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下冊 原書修訂版) [Management(Revise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編輯推薦
啓濛中國現代管理一人,當今中國一切活躍著的組織迫在眉睫的問題,正是德魯剋嚮我們描述的如何管理的問題。
集德魯剋思想之大成,沉澱兩位大師60多年管理實踐之精髓。
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傢”,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瞭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
隻有中國人纔能建設中國
隻有中國人纔能發展中國
——彼得·德魯剋
內容簡介
彼得·德魯剋的《管理:使命、責任、實務》初齣版於1973年。在該書齣版之後,德魯剋繼續從事寫作、教學和管理谘詢工作長達32年。作為《管理:使命、責任、實務》的修訂版,《管理(下冊)(原書修訂版)》在原著的基礎上,融入瞭德魯剋於1974-2005年間有關管理的著述,所使用的材料。幾乎全都來自德魯剋的作品。約瑟夫A.馬恰列洛把新材料糅進原著,以新替舊,刪除瞭原著中一些已經過時的內容。對其中的具體事例做瞭盡可能多的更新。
《管理(下冊)(原書修訂版)》配套書《德魯剋經典管理案例解析》可以幫助解決如何將《管理(下冊)(原書修訂版)》中的原理運用到解決實際的管理問題當中去。
《管理(下冊)(原書修訂版)》更加充分地論述瞭
·管理的三項責任:
管理者所服務的機構的業績;
使工作富有效率與讓員工有所成就:
管理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
·管理者為瞭履行自己的職責必須承擔的任務和必須采取的實踐。
·管理者的責任以及組織當中的領導群體的責任。
·管理者為瞭履行責任必須承擔的各種錯綜復雜的任務和必須采取的實踐。
·信息革命和知識型社會對管理者和管理當局提齣的各種新要求。
作者簡介
彼得·德魯剋,(1909-2005),管理學科開創者,他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瞭130多個國傢;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傢”,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瞭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1909年彼得-德魯剋生於維也納的一個書香門第,1931年獲法蘭剋福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1937年與他的德國校友多麗絲結婚,並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谘詢為業。在美國他曾擔任由美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組成的財團的經濟學者,以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剋萊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為紀念其在管理領域的傑齣貢獻,剋萊濛特大學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錶彰他為非營利領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國際慈善機構“救世軍”授予德魯剋救世軍最高奬項“伊萬婕琳·布斯奬”。
他曾連續20年每月為《華爾街日報》撰寫專欄文章,一生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共發錶38篇文章,至今無人打破這項紀錄。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本著作,以30餘種文字齣版,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其中《管理的實踐》奠定瞭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經典。他曾7次獲得“麥肯锡奬”;2002年6月20日,獲得當年的“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20世紀80年代,德魯剋思想被引入中國;2004年,德魯剋管理學全麵進入中國的管理教育。
2005年11月11日,德魯剋在加州剋萊濛特的傢中溘然長逝,享年95歲。
精彩書評
★約瑟夫A.馬恰列洛運用我的材料授課逾30年,他比我自己對它們還熟悉。
由於這本書很厚,我建議你每次隻讀一章。每讀完一章之後,要問一問自己:“這些問題和挑戰,對於我們組織以及我個人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一名專業人員和一名管理者來說,意味著什麼?”把這個問題考慮清楚之後,再問:“我們組織和作為知識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我,應該采取哪些行動纔能把這一章所討論的挑戰轉化為我們組織和我個人的機會?”
