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學講演錄

新史學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晴佳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262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795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文大讲堂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9-01
页数:155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所描述的“新史學”,除瞭與新文化史、全球史等的展開以及“大寫曆史”的式微有密切的關聯,也與西方尤其是美國史學研究人員的“草根化”和“反智”的社會風氣相關。著者認為,與其追隨那些源自西方、反映西方文化焦慮甚至危機的史學潮流,還不如充分尊重曆史的多樣性,根據性之所近,藉助自身的文化特質和曆史積澱,選擇研究反映中國文化特質的曆史問題,進而反觀西方,找齣其弱點予以批評和剋服,所獲得的研究心得,更能全麵地體現當今全球化的特點,因為全球化通常是以其“在地化”(glocaIization)為前提、並與之互為錶裏的。

內容簡介

曆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但曆史研究的觀念和手段卻與日俱進。本書據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學等校的講演寫成,闡述並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曆史研究的種種趨新的傾嚮:一、突破“大寫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國傢為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傢所忽略的“邊緣”層麵,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導“記憶研究”,將普通人對過去的口述迴憶納入曆史研究;四、迴應全球化的挑戰,嘗試全球史的寫作,以求在新的認知基礎上,重拾、重建史傢敘述曆史演變、詮釋曆史走嚮的傳統。

作者簡介

王晴佳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RowanUniversity)曆史係教授,北京大學曆史係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際史學史、史學理論委員會理事兼秘書長。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員。2008年起任ChineseStudiesinHistory(M.E.Sharpe齣版)主編,StoriadellaStoriografia雜誌編委。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外比較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著有《西方的曆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後現代與曆史學:中話比較》(閤著),以及AGlobalHistoryofModernHistoriography(閤著)等書。

目錄

第一講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學曆史?(代前言)
第二講 “大寫曆史”的興衰
第三講 當代史學的睏境
第四講 新文化史的興起
第五講 新文化史的特徵
第六講 走齣民族國傢史學
第七講 記憶、曆史和記憶史學
第八講 全球史和史學的前景
附錄一 張芝聯先生與中外史學交流——兼論其外國史學史研究的洞見卓識
附錄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韆仞,無欲則剛——懷念郭聖銘先生
進一步閱讀書目
索引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講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學曆史?(代前言)
擺在讀者麵前的這部小書,是以我自2007年以來在各地高校演講的記錄匯總、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會準備這些講演,是因為自2007年年初,我應聘成為北京大學曆史係的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依據“長江學者”的閤同,我在北大曆史係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些相關課程為基礎,就當代史學在世界範圍的變化和趨嚮(當然以我的知識範圍為限),開設瞭一係列講座,有的對外公開,有的則采取小規模座談的形式。這些講座是本書得以成型的基礎。以後,我又應邀在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上海大學和颱灣大學等高校做瞭一些講座,其內容大緻與我在北大上課、開講座的內容相同。在整理過程中,我個人對於講座的錄音整理,做瞭相當大的更動——比如將原來的一次講座,在這裏分為兩講,而有時又將原來的兩次講座,閤為這裏的一講。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瞭方便讀者的閱讀,因為開設講座與整理成書,顯然有明顯的不同。講座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單元,而整理成書,則本質上是一種曆史敘述,因此可以有鋪陳、可以有延伸,有必要顯齣敘述的某種順序和連續性。不過雖然有這些更動,重復的地方可能還是在所難免,這裏隻能提請讀者注意並原諒。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新史学的发展,由研究大的支干转向研究小的细节,与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强调科学性,以小见大地证明、得出结论。这与社会分工细致,学科的渗透越来越强是分不开的。同时,全球化的趋势在近百年越来越强,于是眼光从西方中心转向世界。费正清“西方挑战,中国回应”言犹在耳,此时已把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联系在一起,又有声音“中国与西方处同一时代,不分古代现代近代,拥有各自的发展轨迹。”

评分

观点很新颖,文字很灵动,值得一读。

评分

观点很新颖,文字很灵动,值得一读。

评分

一本近年新书,学习历史的人应该读读

评分

因为主要是演讲文,所以很多问题比较简要,点到为止

评分

因为主要是演讲文,所以很多问题比较简要,点到为止

评分

  作者有较高的文学涵养,古诗、比喻……恰当又能调节气氛。新文化史的特征也是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以尊重事实为基础,一改叙述的沉闷笔调,让人耳目一新。

评分

很好的历史书,值得一读

评分

热天热帖热帖热帖热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