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妙趣橫生的通識讀本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近年來越來越被國人所重視。博雅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臘。它教給人們運用理性思辨、探索真理、參與公共事務等方麵的知識與能力。一個“博雅人”,必具備批判心智(the mind that is able tocrlticize),其受教育所學得的不是知識內容的效用性(utility),而是透過心智的發展與理性運作來脫離濛蔽或修正褊狹觀點,人的視野因此而開朗,心靈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內容簡介
人人都要思考,人人都要推理,人人都要論證,而且每一個人都要麵對和他人的推理和論證。我們每天都被來自諸多媒體如書籍、話語、收音機、電視、報紙、雇主、朋友和傢人的推理所包圍。
有些人善於思考,善於推理,擅長論證,但有些人則不是這樣。良好的思考、推理、論證能力,部分來自某種自然的天賦。但無論我們的天賦如何,都是可以得到改進和加強的。學習邏輯正是改進人們天賦的推理和論證能力的最好辦法之一。通過學習邏輯,人們能夠掌握進行良好思考、避免錯誤推理的策略,並掌握評價論證的有效技術。
《邏輯的力量》秉承這樣一種信念,即邏輯工具的確是有力量的,對邏輯的學習是提高讀者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邏輯的力量(第3版)》的每一章都錶明:邏輯工具能夠用來分析和評價關於重要問題的意義重大的論證。
作者簡介
斯蒂芬?雷曼(C. Stephen Layman)是西雅圖太平洋大學哲學係主任,1983年博士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他的研究領域為宗教哲學、倫理哲學和邏輯哲學。主要著作有:《善之形》(The Shape of the Good)、《邏輯的力量》(The Power of Logic))、《緻疑惑的托馬斯:上帝存在的一個實例》(Letters to Doubting Thomas: A Case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譯者簡介:
楊武金(1964-),男,貴州天柱人,侗族。邏輯學專業碩士、博士、博士後。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兼任北京市邏輯學會秘書長、中國邏輯學會理事。第五屆金嶽霖學術奬獲得者。著有《墨經邏輯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04)、《辯證法的邏輯基礎》(商務印書館,2008)、《邏輯和批判性思維》(北京大學齣版社,2007)、《邏輯學基礎》(科學齣版社,2008)等。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
目錄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有效性和可靠性
1.2 形式和反例
1.3 一些“著名”形式
1.4 強度和可信度
第2章 識彆論證
2.1 論證和非論證
2.2 良構論證
附錄:論證圖
第3章 邏輯和語言
3.1 邏輯、意義和情感力
3.2 定義
3.3 用定義評價論證
第4章 非形式謬誤
4.1 包含不相乾前提的謬誤
4.2 包含歧義的謬誤
4.3 包含不當假設的謬誤
第5章 詞項邏輯:直接推理
5.1 直言陳述的標準形式
5.2 傳統對當方陣
5.3 進一步的直接推理
第6章 詞項邏輯:三段論
6.1 標準形式、式和格
6.2 文恩圖與直言陳述
6.3 現代對當方陣
6.4 現代對當方陣
6.5 省略式
6.6 連鎖與消除項補集
6.7 評價三段論的規則
第7章 命題邏輯:真值錶
7.1 日常論證的符號化
7.2 真值錶
7.3 用真值錶評價論證
7.4 簡化真值錶
7.5 重言式、矛盾式、協調式和邏輯等值式
第8章 命題邏輯:證明
8.1 蘊涵推理規則
8.2 五個等值規則
8.3 五個更多的等值規則
8.4 條件句證明
8.5 歸謬律
8.6 定理證明
第9章 歸納
9.1 歸納和演繹:比較與分類
9.2 訴諸權威論證和枚舉歸納
9.3 密爾法和科學推理
9.4 訴諸類比的論證
部分練習題解答
精彩書摘
一個有效論證,其前提一定完全支持其結論。更形式地說,一個有效論證具有這樣的本質特徵:如果其前提真,則結論必然真。這一定義中有兩個關鍵點需要注意。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必然”一詞。在一個有效論證中,前提和結論之間存在必然聯係。當前提為真時,結論的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當前提為真時,結論為真是絕對確保的。反過來說,一個有效論證具有這樣的特徵:不可能前提真而結論假。第二,需要注意的是定義中的條件(如果一則),它並不是說,一個有效論證的前提和結論在事實上是真的。而是,該定義斷定瞭,如果前提真,則結論必然真。換句話說,如果一個論證是有效的,則假設其前提真時,其結論也必定真。
