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脈診:脈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中華脈診:脈診


劉冠軍 等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5-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ISBN:9787801561138
版次:1
商品編碼:1004483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7
正文語種:中文

中華脈診:脈診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中華脈診:脈診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脈診:脈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華脈診》(脈診)(修訂版)不僅闡古揚今,同時還納入前人運用脈診之精華,也展示作者之心得體會,既可供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又可供教學師生研讀。

內容簡介

  切脈是中醫學“四診”之一,是中醫辨證論治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在臨床診斷上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脈診》一書,分上篇、中篇、下篇及附篇。上篇論述脈診的意義及其起源與發展等;中篇分彆以脈位的淺深、脈數的多寡、脈搏的強弱、脈幅的大小、脈體的長短、脈形的變化、脈律的改變,以及閤並脈象,特彆是運用對舉、比類的方法,論述28種脈象,可幫助學習者達到心中瞭瞭、指下即明的目的;下篇介紹脈診現代研究的新成果;附篇精選部分古代脈學文獻,以便讀者集中覽閱,參考學用。
  本書不僅闡古揚今,同時還納入前人運用脈診之精華,也

作者簡介

  劉冠軍教授1930年齣生於吉林省輝南縣,獻身中醫事業50餘年,學驗俱豐,擅長針灸,兼精內科,尤對脈診、經絡、流注的研究成績卓著。所著《脈診》一書,影響廣泛而深遠,被譯成多種語言。所著《子午流注易通》一書,為研究時間醫學提供瞭寶貴資料。其研究的多種藥物和“人體經絡智能模型”等科技成果,獲得衛生部、國傢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奬。幾十年來他傳道解惑,將寶貴經驗悉心傳授給學生,為中醫藥事業培養瞭一批後繼力量。

目錄

上篇 脈診概要
第一章 脈診的意義
第二章 脈診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章 怎樣學習脈學
第四章 怎樣進行診脈
第五章 診脈注意事項
第六章 脈診與辨證
中篇 脈診詳解
第一章 脈位的淺深
第一節 浮脈
第二節 沉脈
第二章 脈數的多寡
第一節 遲脈
第二節 數脈
第三章 脈搏的強弱
第一節 虛脈
第二節 實脈
第四章 脈幅的大小
第一節 大脈
第二節 小脈
第五章 脈體的長短
第一節 長脈
第二節 短脈
第六章 脈形的變化
第一節 滑脈
第二節 澀脈
第三節

精彩書摘

二、脈法具體記載於《內經》
《內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最早的醫學專著,它是一部僞托黃帝與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等論醫之書,是一部以對話形式編寫成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成書年代,大緻是我國戰國至秦漢時期。它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各9捲,共162篇,約14萬字。該書內容豐富,從基本理論、疾病描寫、診斷治療,到攝生、針灸等,無所不包。至於診法,《內經》基本上概括瞭後世所謂“四診”的內容,但其具體方法則缺乏統一,內容也顯得零亂,這反映瞭一種新技術的開始發明與發展時尚未定型化的情形。關於《內經》所載脈法大緻有以下幾方麵內容:
(一)脈診的部位
1.動脈診法如《素問·方盛衰論》記載:“診有大方……按脈動靜。”《靈樞·經脈》記載:“脈之猝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由於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所以最初的診脈法是十二經都要診察,以便瞭解十二經的動靜,所以纔有“是動則病……”的記載。
2.三部九候法如《素問·三部九候論》曰:“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可見這也是一種遍診法。
3.人迎、氣口診法如《靈樞·四時氣》中指齣:“人迎候陽,氣口候陰。”而《禁服》中認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氣口即寸口,陰主內,陽主外。這種人迎、氣口診法比之三部九候法重點突齣,方法簡便。
4.氣口診法如《素問·五髒彆論》日:“五髒六腑之氣味,皆齣於胃,變見於氣口。”這說明單診氣口(即寸口)可以瞭解五髒六腑的變化。所以《素問·脈要精微論》指齣:“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靈樞·論疾診尺》中有“獨調其尺”,《素問·徵四失論》有“猝持寸口”,“坐持寸口”,這說明中醫學“獨取寸口”的淵源所在。據此都可說明氣口診法是後世寸口分診的由來。由於這種寸口診法方便易行,概括性強,再加上視色、聞聲、問疾的互相配閤,就可以測知全身各部疾病,所以是形成中醫學脈法的主要內容之一。
(二)脈搏的變化
從《內經》所載來看,古代醫者對診脈法的認識,是基於物質的生産活動,而逐漸瞭解其規律性的。最初診脈,可能僅注意到動靜和盛衰,以後逐漸注意到脈的“至數”及其微細的變化。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載:“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日平人。”這是用正常人的呼吸來測定脈的至數。一次呼吸,脈動五次而稍不足,所以要“閏以太息”,此為正常脈數。
……

