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行草精選:感遼事作六首捲·杜甫飲中八仙歌

曆代行草精選:感遼事作六首捲·杜甫飲中八仙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莫小不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81911456
版次:1
商品编码:10119279
包装:平装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0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乃晚明四大傢之一張瑞圖的傳世行書,連縱方摺,錯落輕重,大氣流暢,開閤有度,乃行草之精品。該捲是您學習行草的上好帖子。
晚明四大傢之一張瑞圖草書氣魄宏大,筆勢雄偉,於“鍾王之外,另闢蹊徑。” 《曆代行草精選 張瑞圖 感遼事作六首捲杜甫飲中八仙歌》內容為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詩。八仙,指詩人賀之章、張旭、李白等酒仙。詩中盡寫他們嗜酒、醉酒之憨態,為天啓七年張瑞圖五十八歲時書。《感遼事作六首捲》,絹本,行草書,內容為自書詩。詩捲起首處頗圓渾厚重,第二行起漸見爽利,起筆多順鋒尖入,摺角方峻嚴厲,翻覆自如;偶用圓轉,皆極婉轉遒麗。據詩後之跋,此捲為天啓元年張瑞圖五十二歲時所書。《杜甫飲中八仙歌》,酒金紙本,行草書,內容為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詩,八仙,指詩人賀之章,張旭、李白等酒仙。詩中盡寫他們嗜酒、醉酒之憨酒。張瑞圖書時,盡情揮刷,即使沒有醉意,至少也是極其放鬆的狀態。與《感遼事作六首》相比,此捲更顯生拗,天啓七年張瑞圖五十八歲時書,更顯其氣魄宏大,筆勢雄偉瑞,另類奇逸之風。

作者簡介

張瑞圖,(1570-1641),字長公,號二水、果亭山人,芥子居士、白毫庵道者等。福建晉江人,張瑞圖的仕途暢達。明萬曆三十五年進士,殿試第三為探花,授編修。後為少詹事禮部侍郎。天啓六年晉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參與樞要,後又曆任太子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左柱國吏部尚書等職,不過他的暢達中也有坎坷,這就是他在六十歲時曾受命手書魏忠賢生祠碑文。崇禎即位後,入逆案,坐徙,贖為民。官至大學士,善畫山水,尤工書,與邢侗、米萬鍾、董其昌並稱“明四傢”。

精彩書評

新理異態 方筆典範
莫小不
張瑞圖(1570~1641),字長公《一說字無畫》,號二水、果亭山人、芥子居士、白毫庵道者等。福建晉江人。張瑞圖的仕途暢達。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進士,殿試第三為探花,授編修。後為少詹事禮部侍郎。天啓六年(1626)晉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參與樞要。後又曆任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左柱國吏部尚書等職。不過他的暢達中也有坎坷,這就是他在六十歲時曾受命手書魏忠賢生祠碑文。崇禎即位後,入逆案,坐徙,贖為民。
張瑞圖與邢侗、董其昌、米萬鍾閤稱『晚明四大傢』。四傢中,董其昌因後來康熙皇帝的喜好和推崇,地位最高。不過今天的人們可能更相信藝術傢的評判,沙孟海先生就說張的成就『並不在董其昌之下。』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
這種判斷,來自張瑞圖書法的齣格和另類。相比之下,邢沒有跳齣『二王』藩籬,米不越襄陽雷池,董師古能變,臻於妙境,而張卻特具「新理異態」,於明季柔媚書風之外, 『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雖未入神,自是不朽。』 《梁蠍穴評書帖移》張瑞圖書法,用筆空中取勢,露鋒側落,鋪毫揮運,橫截翻摺,飛動激越。他獨特的運筆用鋒方式,給人以全新的方剛、勁健、嶙峋的強烈感受。
穴感遼事作六首捲》,絹本,行草書。內容為自書詩。詩捲起首處頗圓渾厚重,第二行起漸見爽利,起筆多順鋒尖人,摺角方峻嚴厲,翻覆自如。偶用圓轉,皆極婉轉遒麗。據詩後之跋,此捲為天啓元年張瑞圖五十二歲時所書。
《杜甫飲中八仙歌》,灑金紙本,行草書。內容為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詩。八仙,指詩人賀之章、張旭、李白等酒仙,詩中盡寫他們嗜酒、醉酒之憨態。張瑞圖書時,盡情揮刷,即使沒有醉意,至少也是極其放鬆的狀態。與《感遼事作六首》相比,此捲更顯生拗。天啓七年張瑞圖五十八歲時書。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诗风基本沉郁顿挫。

评分

义,就可以根据本义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引申义、以及和本义毫无关系的假借义。我们了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诗歌成就

评分

“比较法”在运用过程中被逐步发展完善,一开始只是笼统粗略地对照未识字和已识字

评分

编辑本段

评分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典籍中的善本古籍,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见证,极富文献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避暑山庄玺印录》乃民国三年(1914)钤本,收皇家玺印200枚,大印一页一枚,小印多至一页两枚、四枚。许多处有连文澄识语,多指明此印的制作材料和印文。

评分

字写的很好, 这个帖很少见,就是有点脱胶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