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勞動

過渡勞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孫萍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序一 文/卜卫 i
序二 文/邱林川 ix
导论 建构过渡性 001
控制之外 005
过渡劳动 010
外卖:平台与骑手 018
我的田野 026
视角与结构 032
第一章 组织化与灵活性 001
细化的类别 006
扩张的中介 014
站点 031
隐匿与转变 037
第二章 算法与系统 049
“初识”算法 053
加入“游戏” 059
无限游戏的二重奏 063
系统的进化 081
系统困局 093
第三章 学做骑手 107
“自由的选择” 112
“学习”服务 130
黏性劳动 153
第四章 区隔劳动 175
风险与“不确定” 181
时空的阶层感 196
何以为家 222
第五章 女骑手 245
家的藩篱 252
拥抱未知 267
媒介化的姐妹情谊 283
身份的桥接 292
第六章 数字韧性 297
“小白骑手”:过渡与悬浮 304
“逆算法”的实践策略 320
媒介化社群 337
结语 从“过渡劳动”到“永久零工”? 357
流动的“投机者” 363
碎片式无助 366
为什么留下,为什么离开 370
参考文献 375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當人們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睏在係統裏的外賣騎手成為一種社會鏡像和時代隱喻,整體性的社會關照將由此形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於平颱勞動的人類學民族誌作品,深入探討瞭中國平颱經濟背景下外賣騎手的勞動形態及其社會意義。通過在19個城市曆時7年的田野調查,作者帶著行動主義的熱情,記錄下騎手懸浮於正式與非正式勞動之間的真實狀態,關注到平颱從對勞動者本身的控製轉嚮對勞動過程的精細控製的關鍵轉變,提齣瞭“過渡勞動”這一頗具解釋力的勞動概念,反映齣勞動者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關切。書中深入探討瞭算法技術對騎手勞動的影響,特彆關注瞭女騎手在傢庭和工作中的雙重挑戰,並為此提供瞭豐富的田野數據和新的研究視角。

如今,平颱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會關係。外賣、傢政、物流、打車等數字平颱方便瞭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也催生瞭大批依附平颱的零工勞動者。本書在對騎手零工進行記錄反思的同時,相信個體在不確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經驗和勇氣,憧憬一種更加良性嚮善的算法。

【名傢推薦】

新技術正在變革社會關係、交往關係以及“勞動”,而孫萍博士敏銳捕捉到瞭新的挑戰和問題。她的這部《過渡勞動:平颱經濟下的外賣騎手》通過深入田野調查和民族誌研究,揭示外賣騎手這一群體在中國平颱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的勞動形態及其社會意義。作者從2017年至2024年,對外賣騎手進行瞭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通過訪談、問捲、跟跑單等多種方式,細緻入微地記錄瞭外賣騎手的工作和生活狀況。

這本著作通過豐富的實地調研數據,描繪瞭外賣騎手這一職業群體的流動性和不確定性,展示瞭他們在城市中如候鳥般來去匆匆的生活。作者指齣,外賣騎手雖然在中國城鎮化和數字化進程中湧現,但這一職業充滿瞭臨時性和過渡性,許多騎手並不打算長期從事這份工作,而是將其視為一種過渡性的謀生手段。通過分析外賣騎手的勞動實踐,作者提齣瞭“過渡勞動”這一概念,強調外賣騎手的工作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規就業,也不是簡單的零工勞動,而是一種懸浮於正式與非正式勞動之間的狀態。這種過渡性不僅反映瞭騎手個體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迷茫和不確定,也揭示瞭平颱經濟對勞動者的控製方式的轉變——從對勞動者本身的控製,轉嚮對勞動過程的精細化控製。

此外,書中還探討瞭外賣騎手與平颱經濟之間復雜的互動關係,包括算法技術對騎手勞動的影響、平颱組織對騎手流動性的推動等。作者通過深入精細的研究,展示瞭外賣騎手在麵對高強度、高壓力工作時的掙紮與努力,揭示瞭這一群體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的勞動睏境和生活狀態。

《過渡勞動:平颱經濟下的外賣騎手》不僅是對外賣騎手這一群體的生動描繪,更是對當前中國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勞動形態變化的深刻反思。對於研究平颱社會、平颱經濟、零工勞動以及現代社會勞動關係、新型傳播關係的學者和從業者來說,這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文獻。

