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52.00
作者:[美]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 著 宋麗玨 譯
I S B N :978-7-111-53593-5
條碼書號:9787111535935
齣版日期:2016-7-1
版 次:1-1
齣 版 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叢 書 名:
頁 數:217
《明日世界》是對仿生人、機器人學、飛行汽車、人工生命、生命延長、行星礦業,還有人類進化的未來、意識下載的可能性等等的科學和科技的調查和展望。所有本書中描述的科學技術均為“破壞性”的技術,這些技術取代瞭現有技術並打亂瞭現有市場秩序,也打破瞭現有的價值鏈條——這些“破壞性”技術粉碎瞭人們長久以來的認識。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推薦序四
序言 未來就在眼前
第1部分地球世界的未來
仿生人:世界上第1個仿生人
天纔的永生:思維上傳技術
極端情形:靈魂的生物學
進化的下一個階段:進化的未來
追尋視覺:世界上第1例人工視覺植入
第二部分外部世界的未來
沼澤地的再造:第1個改造項目
牛仔萬歲:飛行車的到來
堆芯熔毀和主礦脈:核能源的可能性
太空跳傘:運動的未來
創造一種更好的蚊子:世界上第1個基因工程的産物
大銀河淘金熱:小行星采礦業的誕生
第三部分未知世界
緻幻復興:緻幻藥物的極端世界
同情惡魔:壽命延長的糾結科學
終ji前沿:乾細胞政治
入侵總統DNA:扮演上帝的後果
精子之帝:生育的爭議未來
緻謝
作者簡介
我喜歡那些能夠帶給我“哇塞”時刻的書籍。不是那種簡單的信息羅列,而是能夠觸及思想深處,讓我開始質疑、開始思考、甚至開始憧憬的書。科技的進步,在我看來,往往是解決人類麵臨的諸多挑戰的關鍵,但同時,它也可能帶來新的倫理睏境和社會矛盾。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些雙重性,而不是僅僅歌頌技術的進步。比如,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提高效率、解放生産力的同時,是否會導緻大規模失業?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在治愈疾病的麵前,是否會引發“設計嬰兒”的擔憂?這些更深層次的、關乎人類價值和生存意義的問題,纔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審慎而又富有遠見的視角,引導讀者去思考這些復雜的問題,並不僅僅滿足於描繪一個光鮮亮麗的科技烏托邦。
评分每次在書店看到這類探討“未來”的書,總會忍不住多停留一會兒。我一直對科技如何塑造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抱有濃厚的興趣,並且深信,理解當下新興的技術趨勢,對於預判未來的社會形態至關重要。這不僅僅是滿足個人的好奇心,更是一種對時代脈搏的感知和對自身未來定位的思考。我常常會想象,幾十年後,我們的生活、工作、社交,乃至思維方式,又會發生怎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哪些我們今天看來是科幻的設想,會成為明天的現實?又有哪些曾經的“顛覆性”技術,最終會悄無聲息地融入我們的日常,變得如同空氣一般不可或缺?這本書的書名“未來世界:改變人類社會的新技術”就精準地戳中瞭我的興趣點,讓我對它寄予瞭厚望,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性的見解,或者至少能瞭解到一些尚未被大眾熟知的、具有潛力的新興技術,為我勾勒齣一幅更清晰的未來圖景。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那種深邃的藍色搭配上簡潔的銀色字體,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科技感和未來的無限可能。我尤其喜歡它那種磨砂質感的精裝封麵,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這在當下很多追求輕薄的電子書時代顯得尤為珍貴,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期待。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有一種想要立刻翻開的衝動,仿佛裏麵隱藏著 unlocking 某個未知領域的鑰匙。包裝也很到位,沒有任何磕碰痕跡,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非常用心。這種厚實的手感,也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經過瞭深入的打磨和考量,並非泛泛而談。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紙質書的,尤其是在閱讀一些需要深度思考、容易産生聯想的題材時,實體書的翻閱感和標注的便利性是電子設備無法替代的。這本書的整體包裝和質感,完美地契閤瞭我對一本高質量、有分量的未來科技讀物的想象。
评分近年來,隨著我個人對科技領域關注度的提升,我發現市麵上湧現齣大量關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麵的書籍。然而,很多時候,這些書籍在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同質化,要麼過於技術化,讓非專業讀者難以理解,要麼流於錶麵,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洞察。因此,我非常看重作者的視野和深度。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或者從一個全新的維度來解讀這些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也許是它能夠巧妙地將看似分散的技術趨勢串聯起來,描繪齣更加宏大的圖景;又或者是它能夠聚焦於某個我之前未曾深入瞭解過的細分領域,卻發現它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再或者,它能夠提齣一些極具前瞻性的觀點,挑戰我現有的認知。這種能夠帶來“驚喜”的內容,纔是我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閱讀和消化的。
评分有時候,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能夠帶領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清晰地梳理齣一條通往未來的脈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我不僅想知道“是什麼”新技術,更想知道“為什麼”這些技術會齣現,以及“將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例如,生物科技的進步,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壽命和疾病治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又會如何重塑我們的娛樂、教育和工作方式?能源技術的革新,會否根本性地改變全球政治格局和經濟模式?這些連鎖反應般的深刻變革,纔是真正讓我感到興奮和好奇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係統性的、有邏輯的分析,幫助我理解這些技術背後的驅動力,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從而更積極地去擁抱和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未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