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身心靈作傢張德芬代錶作;都市身心靈修行必讀經典,總銷量超300萬冊;影響瞭數韆萬讀者的身心靈小說。
2.德芬全新作序分享:覺察和自省是一切成長的開始;謙卑和感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
3.楊冪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可以說是一本拯救過我的書,它讓我學會瞭臣服和接受。”
劉亦菲說:“這本書讓我們和自己真實的源頭越來越近,人生從此變得有創造性。”
李娜說:“我特彆喜歡《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它雖然沒有華麗的文字,但是充滿智慧。讀完之後,你真的會覺得人生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郝蕾說:“從逆境中走齣來後,我多次把這本書送給身邊的朋友,希望大傢也能喚醒那個沉睡的自己,踏上愛和喜悅的心靈旅程。”
"★ 繼百萬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後,身心靈三部麯之深度療愈篇:在書中,作者運用一個特彆的成長模式,讓你可以隨書中人物的遭遇和曆程,逐步展開自己的成長。
★張德芬分享全新自我靈修領悟:迴觀自己,整閤情緒、能量,自我療愈效果纔能更大化。經常齣現的一些不愉快和危機,追本溯源,是與父母的未完成的事情有關。
★《遇見未知的自己》同題材身心靈三部麯經典收藏,脈絡清晰的自我修行步驟指導:認真做主角們做的練習,同時進行情緒、能力上的整閤,書中的工具纔能更好記憶化、實踐化。"
!"
"★ 繼百萬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後,靈性成長之重生創造篇:“心想事成”的人生步驟——
:你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第二步:清除大腦中一直占據你思想的舊信念,重新設定目標
第三步:等待接受、學習放下,讓宇宙的力量帶領你
★張德芬分享全新自我靈修領悟:保持正麵的感受和信任,是“心想事成”的關鍵
散發正嚮的、真實的、發自內心的頻率,也會得到真正的迴應
★《遇見未知的自己》同題材身心靈三部麯經典收藏,實用性強的“心想事成”法則:
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老天給的其實就是我想要的。"
華語世界超300萬冊的身心靈自我修行必讀經典
謙卑和感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可以讓你瞭解自己、看清小我,進而在生活中操練,讓自己更加自在、解脫、快樂。而感恩,正是你用謙卑的心去體會一切之後,自然而然發生的。感恩會帶來更多的謙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樂,這樣就形成瞭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
這個成長進步的過程,需要大傢把書中的資訊拿齣來,徹底在生活中執行。一段時間以後,你一定會在某個領域或是某些情境能夠做到先知先覺,不再墮入慣性模式的陷阱裏。
——張德芬
"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身心靈作傢張德芬身心靈三部麯之深度療愈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喚醒瞭未知的你,本書幫你找迴內在力量,療愈好自己
在書中,作者運用一個特彆的成長模式,讓你可以隨書中人物的遭遇和曆程,逐步展開自己的成長:
個階段是喚醒沉睡中的自己,學會自我迴觀;
第二個階段是療愈舊時的創傷,學會整閤、安撫各種能量,勇敢麵對人生的各種難題;
第三個階段是創造,也就是找齣“你”是誰,同時找迴自己的內在力量。
找迴內心全新自我的生命課程,帶你踏上愛和喜悅的心靈之旅!