所有生物學傢是科學傢。約翰不是科學傢。所以,約翰不是生物學傢。如果愛麗斯偷鑽石,那麼她是賊。愛麗斯的確偷瞭鑽石。所以,她是賊。或者比爾記憶力不好或者他說謊。比爾並非記憶力不好。所以,比爾說謊。上述每一個論證中,如果前提真,則結論必然真。需要注意的是,為瞭判定一個論證的有效性,人們不必知道這個論證的前提事實上是否真實,僅僅需斷定其假設前提真時,結論必定真。
在日常語言中,“有效”一詞經常被簡單地用來錶示人們總體上贊成某個論證。但是邏輯學傢則把注意力集中在論證的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係上,而不是組成論證的前提和結論在事實上的真或假。所以,在日常語言中,“有效”這個詞的含義並不像在邏輯學傢那裏一樣明確。
下列關於有效性的考察,也許有助於防止某些常識上的誤解。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個論證雖然有一個或者更多的假前提,但是它仍舊是有效的。
前言/序言
《邏輯的力量》由美國西雅圖太平洋大學的雷曼教授所著。1999年齣第一版。2002、2005年又分彆齣瞭第二版和第三版。該書從根本上說,是一本非常好的邏輯學教材。該教材初為作者所在太平洋大學本科生使用,但很快就得到瞭推廣,現在許多美國的大學和其它一些國傢的大學都在用該書作為教材。該書第三版還開闢瞭網絡教學模式,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進入在綫邏輯輔導。具體來說,我覺得該書主要有以下有三個重要特點:
第一,該書具有巨大的可讀性和生動性。作者在錶述上盡可能用生動的詞語,在案例的選擇上盡可能選用有趣的事例,練習也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能夠充分地起到鞏固所學知識點的作用。從教材的體係結構上,就可以領略到它在內容上的豐富性和充實性。正如作者所言,“最好的邏輯導論性課程應將傳統邏輯(包括非形式邏輯)和現代符號邏輯都包括在內。對傳統以及非形式方法的過分強調,會導緻學生無法認識到邏輯提供的最有力的力量。而對符號方法的過分強調,則又很容易造成學生隻會使用符號而不會將邏輯運用於日常論證中。”(前言)作者先是從論證、語言、謬誤等非形式邏輯的角度入手,繼而講述詞項邏輯、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最後介紹歸納和概率,可以說是將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將傳統邏輯和現代邏輯,將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統一瞭起來。
第二,該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內容上,作者既肯定用有效性作為判定推理和論證的標準,同時又不是將它作為唯一的標準。而是將這個標準推廣到瞭可靠性和可信性。作者認為,一個論證是有效的,當其前提真時結論一定真,否則就是無效的。一個論證如果是有效的,而且前提也都是真實的,則該論證就是可靠的。所以無效的論證是不可靠的,而且至少有一個虛假前提的有效論證也是不可靠的。可信性是與可靠性完全不同的標準。可信論證是一種強的論證。如果一個論證是強的,則當其前提真時其結論很可能是真的,其結論假是不大可能的,否則就是弱的。可信論證是強的而且前提都真。所以弱的論證是不可信論證,有一個假前提的論證也是不可信論證。可靠論證都不是可信的,因為有效的論證都不是強的。類似地,可信論證也都不是可靠的,因為強的論證都不是有效的。而且,帶一個假前提的有效論證是不可靠的,但並不是不可信的,因為一個有效論證既不是強的也不是弱的。所以,有效性和強度分彆是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各自用來衡量問題的標準和方法。作者還主張在形式標準外,還應堅持非形式的標準。一個推理如果在形式上無效,則肯定是無效的。但即使一個論證從形式上看有效,但也不一定就是有效的。因為其中的內容可能有問題。當然,這些內容中的問題也還可以從形式上來加以刻畫。總之,該書無論對於一般讀者,還是對於從事邏輯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綫人員,都將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引導作用。
第三,該書作者具有非常廣博的學術視野和寬廣的學術領域。作者研究領域很廣泛。不但對邏輯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在宗教學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上也都取得瞭許多成就。從作者所舉的一個一個案例中可以看齣,作者對這些案例都有深刻和自覺的體會。由於作者學術視野開闊,所以,他也就能充分地吸取不同觀點的優勢,注意分析多種不同的看法,從而盡可能少地齣現偏差。
在綫試讀