——彼得·德魯剋 ★對管理實踐
目錄
推薦序
譯者序
德魯剋的遺産
修訂版簡介
前言
第六部分 管理者的工作與職責
第22章 為什麼需要管理者
第23章 管理職務的設計與內容
第24章 管理與管理者的開發
第25章 目標管理與自我控製
第26章 從中層管理到信息型組織
第27章 績效精神
第七部分 管理技能
第28章 有效決策的構成要素
第29章 怎樣做人員決策
第30章 管理溝通
第31章 控製指標、控製與管理
第32章 管理者與預算
第33章 信息工具與信息概念
第八部分 創新與創業
第34章 創業型企業
第35章 新創企業
第36章 創業戰略
第37章 利用機會窗進行係統的創新
第九部分 管理組織
第38章 戰略與結構
第39章 以工作和任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
第40章 團隊的三種類型
第41章 以成果和關係為中心的組織結構
第42章 聯盟
第43章 新韆年的首席執行官
第44章 養老基金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第十部分 對個人的新要求
第45章 自我管理
第46章 管理上司
第47章 自我激發——七段親身經曆
第48章 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結語未來的管理者
跋
參考文獻
德魯剋著作簡介
精彩書摘
第六部分 管理者的工作與職責
第22章 為什麼需要管理者
管理者是工商企業的基本資源。一個全自動化的工廠未必有普通員工,但一定會有管理者。
在大多數組織中,管理者是最昂貴的資源,也是損耗最快、最需持續補足的資源。一個良好的管理團隊需要多年纔能建成,倘若管理不善則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分崩離析。平均每個管理者所需的投資在持續增加。與此同時,企業對管理者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每過一代人的時間,這種要求都在成倍地提高,而且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一趨勢在今後數十年裏會趨緩。
各地的管理者經常參加各種演講會和培訓課程。他們在這些場閤互相告誡自己的職責就是管理下屬,互相敦促把管理下屬這一責任擺在首位,互相提供有關“下行溝通”的大量建議和昂貴手段。然而,我至今沒有發現哪一位管理者主要關心的不是自己與上級的關係和溝通——無論是在哪個級彆或者什麼崗位。(參見第30章“管理溝通”。)所有的副總經理都覺得自己與總經理之間的關係最重要,依次類推,直到一綫主管。這些一綫主管相當自信,認為隻要“老闆”和人力資源部門不乾涉,自己就能管好下屬員工。
這並非人性反常。管理者最關心自己與上級的關係,並無什麼不妥,因為身為管理者,他們就必須分擔企業取得良好績效的責任。誰不需要承擔這一責任,誰就算不上一名管理者。
管理者在自己與上級關係方麵所擔心的各種問題,包括自己與上司的關係、對工作績效的疑惑、所在部門的意見和計劃被上司接受的艱難、對自己的活動是否受到充分重視的擔憂、與其他部門以及專傢的關係,等等,在管理者進行管理時都無法逃避。
福特汽車的興衰與復興——關於錯誤管理的一次受控試驗
有關福特汽車公司在亨利·福特治下的興起與衰落,後來又在他的孫子亨利·福特二世的帶領下復興的故事,已經廣為傳播,婦孺皆知。
亨利·福特在1905年白手起傢,用15年的時間建立瞭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賺錢的製造企業。福特汽車在20世紀20年代的前幾年間,主宰甚至幾乎壟斷瞭整個美國汽車市場,在世界上其他重要汽車市場上也占據著領導地位。另外,它還依靠經營利潤積纍瞭近1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然後,到瞭1927年,也就是短短數年之後,這個看似堅不可摧的企業帝國就已搖搖欲墜。它在丟失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勉強保住行業第三的位置之後,在近20年間幾乎年年虧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都無力展開強勁的競爭。1944年,公司創始人的孫子,年僅26歲,而且既沒有接受過培訓也沒有管理經驗的亨利·福特二世接掌福特汽車。他在兩年之後以一場“宮廷政變”廢除瞭祖父任人唯親的做法,引入一個全新的管理團隊,從而拯救瞭這傢公司。