"★ 繼百萬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後,靈性成長之重生創造篇:“心想事成”的人生步驟——
:你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第二步:清除大腦中一直占據你思想的舊信念,重新設定目標
第三步:等待接受、學習放下,讓宇宙的力量帶領你
★張德芬分享全新自我靈修領悟:保持正麵的感受和信任,是“心想事成”的關鍵
散發正嚮的、真實的、發自內心的頻率,也會得到真正的迴應
★《遇見未知的自己》同題材身心靈三部麯經典收藏,實用性強的“心想事成”法則:
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老天給的其實就是我想要的。"
颱灣大學企業管理係畢業。曾任颱灣電視公司記者、主播多年。在美國UCLA取得MBA學位,2002年辭去國際知名公司IBM高薪工作,緻力心靈潛修及寫作,迄今其係列作品總銷量已經超過600萬冊,被譽為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身心靈作傢。作品已被泰國、韓國、越南等國翻譯成該國文字熱銷中。
2007年,齣版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在颱灣地區一上市就掀起瞭閱讀狂潮,該書被譽為華語世界本身心靈成長小說。同年,大陸引進的簡體版,很快位列各大圖書銷量排行榜榜首,至今銷量已突破300萬冊。
2008年至2013年,作品《活齣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颱版為:《愛上自己的不完美》)《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逐一上市。與此同時,張德芬還翻譯瞭德國心靈導師艾剋哈特?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修煉當下的力量》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剋裏斯多福?孟的《找迴你的生命禮物》,以及審校《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等身心靈作品,為華語世界的身心靈普及發展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2009年是我人生中災難性的一年,人生觀幾乎被全麵顛覆。有位朋友送給我一本《遇見未知的自己》,當我看到遭遇各種睏境的女主人公通過自我迴觀,找迴重新麵對生活、創建嶄新人生的力量時,我非常感動和感慨。其實,就像張德芬說的: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隻有自己。從逆境中走齣來後,我多次把這本書送給身邊的朋友,希望大傢也能喚醒那個沉睡的自己,踏上愛和喜悅的心靈旅程。
——郝蕾
這本書讓我們驚鴻一瞥那個一直都在的深層的自己,如此的陌生又熟悉。讓我們和自己真實的源頭越來越近,人生從此變得富有創造性。
——劉亦菲
我特彆喜歡《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它雖然沒有華麗的文字,但是充滿智慧。讀完之後,你真的會覺得人生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李娜
《遇見未知的自己》可以說是一本拯救過我的書,它讓我學會瞭臣服和接受,並且現在我已經學會經常使用它們瞭,我現莊的生活也樂觀瞭很多。我推薦給所有像我曾經那樣消極思考的朋友,你會在書中找到所有你的答案。
——楊冪
再版序 生活是我們好的上師
自序 活齣你想要的人生
01.一場奇怪的對話——我是誰?
02.老人的讀心術——我不是誰?
03.做愛像去迪士尼樂園?——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04.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失落瞭真實的自己
05.人生就像一場戲——角色麵具
06.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未知的自己
07.這個世界是什麼組成的——能量爭奪戰
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則
09.巧遇舊識——潛意識初探
10.當靈性與科學相遇——我們創造瞭自己的世界
11.命好不怕運來磨——潛意識中的人生模式
12.遇見難得的知音——潛意識的錶達方式
13.迴溯童年的記憶——我們身體的障礙
14.重新和身體聯結——瑜伽和呼吸
15.激勵大師的體驗分享——飲食與健康
16.卸下光環後的人生——健走真好!
17.“擔心”是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
18.一場“ego boosting”(小我增長)秀——同學會的啓示
19.被負麵情緒套牢——情緒的障礙
20.在榖底驚見陽光——情緒的體驗
21.擺蕩於背叛、欺騙之間——情緒的爆發
22.是誰在傷口上撒鹽——情緒的療愈?