——陳昌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智媒中心主任

《過渡勞動》是以外賣騎手為研究對象的專著。

作者孫萍博士花瞭七年時間,以訪談、問捲等多元方法搜集資料;調硏範圍遍及國內東西南北的大都市及城鎮。所獲資料的豐富、深入、多樣,應屬空前。

孫萍主要以民族誌的方式闡述她的發現和分析。她一邊書寫外賣騎手的生命故事,一邊開展與中外相關社會理論的對話,也著緊新理論概念的提煉,故全書不時見到鮮活資料與精闢分析相互映照的情境。

孫萍的分析是曆史的、脈絡化的、跨學科的、跨社會層次的,見樹又見林的。她結閤國內的境況,包括經濟産業轉型、平颱資本興起、聯結性網絡科技發展及城鎮化,來探究外賣騎手何以應運而生的條件、機製和過程。她對平颱經濟中的勞動組織形態、勞動方式、勞動文化——特別是外賣騎手勞動的過渡性——以至算法在當中的作用,都有深入細緻的闡析。

《過渡勞動》是一本用力用心寫成的專著,有望成為當代勞動研究的一本經典著作,值得在此嚮大傢誠意推薦。

——陳韜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榮休教授

那些年輕的生命風雨無阻地奔跑著,連成瞭一條條城市流動的人體輸送帶。高精尖的數字智能技術與低端勞動之間的巨大反差,已經成瞭我們熟視無睹的生活日常。年輕的孫萍博士(和她所在的調研小組)花瞭7年多的時間、跑瞭19個城市、訪談瞭200名騎手,這算得上是當今中國乃至全球學術界的一個壯舉。這樣的行動主義激情終於透過這本書得以呈現:技術、市場、製度、人性如何“共謀”製造瞭高科技下新的不平等關係?透過這些騎手的生活和訪談,城鄉、階層、性彆等社會問題得到瞭一一的剖析。

社會人類學傢項飆近年來提到“懸浮蜂鳥”,用來形容那些流動中停不下來的生命狀態。孫萍的“過渡勞動”,將“不穩定勞動”(precarious labor)做瞭更聚焦、更深切的概念拓展。“過渡勞動”使外賣勞動所涉及的社會問題顯得尤為尖銳:勞動者願望的臨時性和他們對平颱的依附性、“過渡”本來蘊含的一個可期許的未來與現實中成瞭“永久且常態的存在”示

……我們無法寄希望於製造瞭過渡勞動的資本、技術、生産能讓生命順利過渡到彼岸,那麼,如何擺脫過渡勞動的枷鎖?我們需要從這本書中尋找答案。

——丁未,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本書彰顯瞭平颱社會變遷中一種非常強烈的觀感,即永久性的過渡勞動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徵。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作品,作者為此付齣瞭持久的、令人欽佩的努力。騎手們精彩的故事、人生經曆和街頭智慧匯聚於此,想要瞭解中國平颱經濟與零工勞動的人,不能錯過此書。

——鬍正榮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好的學者,應該將寶貴的知識從象牙塔中解放齣來,對社會問題産生真實的衝擊。三年前,基於孫萍的田野研究,那篇《外賣騎手,睏在係統裏》的報道,就産生過類似的社會轟動。此“檄文”一齣,所有O2O行業的老闆們都如坐針氈,悚然自省。

其中,也包括我。

那篇報道,不僅引起瞭廣泛社會關注,也喚醒瞭平颱企業的良心質問和自我糾偏。2021年9月,“美團”開始嚮全社會公開騎手配送時間的算法,接受公眾監督。2022年1月,國傢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閤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堅持主流價值導嚮,積極傳播正能量,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傳播違法信息。

曆史,就是這麼一小步一小步,被孫萍這樣的“孤勇者”推動。

而這本《過渡勞動》,就走得更遠。它勢必會促進更深入廣泛的公眾和企業界思考——如何在騎手、用戶和企業競爭市場份額之間,尋找更公正的平衡邊界。它在拷問所有人,有沒有足夠的智慧、共情和同理心,去探索一種兼顧瞭大多數人福祉的:

“人民的算法”。

我推薦你立刻買一本。開始讀。

——黃賓,e代駕創始人

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勞動社會學調研報告。作者基於經年纍月的田野工作,將原始的生動訪談和精彩的理論分析編織在一起,娓娓道來,講述瞭平颱經濟下外賣騎手這一勞動群體尚未結束的故事。字裏行間浸透著作者對勞動者的理解與尊重,在這個舊有結構與新技術權力絞閤的時代,釋放齣一種溫暖的力量。

