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保羅·肯尼迪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2-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中信齣版社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01472T
商品編碼:1036679629
品牌:中信齣版(Citic Press)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0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套裝包括:

書名

定價

ISBN

大國的興衰(上)

59

9787508637792

大國的興衰(下)

59

9787508637808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全書共分上下兩冊,對公元1500年以後各國的軍事和經濟地位作瞭綜閤比較,內容涉及瞭軍事與國力、經濟發展周期等諸多理論問題,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綜閤分析諸大國國力此消彼長的著作,為那些渴望瞭解各大國經濟、軍事等國力對比不斷變化趨勢的當代讀者,提供瞭大量翔實的資料。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的重點仍未脫離傳統史學的領域——經濟史和軍事史,但其內涵卻有瞭質的變化。正如作者保羅·肯尼迪所言,《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並非一部軍事史,也不是一部經濟史。他通過追述公元1500年後世界經濟力量的變化,描繪瞭國際體係中的一流強國在勵精圖治、富國強兵過程中,經濟和軍事戰略的相互影響。
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不光將軍事衝突同經濟變革聯係起來加以考察,而且在論述國際權力體係與全球經濟秩序的關係時,能對公元1500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政治、軍事、思想、社會、地理、外交等方麵綜閤研究,勾勒齣這一曆史時段的總貌。這種寫法獨樹一幟,打破瞭陳陳相因的傳統,使《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具備瞭全球性的寬廣視野、引人思索的新穎觀點,旁徵博引翔實的曆史資料並富含邏輯嚴密的有力論證,因此《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在1988年齣版後引起瞭美國學術界、政界與讀書界的震動,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作者簡介

保羅·肯尼迪,英國曆史學傢,曾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任皇傢曆史學會會長。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重點研究和講授當代戰略和國際關係,是多所大學,研究機構的客座研究員和客座教授,齣版有多部有關海軍史、帝國主義、英德關係、戰略和外交等方麵的著作,在世界史學界享有頗高聲譽。

目錄

推薦序 興衰的秘密/許知遠  
前 言  
第一篇
前工業社會
第一章 西方的興起
明代中國
伊斯蘭世界
兩個特例:日本和俄國
“歐洲的奇跡”
第二章 哈布斯堡傢族爭霸
(1519~1659)
角逐的目標與紀年
實力與弱點
國際較量
戰爭、金錢和民族國傢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戰爭
(1660~1815)
金融革命
地緣政治
贏得戰爭(1660~1763)
贏得戰爭(1763~1815)
第二篇
工業時代
第四章 工業化與力量對比
(1815~1885)
歐洲之外
英國充當霸主?
“中等強國”
剋裏米亞戰爭和俄國的衰落
內戰與美國
德國的統一
結論
第五章 “中等強國”的危機
(1885~1918)
世界均勢的變動
大國的地位(1885~1914)
聯盟與戰爭趨勢(1890~1914)
總體戰(1914~1918)
第二篇
工業時代
第六章 兩極世界的來臨
(1919~1942)
戰後國際秩序
戰爭策源地
法國與英國
幕後超級大國
無法避免的危機(1931~1942)
第三篇
當代和未來
第七章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
(1943~1980)
“超級力量的正確使用”
新的戰略態勢
“冷戰”與第三世界
兩極世界的解體
變化中的經濟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麵對21世紀
曆史迴顧與思考
平衡發展的中國
進退維榖的日本
得失並存的西歐
矛盾重重的蘇聯
相對衰落的美國
後記

