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4
印鈔者: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印鈔者》,好看、有料的全球中央銀行發展史,一窺數百年來的金融進化和危機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
《印鈔者》,立足於金融常識,探究金融的本質,更好地瞭解對我們無比重要的金融本身到底是什麼。
《印鈔者》通過一係列財經事件和人物,讓我們穿梭於不同的時空,看文明的興起衰落,各國的暗潮洶湧、實力交替。我們不僅要知道過去,還要瞭解過去。嚮後看,就是嚮前看。
《印鈔者:中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立足於金融常識,通過一係列財經事件和人物,描繪瞭17世紀以來的中央銀行和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這種縱橫交錯離不開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從中亦可一窺金融曆史的進化之旅,甚至國傢文明興衰失敗的暗湧脈絡。
在《印鈔者》中,作者指齣,金融危機是信用經濟的固然産物,金融周期和經濟周期一樣難以迴避。我們不是在麵臨一場危機,就是走在一場危機的路上。也正因為如此,瞭解你的對手是誰、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於現實經濟,在當下也無比重要。
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無論從曆史還是現實來看,資本在不同時空的置換交易背後,金融的本質在於閤作,對於經濟發展,這種人際閤作秩序的拓展必然依賴經濟的效率的提升,其背後伴隨著人性百態,其中亢奮與膽怯也構成經濟周期的繁榮與蕭條。
金融不斷進化的過程,也催生瞭人類社會諸多變化,大到帝國興衰,小到個人貧睏。
而金融對於經濟效率的提升,一方麵可以催生現代紙幣與中央銀行,促使瞭前工業時代英國的崛起,現代金融市場的繁榮,以及奮鬥期間的個體的財富榮譽;另一方麵,這種提升鼓勵冒險,其後果並非均勻分布,因此帶來瞭現代時代的大蕭條,甚至2008年金融危機,再到歐債危機,再到中國。
金融進化之中,“印鈔者”中央銀行是不可不談的話題,從zui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蘭銀行,再到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甚至中國央行,全球央行與金融危機的博弈與互動,某種意義上構成金融市場乃至社會製度的過去與現在。金融進化從國傢到個人,其優點和短闆都在體現。除瞭監管者與資本市場之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貓鼠遊戲,更在於社會個體在經濟博弈之外的調節與閤作。
徐瑾,青年經濟學者,近年關注中國經濟轉型與金融史。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專欄作傢,微信公號《經濟人》(econhomo)主打人文與經濟的分享,近期齣版《凱恩斯的中國聚會》、《中國經濟怎麼瞭》、《危機與轉型》等,其中《凱恩斯的中國聚會》入選“2015zui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
中央銀行應該扮演經濟繁榮的刹車角色,就像當派對進入高潮要取走大酒杯一樣,免得玻璃碎片滿地,一地雞毛。但當金融恐慌氣氛蔓延,流動性開始消失,中央銀行應該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美國前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
關於美聯儲措施會導緻通脹風險的擔憂,有“過度”的成分。外界有個迷思,認為我們所做的就是在印鈔票。我們不是在印錢,流通中的貨幣總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廣義貨幣供給並未大幅增加。我們是嚮各國買入財政部債券來降低利率,以此刺激經濟更快增長。
——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剋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齣遊戲。
——投資傢喬治·索羅斯
緒論 大曆史中的貨幣之手
第一部分 18世紀:中央銀行VS爭霸歐洲
從帝國戰爭到英國突圍
國王的zui後一根稻草
讓國傢的歸國傢,國王的歸國王
1720年:南海泡沫與約翰·勞
從銀行券到紙幣
第二部分 19世紀:金融革命VS英國崛起
1825年危機:英國曆史上的“錢荒”
金塊辯論:貨幣主義VS凱恩斯主義
英鎊與金本位
像英格蘭銀行一樣可靠
大英帝國四角關係
金融背後的製度變遷
弗格森:感謝大英帝國
第三部分 20世紀:大蕭條VS對抗危機
1929年崩盤:盛衰極限
羅斯福新政:恐懼與自由
大蕭條:事實與神話
中央銀行傢:毀滅與救贖
從白芝浩到伯南剋:zui後貸款人
第四部分 迄今為止的21世紀:全球金融危機VS債務狂歡幻滅
I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
雷曼之隕:驕傲的代價
花旗:全能銀行夢碎
保爾森的峭壁邊緣
格林斯潘懺悔錄
金融危機啓示錄
II 歐債危機
冰島“破産”
哀希臘:第一次希臘風波
拯救歐元
盧布危機與美元歸來
希臘退歐:灰天鵝重現
中央銀行:後QE時代的諸神之亂
III 後金融危機後的中國與世界
金磚五國的睏境
4萬億刺激與地方債危機
大收縮:全球債務危機中的中國
央行版錢荒真相
人民幣與資本開放兩難
zhongguodiyi與世界新平庸
未來新常態與五大風險
央行睏境:沉默通縮甚於喧囂通脹
尾聲 審計中央銀行
後記 我們都在經曆曆史
主要參考資料
從帝國戰爭到英國突圍
金融離不開銀行,現代銀行是金融體係的動脈,其中流動著源源不斷的金錢。迴顧金融的本質,不得不談銀行。
中央銀行大概是zui重要也是zui神秘的銀行,中央銀行傢往往成為報紙頭條主角或者陰謀論的核心。作為現代中央銀行的鼻祖,英格蘭銀行曾經被冠之以“堡壘中的堡壘”,其誕生亦被視為當時zui重要的金融革命,那麼,這座“堡壘”是如何平地而起的呢?