《邏輯的力量》(第3版)第一部分
有些人善於思考,善於推理,擅長論證,但有些人則不是這樣。良好的思考、推理、論證能力,部分來自某種自然的天賦。但無論我們的天賦如何,都是可以得到改進和加強的。邏輯研究正是改進人們天賦的推理和論證能力的最好辦法之一。通過研究邏輯,人們能夠學會進行良好思考、避免常有錯誤推理的策略,並掌握評價論證的有效技術。
妙趣橫生的通識讀本:邏輯的力量(第3版) 內容梗概 《妙趣橫生的通識讀本:邏輯的力量(第3版)》是一本深入淺齣、引人入勝的邏輯學入門讀物,旨在為廣大讀者揭示邏輯思維的奧秘,掌握分析和評估論證的強大工具。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從最基礎的邏輯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更為復雜的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技巧,強調邏輯學在日常生活、學術研究和社會交往中的廣泛應用。第三版在保持原有嚴謹性和趣味性的基礎上,更新瞭大量案例,加入瞭更多現代化的論證分析方法,並針對不同學習者的需求進行瞭優化,使其更具時效性和可讀性。 核心內容解析 本書的核心在於係統地闡述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並鼓勵讀者將其應用於實踐。其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部分:邏輯學的基石——概念、判斷與推理 概念的辨析與界定: 本部分首先會探討什麼是概念,以及如何清晰地界定和區分不同的概念。它會介紹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並通過生動的例子,展示模糊概念和歧義概念在溝通和思考中可能帶來的問題,以及如何避免這些問題。例如,書中可能會分析“自由”、“公平”、“民主”等抽象概念的不同理解方式,以及在討論這些概念時,明確界定彼此的含義是如何至關重要的。 命題(判斷)的本質與形式: 緊接著,本書會深入探討命題(或稱判斷)在邏輯學中的重要性。命題是錶達思想的語言單位,是邏輯推理的基本單元。讀者將學習到如何識彆和構造有效的命題,理解命題的真假值,以及區分斷言、疑問、祈使等不同類型的語句。本書還會詳細介紹簡單命題和復閤命題的結構,如聯言命題、選言命題、假言命題和負命題,並講解它們之間的真假關係,例如“如果P則Q”的邏輯含義,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準確把握這些條件關係。 推理的機製與類型: 推理是邏輯學的核心過程,是將已知信息(前提)轉化為新信息(結論)的過程。本書將係統介紹推理的基本模式,包括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演繹推理: 側重於從普遍性原則推導齣特殊性結論。讀者將學習三段論等經典演繹形式,理解其保證結論可靠性的特點。例如,書中可能會通過“所有人都必將死亡,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必將死亡”這樣的經典案例,來闡釋演繹推理的必然性。同時,也會介紹演繹推理中的邏輯謬誤,如“否定前件”或“肯定後件”的錯誤。 歸納推理: 側重於從特殊性事例中概括齣普遍性結論。本書會探討歸納推理的可靠性程度,分析其在科學研究和日常決策中的重要性,並介紹不同類型的歸納推理,如完全歸納、不完全歸納、類比推理等。例如,書中可能會分析通過觀察許多天鵝都是黑色的,從而推斷“所有天鵝都是黑色的”這一歸納結論,並討論這種結論的概率性。 第二部分:論證的分析與評估 論證的構成與識彆: 本部分將指導讀者如何識彆和分析論證。論證是邏輯學研究的重點,它包含瞭前提和結論。讀者將學習如何從一段文字或一段對話中提取齣論證的結構,區分哪些是前提,哪些是結論。本書會強調,一個有效的論證,其結論必須由前提支持,而不是簡單的事實陳述。 有效性與可靠性: 這是一個關鍵的區分。本書會詳細解釋“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soundness)這兩個邏輯學中的核心概念。有效性指的是,如果前提為真,那麼結論必然為真;而可靠性則要求論證不僅有效,而且前提也必須為真。通過大量的實例,讀者將學會如何判斷一個論證是否有效,以及一個有效論證其前提的真假如何影響結論的可靠性。 邏輯謬誤的識彆與防範: 邏輯謬誤是推理過程中齣現的錯誤,它們會誤導他人,或者導緻錯誤的結論。《妙趣橫生的通識讀本:邏輯的力量》將係統地列舉和分析各種常見的邏輯謬誤,如人身攻擊(ad hominem)、稻草人謬誤(straw man)、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訴諸權威(appeal to authority)等。書中會提供豐富的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幫助讀者識彆這些謬誤,並指導讀者如何避免在自己的思考和錶達中犯下這些錯誤,從而提高論證的質量。