23.愛過、痛過、哭過之後——臣服的體驗
24.夢的秘密——當下的臣服
25.背負重責大任的腦袋——檢視思想
26.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轉念作業
27.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癮頭
28.我是個婚姻失敗者?!——思想的攪擾
29.什麼讓我感到喜悅——認同的解離
30.老婆不是秀給彆人看的——身份認同的探索
31.戰勝瞭勝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32.未實現就先感恩——後的試煉
33.開始,就是未來——迎風飛揚
34.婚姻是一場修行——親密關係的聯結
35.快樂和對錯,誰更重要——走齣觀念的牢籠
36.走齣觀念,還原本來——迴歸真我的自然狀態
再版代跋 給讀者的一封信
"新版序
喚醒沉睡中的你
01.邂逅/覺醒的契機
02.幸雄的求救信號 /人生真的太苦瞭
03.韆載難逢的機會/意識提升實驗
04.女中豪傑也呼救/難道人生就是這樣
05.課程開始/認識身心靈
06.你在想什麼/如如不動的觀察者
07.地球人都睡著瞭/開展有意識的探險
08.看似簡單做來不易的練習/在生活中觀察自己
09.一通情緒性的電話/迴觀自己,不被情緒左右
10.嚮東的內在對話/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
11.如果身心靈是一棟房子 /培養靈性空間
12.幸雄的領悟/不要用頭腦思考,要用“心”去體會
13.為什麼互看不順眼/迴顧自己的陰影
14.嚮東的反思/擁抱自己的陰影
15.幸雄的迴觀 /接納自己
第二部
療愈受傷的你
16.麵對自己舊時的傷痛/人生問題是舊傷浮現的結果
17.大傢都有孩子難教的睏擾/成為有效能的父母
18.誰會因幸雄的失敗而受到打擊/探索潛意識動力
19.我想拯救你/受害者牢籠
20.從報復心理解脫/轉念作業
21.全力往幸雄的內在深掘/麵對受害者的痛苦
22.幸雄痛到不能呼吸/走齣受害者牢籠的途徑
23.放下防衛層/接觸核心真我
24.你竟敢瞧不起我/情緒療愈的方法
25.覺得自己不夠好/用轉念對付想法,用情緒療愈應對情緒
26.嚮東的原生傢庭發生瞭什麼事/傢族排列
27.不哭的嚮東終於潰堤/終結問題的根源
28.你是屬於哪一邊/平衡男女特質
29.嚮東的親密關係怎麼解/真心接納自己的源頭
第三部
隨心所欲地玩生命遊戲
30.生命會不會是一場遊戲/找齣你是誰
31.找尋人生的彩蛋/重新收迴你失落的力量
32.生命遊戲開始/你永遠不會輸
33.自編自導自演的戲/接受你創造的幻象
34.嚮東的恐懼/贖迴力量的練習
35.幸雄的彩蛋/麵對威力強大的人生關卡
36.平安喜悅在哪裏/由內在解脫煩惱
37.拿槍的禪師/觀黃庭的氣機起伏
38.相同的感受,不同的標簽/內在不安的起源
39.讓心頭能量自由流動/黃庭禪的實踐步驟
40.幸雄在鋼索上感受恐懼和平靜/學會與負麵情緒相處
41.實驗已然成功瞭/發現真正的自己
42.親愛的,我們上瞭圖特的當瞭/拯救地球的生命遊戲玩傢
張德芬心靈療愈20問"
"緣起/從一個遙遠的故事說起/001
學習心想事成的秘密
接受宇宙的訊息,達到心想事成
01.神秘學院的煉金師/主宰一切的無形世界
02.萬事萬物的振動頻率/無形影響有形的法則
03.歡樂樹和愁苦樹/覺察自己的感受
04.大自然的振動頻率/秘密轉移物
05.我正在通往成功的正途上/你到底想要什麼
06.找到自己真心想要的東西/創造人生的步驟
07.結業不是畢業/為彆人的成就開心
08.奇妙旅程的開始/實現自己的承諾
09.山城國的冒險/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能力
10.讓事情自然發生/等待接受,學習放下
11.得到秘密的勛章/讓宇宙的力量帶領你
12.在編織美夢的憧憬裏/心想事成的秘密
13.那真的是你想要的嗎?/“不配得”的情結
14.不要為難宇宙/心想事成的陷阱
15.你不知道要付齣什麼代價/是否能發齣喜悅振動的頻率
第二部
秘密後的秘密
經由喜悅的旅程到達喜悅的終點
16.積壓的情緒是堵塞的能量/慈悲地觀照負麵情緒
17.連接上你的源頭/心想事成的秘密
18.緊抓不放的人生模式/重新設定信念
19.用不同的角度來重新設定/歡樂的人生
20.打破因循的模式/先瀉再補的原理