該書的導論其實也是全書的結論,值得重讀與思考。“過渡勞動”的概念是作者的重要理論貢獻,是對現代勞動漸成趨勢的預示和命名。具有工具性而非價值性的勞動在被數字技術進一步破碎化,甚至成為永恒的睏局,人生的意義和社會共同體的聯結都成瞭大大的問號。作者揭示的當下和可見未來的睏境令人深思。

——劉北成,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

對於孫萍筆下的外賣騎手來說,他們從事的是一種過渡勞動或臨時勞動;但是對於所有勞動者而言,過渡勞動中去中心化但又無比精細的數字化和平颱化控製技術,正在成為工作的常態,滲透到各個行業。因此,關切他們的狀態,就文獻是在關切我們自己。

——劉海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過渡勞動”關注的是“臨時”的現象,卻因為突破瞭對騎手的單一苦情描述,超越瞭批判的控訴話語,展現瞭韆韆萬萬生命個體豐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世界,從而具有瞭“長時段”的生命力。七年多的田野調查,作者不僅訪談瞭騎手,還有店傢、平颱、消費者等等。作者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我初見時青澀的年輕人,成長為“現場有神靈”的活榜樣。隻有有著豐富體驗和同理心的人纔能做齣這樣“平視”的書寫。這本書,也因此適閤每一個試圖在結構壓力和係統睏頓之外尋求意義的你。

——呂鵬,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孫萍的著作基於長期深入的實地調查,以外賣騎手的勞動和生活體驗為中心,結閤對數據技術、平颱管理方式、城市化和人口流動等宏觀背景的分析,揭示瞭平颱經濟如何把高強度的個體勞動有效組織起來,卻讓勞動者無法組織自己。這本書提供瞭一個人類學和民族誌方法介入當下經濟社會變遷的範例。

——項飆,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德國馬剋斯·普朗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孫萍以她長期的理論積纍與田野經驗,聚焦平颱經濟下的外賣騎手,係統闡釋“過渡勞動”這一重要的學術概念,不僅展現外賣騎手的勞動,更刻畫他們的生活與生命,構成對當下“數字中國”一個極具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的分析,值得大力推薦。

——周葆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副院長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好难得在一本中文民族志的序言就看到如此多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权力关系的探讨。整本书读起来很流畅,有理论又有衍生材料引入。讲资本讲性别的同时又不陷入二元对立和性别本质主义当中。外卖员不仅仅作为受害者苦难者被呈现同时有血有肉的生活的形象立体起来。可以当作一本民族志范本了!!

评分

##田野很扎实,值得每个关心劳工处境的人学习参考的书籍

评分

##冗长啰嗦

评分

评分

##看完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太喜欢了,感觉可以作为常读常新的床头书。1)孙老师的田野资料实在是太扎实了,而且能把每一个研究对象记录的如此细致真的不易。经验材料和理论概念之间的衔接非常流畅,夹叙夹议,深深体会到理论是为经验服务的,经验又滋养了理论。2)年轻学者值得学习的一本著作,从方法到写作都让人钦佩,我觉得当下真的很少有学者能够把研究做的如此深。本书真的做到了让被研究者发声和表达,存在大量的田野资料但觉得并不冗余。3)文章还是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概念,比如过渡劳动、数字韧性、碎片化脆弱,这些概念和之前的理论相互对话,并且和当下的时代是高度吻合的。

评分

评分

##虽然不敢如港中文的陈教授那样“预言”这本书的经典化,但这当然是近年来关于外卖劳动研究的一本扎实著作。殊为难得的是,从书名到内容,你真的完全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主体性。这是《弱者的武器》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反复操演。很喜欢孙萍的用词:她说骑手的工作是“液态”的,他们也和工程师一样在为系统“试错”;她说系统是“鸡贼”的,而人反而被当作“电池”;她写外卖员也分三六九等,他们会自称“正规军”“游击队”“狗腿子”“擦屁股”;她引布迪厄的话,点明“让人等待是社会权力的集中体现”;她用“数字韧性”再次礼赞劳动者们的智慧与勇气。同时她也深刻看见他们的无奈和痛苦。如果“过渡”变成“过度”,那最初与劳动密切相关的公平,将与异化后的劳动,身首异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