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在實際應用中的升華。本書將引導讀者運用邏輯學知識,對信息進行審慎的分析、評估和判斷。這包括質疑假設、識彆偏見、評估證據、考慮替代解釋等。書中會提供各種情境下的案例,如新聞報道、廣告宣傳、政治辯論等,鼓勵讀者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深入思考。 第三部分:邏輯學的實踐與拓展 命題邏輯與謂詞邏輯入門: 在打下堅實的基礎後,本書會適度介紹更形式化的邏輯係統。 命題邏輯(Propositional Logic): 講解如何使用符號來錶示命題和邏輯連接詞,以及如何運用真值錶來分析復閤命題的真假和論證的有效性。這部分將幫助讀者理解邏輯形式的重要性。 謂詞邏輯(Predicate Logic): 簡要介紹謂詞邏輯,解釋它如何處理更復雜的命題結構,如涉及量詞(如“所有”、“存在”)的命題,以及它如何能夠錶達比命題邏輯更豐富的邏輯關係。 日常溝通與辯論中的邏輯: 本部分將邏輯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閤。讀者將學習如何在日常對話、課堂討論、朋友聚會中清晰、準確地錶達自己的觀點,理解他人的意思,並有效地迴應。本書會提供關於如何構建有說服力的論點,如何傾聽和理解不同意見,以及如何在衝突中運用邏輯解決問題的建議。 信息時代的邏輯素養: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辨彆信息的真僞至關重要。本書會探討如何運用邏輯思維來評估網絡信息、社交媒體內容、新聞報道的可靠性,以及如何抵禦虛假信息和宣傳。 邏輯與科學、哲學、法律等學科的聯係: 書中還會簡要介紹邏輯學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例如它如何作為科學研究的工具,如何支撐哲學上的論證,以及它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 本書特色 趣味性與易讀性: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妙趣橫生”的編寫風格。作者善於運用生活化的例子、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悖論和引人深思的案例,將抽象的邏輯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枯燥的邏輯原理被轉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邏輯遊戲”,讓讀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係統性與深度: 盡管以易讀性著稱,本書在邏輯學的係統性和深度上毫不妥協。它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確保讀者能夠建立起完整、紮實的邏輯思維體係。 實踐導嚮: 本書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高度強調邏輯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每一個概念和方法都配有大量的實例分析,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思考、溝通和決策中。 權威性與更新: 作為第三版,本書在內容上進行瞭更新和完善,吸收瞭邏輯學領域的新進展,並根據讀者反饋優化瞭講解方式。它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同時又麵嚮大眾讀者,使其成為一本真正有價值的通識讀本。 培養批判性思維: 本書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培養讀者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學習邏輯,讀者將被訓練成一個更善於思考、更不容易被誤導的人,能夠在復雜的信息環境中做齣更明智的判斷。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任何希望提升思維能力、增強分析判斷能力、提高溝通效率的讀者。無論您是高中生、大學生、職場新人,還是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中更上一層樓的專業人士,亦或是對邏輯學感興趣的普通大眾,都能從本書中受益匪淺。它尤其適閤作為大學邏輯學課程的入門教材,也是進行自我提升和終身學習的優秀讀物。 結語 《妙趣橫生的通識讀本:邏輯的力量(第3版)》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邏輯學的教科書,更是一把開啓清晰思考、理性判斷和有效溝通的金鑰匙。它將帶領您走進邏輯學的奇妙世界,讓您發現思維的深度與力量,從而在人生的每一個層麵都能更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