禮製的改革,促使皇權更為獨大而專製。尤君有鑒於此,故而廣為搜羅史料,參酌前賢之說以客觀分析其來龍去脈,且將主力放在復雜的公私/名分之分辨與禮製改革/政治文化的兩條主綫,以討論該事件的政治文化意義。附錄二的《大禮議編年錶》,更具有重要的徵信價值。謹在此鄭重推薦本書。

——林素英(颱灣師範大學教授)

這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著作,將“大禮議”這一久為學界矚目的課題,置於時間的變焦鏡頭下觀察,揭示其久遠的禮秩文明傳統和明代自身的義起和變遷;復置於空間的變焦鏡頭下細研,分析其文本、思想、話語、權力行為的多重結構和互塑,重述其過程,燭照其動因,闡明其利弊,充滿瞭對傳統政治文化富有啓發性的新思考。

——羅鼕陽(東北師範大學明清史研究所教授)

對明朝政治局勢重大轉變的探討,“大禮議”是一個很好的抓手,許多學者都有關注。本書抓住《明倫大典》的編纂,分析大禮議過程中嘉靖皇帝是如何把皇權、人情與典製結閤在一起,重構政治權力、經典詮釋和國傢禮製三者之間內在關係的。嘉靖皇帝取得“大禮議”的勝利,意味著傳統的政治權力和名分禮秩關係的瓦解,也意味著政治秩序和政治文化隨之改變,明朝國傢政治權力(如內閣、軍事、財政等)的運作由此也發生瞭重大的變化。關注明朝曆史的重大變革,就不能不關注本書對嘉靖“大禮議”的精彩解讀。

——彭勇(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本書研究嘉靖朝議禮改製問題,詳究細節、體味人事、再現史局,還原編纂《明倫大典》的波瀾,勾勒議禮新貴的起伏,揣摩伏闕朝臣的心態,揭櫫詮釋經典與申訴政見的依存關係。讀後,不惟明瞭一朝一事,亦能鳥瞰有明一代。

——解揚(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該書的主要貢獻,一是通過對代錶性史料的排比,分析嘉靖朝“議禮派”如何“製造”議禮,進而影響後人認見;二是梳理嘉靖朝禮製改革內在邏輯關係,揭示嘉靖帝如何層層推進,重塑明朝宗統;三是在明朝政治文化的整體框架中解讀“大禮議”事件,嚮讀者展示瞭權力、製度、文化三者間的互動關係。是書持論中和,長於敘事,主要內容雖成形於十數年前的碩士論文,但其中的研究方法與觀點於今仍有不少值得藉鑒之處。

——丁修真(安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大禮議》涉及的問題重大,頭緒繁多,要圍繞主題把相關問題熔於一爐,條分縷析,論述嚴謹,確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有人說,禮學嚮稱難治,研治禮學,須有老吏斷案的精審和識斷。一個青年學者麵對浩渺的文獻和眾多時賢的成果,毅然以東流注海一往無前的精神完成這部厚重的著作,值得贊賞。

——趙剋生(海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一部嘉靖皇帝的成长史!看少年嘉靖如何抗衡群臣,为生父“称宗祔庙”,并步步筹谋,掌控朝政,将明朝皇权推至顶峰。

评分

##通过了论述嘉靖通过“大礼仪”强行把自己爹称宗附庙,导致明代政治文化与制度出现大变,而主要特点就是皇权私化与扩张,导致其直接破坏了传统的代表着“天命”和“公”的礼制规范;而且嘉靖这个“有为”之主,通过攫取儒家经典诠释的权利以及“非天子不得议礼”而击垮士人的道统以及在两宋建立起的微弱的“为帝王师”的自信。其实纵观帝制,它自身构建的制度是无法自我监督与节制的,而被认为是道统维持者的士人群体的力量也是很脆弱的,难以对抗皇权……所以还是制度的问题,即如何控制皇权和帝王私欲。这是个古代士人无法解决的,但却也是今天我们得考虑的。老虎拿着关自己笼子的钥匙,那还玩个球? 嘉靖是个“有为”之主,而恰恰是这类野心勃勃的帝王,更应该节制和监督。这部书虽然写于十几年前,但讨论的问题却是当下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