前言/序言


中華脈診:脈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中華脈診:脈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考試時間分彆為:

評分

評分

評分

今天剛剛拿到書,這本劉冠軍等寫的中華脈診脈診很不錯,中華脈診(脈診)(修訂版)不僅闡古揚今,同時還納入前人運用脈診之精華,也展示作者之心得體會,既可供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又可供教學師生研讀。切脈是中醫學四診之一,是中醫辨證論治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在臨床診斷上具有重要意義。中華脈診一書,分上篇、中篇、下篇及附篇。上篇論述脈診的意義及其起源與發展等中篇分彆以脈位的淺深、脈數的多寡、脈搏的強弱、脈幅的大小、脈體的長短、脈形的變化、脈律的改變,以及閤並脈象,特彆是運用對舉、比類的方法,論述28種脈象,可幫助學習者達到心中瞭瞭、指下即明的目的下篇介紹脈診現代研究的新成果附篇精選部分古代脈學文獻,以便讀者集中覽閱,參考學用。本書不僅闡古揚今,同時還納入前人運用脈診之精華,也二、脈法具體記載於內經內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最早的醫學專著,它是一部僞托黃帝與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等論醫之書,是一部以對話形式編寫成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成書年代,大緻是我國戰國至秦漢時期。它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各9捲,共162篇,約14萬字。該書內容豐富,從基本理論、疾病描寫、診斷治療,到攝生、針灸等,無所不包。至於診法,內經基本上概括瞭後世所謂四診的內容,但其具體方法則缺乏統一,內容也顯得零亂,這反映瞭一種新技術的開始發明與發展時尚未定型化的情形。關於內經所載脈法大緻有以下幾方麵內容(一)脈診的部位1.動脈診法如素問·方盛衰論記載診有大方按脈動靜。靈樞·經脈記載脈之猝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由於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所以最初的診脈法是十二經都要診察,以便瞭解十二經的動靜,所以纔有是動則病的記載。2.三部九候法如素問·三部九候論曰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可見這也是一種遍診法。3.人迎、氣口診法如靈樞·四時氣中指齣人迎候陽,氣口候陰。而禁服中認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氣口即寸口,陰主內,陽主外。這種人迎、氣口診法比之三部九候法重點突齣,方法簡便。4.氣口診法如素問·五髒彆論日五髒六腑之氣味,皆齣於胃,變見於氣口。這說明單診氣口(即寸口)可以瞭解五髒六腑的變化。所以素問·脈要精微論指齣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評分

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閤作,於1993年起舉辦商務英語證書(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考試。該係列考試是一項水平考試,根據商務工作的實際需要,對考生在商務和一般生活環境下使用英語的能力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麵進行全麵考查,對成績及格者提供由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頒發的標準統一的成績證書。證書終生有效。

評分

評分

剛學!看看不錯吧!給個贊

評分

書很好,很喜歡。物流也給力。

評分

不錯, 不錯、可以一看。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華脈診:脈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