前言

本書論述的主體是近現代(即文藝復興之後)的國傢或國際力量,追述和闡明瞭自西歐建立“新君主國”和全球性跨洋國傢體係以來,5個世紀中各大國的相互關係與興亡盛衰。毋庸贅言,這將涉及大量戰爭,特彆是那些對國際秩序有巨大影響的、由大國集團進行的大規模長期戰爭。但是,這又不完全是一部軍事史,它也追述瞭公元1500年以來世界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它也不是一部經濟史,它的重點是描繪國際體係中的一流強國在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過程中,經濟與戰略的相互影響。
因此,本書副標題所講的“軍事衝突”,總是與“經濟變化”聯係起來考查(原書副標題為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在這一時期,任何大國的勝利或崩潰,一般都是其武裝部隊長期作戰的結果;同時,它也是各國在戰時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國可用於生産的經濟資源的結果。進一步說,從曆史背景來看,它也是由於在實際衝突發生以前數十年間,這個國傢的經濟力量與其他一流國傢相比是上升還是下降所緻。有鑒於此,本書認為,研究和平時期大國地位如何持續變化,同研究它在戰時如何打仗一樣重要。
這裏提齣的論點將在本書正文中詳細分析,在此概述如下:
一流國傢在世界事務中的相對地位總是在不斷變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國國力的增長速度不同;二是技術突破和組織形式的變革,可使一國比另一國得到更大的優勢。例如,公元1500年以後問世的載炮帆船和大西洋貿易的繁榮,就使歐洲各國受益不同,一些國傢的發展速度比另一些國傢快得多。同樣,後來開發的蒸汽動力及其依賴的煤炭和金屬資源,大大增強瞭一些國傢的力量。這些國傢的生産力一旦得到提高,便自然能比較容易地在平時承受大規模擴軍備戰所帶來的負擔,能在戰時保持和供養龐大的陸軍和海軍。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具有濃厚的重商主義色彩,但財富通常是支撐軍事力量的基礎,而要獲取和保衛財富,又總是需要軍事力量。然而,如果一個國傢沒有把它的大部分資源用於創造財富,而是用於軍事目的,從長遠來看,這很可能會導緻該國國力的減弱。同樣,如果一個國傢在戰略上過分擴張(如侵占大片領土和進行代價高昂的戰爭),它就要冒一種風險:對外擴張得到的潛在好處,很可能被為它付齣的巨大代價所抵消。如果這個國傢正處於相對經濟衰退時期,這種睏境將變得更加嚴重。自16世紀西歐進步以來,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和目前的美國等一流強國的興衰史錶明,從長期看,在國傢的生産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與軍事力量之間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關係。
本書論及的“大國的興衰”情況,可簡單概述如下:
第一章的論述為以後各章奠定瞭基礎,即考察公元1500年前後的世界形勢,分析明代中國、奧斯曼帝國及穆斯林在印度的支脈——莫臥兒王朝、俄國、德川幕府時期的日本和中西歐諸國這些當時的“權勢中心”的長處和弱點。16世紀初葉,中西歐諸國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脫穎而齣,顯然未見端倪。但是,東方帝國中的一些國傢與歐洲各國相比,盡管顯得不可一世、組織得法,但它們都深受實行中央集權製的後果之害。這些中央集權製政府都要求其國民統一信仰和實踐,不僅要國民信奉一個官方國教,而且在商業活動和武器發展等領域都有類似要求。在歐洲,由於沒有東方式的最高權力機構,各王國和城邦之間爭戰不已,這就推動人們經常尋求軍事變革,而軍事變革又有力地推動瞭在競爭、積極進取的環境中齣現的科學技術與商業貿易的發展。歐洲社會碰到的變革阻礙很少,它很順利地進入瞭持續嚮上的螺鏇式的經濟發展,提高瞭軍事效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使歐洲社會走在瞭世界其他地區之前。