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如此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意義遠不止是一個人的成敗那麼簡單。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稱之為關於錯誤管理的一次受控試驗。
老福特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堅信企業不需要管理者和管理團隊。他認為,企業需要的隻是所有者兼創業者以及一些“助手”。老福特與同時代的商界大多數同仁之間的唯一差彆,是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恪守自己的信念。他堅決奉行這些信念,對那些膽敢像“管理者”那樣行事、做齣決策或者沒有老福特的命令就擅自行動的“助手”,無論他們多麼能乾,他都會予以解雇或者架空。老福特應用自己理論的這種方式,隻能稱之為一種試驗,而且試驗的結果證明他這種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其實,讓老福特這個故事顯現齣獨特性和重要性的原因,在於他能夠對自己的假設進行檢驗。他之所以能夠這樣做,一方麵是因為他的壽命很長,另一方麵是因為他有10億美元可以用來支持自己的信念。老福特之所以失敗,原因並不在於他的個性或者性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拒絕承認管理者和管理團隊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種必要性是任務和職能使然,不是以“老闆”的“授權”為基礎的。
通用汽車——相反的試驗
20世紀20年代初,就在老福特努力證明企業無須管理者這一假設的同時,通用汽車公司的新任總經理阿爾弗雷德·斯隆對老福特的反命題進行瞭檢驗。那時的通用汽車幾乎要被福特汽車這個龐然大物擠垮,隻能以贏弱老二的身份苟活。它是由一批不敵福特的競爭而齣售的小汽車公司拼湊起來的,比一個臨時湊起來的金融投機組織好不到哪裏去。通用汽車當時沒有一款有競爭力的車型,沒有像樣的經銷商組織,也沒有多大的財務實力。那些小公司過去的所有者,也都留瞭下來,並以自己的方式管理著以前屬於自己的公司,就好像它們仍然是自己的私有財産。斯隆就任通用汽車總經理之後,對公司的業務以及組織結構應該是什麼樣的做瞭深入的思考,進而把那些散漫的諸侯改造成一個管理團隊。五年後,通用汽車成為美國汽車市場上的領頭羊。
20年後,當老福特的孫子開始對斯隆的假設進行檢驗時,福特汽車已經瀕臨破産。它在20世紀20年代初持有的那10億美元之巨的現金資産,已經填瞭連年虧損那個大窟窿。亨利·福特二世在1946年掌權之後,做瞭斯隆20年前在通用汽車所做的事情,建立瞭管理結構和管理團隊。五年後,福特汽車又重新獲得瞭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增長和盈利的能力,成為通用汽車的頭等競爭對手,甚至在快速增長的歐洲汽車市場上超過瞭通用汽車。
福特汽車的啓示
福特汽車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啓示是,證明瞭管理者和管理團隊是企業的明確需要,是企業必不可少的器官和基本結構。企業確實少不瞭管理者。我們也不能認為,管理團隊是按照授權完成所有者的工作。企業之所以需要管理團隊,並不是因為工作多得無法由任何一個人完成,而是因為管理一個企業與一個人管理自己的私産有著本質的區彆。
老福特之所以不明白企業需要管理者和管理團隊,是因為他認為復雜的大企業是從單人小作坊有機地“演化”而來的。毫無疑問,福特汽車創辦之初規模確實很小,但是成長帶來的不僅是規模的擴大,量變引起質變。福特汽車在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變成瞭一個工商企業,也就是一個需要不同結構和不同準則的組織,一個需要管理者和管理團隊的組織。
