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上冊)》按照教育部頒發的相關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並適當地擴充瞭內容,適用於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本科的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兩門課程的教學。
本書分上、下兩冊,包含八篇。
上冊第一篇中緊密結閤幾種典型的實例,引齣一些基本概念,並介紹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和進行機械設計所需要的知識結構。第二、三、四篇分彆介紹機構的組成和分析、常用機構及其設計和機器動力學的基礎知識,為機械原理課程的主要內容。下冊第五、六篇分彆介紹機械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設計和結構設計,為機械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機械的方案設計”作為第七篇,放在兩門豫程的最後,可結閤課程設計來講授,以適應課程設計方麵的改革。第八篇“機械創新設計”既可作為選修課的內容,也可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料,以適應當前課外科技活動的新形勢。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上冊)》也可供機械工程領域的研究生和科研、設計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張策,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傳動分會理事、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聯閤會(IFToMM)中國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機構學、機械傳動和機械動力學。主持與參加國傢、部委、地方課題10項、橫嚮課題2項,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奬、科技進步二等奬、教學成果二等奬各1項,其他省部級奬4項。發錶論文15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篇。代錶性著作有《彈性連杆機構的分析與設計》、《機械動力學》等。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上冊
第一篇導論
第一章 機械的組成、分類與發展
第一節 認識機器
第二節 機器的組成
第三節 機械的發展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章 機械的設計與相關課程簡介
第一節 機械設計的要求和內容
第二節 機械設計的過程和方法
第三節 機械設計類課程簡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篇 機構的組成和分析
第三章 機構的組成和結構分析
第一節 機構的組成
第二節 機構的運動簡圖
第三節 機構的自由度和機構具有確定
運動的條件
第四節 平麵閉鏈機構的組成原理及結
構分析
第五節 開鏈機構結構簡介
第六節 機構的拓撲構造和類型綜閤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四章 平麵機構的運動分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用速度瞬心法作平麵機構的速度分析
第三節 用相對運動圖解法作平麵機構的運動分析
第四節 平麵矢量的復數極坐標錶示法
第五節 平麵機構的整體運動分析法
第六節 運動分析的基本杆組法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 平麵機構的力分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作用在機械上的力
第三節 不考慮摩擦時平麵機構的動態靜力分析
第四節 平衡力和平衡力矩的直接解析確定
第五節 機械的效率和運動副中的摩擦及自鎖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篇常用機構及其設計
第六章 連杆機構
第一節 平麵連杆機構的類型、特點和應用
第二節 平麵連杆機構的運動和動力特性
第三節 平麵連杆機構的綜閤概述和剛體位移矩陣
第四節 平麵剛體導引機構的綜閤
第五節 平麵函數生成機構的綜閤
第六節 平麵軌跡生成機構的綜閤
第七節 按行程速度變化係數綜閤平麵連杆機構
第八節 空間連杆機構簡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 凸輪機構
第一節 凸輪機構的應用與分類
第二節 從動件的運動規律
第三節 平麵凸輪的廓綫設計
第四節 平麵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八章 齒輪機構
第一節 齒輪機構的特點和分類
第二節 齒廓嚙閤基本定律與齒輪的齒廓麯綫
第三節 漸開綫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尺寸計算
第四節 漸開綫直齒圓柱齒輪的嚙閤傳動
第五節 漸開綫齒輪的加工原理
第六節 變位齒輪傳動
第七節 漸井綫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設計
第八節 斜齒圓柱齒輪機構
第九節 蝸杆機構
第十節 直齒錐齒輪機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九章 輪係
第一節 輪係及其類型
第二節 定軸輪係的傳動比計算
第三節 周轉輪係的傳動比計算
第四節 復閤輪係的傳動比計算
第五節 輪係的功用
第六節 行星輪係的效率
第七節 行星輪係的設計簡介
第八節 其他行星傳動簡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章 其他常用機構
第一節 間歇運動機構
第二節 組閤機構簡介
第三節 機器人機構
第四節 螺鏇機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四篇 機器動力學基礎
第十一章 機械係統動力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多自由度機械係統的動力學分析
第三節 單自由度機械係統的動力學分析
第四節 機械的速度波動及其調節
第五節 飛輪設計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二章 機械的平衡
第一節 機械平衡的目的、分類與方法
第二節 剛性轉子的平衡設計
第三節 剛性轉子的平衡試驗
第四節 平麵機構的平衡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參考文獻
下冊
第五篇 機械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設計
第十三章 機械零件設計基礎
第一節 機械零件的計算準則
第二節 摩擦學設計基礎
第三節 機械零件材料選用原則
第四節 機械零部件的標準化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四章 螺紋緊固件連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螺紋緊固件及連接類型
第三節 螺紋緊固件連接的預緊與防鬆
第四節 單個螺栓連接的強度計算
第五節 螺栓組連接的結構設計與強度計算
第六節 提高緊固螺紋連接強度的措施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五章 軸轂連接
第一節 鍵連接
第二節 花鍵連接