科技進步和軍事競爭推動著歐洲各國以慣有的互不相讓、各顯其能的方式嚮前發展。盡管如此,在各個相互敵對的國傢中,仍可能有一個國傢因擁有充足的資源而脫穎而齣,國力超齣其他國傢,控製整個歐洲大陸。在公元1500年以後的大約150年中,西班牙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就企圖這麼做,而歐洲其他強國則竭力阻止哈布斯堡王朝的“爭霸”活動——這在第二章中有詳細闡述。本書各章在論及一流強國的長處和弱點時,都進行比較分析,即放在影響整個西方社會的經濟和科技變化這個更廣闊的背景下進行分析,以便讀者更好地瞭解這一時期多次戰爭所造成的後果。
第二章的中心思想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們盡管擁有大量資源,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把疆域擴得過大,戰綫拉得過長,緻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經濟基礎無法維持過於龐大的軍隊。其他歐洲大國在這些長期戰爭中也損失巨大,但它們想方設法地(雖很勉強)比哈布斯堡王朝更好地保持瞭物質資源與軍事力量之間的平衡。
第三章的內容是發生於1660~1815年的大國之爭,但這些戰爭很難輕易地概括為某個大集團與許多對手之間的競爭。在這個紛亂動蕩的時期,西班牙、荷蘭等以前的一流強國正淪為二流國傢;法國、英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這5個主要大國脫穎而齣,逐漸主宰瞭18世紀歐洲的外交,並進行瞭一係列長期的聯盟(這些聯盟的成員變化很快)戰爭。在這一時期,最初由路易十四、後來又由拿破侖統治的法國,是曆史上最接近於控製整個歐洲的國傢。但是,它的努力總是由於其他強國組成的反對聯盟而無法實現,至少是功敗垂成。在18世紀初期,供養龐大的常備軍和國傢艦隊耗資巨大,因此能夠建立先進的銀行藉貸係統的國傢(如英國)比金融係統落後的對手,享有多方優勢。但是,地理位置這一因素,對於決定大國在許多變幻莫測的鬥爭中的命運,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有助於說明為什麼到1815年時,俄國和英國這兩個“側翼”國傢已變得十分重要。兩國既可隨時參與中西歐各國的鬥爭,又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而不易受這些鬥爭影響。此外,進入18世紀後,它們都在確保歐洲大陸均勢的情況下,開始嚮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最後一點是,在18世紀中葉之後,英國發生瞭工業革命,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並挫敗拿破侖統治歐洲的企圖。
在1815年以後的100年中,顯著的差彆是,長期的聯盟戰爭完全絕跡。在歐洲形成的戰略均勢,得到瞭歐洲協調機製下各大國的支持,因為沒有任何國傢能夠或試圖建立霸主地位。在1815年以後的數十年中,各國政府主要關注的是國內動亂,並在本國所在的大陸不斷進行領土擴張(如俄國和美國)。這種相對穩定的國際形勢,不僅使英國在海軍力量、殖民地和商業貿易等方麵發展到頂峰,成為全球強國,而且由於良性的相互影響,還有利於它壟斷以蒸汽為動力的工業生産。然而,19世紀下半葉,其他一些地區和國傢也開始實現工業化,這使國際力量對比逐漸變得不利於傳統的一流強國,而有利於那些既有資源,又善於組織利用新生産工具和新技術的國傢。在這一時期發生的幾場重要戰爭(如果說剋裏米亞戰爭有點牽強,那麼美國內戰和普法戰爭等則十分典型)錶明,一些國傢之所以在戰爭中失敗,是由於它們未能實現軍事係統的現代化,沒有基礎穩固的基本工業設施來支持其龐大的軍隊並製造正在改變戰爭性質的造價昂貴、結構復雜的武器裝備。
因此,進入20世紀後,由於科技進步和各國國力的增長速度快慢不同,國際體係與50年前相比變得更加動蕩,更為復雜。其主要錶現是:第一,1880年後,世界列強為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展開瞭瘋狂的競爭,它們這樣做一方麵是為瞭掠奪財富,另一方麵是對落後的恐懼;第二,各國在陸地和海洋競相加強軍備;第三,各國政府為瞭尋求盟友,準備戰爭,在和平時期紛紛建立固定的軍事同盟。然而,在1914年之前的一個時期內,除瞭各國為殖民地問題爭吵不休和發生瞭多次國際危機外,每10年統計一次的經濟力量增長指數錶明,世界各國力量對比發生瞭根本變化,這一變化不利於已持續瞭3個世紀的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體係。法國、奧匈帝國和剛剛統一的意大利等傳統歐洲強國盡管做齣瞭巨大努力,在競賽中卻逐漸落伍。相比之下,地大物博、橫跨大陸的美國和俄國(這個沙皇專製的國傢生産效率較低)則脫穎而齣。在西歐各國中,可能隻有德國有足夠的力量躋身於未來世界強國之列。另一方麵,日本不想把手伸得太長,隻想稱霸東亞。毫無疑問,所有這些變化將給大英帝國帶來難以剋服的巨大睏難。此時,英國確實感到比半個世紀之前更難保衛其全球利益瞭。
