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調音樂分析教程

復調音樂分析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韻璿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6676516
版次:2
商品编码:1023894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音乐学院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作為多聲部音樂之一的復調音樂是構築音樂大廈的重要材料,它以藤蔓式的橫嚮綫條與基石般的縱嚮和聲緊密配閤,共同營造著作品的立體化音響效果。和聲與復調就像一枚錢幣的兩麵,互為錶裏,誰也離不開誰。音樂院校作麯專業開設的作麯技術理論“四大件”中,和聲與復調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兩門課程。但是,音樂院校中非作麯專業的復調公共課卻常常被忽視,探其究竟,教學模式的睏惑或相關教材的匱乏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不開設復調公共課會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欠缺,這一點許多同仁們是有所共識的,但如何開設該門課程就不僅是個人認知問題,而更是個實踐層麵上的問題。目前大多數音樂院校、師範院校和聲與復調公共課的教學思路,基本上是根據作麯專業以寫作為主的模式進行因陋就簡的改造而來。這種作法不能不說是解決課程開設難題的辦法之一,而且是Z省事的,但它卻存在著許多的弊端。本來,非作麯專業學生由於學習任務和專業條件的不同就沒有必要進行太多、太重的寫作訓練,何況恰恰是這種費時費力的寫作訓練影響瞭學生對更寬闊、更係統、更相關的知識、文獻和信息的獲取。

作者簡介

  張韻璿,漢族,1943年齣生,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作麯係和聲復調教研室主任。1967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作麯係,長期從事作麯技術理論教學及研究工作。著有《梅西安與十四世紀新藝術派的異麯同工之美——論等節奏技巧及其審美意識》、《作麯技術法則的曆史規定性》、《當代法國對位教學及其啓示》、《復調音樂初級教程》、《對位法手冊》、《和聲復調文集》等論文和專著、譯著。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緒論1
一、什麼是復調音樂1
二、復調音樂發展簡述4
三、復調音樂的類型8
上編 復調音樂分析教程
第一單元 對比式復調13
第一章 對比要素13
一、音高14
二、節奏14
三、結構19
四、鏇律形態22
五、調式、調性23

第二章 二聲部對比27
一、和聲27
二、織體33

第三章 三、四聲部對比37
一、和聲37
二、織體39
第二單元模仿式復調49

第四章 模仿的構成49
一、基本概念49
二、模仿要素57
三、聲部進入的順序53

第五章 簡單模仿——模仿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簡單模仿的構成55
二、完全模仿與守調模仿58

第六章 卡農式模仿——模仿的基本形式之二
一、卡農式模仿的構成63
二、不同高度的卡農式模仿66

第七章 變化模仿74
一、倒影模仿74
二、擴大模仿77
三、縮小模仿78
四、逆行模仿80
五、自由模仿87

第八章 幾種復雜的卡農模仿形式85
一、帶自由聲部的卡農85
二、無終卡農87
三、卡農式模進9D
四、二重卡農95

第三單元 復對位7D5
第九章 縱嚮可動對位105
一、對比式復調的縱嚮可動對位7D5
二、模仿式復調的縱嚮可動對位12D

第十章 橫嚮與縱橫可動對位124
一、對比式復調的橫嚮與縱橫可動對位124
二、模仿式復調的橫嚮與縱橫可動對位125

第十一章 倒影對位與逆行對位130
一、倒影對位130
二、倒影對位與縱嚮可動對位相結閤134
三、倒影轉位卡農137
四、逆行對位138

第四單元 復調麯體141
第十二章 賦格麯141
一、一般特徵141
二、基本結構成分142
三、賦格麯的整體分析146

第十三章 其他復調麯體152
一、創意麯152
二、復調變奏麯156
三、聖詠前奏麯159
四、經文歌彌散麯161
附錄一 復調手法歸納錶163
附錄二 復調音樂的曆史及風格演變169

下編 分析譜例
第一單元 對比式復調(1-30)
第一章 (1-8)187
第二章 (9-20)193
第三章 (21-30)202

第二單元 模仿式復調(31-69)
第四章 (31-38)213
第五章 (39-149)218
第六章 (50-159)226
第七章 (60-69)232

第三單元 復對位(70-111)
第八章 (70-89)240
第九章 (90-99)256
第十章 (100-105)270
第十一章 (106-111)275

第四單元 復調麯體(112)
第十二章 (112)280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 (4学时) [讲授] 1:副对位的基本概念 2:八度复对位的写作 3: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五章二声部模仿(4学时) [讲授] 1:模仿的基本特点 2:原形与变形模仿 3:卡农的写作(有终与无终)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六章模进(4学时) [讲授] 1:模进的特点 2:卡农模进与对比模进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七章复调乐曲分析(4学时) [讲授] 1:二部创意曲分析 2:三部创意曲分析 3:小型乐曲分析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八章小型复调乐曲的写作(2学时) [讲授] 1:曲式结构 2:调性布局 3:整体写作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