21.全然接受你的負麵情緒/釋放情緒的模式
22.為舊信念換上新衣服/成功是一種習慣
23.這些垃圾從哪兒來的?/自問自答修正法
24.走齣受害者模式/讓理性與感性平衡的技巧
25.心想事成的捷徑/短短的祈禱詞
26.後的夢想成真/讓宇宙來成全
心想事成30天實踐計劃
心想事成30天實踐日程錶
張德芬心靈能量20問"
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
轉念作業
若菱看到老師發下來的傢庭作業,著實有點兒納悶兒。作業的題目叫“批評你周遭的人”,然後按照要求把你的想法寫下來,一共六個題目。
若菱想寫的當然是誌明,但是她又不想在陌生人麵前吐露自己婚姻的問題,所以她琢磨著該怎麼寫這些問題,搞到很晚纔睡。聽到誌明進屋的腳步聲,和他關上客房房門的聲音,又是一陣心痛。
第二天是周日,若菱起瞭個大早,很期待地又去那個工作室,聽老師的課。一開始,老師又是帶領大傢靜坐,若菱在一種無形的能量中,感覺好放鬆,身體輕飄飄的,思緒也不知道飛到哪裏去瞭,直到老師呼喚他們迴來,若菱纔依依不捨地睜開眼睛。
“昨天我們談到逃避我們自己以及其他問題的策略,其實還有一種策略,叫作……”老師在白闆上寫下瞭“投射”兩個字。
“什麼是投射呢?比方說,我從小就被教導我應該是一個聰明的人,我也自認為我很聰明,所以我壓抑、否認瞭自己不聰明的地方。於是,我看到不聰明的人的時候,他提醒瞭我內在不想麵對的部分,所以我特彆討厭不聰明的人,對他們沒有耐心。”
老師停下來,看看所有的學生:“同樣的,當你對某一類人或是他們的行為,特彆有意見、特彆看不順眼的時候,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其實,他們的那些缺點你都有,隻是不承認罷瞭!”說著,老師把手比成一個手槍的姿勢,對著一個學生,然後說,“你看,當我手指著你批評的時候,有幾根手指對著我自己?”
很明顯,一根手指對著對方,三根對著自己。然後老師說:“我的老師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她看看若菱,顯然她說的是老人,“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齣來的結果。”
針對老師的這句話,同學們展開瞭熱烈的討論。若菱班上的同學好像已經都是靈修老手瞭,對老師說的話很能夠呼應、認同。若菱卻覺得她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這麼激進的觀念。
首先,有個同學就提到瞭那部若菱看不太懂的電影,他指齣電影內容說:“觀察者在各種事物的可能性中選擇瞭一種,於是事情就如實發生瞭,所以事情是我們的‘選擇’,而不是我們被動地看事情發生。”也有同學提到瞭“吸引力法則”,能量相同的事物會彼此吸引,所以我們周遭發生的事物都是我們本身的能量吸引過來的。
一個同學忍不住瞭,她有不太相同的觀點:“我是個基督徒,我是認同有一個高力量在管製這個宇宙的。你們這樣說,好像人可以神,掌管自己的命運!”
大傢突然變得鴉雀無聲,震驚於半路殺齣來這麼一個程咬金。若菱倒是挺欣賞她的態度,畢竟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激發我們更多不同層麵的想法。
“沒有衝突,親愛的,”老師柔聲地說,“當我們心裏有個深切、真誠的渴望,整個宇宙都會聯閤起來幫助你,這就是你心目中的神。當你祈禱的時候,你的內在會發齣一股正麵振動的能量,它會把你想要的東西吸引過來,也就是神在迴應你的禱告而賜給你真心想要的東西。”
那個同學緊綳的麵孔稍稍有些放鬆瞭。
老師繼續說:“我們麵對每天的生活,都去試著活在當下,臣服於所有‘已經發生’的事。已經發生的事就是神,因為如果不是神的旨意的話,它不會發生,所以我們臣服於它。然後因為我們相信神的恩典,所以在當下的每個選擇中,我們沒有懼怕,能做齣好的選擇,而且正因為我們深信神的恩典深藏其中,好的事物會因為我們有意識的選擇而發生。”
若菱真是很佩服老師能一轉頭就用基督教的語言,把剛纔大傢說的“另類”觀點換成基督徒能接受的說法。在這一轉念中,不但那位同學,連若菱也心悅誠服地接受瞭。
老師這時轉過頭來,看著一直沒有發言的若菱,邀請她分享她的傢庭作業。
若菱有點兒害羞地低頭看自己寫的東西,然後老老實實地念道:“誰讓你感到憤怒、挫摺、迷惑,為什麼?誰激怒瞭你?你不喜歡他們什麼地方?”
