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黎明

全球化的黎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傑弗裏·C.岡恩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东亚地区主义学派
“一百条边界,一百种视域”
书写一部去中心化的世界区域史
东方全球化解读
“长期东方优先”历史分期(从宋朝至鸦片战争时期)
东南亚、东亚还是东亚-东南亚?
东方的地中海?
东亚历史的形成
第一章
印度与中国之间的东南亚
东南亚环境
从狩猎采集者到青铜与铁器时代文明
南岛语族扩散论
印度贸易与文明转移
阿拉伯贸易与伊斯兰教皈依
总结
第二章
东南亚“宪章”王国的兴衰
位于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
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
柬埔寨吴哥王国
金边宫廷
泰族的多元性(约 1250— 1440 年)
万象王国
泰族阿瑜陀耶王国
缅甸王国
越南郑氏和阮氏政权
印度化沿海国家——占婆
顺化宫廷
总结
第三章
伊斯兰宫廷与海上贸易港口
东南亚的伊斯兰宫廷
亚齐苏丹国:通往东南亚的印度洋门户
马六甲苏丹国:马来穆斯林范例
万丹(1526— 1813 年):爪哇的伊斯兰国际贸易港口
马打蓝:穆斯林宫廷 / 爪哇传统王国
文莱苏丹国:横跨中国海
摩洛兰:边缘地带的苏禄苏丹国
北大年苏丹国:面朝暹罗
望加锡:苏拉威西的大都会王国
柔佛:拥有战略联盟的苏丹国
总结
第四章
朝贡贸易体系与海外华人
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
商人、走私者与海盗
历史学模式
15 世纪早期苏门答腊的华人华侨
爪哇新客华人社区的兴起
马六甲华人:峇峇社区的兴起
西班牙管理下的马尼拉华人
曼谷潮州华人:保皇派与臣仆
“云之南”:云南边境
越南华人:开疆拓土的先驱
第五章
商业、货币与商品
东南亚本土钱币
中国货币传统
不断变化的货币本位
东亚-东南亚的商品链
总结
第六章
伊比利亚海洋网络
葡萄牙贸易网络
葡属果阿:葡萄牙的东方殖民地
葡属马六甲:马来世界的十字路口
葡属澳门:中国特许城邦
长崎与葡萄牙人:传教士与商人
香料群岛:葡萄牙人的苦难之所
索洛-弗洛里斯-帝汶地区
孟加拉湾的葡萄牙“影子帝国”
西属马尼拉
总结
第七章
系列霸权:走进荷兰与英国贸易公司
欧洲贸易公司的兴起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营
荷属巴达维亚
荷兰对香料的控制
1669 年后的望加锡
荷属马六甲(1641—1824 年)
位于阿瑜陀耶大都会式宫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日本的荷兰人与英国人
荷兰和英国与越南郑主的接触
台湾热兰遮城(1624— 1661 年)
孟加拉湾地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关注
欧洲公司与广州贸易
总结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書內容涉及亞洲內部的白銀和陶瓷貿易、中國的大帆船貿易、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包括日本人町在內曆史悠久的東南亞僑民社區,以及多種類型的技術交流。

在漫長的曆史中,連接印度與中國、前現代東亞與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可以被視為一個長期形成的全球性區域。在歐洲帝國主義時代來臨之前,香料、絲綢和陶瓷貿易的蓬勃發展使亞洲處於全球經濟的前沿。除瞭日本人、歐洲人、阿拉伯人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白銀貿易,中國古老朝貢貿易網絡也為全球貿易提供瞭不可或缺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締造瞭一個輝煌的商業時代。

國彆曆史總是頑固地主導著亞洲曆史的書寫,對於擁有悠久中央集權傳統的國傢來說,這一現象則更為普遍。然而,本書則重點關注現代國傢齣現之前的時代,采取聚焦國傢間區域的全新書寫方式。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奉林,河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程愛勤作序推薦。

作者采用“世界區域”的概念,將整個東南亞視作一個與其他文明不斷交流、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整體性區域,而這一“世界區域”在19世紀中葉以前主導瞭全球貿易、文化和技術的交流與互動。本書主要講述亞洲內部的白銀和陶瓷貿易、中國的大帆船貿易、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包括日本人町在內曆史悠久的東南亞僑民社區,以及多種類型的技術交流。

專業評論:

岡恩的學術史論中有許多可貴的思想,力倡以世界史的視角研究東亞曆史,不贊成把世界史視角僅僅應用於大西洋世界、非洲、印度和各大洋地區,東亞史的觀察也同樣需要這樣的廣闊分析視野。他看到區域性的、洲際性的交往給各國帶來的重大影響,造紙、火藥、指南針、絲綢、瓷器傳到歐洲,作用於當地社會的生産和生活。他是站在文明交往給世界帶來巨變的高度看待東方曆史上的海陸絲綢之路的。——陳奉林,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全書從“導論”至“結語”共 13 個章節,主要論及但不限於公元 1000 年至 1800 年的東南亞,在與中國、印度以及近代西方殖民者的交往過程中,産生的曆史、文化、經濟、宗教演化。 要想在這樣一個篇幅的著作裏,對曆史文化極為復雜的東南亞地區進行較為詳盡且有新意的闡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傑弗裏·C.岡恩在娓娓道來的論述中做到瞭,不得不讓人心生佩服。——程愛勤,河南師範大學曆史學教授

本書對於我們理解塑造東亞和東南亞整體特徵的曆史因素,以及瞭解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現狀,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補充。——格雷格·班可夫(Greg Bankoff),英國赫爾大學現代史教授

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講述一部橫跨韆年的全球交流史

尋覓東南亞在全球化過程中烙下獨特的印記,深入瞭解與中華文明休戚相關,而又非常陌生的“世界區域”

作者簡介:

[澳] 傑弗裏·C. 岡恩,齣生於澳大利亞,先後就讀於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和莫納什大學,擁有政治學、亞洲研究等相關學位,曾在老撾、文萊、新加坡及中國澳門等地任教,現為日本長崎大學經濟學院名譽教授。

岡恩的學術旨趣,主要是研究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曆史和文化,其著作包括《澳門史:1557-1999》《東帝汶:500 年》的《第一次全球化:歐亞交易,1500 — 1800》等。

用户评价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评分

还可一看的亚洲海洋史,适合扫盲。作者正确认识到了东亚和印度洋之间在10世纪到17世纪多圈层多核心的贸易境况,也对葡萄牙、荷兰先后嫁接入这一体系做了比较好的叙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阶版的文献观点综述,对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作用)着墨不多,不断地小结导致叙述割裂感严重,翻译还需要再校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