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8
佛教典籍選刊:肇論校釋(繁體竪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肇論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典籍之一,它上承龍樹、羅什的般若中觀學,下啓中國佛教的三論宗,是漢梵語言和思想交互詮釋的典範,在佛教中國化的思想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曆代緇素所推崇——注疏層齣不窮,治中國佛學、中國哲學者也無不以為必讀書目。遺憾的是,此書一直未有精準可靠的整理本。有鑒於此,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局便將其列入首批亟需整理的佛典擬目,並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佛教學者張春波先生負責整理。
引子
緒論
凡例
宗本義
物不遷論第一
不真空論第一
般若無知論第三
劉君緻書竅問
論主復書釋答
涅盤無名論第四
附錄
肇論集解令模鈔
說明
捲上
捲下
夢庵和尚節釋肇論
說明
注肇論疏序
捲上
捲下
此書是我國元代高僧文纔《公元二一四——二一一〇二年》所述,約八萬字,收錄於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一套第三冊,也有散刻本流傳。據明高僧傳記載,文纔「遍遊講肆,盡得賢首之學」。可知文纔是華嚴宗學者。他對肇論的解釋自然也難免從華嚴宗立場齣發。華嚴宗認為萬法皆由心而生。如法藏說:“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文纔繼承瞭這種觀點。般若無知論中有這麼一句話:“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造句話的本意是,聖心沒有普通人那樣的執取,所以能認識萬物的本質。文纔的解釋是:“本覺靈明,無法不照。……況法依心現,無法非心。以即法之心,知即心之法,尤遍知也。”《疏般若無知論》這是說,聖心之所以能無所不知,是因為聖心本覺靈明,什麼都能認識。再者,萬物皆依心而現。既然如此,以産生萬物的心,去認識依心而現的萬物,是完全能做得到的。無疑,這是以華嚴宗覲點解釋肇論。
……
書很棒很新,包裝很好,沒有破損。謝謝快遞員!
評分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約自東漢明帝時開始傳入 國,但在當時並沒有産生多大影響。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玄學結閤起來,有瞭廣泛而深入的傳播。隋唐時期,中國佛教走上瞭獨立發展的道路,形成瞭眾多的宗派,在社會、政治、文化等許多方麵特彆是哲學思想領域産生瞭深刻的影響。佛教典籍有其獨特的術語概念以及細密繁鎖的思辨邏輯,研讀時要剋服一些特殊的睏難,不少人視為畏途。
評分版本,印刷,紙張都好,13年2月3印。
評分價格上來說 還能接受 誰讓那麼便宜呢
評分非常好的書,值得閱讀。
評分僧肇(384~414),中國東晉僧人。俗姓張,為鳩摩羅什弟子,被羅什譽為“中華解空第一人”。據《高僧傳》捲六 ,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原崇信老莊,讀《維摩經》,欣賞不已,遂齣傢從鳩摩羅什門下。擅長般若學,曾和道融等講習鳩摩羅什所譯三論,人稱解空第一;雖然他極力擺脫以往老莊對佛學的影響,然而其思想仍然在老莊哲學思維內。十七歲到涼州尋找西域的精神領袖鳩摩羅什學習,在姑臧(今河西走廊武威市)和長安於鳩摩羅什譯場從事譯經,評定經論。著有《肇論》等。
評分書很好,最喜歡來京東買書瞭,趕上618買瞭好多
評分重要佛教文獻,附錄《肇論集解令模鈔》和《夢庵和尚節釋肇論》。
評分沒看完........
佛教典籍選刊:肇論校釋(繁體竪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