评分

本书自2004年以来,被不少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选为作曲技术理论公共课教材。几年下来,学界对教材的应用效果反馈良好,同仁及学子们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版面的意见反映到上海音乐社之后,社里当即决定通过扩大版面来方便学生的翻阅和分析,我也趁此机会对原书做了必要的修订和增补。此次最大的变动是增加了第四单元复调曲体的简要介绍,这对复调音乐分析体系的完善是很重要的。另外,在绪论中还增加了复调音乐发展简述一节,同时对部分谱例进行了调整。非常感谢这次再版机会。作为多声部音乐之一的复调音乐是构筑音乐大厦的重要材料,它以藤蔓式的横向线条与基石般的纵向和声紧密配合,共同营造着作品的立体化音响效果。和声与复调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互为表里,谁也离不开谁。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开设的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中,和声与复调总是其中不可以缺少的两门课程。但是,音乐院校中非作曲专业的复调公共课却常常被忽视,探其究竟,教学模式的困惑和相关教材的匮乏当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不开设复调公共课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这一点许多同仁们是有所共识的,但如何开设该门课程就不仅是个认知问题,而更是个实践层面上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音乐院校、师范院校和声与复调公共课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根据作曲专业以写作为主的模式进行因陋就简的改造而来的。这种作法不能不说是解决课程开设难题的办法之一,而且是最省事的,但它却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本来,非作曲专业学生由于学习任务和专业条件的不同就没有必要进行太多、太重的写作训练,何况恰恰是这种费时费力的写作训练影响了学生对更广阔、更系统、更相关的知识、文献和信息的获取。多年来,我在从事复调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放弃对复调公共课的探索。自1996年起,我和本院的同事们合作,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教委支持的多声部音乐基础的科研项目中,开始进行以分析为主的和声、复调公共课改革试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试验是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放弃了学生们力不从心的写作训练,着力在音乐作品多声结构的分析上下功夫。和声分析课程在一个学年内,通过对传统和声学理论的讲解和对大量和声文献的分析,使同学们基本上了解和掌握了欧洲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构成,能够较为准确地标记其调性、和弦、和弦外音、离调、转调,并开始对和声风格的问题有所认识。复调音乐分析课程在一个学期内,通过对复调基本知识的讲授、对复调技法和曲体的剖析以及对复调文献和风格的介绍,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复调音乐的基本构成规律,并使他们具备对各种不同复调手法的分辨能力和对不同复调风格的鉴赏能力。和声分析与复调分析作为姊妹篇相互配合,从不同的角度在完善着多声部音乐的分析体系。当然,无论是和声分析还是复调分析,它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就分析的层面来说也是非常宽泛的。本课程涉及的只是最基本的复调常识和复调技法,那些更专、更深、更个性化的课题还有待在曲式与作品分析或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去解决。复调音乐分析教程无疑是一曲人性悲歌。但在笔者看来,作品的写作价值,不仅仅在于描写、展示、批判了这个功利社会的荒诞性和残酷性,作品更是对爱和真情的完满人性的热切呼唤。这也许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所采取的写作立场——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而提供反面例子以资提醒。张韵璇对张三这个小人物塑造是充满同情的,同时也是充满敬意的。因为张三虽然遭受不公正待遇,但在德行上,他远比周围的功利主义者高尚,可以说是一个崇高的不幸者。张三面对家人的冷落时,还能站在谅解的立场上,认为他连累了他们。当张三受录像带启发,决定重唤家人的关爱时,他也并没有一开始就采取极端的失踪,因为他想象自己失踪后,全家人四处寻找,痛不欲生的情景,不禁黯然泪下。他不愿意家人经受这样的打击。在张三用录象带再三暗示下,家人仍然无动于衷。张三这才失踪�撈涫邓�不想这么干,是他们逼他这么干的。作为多声部音乐之一的复调音乐是构筑音乐大厦的重要材料,它以藤蔓式的横向线条与基石般的纵向和声紧密配合,共同营造着作品的立体化音响效果。和声与复调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互为表里,谁也离不开谁。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开设的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中,和声与复调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两门课程。但是,音乐院校中非作曲专业的复调公共课却常常被忽视,探其究竟,教学模式的困惑或相关教材的匮乏当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不开设复调公共课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这一点许多同仁们是有所共识的,但如何开设该门课程就不仅是个人认知问题,而更是个实践层面上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音乐院校、师范院校和声与复调公共课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根据作曲专业以写作为主的模式进行因陋就简的改造而来。这种作法不能不说是解决课程开设难题的办法之一,而且是最省事的,但它却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本来,非作曲专业学生由于学习任务和专业条件的不同就没有必要进行太多、太重的写作训练,何况恰恰是这种费时费力的写作训练影响了学生对更宽阔、更系统、更相关的知识、文献和信息的获取。张三失踪时还在为家人考虑,他不想让他们找不到他,他的失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不想在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让家人急得死去活来。然而张三的家人,面对张三的失踪始终无动于衷。其实张三失踪的当天晚上,大家就发现张三不见了,只是没有人点破罢了。[]只有在第七天,马良来找张三时,家人才假惺惺地惊呼张三失踪了,并假惺惺地去寻找张三,其实各自却是去干各自的私事。在张三与家人情感、态度、行为的巨大对比和反差中,作家完成了对人性的失落的悲剧性的辛酸而辛辣的表达。

评分

挺好的,正品,值得购买,开心……

评分

圣母院乐派

评分

京东送货快,商品好,价格便宜。

评分

挺好

评分

它分有单声部和复调形式两种,单声部孔杜克图斯我们在下章讲,这里我们只说说复调孔杜克图斯。它的特点在于定旋律声部不象奥尔加农、第斯康特使用圣咏曲调,而是由作曲者自己创作的,并且有灵活的节奏组织;织体有二到四个声部的类型,三声部较为常见,声部进行具有统一性,基本为音对音的第斯康特风格;歌词为拉丁文,但不象奥尔加农使用的散文体式的礼拜仪式用语,而是音节式有格律的诗体,一般为非礼仪性内容(宗教题材和世俗题材)。

评分

东西很好哦!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