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共分三部分,一篇是從我國建築能耗數據齣發,對建築節能工作的總結。第二篇綜述瞭我國公共建築能耗的特點,指齣目前尚處於一種“二元分布”結構,不同於美、日、韓等國的“一元尖峰分布”。附錄部分收錄瞭各國公共建築能耗數據。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中國建築能耗現狀分析
第1章 中國各類建築能耗現狀分析
1.1 北方城鎮采暖用能
1.2 夏熱鼕冷地區城鎮住宅采暖用能
1.3 城鎮住宅除采暖外用能
1.4 農村住宅用能
1.5 公共建築除集中采暖外用能
1.6 本章小結
第二篇 公共建築專題
第2章 公共建築能耗現狀分析
2.1 近年公共建築節能工作的進展
2.2 各類公建的能耗特點
2.3 公共建築節能的認識和反思
第3章 新建建築節能最佳實踐案例
3.1 最佳案例一:深圳建科大樓
3.2 最佳案例二: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
3.3 最佳案例三:英國建築研究中心環境樓
3.4 最佳案例四:深圳招商地産辦公樓
3.5 最佳案例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院
第4章 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案例
4.1 改造案例一:美國某校園辦公建築
4.2 改造案例二:香港又一城
4.3 改造案例三:北京某政府辦公樓
第5章 大型公共建築用能的分項計量
5.1 為什麼要分項計量
5.2 國內發展過程
5.3 分項計量的係統結構
5.4 分項計量的技術要求
5.5 分項計量工作的一些成果
第6章 公共建築室內熱濕環境控製係統的節能途徑
6.1 適閤於大型辦公建築舒適性環境控製的溫度濕度獨立控製空調
6.2 高大空問的舒適性環境控製
6.3 數據中心的環境控製
6.4 資料檔案文物保管庫的環境控製
第7章 公共建築節能政策與管理模式
7.1 怎樣評價公共建築節能
7.2 以實際運行能耗指標為導嚮的公共建築節能全過程管理
7.3 公共建築的用能定額管理和階梯電價
7.4 公共建築運行管理的模式
附錄 各國公共建築能耗數據
1 宏觀統計:各國公共建築能耗
2 樣本調研:美國公共建築總能耗
3 樣本調研:美國公共建築末端能耗
4 樣本調研:中國公共建築能耗
精彩書摘
伴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半及對建築環境晶庾要求的小斷提商,如何營造一個健康、舒適和安全的農村建築室內環境,傳承農村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生活模式,通過技術進步、閤理的能源使用方式,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而不造成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長,是我國新農村建設必須麵對和解決的戰略性問題。
在當前的狀況下,農村建築亟需改善的是北方農村的采暖問題和室內衛生、環境汙染問題。在此基礎上,改善農村的電網,推廣高效照明和傢電的使用,滿足農村居民更高的生活和文化娛樂需求。
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擁有更廣闊的空間資源,相對低廉的勞動力,豐富的生物質能源;反之,由於用能密度低,輸送成本高,常規商品能源的成本又比城市高,因此農村能源應當采取與城市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必須基於當地産生的秸稈薪柴等生物質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配閤太陽能、風能和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再輔助少量電能,可以發展齣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農村能源解決途徑。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適宜的建築節能策略應該分兩個層次來解決。
首先,主要依靠被動式節能技術,例如加強房屋保溫、防風,增加被動式太陽能利用和提倡節儉的行為方式等,這些技術不僅實施起來簡單易行,而且效果明顯,也是其他節能技術實現的前提。
其次,在被動式節能基礎上,采取部分主動式節能技術,包括發展符閤農村特點、基於當地資源條件的炊事和采暖方式,提高炊事和采暖係統效率等,還可以進一步節能10%~20%。
此外,在有條件的地區應大力推廣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逐步減少農村對常規商品能源的依賴,這樣可以促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並大大緩解農村生活水平和用能水平提高對我國能源供應的壓力。
前言/序言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中央根據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在對國內外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曆史進行深入研究之後做齣的戰略決策,是為中國今後的社會發展模式提齣的科學規劃。節約能源是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的運行能耗大約為全社會商品用能的三分之一,並且是節能潛力最大的用能領域,因此應將其作為節能工作的重點。
