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是王元化先生生前手定的最後一部書稿,由翁思再先生擔任主編。收錄瞭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有關京劇的方方麵麵的文章,從中可以瞭解京劇百年來發生的變化及其前因後果。全書分為五四時代的京劇觀、學人對京劇的散論、探索與爭鳴、藝術傢自述、菊壇劄記漫錄六編,並附錄海外對京劇的反應、樣闆戲資料及其他兩部分。《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是1999年河北教育齣版社初版本的增訂本,一方麵對初版的部分文章進行瞭修訂,另一方麵又增加瞭不少新內容。
作者簡介
翁思再,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中心研究員、《新民晚報》高級記者,京劇學者,劇作傢。現任文匯新民聯閤報業集團文化發展中心顧問,兼任中國戲麯學會理事、上海戲劇傢協會常務理事。
江蘇吳縣人,齣生於上海的海關世傢。自幼酷愛京劇,受外祖父謝叔敬熏陶和指授。中學畢業後赴吉林插隊落戶,越兩年,應招吉林駐軍文工團演京劇。復員迴滬,一邊求學華東師大,一邊鑽在皮黃圈裏。迄今為止,先後師從馬寶剛、盧文勤、遲世恭、劉曾復,偶爾粉墨票演。
劇作有《大唐貴妃》、《玄奘齣關》、《道觀琴緣》以及中日閤作的舞劇《楊貴妃》等。學術著述有《京劇叢談百年錄》、《餘叔岩研究》、《餘叔岩傳》。論文有《王元化(京劇與傳統文化)注跋》等。是《中國京劇大百科》係列音韻條目的撰寫者,《餘叔岩與孟小鼕唱腔集》的校訂者。
目錄
緒論:京劇與傳統文化
第一編 五四時代的京劇觀
關於舊劇改良的通信
隨感錄(十八)
今之所謂“評劇傢”
我的中國舊劇觀
“臉譜”——“打把子”
答張厚載
戲劇改良各麵觀
再論戲劇改良
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
附:鬍適日記摘抄
予之戲劇改良觀
梅蘭芳和中國戲劇
戲劇改良平議
改良中國戲劇
沒落中的皮黃劇
論中國舊戲之應廢
中國戲劇的三條路
《奔流》編校後記(三)
略論梅蘭芳及其他
第二編 學人堆京劇的散論
第三編 探索與爭鳴
第四編 藝術傢自述
第五編 菊壇劄記漫錄
附錄
前言/序言
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搜集瞭很多京劇方麵的研究文獻,值得一讀。
評分
☆☆☆☆☆
bjkhbkknkjl,比較,內部空間
評分
☆☆☆☆☆
尋瞭很久在京東買到瞭,很贊,發貨很快,好評。
評分
☆☆☆☆☆
買給老爸的 老爸很高興
評分
☆☆☆☆☆
尋瞭很久在京東買到瞭,很贊,發貨很快,好評。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原來從京劇誕生以來,僅僅從清中葉到清末的百來年,竟然就留下瞭如此之多的相關文獻。這些史料內涵豐富,體例殊異。我們把這些資料分為10捲,分彆是專書兩捲,清宮檔案文獻一捲,報紙文章三捲,其中《申報》專門列為一捲。筆記、碑刻和序跋、雜誌類文獻一捲,日記一捲,畫報等兩捲。這些文獻中有一部分是從事京劇研究的同行們熟悉的,比如那些曾經為《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和《中國古典戲麯論著集成》所收錄的專書。但是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以經過整理的方式集中麵世。在專書捲,包括瞭多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珍稀文獻,有古籍善本,也有稿本和鈔本等,它們都是第一次得到整理。即便是《清代燕都梨園史料》等曾經收錄過的,我們也盡量找到原刻本,重新點校整理,彌補瞭前人不少疏漏;清宮文獻部分,雖然早就有專傢研究與整理,但是搜集在《匯編》裏的比前人們所見的至少多瞭一倍,尤其是包括瞭以前尚未有人整理過的“穿戴題綱”和清宮裏排戲所用的“串頭”,它是中國京劇早期最完整的舞颱美術規範和導演手記;《申報》中有關京劇的文章,以前曾經有人搜集整理過,但這次我們做瞭竭澤而漁式的全麵翻檢,找到的相關文獻,數量幾倍於原來的整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