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

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陸九淵 著
圖書標籤:
  • 陽明學說
  • 王陽明
  • 心學
  • 明朝
  • 哲學
  • 思想史
  • 傳習錄
  • 象山
  • 道德修養
  • 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28011
版次:1
商品编码:101911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天地人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0-12-01
页数:31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象山語錄》為陸九淵的多名弟子所記匯編而成。《語錄上》為傅子雲和嚴鬆所記,《語錄下》為周清叟、李伯敏、包揚、詹阜民和黃元吉所記。由於是多人記錄而成,風格不一,又由夾雜瞭許多方言口語,以及一些沒有頭柄的話,使人讀來不免有摸不頭腦的感覺,所以《象山語錄》中許多關於陸九淵思想的材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

作者簡介

  陸九淵(1139-1193),南宋哲學傢、教育傢,嘗於江西貴溪象山建“精捨’’聚徒講學,學者因稱象山先生。陸氏為“心學”創始人,其易學思想構成瞭心學的根本內涵,他本人也成瞭中國古代易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象山語錄》在言談之間涉及到廣泛的內容,除瞭心學體係自身的概念、方法外,還包括為學的淵源、任務等,既是心學建構的體現,也是心學觀點的運用。

目錄

象山語錄導讀
象山語錄
語錄上
語錄下
陽明傳習錄導讀
陽明傳習錄
傳習錄上
傳習錄中
答顧東橋書
啓問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衰亂濛大意示教主裁判劉伯頌等
教 約
傳習錄下
附錄硃子晚年定論

精彩書摘

  象山語錄導讀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自號存齋,曾講學於貴溪應天山,並將應天山易名為象山(《年譜》),由此又被稱為象山先生。陸九淵一生不重著述,留下的大多是往來書信、單篇雜著及語錄等。陸九淵死後,陸九淵的兒子將其論著編成《象山先生全集》,初為32捲,後陸續增加《語錄》、《年譜》等,成為36捲。在明正德以前,《語錄》係另行,尚未編人全集,但從內容看,它卻較集中地、多方麵地反映瞭陸九淵思想的特徵。
  作為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陸九淵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始終沒有離開理學本身的衍化過程,事實上他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即錶現為對程、硃一係,特彆是硃熹理學的迴應;因此,欲把握其心學,便不能不對其批評對象——硃熹哲學作一考察。
  一、陸九淵心學形成的理論背景
  心、性關係是理學所辨析的重要問題,正是對心性的關注,使理學常常被稱為“心性之學”。在陸九淵以前,二、程(程顥、程頤)和硃熹曾對心、性關係作瞭較為係統的考察。
  在程、硃那裏,心泛指一般的精神活動及精神現象,並與人的感性存在相聯係。二程說:“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二程遺書》捲十八)與身相對的心側重於人類的本質,身則首先與個體的感性生命相聯係。主於身既意味著心的靈明知覺對形體的製約,又蘊含著感性存在對心的滲入。
  心作為靈明知覺與感性存在的統一,更多地錶現為一種本然(本來如此的形態)。從本然到當然(應當達到的形態),便涉及心與理、心與性的關係。硃熹認為,心與理並不彼此分離:“心與理一。”(《硃子語類》捲五)理與心的統一並不是指心與理彼此等同或融閤為一,它具體展開為心具理:“心包萬理,萬理具於一心。”(同上,捲九)所謂心具理,也就是理內在於心而主宰心。具於心之理,也就是性:“理在人心,是之為性。”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曾讲学于贵溪应天山,并将应天山易名为象山(《年谱》),由此又被称为象山先生。陆九渊一生不重著述,留下的大多是往来书信、单篇杂著及语录等。陆九渊死后,陆九渊的儿子将其论著编成《象山先生全集》,初为32卷,后陆续增加《语录》、《年谱》等,成为36卷。在明正德以前,《语录》系另行,尚未编人全集,但从内容看,它却较集中地、多方面地反映了陆九渊思想的特征。

评分

建议别买,排版印刷亵渎经典。

评分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评分

  作为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陆九渊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没有离开理学本身的衍化过程,事实上他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即表现为对程、朱一系,特别是朱熹理学的回应;因此,欲把握其心学,便不能不对其批评对象——朱熹哲学作一考察。

评分

更不必说某页还缺损 可见不是认真的东西

评分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曾讲学于贵溪应天山,并将应天山易名为象山(《年谱》),由此又被称为象山先生。陆九渊一生不重著述,留下的大多是往来书信、单篇杂著及语录等。陆九渊死后,陆九渊的儿子将其论著编成《象山先生全集》,初为32卷,后陆续增加《语录》、《年谱》等,成为36卷。在明正德以前,《语录》系另行,尚未编人全集,但从内容看,它却较集中地、多方面地反映了陆九渊思想的特征。

评分

替海外的朋友买的……

评分

此后,历任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正德八年至滁州督马政,讲学规模渐大,一度强调静坐,要求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正德十一年,升任南赣佥都御史,奉命镇压赣南农民起义。在军事镇压取得成功后,强调思想统治,重视教化,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使赣南的统治秩序得到恢复。这期间他在赣县修建濂溪书院,刻印古本《大学》,印发《朱子晚年定论》、其弟子薛侃出版了《传习录》。正德十四年他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六月,他奉旨督兵讨伐宁王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仅用35日即生擒宸濠。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了经验,提出“致良知”的学术宗旨,认为这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若信得这三字,譬之操舟得舵。

评分

喜欢王阳明,看看这本书,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