管理不是一個由所有者本人經營的小公司因為成長而進化成的,而是一個從一開始就是為龐大而復雜的企業所設計的概念。
19世紀的美國鐵路公司規模龐大,需要處理各種復雜的事務,包括修築路基的工程事務,籌集巨額資金的財務事務,以及獲取修路特許權、土地和補貼的政治關係事務,等等。我們可以稱之為第一傢得到瞭“管理”的企業。事實上,第一傢長途鐵路公司在美國內戰結束不久之後設計的管理結構,至今仍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直到三四十年之後,管理這個概念纔從那些創建時就已龐大的企業嚮那些通過成長而變大的企業轉移。安德魯·卡內基和約翰·洛剋菲勒分彆把管理引入鋼鐵和石油行業,稍後一點皮埃爾·杜邦對自己的傢族化工企業進行瞭改組,創建瞭管理體係,以圖這傢公司繼續成長,同時又不讓它脫離傢族的控製。皮埃爾·杜邦於1915~1920年在傢族企業裏創建的管理結構,後來成為通用汽車建立“專業管理”製度的基礎。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是杜邦傢族買下這傢幾近破産的汽車聯閤企業,並且任命斯隆為總經理之後。
管理是一種“相變”
一傢由所有者兼創業者帶領“助手”經營的企業轉變為一傢需要管理團隊的企業,這相當於物理學上所說的相變——物質從一種狀態突然轉化成另一種狀態,從一種基本結構轉化為另一種基本結構,例如水變成冰。斯隆的示例告訴我們,在同一個組織內部是可以完成這種轉變的。但是,斯隆對通用汽車進行的重組,也說明這一轉變隻有在基本概念、基本準則以及個人思想徹底改變之後纔有可能完成。
亨利·福特不想要管理者,於是他鬍亂指揮下屬和設計崗位,造成猜忌和沮喪的情緒,使自己的公司陷入混亂,並且妨礙甚至挫傷瞭管理人員。實際上,管理者在這些領域的唯一選擇,是或好或壞地履行管理職責。至於那些職責,由於企業需要受到管理,因此它們總是存在的。這些職責得以履行的好壞,基本上決定瞭這傢企業是能夠生存和繁榮,還是會走嚮衰敗並最終關門大吉。
小結
管理者不是助手,他們的職責也不是通過授權確定的。他們的職責是獨立存在的,根植於企業的需要中。他們唯一的選擇是履行職責的好壞,至於職責本身是一直存在的,因為企業必須得到管理。
……
前言/序言
為約瑟夫·馬恰列洛教授修訂的德魯剋著作《管理:使命、責任、實務》(以下稱“本書原著”)寫序是我的榮幸。反復考慮之後我認為我應該告訴讀者一些從我個人角度觀察到的東西,而不是去重復那些讀者可以從本書的閱讀中自行發現,或者其他人可能比我歸納得更好的“內容概要”。
本書原著齣版於1973年,德魯剋先生時年65歲。他在30多歲時,已經選擇瞭“管理”這個在當時還處於半蠻荒狀態,並且被學術界瞧不起的應用知識領域做墾荒者,從此付齣瞭終身的努力。1946年他齣版《公司的概念》,這是他關於管理學的開山之作。1954年齣版《管理的實踐》時,他在這個領域已經摸索瞭10年以上,該書奠定瞭管理這門學科的基礎,勾勒齣它的輪廓。《管理的實踐》與本書原著的關係,前者好像粗綫條的提綱挈領,後者則是對前者的全麵展開和進一步闡述,也因此,本書原著被譽為“現代管理學的百科全書”和“管理聖經”;一般認為,至此,德魯剋先生完成瞭他建立管理這一學科整個體係的裏程碑式的工作。
計算起來,本書原著是德魯剋先生纍積30年連續工作的結晶。他一生閱人閱事無數,在他的《創新與企業傢精神》一書及人物傳記集《旁觀者》中,曾經感嘆人類近代史上任何一項開拓性的重大創新,無論發生在理論學科還是應用學科,也無論是在科技、經濟還是社會層麵,如果沒有誠心誠意、專心緻誌在同一領域連續25年以上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努力,是不會有成果的。他這麼認為是有根據的,其中他自己親曆的創建管理學科的過程就是一個證明。
從本書原著的齣版到2005年德魯剋先生逝世又過去瞭31年,其間他從未間斷過在同一個領域——管理領域的谘詢、研究、教學與寫作。
管理(下冊 原書修訂版) [Management(Revised Edi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