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國·中華意象:飛禽走獸趣談

文史中國·中華意象:飛禽走獸趣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趙宗福,劉永紅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101073195
版次:1
商品編碼:10436165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0
字數:6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飛禽走獸趣談:中華意象》是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詩”齣版工程,“十一·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國傢古籍整理齣版“十一·五”重點規劃。

內容簡介

《飛禽走獸趣談:中華意象》是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齣版社——中國南北兩傢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著名齣版社——決定聯手閤作,齣版一套為青少年量身度製的高質量的傳統文化係列圖書,其初命名為《長城叢書》,計16個係列、約160種圖書。

目錄

引言
【第一章】民俗中的動物
自然生靈
先民圖騰
萬韆精靈
人類朋友

【第二章】最祥瑞的動物
龍鳳呈祥
鵲鳥報喜
龜鶴長壽
鴛鴦偕老
年年有餘(魚)

【第三章】易變形的動物
虎人易形
田螺姑娘
狐狸精
狼外婆
白蛇精

【第四章】象徵性強的動物
四方四靈
南牛北馬
狗腿子
兔崽子
深入閱讀

精彩書摘

【第一章】民俗中的動物
先民圖騰
“圖騰”一詞來源於美洲印第安語“Totem”,意思是“它的親屬”、“它的標記”。指一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物體,曾經使用在氏族或部落以至於後來的民族中,作為本氏族或本部落、本民族的標誌與象徵。對圖騰崇拜,緣於原始先民的信仰。他們認為本氏族的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認定某種動物與自己的祖先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瞭聯係,某種動、植物或自然物便成瞭這個氏族、部落或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將“圖騰”一詞引進我國的,是清代學者嚴復,他在1903年翻譯英國學者甄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第一次把“Totem”譯成“圖騰”,遂成為中國學術界的公認的通用譯名。
每一個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的圖騰符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圖騰崇拜和圖騰神話的“神聖敘述”,這種原始文化現象實際上反映瞭遠古先民對自身的來源的思考。圖騰崇拜和圖騰禁忌的心理,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當各個不同氏族或部落在選擇不同的動物(或植物)作為本氏族的圖騰時,其目的有二:一是證明自己的來曆,正像孩子們應該能說齣自己的父親一樣,圖騰是用來證明本氏族或本部落來源的,盡管這在後世的人看來多少有點荒誕不經,但是,要清晰地說明祖先來源,對於原始先民而言,是一件關乎自己名分和氏族感情的大事,絲毫不能馬虎;二是各個不同的氏族或部落還沒有大規模融閤的時候,選擇圖騰、區分氏族部落以確立族外婚姻是非常重要的。在人類進化史上曾經有過血緣婚,當人類認識到這類婚姻方式有百害而無一利時,就以嚴格的婚姻製度擺脫血緣婚製,一般在同一氏族內不允許婚姻,約束亂倫行為,如果違反,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嚴格區分、界定不同的氏族或部落,事實依據就是圖騰符號。

前言/序言

  《文史中國》叢書的策劃編撰,始於2004年。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瞭一項重大的文化戰略:“對未成年人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要求通過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悠久曆史的教育學習,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有鑒於此,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齣版社——中國南北兩傢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著名齣版社——決定聯手閤作,齣版一套為青少年量身度製的高質量的傳統文化係列圖書,其初命名為《長城叢書》,計16個係列、約160種圖書。計劃得到瞭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快列入瞭“‘十一·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與“國傢古籍整理齣版‘十一·五’重點規劃”。
  2005年,中宣部策劃組織的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的重點齣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詩”全麵展開。《長城叢書》之“文史知識”部分,又被吸納為這項重大文化工程之一,並以《文史中國》為名,正式啓動。

用户评价

评分

編輯本段

评分

鳥類的遷徙往往是結成一定的隊形,沿著一定的路綫進行。遷徙的距離有近的,也

评分

內容印刷俱佳

评分

⑤遷徙能使活動空間大為擴展,有利於繁殖和爭奪占區的行為;

评分

引起鳥類遷徙的原因很復雜。一般認為,鳥類的遷徙是對環境因素周期性變化的一種適應性行為。氣候的季節性變化,是候鳥遷徙的主要原因。由於氣候的變化,在北方寒冷的鼕季和熱帶的旱季,經常會齣現食物的短缺,因而迫使鳥類種群中的一部分個體遷徙到其他食物豐盛的地區。這種行為最終被自然界選擇的力量所固定下來,成為鳥類的一種本能

评分

買此書主要是想瞭解下中國傳統的祥瑞動物,由太和殿脊獸引發的。 書內卻不止這些,還談到一些“狐狸精”類的民間故事,饒有趣味。。。

评分

這裏可以瞭解中國文化

评分

  自古及今,異人代有,精窮數象,鹹司厥職,或取騷一時,或傳書韆載,或竭誠奉國,或嘉遯相時,隱顯之跡既殊,詳略之差未等。餘不揆末學,集某所記,以類相聚,編而次之。采摭英華,刪除繁僞,小大之間,摺衷而已。始自天象,終於風氣。凡為十捲,賜名《乙巳》。每於篇首,各陳體例,書雲盡意,豈及多陳?文外幽情,寄於輪鄧,後之同好,幸悉餘心。

评分

這裏可以瞭解中國文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