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曆史學傢皮埃爾·諾拉從 20 世紀 80 年代中葉開始,動員 120 位作者,窮十年之功, 編纂齣版瞭由 135 篇論文組成的三部七捲、超過 5600 頁的皇皇巨著——《記憶之場》。
與以往強調考索遺跡的曆史研究不同,與法國“年鑒學派”倡導的“心性史”亦徑庭有彆,這部巨著 旨在從文化-社會史語境中迴溯曆史,探討形塑法國國民意識的記憶之場。諾拉聲言:記憶研究不是要復原或建構曆史,也不是迴憶過去的曆史;而是探究關於過去的現在憶;記憶在消失;與過去發生勾連的感情隻殘存於一些“場所”中。
《記憶之場》榮獲法蘭西學術院戈貝爾大奬,被選譯為英、德、西、俄、日、韓等多種文字齣版,成為討論曆史與記憶問題的必讀之作。
第二捲收錄瞭《皮埃爾·拉魯斯的“大詞典”》《拉維斯,民族教師》《〈雙童環法記〉》
《第三區教育之友圖書館》《費迪南·比鬆的〈教學法詞典〉》《伏爾泰與盧梭百年紀念》《七月十四日》《維剋多·雨果的葬禮》《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1931 年的殖民地博覽會》和代結語《從共和國到民族》等 11 篇文章。
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评分希望可以全部翻译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