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今福建仙遊)人,官至端明殿學士,長期任職於朝廷,為官剛正不阿,頗有政績,為世所重,死後獲贈禮部侍郎,謚忠惠。工楷、行、草、隸,又自創飛白、散草,為':宋四傢"之一。其楷書以顔真卿為宗,兼參褚遂良、柳公權筆意,風格清新、剛勁而又渾厚、端莊;行、草則上溯魏晉,直追二王,行筆空靈、散淡,平中寓奇,開北宋寫意書風先河。傳世書跡有《扈從帖》、《腳氣帖》、《澄心堂帖》、《大研帖》等。
评分收集齊瞭。。。。。。。。。
评分這個版本很好,很有學習價值。
评分很不錯的說,幫彆人買的
评分正版
评分很好的書,值得一買!
评分挺不錯的書,在京東買就是方便
评分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今福建仙遊)人,官至端明殿學士,長期任職於朝廷,為官剛正不阿,頗有政績,為世所重,死後獲贈禮部侍郎,謚忠惠。工楷、行、草、隸,又自創飛白、散草,為':宋四傢"之一。其楷書以顔真卿為宗,兼參褚遂良、柳公權筆意,風格清新、剛勁而又渾厚、端莊;行、草則上溯魏晉,直追二王,行筆空靈、散淡,平中寓奇,開北宋寫意書風先河。傳世書跡有《扈從帖》、《腳氣帖》、《澄心堂帖》、《大研帖》等。
评分我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1979年初夏的時候。那一年,我上初三,被升學考試壓得昏頭漲腦,有一天偶然到久違瞭的市圖書館去逛逛,發現那裏竟然騰齣一層樓麵,新闢為"少年圖書館",專為初中以下的讀者服務。我頭一熱,就當場辦瞭一張證進去瞭。這多少有點奇怪,因為我不太記得自己有什麼少年兒童時期,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手頭便擁有市圖書館的正式藉書證,而且幾乎從來不看"成人讀物"以外的東西。根本就不屑看。偏偏在我行將告彆少年的時候,會跑到一個到姍姍來遲的"少年圖書館",這實在要算是一種罕見的緣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種指引,讓我在"少年"的最後兩個月裏,終於讀到瞭少年應該讀,並且可以讀一輩子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