雖然1900年以後50年的主要發展過程可視為兩極世界的形成時期,但一些“中等”國傢(在第五、六章中將談到)卻多次陷入危機,整個體製的變動也絕非一帆風順。與之相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令人目不忍睹、血淋淋的大規模戰役,卻顯示齣德意誌帝國比沙皇俄國具有某些優勢,因為德國的工業生産組織有序,全國上下工作效率很高;而俄國雖然加快瞭現代化步伐,但仍很落後。在戰爭的頭幾個月,德國盡管在東綫取得瞭勝利,在西綫卻遭到失敗,且其盟國在意大利、巴爾乾和近東戰區也連連敗北。由於後來美國齣兵,特彆是提供經濟援助,西方盟國終於擁有戰勝其敵對聯盟的資源。但是,對所有參戰國來說,這都是一場使人精疲力竭的戰爭。奧匈帝國從地球上消失,俄國發生瞭革命,德國戰敗,法國、意大利和英國也為爭取勝利遭受慘重的損失。僅有的例外是日本和美國,前者進一步加強瞭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後者到1918年已成為無可爭辯的世界頭等強國。
1919年後,美國迅速從國外撤軍,布爾什維剋掌權後的俄國奉行孤立主義政策,使基本的經濟現實與國際體係之間變得很不協調,其程度甚於本書論及的5個世紀的任何時候。戰後,英國和法國的實力雖已削弱,但仍然是國際外交活動的中心。但是,它們的地位到20世紀30年代遇到瞭意大利、日本和德國等軍國主義化的“修正主義”國傢的挑戰,德國在歐洲稱霸的野心遠甚於1914年。從本質上看,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傢,而斯大林的蘇聯也正迅速發展成為超級工業大國。所以,“修正主義”的“中等”強國遇到的難題是,如果它們不想被美蘇兩個大陸強國超過,就必須迅速對外擴張。對原有的“中等”強國來說,它們的難處在於應對如德國和日本這樣的挑戰,它們自己的力量很可能也會受到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戰盡管過程跌宕起伏,卻證實瞭人們對國力衰微的擔心。軸心國在戰爭初期取得瞭輝煌勝利,但最終無法剋服生産資源比“一戰”時更為不足的弱點。它們確實占領瞭法國,削弱瞭英國,爾後即被同盟國的優勢兵力所打敗。1943年,人們在數十年前預測的兩極世界終於形成,軍事力量對比再次變得與全球經濟資源布局相一緻。
本書最後兩章涉及的時代是兩極世界時期。這一時期,在經濟上、軍事上和意識形態上,世界的確分為兩極。兩極世界在政治上的錶現是多次齣現冷戰危機,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屬於獨特類型國傢的地位,由於齣現瞭核武器及其遠程投射係統而再次得到加強。這說明,當時的戰略格局和外交格局已完全不同於20世紀初葉,更不用說19世紀初瞭。
盡管如此,大國興衰的進程仍未停止。當然,各大國力量增長和技術進步的速度各不相同,不僅使全球經濟力量對比發生瞭變化,也逐漸影響到政治和軍事力量對比。從軍事上看,美國和蘇聯從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始終是一流強國。由於兩國領導人都像摩尼教徒那樣站在極端的立場解釋國際問題,它們之間的對抗必然導緻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這是令其他國傢望塵莫及的。
然而,在上述30年間,世界各國生産能力對比的變化比以前的任何時期都快。在1945年後的10年中,第三世界的工業産值和國民生産總值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很小,此後卻不斷增大。歐洲各國也治愈瞭戰爭創傷,成立瞭歐洲共同體,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集團。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非常之快,據測算,它的國民生産總值已超過蘇聯。相比之下,美國和蘇聯經濟增長速度卻慢得多,它們的國民生産總值和財富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便急劇下降。因此,撇開所有的小國不算,隻從經濟指數上看,多極世界已經再次變為現實,這是不言而喻的。鑒於本書主要探討戰略與經濟的相互影響,用最後一章既論述目前各大國軍事力量對比與生産能力對比之間的不協調性,又指齣中國、日本、歐洲共同體、蘇聯、美國這當代五大政治經濟“力量中心”所麵臨的問題和機會,看來是適宜的。這五大“力量中心”都想處理好國傢擁有的手段與國傢目標的關係這一自古有之的難題。大國興衰的曆史絕不會到此完全結束。
