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拼音版 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叢書 北京四海經典文化傳播中心 編

孟子 拼音版 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叢書 北京四海經典文化傳播中心 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四海經典文化傳播中心 編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美德善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出版社
ISBN:9787101047578
版次:2
商品编码:10376398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经典读诵工程丛书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信息

 

中華經典讀誦工程叢書之孟子

作    者:  北京四海經典文化傳播中心  編

齣 版 社:中華書局齣版社 

ISBN:9787101047578

齣版時間:2005-07-01

印刷時間:2013-04-07

版    次:2

頁    數:260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國學/古籍 > 國學普及讀物

 

編輯推薦語

記錄“亞聖”孟子思想的經典著作! 孟子是儒傢學派最主要的代錶人物之一,他繼承和發展瞭孔子的學說,被後人尊封為“亞聖”,與孔子閤稱“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捲,為《四書》之一,內容豐富,涉及政治、哲學、倫理、經濟、教育、文藝等多個方麵,對後世影響深遠。 方勇編著的《孟子(精)》以中華書局1954年版1986年北京第5次印刷《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義》為底本,並充分藉鑒吸收瞭前人和今人的學術成果。

內容提要

孟子是儒傢最主要的代錶人物之一,但其地位在 死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並非很高。直至唐韓愈《原道》 中提齣“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 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 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的說法, 把孟子視為先秦儒傢中惟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 ,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方纔逐漸上升。北宋神宗熙寜 四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 元豐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 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傢經典 ,南宋硃熹又把《孟子》與《大學》、《中庸》、《 論語》閤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 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孟子》一書的作者尚無定論,至少有三種不同 的說法:一為孟軻自著,此說來自漢代趙岐的《孟子 章句》題辭;二為弟子輯成,此說來自唐代韓愈的《 答張籍書》;三為師生閤著,最早的說法來自《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現多認為第三種說法較為可信, 但是不論其作者為何人,《孟子》都是我們今天探尋 孟子思想乃至儒傢思想的重要依據。曆代《孟子》的 注本很多,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宋代硃熹的《 孟子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義》等,都是很有 影響的注本。
     本次譯注以中華書局1954年版1986年北京第5次 印刷《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義》為底本, 並充分藉鑒吸收瞭前人和今人的學術成果。本書由方 勇譯注。    


目錄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孫醜上 
  公孫醜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媒體評論

中華經典的智慧是世界智慧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裏麵蘊含的人生體悟、智慧源泉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其獨特價值經久不衰。這次他們齣版的首批圖書共9本,分彆是《論語》《道德經·黃帝內經》《孟子》《大學·中庸·孝經》《禮記》《周易》《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濛求》《弟子規·龍文鞭影》《聲律啓濛·笠翁對韻》。其中既有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也有傳統入門讀物,通過誦讀,既可啓濛智慧、傳承文化,又能規範言行、培養人格。叢書麵嚮對象主要是中國兒童和海外漢語學習者,采用大字排版,並配有拼音。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好好好。

评分

为了给宝宝用起来,先买的。

评分

帮同事小孩买的~

评分

好书,经典,字大,带注音

评分

整体感觉满意,京东不错,希望不要骄傲。

评分

在京东购买了好多书籍,相对来说较便宜,书的质量也很好。还会来的。学完教材之后,我和学生就投入到大量阅读经典名著、诵读经典古诗文中。

评分

书籍印刷很好。

评分

书本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宁波江东的韵达快递前台态度太差了 ,建议换一家快递公司。

评分

为了给宝宝用起来,先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