不同於“嫦娥探月”或三峽工程這樣的單項重大工程,建築節能是一項涉及全社會方方麵麵,與工程技術、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社會公平等多方麵問題密切相關的全社會行動。其對全社會介入的的程度很類似於一場新的人民戰爭。而這場戰爭的勝利,首先要“知己知彼”,對我國和國外的建築能源消耗狀況有清晰的瞭解和認識;要“運籌帷幄”,對建築節能的各個渠道、各項任務做齣科學的規劃。在此基礎上纔能得到閤理的政策策略去推動各項具體任務的實現,也纔能充分利用全社會當前對建築節能事業的高度熱情,使其轉換成為建築節能工作的真正成果。
從上述認識齣發,我們發現目前我國建築節能工作尚處在多少有些“情況不明,任務不清”的狀態。這將影響我國建築節能工作的順利進行。齣於這一認識,我們開展瞭一些相關研究,並陸續發錶瞭一些研究成果,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意識到這種建築節能狀況的國情研究不是一個課題通過一項研究工作就可以完成的,而應該是一項長期的不問斷的工作,需要時刻研究最新的狀況,不斷對變化瞭的情況做齣新的分析和判斷,進而修訂和確定新的戰略目標。這真像一場持久的人民戰爭。基於這一認識,在國傢能源辦、建設部、發改委的有關領導和學術界許多專傢的倡議和支持下,我們準備與社會各界閤作,持久進行這樣的國情研究。作為中國工程院“建築節能戰略研究”谘詢項目的部分內容,從2007年起,把每年在建築節能領域國情研究的最新成果編撰成書,作為《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以這種形式嚮社會及時匯報。
探尋綠色之基,築就可持續未來: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 《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是一部集深度研究、數據分析與趨勢洞察於一體的權威性齣版物,旨在全麵梳理和分析2010年度中國建築節能領域的發展現狀、關鍵挑戰、政策導嚮以及未來發展方嚮。本書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捲,描繪齣中國在邁嚮綠色建築、低碳發展道路上的足跡與思考,為政策製定者、行業從業者、科研人員以及所有關心建築業可持續發展的讀者提供一份不可或缺的參考。 一、 時代背景與研究意義 2010年,中國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其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能源安全問題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推動建築節能、發展綠色建築,不僅是國傢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更是提升建築品質、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要求。《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的齣版,正值中國建築節能事業蓬勃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其研究成果對於把握行業脈搏、指引發展方嚮、推動技術創新、優化政策體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理論價值。 二、 報告體係與核心內容 本書的研究內容廣泛而深入,覆蓋瞭中國建築節能領域的各個關鍵環節。其結構設計嚴謹,邏輯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部分: 1. 宏觀政策與戰略解讀: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2010年度國傢在建築節能領域齣颱的重要政策、法規和戰略規劃。這包括但不限於國傢對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建築節能專項規劃、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體係的更新與推廣、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政策、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激勵措施等。報告詳細解讀瞭這些政策的背景、主要內容、實施情況以及對行業的影響,為理解國傢層麵的戰略意圖和政策導嚮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同時,報告也關注瞭地方政府在建築節能領域的特色政策和創新實踐,展現瞭政策從中央到地方的落地情況。 2. 建築節能市場現狀與數據分析: 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翔實的數據分析,全麵展現瞭2010年度中國建築節能市場的規模、結構、增長趨勢以及主要構成。報告涵蓋瞭新建建築節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綠色建材、節能技術、節能服務等多個細分市場。通過對能源消耗數據、市場份額、投資規模、産業産值等關鍵指標的量化分析,揭示瞭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建築的節能成效和發展潛力。報告還對市場主體(如開發商、設計單位、施工企業、建材生産商、節能服務公司等)的行為模式和市場競爭格局進行瞭深入剖析,為企業製定市場策略提供瞭有價值的參考。 3. 技術研發與創新進展: 技術是推動建築節能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高度關注2010年度建築節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研發動態。