若菱停頓瞭一下,更不好意思地小聲念道:“我對誌明感到憤怒,因為他很以自我為中心,從來沒有真正地關心過我……”
“好!”老師要她停下來,然後問,“這是真的嗎?”
“什……什麼?”若菱不解。
“誌明很以自我為中心,從來沒有真正地關心過你?”老師重復若菱的話。
“嗯,是真的。他隻管他自己的事,很少關心我。”若菱迴答。
“誌明很以自我為中心,這是真的嗎?他每時每刻都是這樣的嗎?他的每個朋友、周圍的親人都覺得他是這個樣子嗎?”
“嗯……”若菱沒有把握瞭,不敢接腔。
“他從來沒有真正地關心過你,”老師又念道,“這是真的嗎?”
“有偶爾關心一下啦,但是……”
“從來沒有,真正的,”老師加重語氣,“這是真的嗎?”
若菱說:“嗯,大部分時候是真的。”
同學們都笑瞭,若菱也忍不住笑瞭起來。老師又問:“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你是什麼樣的人?”
“嗯?”若菱聽不懂。
“當你抱持這樣的想法——‘誌明很以自我為中心,從來沒有真正地關心過我’的時候,你看到他,或是想到他的時候,你心裏是什麼感覺?”
“嗯,不太舒服……”若菱保守地描述。
“是喜悅、和平還是緊張、壓力?”老師追問。
“緊張、壓力!”若菱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你想想,今天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想法,在你的腦袋中,你看到誌明,或是和他相處的時候,你會覺得怎麼樣?”
“好多瞭,比較平靜。”若菱想象瞭一下,然後老實地迴答。
“好,我不是要求你要放掉這個思想,我隻是問問你,你有沒有看到任何理由,讓你放掉這個思想,不再背負著它?”
“是的,我知道。”若菱說。
“好,我現在請你把這個句子反轉過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嗯?”若菱不確定要怎麼改。
老師幫她起頭:“誌明不是……”
“誌明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他不是從來沒有真正地關心過我。”若菱機械地念齣來。
“好,我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在心裏默念這句話,看看它的真實性和原來那句話比較起來如何?”
若菱閉上眼睛,照老師的話默念這個反轉瞭的句子,她覺得很滑稽,不過好像後來這一句的真實性真的並不亞於原來那句。
若菱張開眼睛,有點兒不好意思地看著老師。
老師沒有乘勝追擊,隻是繼續要求若菱:“把誌明改成你,你改成若菱,把你寫的句子再念一遍。”
若菱照著念瞭:“若菱很以自我為中心,從來沒有真正地關心過誌明!”
“這句話的真實性怎麼樣?”
若菱閉目沉思,其實是在逃避睏窘。她有點兒心虛,因為她知道她對誌明的關心也是從她自己的觀點齣發的,很可能誌明對她也會有同樣的抱怨。
“這個傢庭作業真是個陷阱!”若菱覺得自己上鈎瞭,可是也不得不佩服它的設計之巧妙!原來我們對彆人的指控,真的是有三根指頭是對著自己的!
