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外三種)》共收清人小品四種:均為閨中憶語體散文的代錶作品。書中所涉及的四位女性,都是聰慧美麗、纔華橫溢而又過早逝去的知識女性。作者以淒美的文字、纏綿的筆調,抒發瞭對亡妻(妾)的悼亡之情,嚮讀者展示著他們的伉麗情深、繾綣愛戀、動亂憂患、悲歡離閤……
影梅庵憶語
愛生於昵,昵則無所不飾。緣飾著愛,天下鮮有真可愛者矣。矧內屋深屏①,貯光闃彩,止憑雕心鏤質之文人描摹想象,麻姑幻譜②,神女浪傳③。近好事傢復假篆聲詩④,侈談奇閤,遂使西施、夷光、文君、洪度⑤,人人閣中有之,此亦閨秀之奇冤,而啖名之惡習已。
①矧:況且。
②麻姑:神話中的女仙。
③神女:巫山女神,相傳楚襄王遊高唐時夢中所遇。
④聲詩:樂麯。
⑤西施、夷光:古代越國美女。文君:卓文君。漢人,司馬相如之妻。洪度: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
亡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復字青蓮。籍秦淮,徙吳門。在風塵雖有艷名,非其本色。傾蓋矢從餘,入吾門,智慧纔識,種種始露。凡九年,上下內外大小,無忤無間。其佐餘著書肥遁,佐餘婦精女紅,親操井臼,以及濛難遘疾,莫不履險如夷,茹苦若飴,閤為一人。今忽死,餘不知姬死而餘死也,但見餘婦煢煢粥粥,視左右手罔措也,上下內外大小之人,鹹悲酸痛楚,以為不可復得也。
……
本書共收清人小品四種,即冒襄《影梅庵憶語》、瀋復《浮生六記》、陳裴之《香畹樓憶語》和蔣坦《鞦燈瑣憶》。這四種書中涉及的四個女性,都是很有文纔的人,而各有各的個性,各有各的遭遇。四書作者都以抒情的筆調,錶現悼亡的主題(《鞦燈瑣憶》實際上也是悼亡之作),其中著名的為冒襄之悼董小宛。因為四位作者的生平遭際不同,四書的篇幅也有參差,所以以下分彆對四書作一簡略的介紹。
(一)
兵荒馬亂,到處啼痕的明末,卻齣瞭幾起名3:悅傾城的故事,其中的女主角,又都是風塵中人,冒襄與董小宛即為其中為人矚目的一對。
冒襄(1611-1693),字闢疆,號巢民,江蘇如皋人。他少有文名,與方以智、陳貞慧、侯方域並稱為明末四公子。董小宛是江南四名妓之一,所以他們的結閤,特彆為後人所艷稱。董小宛的名字,連民間也熟知,就因中間包含著她入清官為世祖妃這一大疑案,關於這,直到今天,海內外學者還在著文爭鳴。冒闢疆的詩文集,一般人未必收藏,但他追念董小宛的《影梅庵憶語》得之甚易,讀書界對之普遍歡迎,除瞭該書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之外,同時也因為作品文字優美、故事淒涼之故。
小宛是秦淮歌妓,名在教坊司樂籍,但她與一般操皮肉生涯者不同,隻以歌唱侑酒為主。妓女從良,有的未必齣於自願,結局往往很悲慘。冒董的結閤,卻是齣於小宛的自主,以少女而有慧眼,《憶語》中即有“屢彆屢留,不使去”語,所以嫁冒氏後,雙方確有真摯的愛情,這從書中所記操傢、避亂、侍疾種種情節中都可以看到。在這一點上,董小宛與與她同時並稱的柳如是、李香君等一樣,比父母包辦的婚姻更有自主性。
《憶語》一開頭就說:“愛生於昵,昵則無所不飾,緣飾著愛,天下鮮有真可愛者矣。”昵指偏愛,即俗所謂“情人眼裏齣西施”。言下之意,他在《憶語》中寫的小宛各種纔德上的優點,都是真實的,齣於至情的,“始終本末,不緣狎昵”,即並非齣於色欲的賞玩。
《浮生六記(外三種)》這本書,著實讓我體會到瞭何謂“煙火氣中的雅緻”。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教人道理的書,更像是一個老友在你耳邊娓娓道來,講述他生命中最珍貴的點點滴滴。瀋復的文字,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它不張揚,卻能輕易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他記錄的那些生活瑣事,對於現代人來說,或許有些遙遠,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卻是共通的。比如他對妻子蕓娘的深情,那種發自內心的欣賞和愛戀,讀來讓人動容。他能從一株花的盛開,到一次簡單的傢常便飯,都寫齣其中的韻味,寫齣生活的詩意。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在追逐所謂“大事”的過程中,忽略瞭身邊那些微小而確切的幸福?書中那些關於“省錢”、“節儉”的智慧,在當下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富足,並非物質的堆砌,而是內心的豐盈和對生活的懂得。每一次翻開,都能從中汲取到一份平和的力量,讓我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一絲寜靜的角落。
评分初次接觸《浮生六記(外三種)》,我被它平和淡雅的文字風格所吸引。這並非一本充滿戲劇性衝突或波瀾壯闊史詩的書,而更像是在鞦日午後,透過窗戶灑下的陽光,靜靜地映照著一段生命軌跡。瀋復以一種極其剋製而又深情的筆觸,描繪瞭他與妻子蕓娘之間,看似平凡卻又飽含深情的日常生活。書中並沒有刻意去渲染淒苦或榮耀,而是將那些尋常日子裏的點點滴滴,如同一粒粒珍珠,串聯成一條溫潤的光帶。我尤其欣賞他對於生活細節的描繪,那種對自然萬物、對人間情味的細膩觀察,展現瞭一種超越物質層麵的生活態度。他似乎總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發現最動人的美好。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清風拂過,吹散瞭心頭的浮躁,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生活之美。它不是一本能讓你醍醐灌頂的書,但卻能在你心底悄悄地種下一顆關於“懂得生活”的種子,讓你開始思考,如何在平淡中尋覓真味,在瑣碎中體會溫馨。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將“平淡”二字寫到瞭極緻,卻又在平淡中蘊含著無盡的意趣。瀋復筆下的生活,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沒有驚心動魄的轉摺,但正是這種樸實無華,纔更顯真實,更能打動人。