由於本書涉及的內容極廣,不同的讀者將齣於不同的目的閱讀此書,這是顯而易見的。一些讀者將得到他們希望得到的內容:既概括又相當詳細地評述過去5個世紀的大國政治、經濟和技術的變化對各大國地位的影響,以及戰略和經濟的相互作用這一不變的話題。鑒於本書書名所限,筆者既不論及小國,也不談小規模的雙邊戰爭。同樣由於書名所限,本書論述歐洲的筆墨頗多,特彆是在中間幾章。對於這一課題的專著來說,這是很自然的。
對其他讀者來說,特彆是對目前那些熱心總結“世界體係”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戰爭發生規律的政治社會學傢來說,本書可能不盡如人意。為避免誤解,在此必須澄清一點,即本書未述及康德拉季耶夫經濟發展周期與大規模(或全麵)戰爭之間的關係的理論。此外,本書也未詳細探討戰爭起因的一般理論,以及是否由於大國的興衰纔爆發戰爭。同時,這也不是一部闡述帝國理論、帝國統治的影響(如邁剋爾·多伊爾在其齣版的《帝國》一書中闡述的那樣)或帝國統治是否有助於加強國力的專著。最後,本書也不打算提齣任何關於哪種社會形態和政府組成形式在戰時能最有效地利用資源的一般性理論。
另一方麵,本書匯集的大量資料無疑可供有關學者用來進行上述歸納與概括。曆史學傢(而不是政治社會學傢)在總結一般性理論時遇到的問題是,過去的史料浩如煙海,他們無法據此得齣“確實”科學的結論。因此,雖然我們可將某些戰爭(如1939年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原因歸結於決策者害怕世界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但這一結論無助於解釋始於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1792年的法國大革命戰爭和1853年的剋裏米亞戰爭。同樣,盡管我們可以指齣,1914年的奧匈帝國是一個“衰落”大國引發大規模戰爭的良好範例,但“興起的”大國德國和俄國在導緻戰爭爆發方麵也同樣起瞭關鍵作用。對此,戰爭理論傢們又如何解釋呢?所以,各種有關帝國好壞、帝國控製力是否受可測量的權力距離比值製約的一般性理論,由於所依據的史料不同,對同一問題可能做齣時而肯定、時而否定這樣毫無意義的迴答。
盡管如此,如果我們不管上述理論,隻是觀察一下過去500年的“大國興衰史”,便可清楚地看到,在承認任何時候都可能有個彆例外的前提下,能得齣一些有價值的結論。例如,我們發現在綜閤經濟力量和生産能力對比的變化與國際係統中各大國的地位之間,有一種因果關係。兩個最好的例證是:16世紀以後世界貿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漸移嚮大西洋和西北歐,1890年後的幾十年中世界工業品集中産地又由西歐慢慢移嚮其他地區。這兩個例子都說明,經濟力量的轉移預示著新大國的崛起。這些新大國總有一天會對世界軍事力量格局和各國領土狀況施加決定性影響。過去幾十年發生的全球生産的重要力量嚮“環太平洋地區”轉移,不隻引起瞭經濟學傢的關注,原因就在這裏。
同樣,曆史事實還錶明,從長遠看,在每個大國經濟的興衰與其作為一個軍事大國(或世界性帝國)的興衰之間,有一種顯而易見的聯係。其原因有二:第一,支持龐大的軍隊離不開經濟資源;第二,在國際體係中,財富與力量總是聯係在一起的。300年前,德國商業理論傢馮·霍尼希寫道:“一個國傢當前富強與否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京東物流速度還是可以的。

評分

印刷質量很好!內容感覺不太有啓發性。

評分

雙十一期間下單,物流挺快的,包裝也不錯,沒有破損,非常好,好評!

評分

書品質好,已經買過好幾次瞭。

評分

書還是不錯,發貨有一點慢

評分

産品質量不錯包裝很好很結實送貨及時

評分

非常不錯,看瞭一下,感覺很好

評分

非常好的書記,值得一讀

評分

還沒看,但是信任中信,摸到書就有滿足感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包郵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