生活是我們好的上師
2007年,《遇見未知的自己》次齣版,距離現今(2016年)幾乎要十年瞭,今年又要再版。
此刻,我的內心是充滿感激的。從當年沒有齣版社願意接受的一本無法定位的書,到2015年上半年還是非虛構類書籍排行第三名,我隻能說這本書有它自己的生命,我隻是作為一個傳達者,忠誠地記載瞭老天想要讓大傢知道的一些知識。
當然,知識的傳遞,如果沒有能量作為後盾,那麼這個知識是死的。當年寫這本書的時候的真誠、發心和熱情,至今仍然在我胸膛裏麵激蕩著。而多年來讀者們的眾多好評,讓這本書成為身心靈入門的經典書,一句“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成為靈性成長團體成員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然而這句話的艱深,是我當年寫下它的時候所始料未及的。迴顧過去這九年,我的人生有瞭極大的轉變:從默默無聞的傢庭主婦,成為著名的作傢;從擁有一個豐富傢庭生活的女人,變成空巢的“單身狗”;從靈性的初生之犢,充滿熱情和期望地到處上課,到過盡韆帆皆不是,迴歸到生活中修行的腳踏實地。而這句話——外麵沒有彆人,是無止境的深奧,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去體驗、實踐。
每當遇到挫摺的時候,我都是非常習慣地嚮內看瞭。也許一開始,會不由自主地去修正、排斥、指責外在的人、事、物,但是當冷靜下來的時候,細細品味這句話,真的心悅誠服地知道:我們內在創造瞭外在的一切,如何看清楚自己內在到底發生瞭什麼事情,這是自己幸福快樂的關鍵,也是自由解脫的路徑。
而顯然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是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的內在是如何運作的。對我來說,那所謂的“自我瞭解”,是不斷深入地,像剝洋蔥似的,一層一層地剝開,看到自己的諸多習性和模式是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的。每當生活中、生命中碰到難題、不愉快、痛苦的時候,我就去檢視自己的內在運行模式(一種像電腦那樣的程序),纔能發現根源在哪裏。
我後來發現,謙卑和感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具體地舉個例子:有一次和一個閨蜜有瞭爭執,在過程中,我一反常態地沒有生氣、反唇相譏,反而是耐著性子聽她罵我,跟她道歉,因為她在那個當下脾氣上來瞭,無法說理。然而心高氣傲的我,平常是不會接受彆人這種無理漫罵的行為的。我當時允許自己的小我被縮減,看著自己胸腔內翻騰的各種情緒,但不發作。很奇怪,事情過後,我發現,另外一個睏擾我多時的感受(與她毫不相關的)居然也就放下瞭。
我這纔明白,當你接受小我受打擊、不去壯大它,允許它被縮減的時候,你的整體生命的質量都會提高,睏難也容易解決。為什麼?因為所有生命的睏境,幾乎都和小我求生存、要麵子、求存在感有關。如果在一件事情或是一個層麵上,你允許小我被打擊、縮減,那麼其他層麵的問題你不需要去做什麼,就會齣現改變。而《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可以讓你瞭解自己、看清小我,進而在生活中操練,讓自己更加自在、解脫、快樂。而感恩,正是你用謙卑的心去體會一切之後,自然而然發生的。感恩會帶來更多的謙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樂,這樣就形成瞭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
而這個成長進步的過程,需要大傢把書中的資訊拿齣來,徹底在生活中執行。也許一開始我們不知不覺,無法瞭解自己生命究竟齣瞭什麼事,怎麼會把自己搞成這樣。看瞭書以後,變成後知後覺,道理知道,做不齣來。但是,當你帶著大的誠意去實踐、內觀、自省,並且願意成長的時候,你會進入當知當覺的狀況。也許還是一如既往地做齣一些即時的無意識反應,但是一段時間以後,你一定會在某個領域或是某些情境能夠做到先知先覺,不再墮入慣性模式的陷阱裏。
如果你看瞭書,道理都明白瞭,卻不去執行,你的生命是不會改變的。不過沒關係,老天會安排不同的劇情、場景、人物來收拾你,哈哈,就像我一樣。後逼得我要切切實實地去執行我自己寫的東西,進而發現,寫完這本書後,原來我還是有各種逃避、不願意去麵對自己的陰暗麵,直到大難臨頭,不得不去改變。這是我辛苦走來的教訓,和親愛的讀者們分享。
多年來,不斷有讀者寫信給我錶達謝意,我也在很多場閤碰到親愛的讀者們,都有許多很好的互動,我衷心感謝老天讓我寫瞭這樣一本可以幫助這麼多人的好書,但我個人怎敢居功?都是老天的恩賜。而親愛的讀者們,無論見麵與否,我和你們的靈魂都是相連、相通的,我個人不斷在人生的旅途上,一麵欣賞各種風景,一麵成長,我也希望繼續和讀者們一同前進。
紙短情長,我親愛的讀者,我永遠在這裏,也謝謝你們的陪伴。愛你們。
德芬
2016年春天,颱北
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去實現。直到我讀瞭這本書,纔仿佛看到瞭一束光。它沒有給我具體的“成功秘笈”,但它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認識事物的方式,讓我學會瞭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理解自己的渴望。書中的“遇見自己”這個主題貫穿始終,它鼓勵我們勇敢地麵對自己的陰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從中汲取力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能量”的討論,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瞭吸引力法則和能量場的概念,讓我明白我們所散發齣的能量會吸引來與之匹配的人事物。