他對於妻子的描寫,不似尋常的纔子佳人故事,沒有刻意去拔高,而是將她的聰明、她的賢惠、她的情趣,一點點地滲透在字裏行間。蕓娘的美,不在於她有多麼驚人的容貌,而在於她與瀋復之間那種心有靈犀的默契,那種在清貧日子裏也能找到樂趣的樂觀。我尤其喜歡書中描寫的那些小小的“雅事”,比如一起賞花,一起品茗,一起填詞作畫。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構成瞭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也摺射齣那個時代文人的生活情趣。這本書讓我明白,生活的美,往往就藏在這些不經意的瞬間裏,需要我們去發現,去體會。它沒有給我什麼驚世駭俗的道理,但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瞭我對生活的看法,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點滴美好。
评分我之所以會被《浮生六記(外三種)》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所呈現的,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慢生活”哲學。在如今這個節奏飛快、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瀋復筆下的生活,仿佛是一種奢侈,也是一種治愈。他沒有炫耀他的纔華,也沒有誇張他的經曆,而是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記錄瞭自己與妻子蕓娘的日常。然而,正是這種樸素的記錄,卻展現瞭一種極其動人的情感和生活智慧。書中那些關於“情趣”的描寫,並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流露,比如他們對花鳥的喜愛,對美食的講究,對生活細節的觀察。這些都讓我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優雅和從容。它不像某些暢銷書那樣,上來就灌輸某種觀念,而是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體會,慢慢感悟。我常常在想,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也能為自己的生活注入一絲“雅緻”?這本書,無疑給瞭我一些啓發,它讓我意識到,生活的美,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存在於我們每一個細微的時刻。
评分初次翻開《浮生六記(外三種)》,是被這個名字所吸引。總覺得“浮生”二字,帶著一種看盡繁華後的淡然,又暗藏著對歲月無情流逝的慨嘆。剛開始,我以為會是一本講述人生百態,充斥著離閤悲歡的厚重史書,但讀下去纔發現,它更像是一幅精緻的江南畫捲,徐徐展開,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段段動人的情愫。瀋復和蕓娘這對璧人,他們的生活,即便在那個年代,也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沒有大起大落的戲劇性,更多的是尋常日子裏的情趣與默契。他們在淡泊中尋覓詩意,在瑣碎中見真情。讀他們的故事,仿佛置身於那個古色古香的庭院,耳邊是低語,眼前是花影,心中是安寜。書中的細節,比如那些關於美食的描寫,關於園林的描繪,都如同涓涓細流,慢慢沁入心脾,讓人感受到一種返璞歸真的美好。我時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捧著它,想象著瀋復筆下的那些場景,那些在時光長河中閃爍著微光的迴憶,那些屬於他們小兩口的、平凡而又璀璨的幸福。
评分李渔之生活情趣,古代生活百科。尤喜上古之版本
评分《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是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评分喜欢的舞台弟弟小蔡同学推荐的(???),之前一直没时间,现终于有时间观看了,十分不错。
评分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顺商祺!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评分还没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不到200页的小叔,这个系列都挺不错的,少量注释,原汁原味!
评分明刘侗、于奕正同撰。刘侗字同人,号格庵,麻城人。崇祯甲戌进士,官吴县知县。奕正字司直,宛平人。崇祯中诸生。是编详载北京景物。奕正摭求事迹,而侗排纂成文。以京师东西南北各分城内、城外,而西山及畿辅并载焉。所列目凡一百二十有九,每篇之末,各系以诗,采摭颇疏。王士祯《池北偶谈》尝讥其不考《萨都拉集》,失载安禄山、史思明所造双塔事,考据亦多不精确。其为朱彝尊《日下旧闻》所驳正者,尤不一而足。其割裂“艺”、“元”二字为塑工姓名一条,殆足资笑噱。又侗本楚人,多染竟陵之习,其文皆么弦侧调,惟以纤诡相矜。至如“太学石鼓”一条,舍石鼓而颂太学,殊伤冗滥。又首善书院近在同时,泛叙讲学,何关景物。於体例亦颇有乖。所附诸诗,尤为猥杂。方今奉命重辑《日下旧闻》,考古证今,务求传信。朱彝尊之所撰且为大辂之椎轮,侗等吊诡之词,益可为覆瓿用矣。
评分沈复的浮生六记书不错,很漂亮,还没开始看
评分《明清小品丛刊:帝京景物略》可谓集历史地理、文化和文学著作三者于一体。此书首先应当作历史地理类著作来读。它详细记载了明代北京城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资料;其次应当作文化类著作来读,它对当时北京的园林文化、民俗、外国@在中国京城的传播等,都有较为具体的描述;再次应当作文学著作来读,它是竟陵派幽雅隽洁文风在地理游记著作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可把它作为晚清小品文的典范来阅读、欣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