報告詳細介紹瞭各類新型節能建築材料(如高性能保溫材料、節能門窗、高效采光材料等)的性能特點、應用前景和市場推廣情況。同時,也深入探討瞭先進的節能技術,如被動式建築技術、太陽能光伏與光熱一體化技術、地源熱泵技術、智能化節能控製係統等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案例和技術挑戰。報告還關注瞭建築能耗監測、建築能效評估、綠色建築認證等方麵的技術進展,以及相關標準和規範的更新情況。 4. 實踐案例與經驗藉鑒: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是理解建築節能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書精選瞭2010年度在全國範圍內具有代錶性的建築節能項目和綠色建築示範工程,對其設計理念、技術應用、節能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進行瞭詳細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涵蓋瞭不同類型(如公共建築、居住建築、工業建築)、不同規模、不同地區、不同技術的項目,為讀者提供瞭鮮活的實踐經驗和可藉鑒的模式。通過對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有助於推動先進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激發行業內的創新活力。 5. 挑戰與機遇分析: 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建築節能亦不例外。《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客觀地指齣瞭2010年度中國建築節能發展麵臨的主要挑戰,包括但不限於:技術標準與實際應用的差距、資金投入不足與融資渠道不暢、市場監管體係不完善、公眾意識有待提高、節能改造的復雜性與成本問題等。同時,報告也敏銳地捕捉到瞭行業發展中的巨大機遇,如國傢政策的大力扶持、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綠色金融的興起、以及國際閤作的深入等。通過對挑戰與機遇的辯證分析,為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嚮,提供瞭應對策略。 6. 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基於對2010年度發展狀況的深入研究和對宏觀環境的綜閤判斷,《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對未來建築節能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瞭前瞻性的預測。這包括:綠色建築標準的進一步提升與普及、裝配式建築和模塊化建築的快速發展、智能化與數字化技術在建築節能中的深度應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利用的多元化和規模化、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市場的持續擴大、以及建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的日益重要等。這些預測為行業參與者提供瞭重要的戰略參考,有助於他們提前布局,抓住未來發展機遇。 三、 報告特色與價值體現 權威性與專業性: 本報告由專業的科研機構和行業專傢團隊傾力打造,研究方法科學嚴謹,數據來源可靠,分析結論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全麵性與係統性: 報告覆蓋瞭建築節能領域的各個重要方麵,從宏觀政策到微觀技術,從市場分析到實踐案例,形成瞭一個全麵而係統的研究框架。 數據驅動與案例導嚮: 報告以翔實的數據分析為基礎,同時輔以生動的實踐案例,使得研究成果既有科學性,又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前瞻性與洞察力: 報告不僅迴顧過去,更著眼未來,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預測,為讀者提供寶貴的戰略參考。 現實意義與指導價值: 本報告為政府部門製定政策、企業製定戰略、科研機構開展研究、以及行業從業者開展具體工作,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持和指導。 四、 結語 《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0》不僅是一本記錄中國建築節能事業發展曆程的文獻,更是一盞指引未來綠色建築之路的明燈。它深刻地揭示瞭建築節能對於國傢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能源安全以及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的重大意義。通過對2010年一年來行業發展的全麵梳理與深入分析,本書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更加清晰、更加務實的綠色建築發展藍圖,激勵著我們繼續以前瞻的視野、創新的精神、堅定的步伐,去構建一個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宜居的中國建築未來。本書是所有緻力於推動中國建築節能事業進步的個人和組織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