今天談起中央銀行運作規範,往往言必及英格蘭銀行以及美聯儲如何如何,以至於《××戰爭》中大喝一聲,你知道中央銀行是私人銀行麼?不少人頓時傻眼,馬上以為知道瞭驚天秘聞,隨即對陰謀論之流五體投地。事實如何?曆史猶如化石,永遠是層層疊疊而就,真相總是比有的人想的單純,也比另一部分人想的麯摺。英格蘭銀行在17世紀誕生,其成立的主要原因其實隻有一個——戰爭。
聰明不過希臘人,他們早就說戰爭是一切緣由之父,而一切戰爭的母體則是金錢,因此,戰爭比拼的不僅是軍事實力,也是各國的融資能力。作為大陸強國的法國和海洋強國的英國,在歐洲曆史上一直鬥爭不斷。法國在西歐麵積zui大,人口又是英國的三倍,這些因素在冷兵器時代都非常重要。而英國之所以能夠持續應對甚至在18世紀打敗法國,其背後離不開製度的作用,尤其是金融體係的支撐與財産權的保護。
國傢競爭中,製度為什麼如此重要?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經濟史學傢道格拉斯·諾斯指齣英國直到16世紀還沒有什麼成功“跡象”,他如此評價17世紀英國的窘迫境地:“法國的規模和西班牙的財政資源使這兩個國傢都成瞭歐洲的強國。尼德蘭的效率達到瞭同樣的目標。這三個國傢都嚮英國提齣瞭不斷的挑戰……英國必須尋找一個中間的領域。”
所謂“中間領域”,對於英國而言就是開拓新市場,建設新製度,使得原本在16世紀完全看不齣冠軍樣的英國在18世紀領跑,成為一個“zui有效率、發展zui快”的國傢。事實上,曆史上歐洲的地理分割縱然使得各類衝突綿延不斷,但也造就瞭不同的製度競爭以及國傢演化,誰占優,就引來效仿;誰落後,就難免被淘汰。
依賴商業和貿易,英國麵貌開始變化。按照經濟史學傢麥迪遜的數據,從15世紀末到17世紀末,英國人口增長大概4倍,同期法國人口隻增加瞭四分之一,英國人均壽命以及城市化也高於法國,倫敦人口增加瞭13倍,倫敦已經成為當時歐洲zui大的城市。
金融業影響滲透入政治,反過來說,金融業的發軔更離不開政治製度的變革。比起歐洲同儕,英國銀行業起初委實不起眼。意大利人13世紀已經發行城邦債券,其北部城市熱那亞的作用一度被曆史學傢認為堪比今日的國際結算銀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16世紀已經孕育瞭現代期貨期權交易,相形之下,17世紀末的英國金融業遠遠談不上繁榮。倫敦城的金匠們剛剛開始學習利用個人信用經營銀行業務,比如保留一部分儲戶的現金,同時將剩餘部分藉貸齣去,金匠的收據也開始作為銀行本票的雛形大行其道。一位20世紀債券市場的先驅曾經如此吐槽當時的倫敦,“沒有貨幣市場,沒有實質性的銀行,沒有組織有序的國傢債務”,其運作模式被視為難以脫離中世紀君主貸款窠臼。
不僅因此,國王之手始終不時染指金融。1640年,國王查理一世曾經因為財政枯竭而通知鑄幣廠不得對外支付,這使得商人們已經放入鑄幣廠的金銀強行被國王“藉走”。值得一提的是,查理一世在位30年間可謂英國曆史動蕩zui為激烈的時刻之一,國內以英國國教為主的新教徒和傳統天主教勢力鬥爭不休,國外則是席捲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是霸權崛起與信仰分歧的産物。 三十年戰爭中,英國站在新教一邊,而查理一世本人則偏嚮天主教,又與羅馬教廷交往密切,甚至希望在蘇格蘭強行推進宗教改革。加上其與議會的多次失和,zui終導緻瞭個人的覆滅,成為weiyi一位在王位上被處死的國王。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在1672年曾經讓財 印鈔者: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印鈔者: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