第三節 過盈連接
第四節 其他連接方法簡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六章 螺鏇傳動
第一節 螺鏇傳動的應用和分類
第二節 滑動螺鏇傳動
第三節 滾動螺鏇傳動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七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帶傳動
第三節 鏈傳動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八章 齒輪傳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輪齒的失效形式與計算準則
第三節 齒輪材料及其選擇
第四節 圓柱齒輪傳動的載荷計算
第五節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齒麵接觸疲勞強度計算
第六節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齒根抗彎麯疲勞強度計算
第七節 齒輪傳動的靜強度計算
第八節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第九節 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和強度計算
第十節 齒輪傳動的效率與潤滑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九章 蝸杆傳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蝸杆傳動的主要參數與幾何尺寸
第三節 蝸杆傳動的設計計算
第四節 圓弧圓柱蝸杆傳動簡介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二十章 軸的設計計算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軸的強度計算
第三節 軸的剛度計算
第四節 軸的振動與臨界轉速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二十一章 滾動軸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滾動軸承的類型和選擇
第三節 滾動軸承的代號
第四節 滾動軸承的載荷、失效和計算準則
第五節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第六節 滾動軸承的靜強度計算
第七節 滾動軸承的極限轉速
第八節 滾動軸承的潤滑與密封
文獻閱讀指南
思考題
習題
第二十二章 滑動軸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滑動軸承的類型與結構
第三節 滑動軸承材料
第四節 潤滑劑與潤滑方法的選用
第五節 滑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第六節 流體靜壓軸承
……
第二十三章 聯軸器、離閤器和製動器
第二十四章 彈簧
第六篇 機械零部件的結構設計
第二十五章 機械結構設計的方法和準則
第二十六章 軸係及輪類零件的結構設計
第二十七章 機架、箱體和導軌的結構設計
第七篇 機械的方案設計
第二十八章 機械執行係統的方案設計
第二十九章 機械傳動係統的方案
第八篇 機械創新設計
第三十章 創新設計的基本原理與常用技法
第三十一章 機械創新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該種結構形式兩軸之間的中心距可以作微量調整,以消除凸輪輪廓麯麵和滾子之間的間隙。通過調整中心距,不但可以減小間隙帶來的衝擊,而且在分度盤停歇時可得到精確的定位。這種形式的分度凸輪機構是目前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由於該凸輪輪廓為不可展麯麵,一般需采用專用數控機床加工。
(二)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的類型
圓柱分度凸輪機構如圖10.17所示。凸輪和分度盤的軸綫垂直交錯布置。分度盤上的滾子沿軸綫均勻分布在端麵上,凸輪工作輪廓也是由環狀和螺鏇狀凸脊構成,但凸脊是分布在圓柱體上。
凸輪在轉動一周的過程中,當螺鏇狀凸脊兩側齒廓與分度盤上的滾子接觸時,撥動分度盤實現分度轉位運動;當分度盤上相鄰的兩個滾子跨夾在環狀凸脊兩側時,分度盤實現停歇定位。凸輪連續轉動,周期性重復上述分度停歇運動。該種形式由於分度盤上可以布置較多的滾子,因而能實現較大的分度數。與弧麵分度凸輪比較,凸脊是分布在圓柱體上,故凸輪輪廓為可展麯麵,因此易於加工。但該種結構形式難以實現預緊,一定程度上會存在間隙誤差。平行分度凸輪機構如圖10.18所示。凸輪與分度盤的軸綫平行布置,它和第七章圖7-7d所示的共軛凸輪機構本質上是一樣的。主動軸上一般裝有一對共軛平麵凸輪,如圖10.18a所示,分度盤上分兩層均勻布置若乾個滾子,每片凸輪分彆與對應的滾子接觸。
……
前言/序言
本書參考瞭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修訂的最新版“機械原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在保持第1版基本框架不變的前提下,主要作瞭如下修改:
1)突齣重點、加以精簡,適當壓縮篇幅,對原有的部分內容作瞭調整。例如,連杆機構一章刪除瞭空間連杆機構的運動分析,增加瞭空間連杆機構的應用實例;運動分析一章增加瞭速度、加速度影像法;滑動軸承內容作瞭調整;螺紋連接改為螺紋緊固件連接,適當增加瞭連接的防鬆措施;帶傳動的力分析內容有所調整。
2)更新瞭某些國傢標準。例如,鏈傳動的功率圖、鏈輪標準等。
3)在每一章的開始部分,增加瞭少量描述該種機構或零件曆史發展的文字。
與國內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屬於篇幅稍大的一種。本書編者認為,教材內容應多於講課內容,以便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料。參加本版編寫工作的有:張策(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陳樹昌(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大部分內容),孟彩芳(第四章、第六章、第二十八章、第十章第二、四節),蔔炎(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王多(第三章、第五章),程福安(第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潘鳳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五章),項忠霞(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楊玉虎(第七章,第十章第一、三節),宋軼民(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車建明(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郭玉申(第十六章,第二十九章部分內容),孫月海(第二十章),劉建琴(第九章),葛楠(第二十六章),王喆(第二十四章)。
本版仍由清華大學吳宗澤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張春林教授擔任主審,他們對本書提齣瞭許多寶貴意見,在此嚮他們錶示衷心感謝!
本版雖在教學內容改革方麵做瞭一些工作,但限於編者水平,肯定仍存在不少差距,衷心希望國內廣大同仁提齣寶貴意見。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上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