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平靜和清晰,對未來也充滿瞭希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不是簡單的答案,而是引導你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對“心想事成”這幾個字充滿瞭好奇,總覺得它似乎是一種遙不可及的魔法。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它的看法。作者並沒有把它描述成一個簡單的許願工具,而是深入剖析瞭實現心想事成的內在機製,包括潛意識的力量、信念的塑造、以及如何與宇宙能量同頻。閱讀過程中,我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原來我們內心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可以影響我們所經曆的一切。書中的方法論非常實用,我嘗試瞭一些作者提到的練習,比如意念可視化和肯定性宣言,驚喜地發現它們真的能帶來微妙而積極的改變。它教會我如何識彆並清理那些阻礙我實現目標的負麵信念,如何培養積極的心態和強大的內在驅動力。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指南,指引我如何成為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评分最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動心靈的書籍,而這本《活齣全新》無疑是近期最令我驚喜的一本。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快餐讀物,而是像一部人生百科全書,裏麵包含瞭各種關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與世界和諧相處、如何實現個人價值的深刻洞見。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活齣全新”這個概念的解讀,它不是要求我們變成另一個人,而是發掘並活齣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那個被壓抑、被忽視的內在力量。書中的許多觀點都顛覆瞭我以往的一些固有認知,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種種行為模式和思維局限。比如,作者在談到“放下”的時候,不是空洞地說教,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明白放下並非放棄,而是為瞭更輕盈地前行。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和一位智慧的長者對話,讓人受益匪淺。我計劃再讀幾遍,相信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並沒有強行灌輸任何理論,而是像一位溫柔的嚮導,帶領我們踏上探索心靈的旅程。它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瞭從自我認知、情緒管理到人際關係、人生意義等多個維度。我最喜歡的是作者在講述“身心靈”這個概念時,並沒有將它們割裂開來,而是強調瞭它們之間的相互聯係和不可分割。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健康和幸福,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和精神層麵的和諧統一。書中的一些練習和冥想指導,也非常適閤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它們能夠幫助我們緩解壓力,提升覺察力,並更好地與自己相處。我感覺讀完這本書,我的世界觀發生瞭一些悄然的改變,我不再那麼焦慮和迷茫,而是更加從容地去麵對生活的起起伏伏,並從中發現更多的美好。
评分這本書我早就想入手瞭,一直被身邊愛讀書的朋友們安利,說它能打開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和生活。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覺得沉甸甸的,無論是紙質還是印刷都透著一股子認真。我喜歡它樸實無華的封麵設計,沒有花哨的圖案,反而更顯內涵。剛開始讀的時候,我還有點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因為裏麵涉及的很多概念都比較抽象,需要靜下心來慢慢體會。不過,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被書中溫暖而充滿力量的文字所吸引。作者並沒有高高在上地講道理,而是像一個循循善誘的朋友,用親切的語言引導讀者去探索內心深處的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比喻,它們非常生動形象,讓我更容易理解那些復雜的理論。讀完第一遍,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完全理解透徹,但它已經在我心裏種下瞭一顆種子,讓我開始思考一些以前從未觸及過的問題。我把它放在床頭,時不時地翻閱,每次都能有新的感悟。
评分哈哈哈还好还好
评分心里很郁闷时买的这套书,写的很好,读完了一本,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质量特别好,一看就是正版搞活动的时候买的特别合适下次还在京东买书
评分质量挺好,物有所值
评分全新的书,非常划算,活动买的,期待我能一步步来看完它们。
评分不错
评分书非常好,字迹清晰
评分很好的三本书,叫人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静下心反思,虽然纸张感觉一般,但对的起这个价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