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親薦!LINE創始人森川亮親述打造爆品的秘密!用戶數量從0突破1億,Facebook用瞭54個月,Twitter用瞭49個月,而LINE隻花瞭19個月!
LINE與微信、WhatsApp並且為全球三大移動社交通信軟件。2016年7月,LINE在東京、紐約兩地上市,成為2016年科技圈**i大的IPO。更打造齣“亞洲超級搶錢天團”——饅頭人、可妮兔、布朗熊和山姆士等,通過運營錶情包界的大IP,一年收益達60億元。
2.根植於稻盛和夫的商業哲學——抓住本質,精簡一切。
森川亮跟隨稻盛和夫學習,摸索齣“簡單思考”的一整套思想。
“不需要開會、不需要KPI、公司不應該提供培訓、要不斷捨棄過去取得的成功、人事管理越簡單越好、一綫員工是*的決策者、不要計劃、不需要創新……”
這些內容看似反常識,但正是這樣,LINE纔能在短期內成為擁有數億用戶的全球熱門産品。
3.商業的本質就是持續提供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隻要召集具備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熱情與能力的員工,就能不斷打造爆品。
不斷做齣廣受歡迎的商品,公司就能發展成長;無法再做齣廣受歡迎的産品,公司就會消亡。如果沒有爆品,“戰略”“商業模式”“利潤”等,都不過是畫在紙上的大餅。所以,商業的本質就是“持續提供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
內容推薦 LINE由韓國互聯網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Japan推齣,2011年6月正式推嚮市場。截至2016年3月底,月度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2億人。主要麵嚮亞洲市場,對用戶的*大吸引力在於提供大量的錶情貼圖,並擁有饅頭人、可妮兔、布朗熊和詹姆士等特色鮮明的原創卡通形象。
2007年,本書作者森川亮就任LINE株式會社社長。期間跟隨稻盛和夫學習,受到稻盛和夫的巨大影響,摸索齣“簡單思考”的整套商業思想。
“不斷滿足大眾需求”,打造齣受用戶喜愛的産品,就是商業的本質。為此,“不問年齡、履曆、職務,由具備迴應用戶需求的熱情與能力的人取得主導權”,早於任何地方推齣高質量的産品,就能打造齣廣受歡迎的爆品。
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中,許多民眾通過社交軟件來聯係失蹤的傢人與朋友。這一現象再次堅定瞭森川亮開發即時通訊軟件的決心。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裏,Line完成從提案到上綫的全過程,並於2011年6月正式上綫。這在嚮來以謹慎齣名的日本企業中顯得非常另類,但在森川亮看來,網絡時代*重要的就是先發優勢,“衡量越多,越難推進。隻要産品設計是成功的,不用考慮太多”。
在産品的設計上,森川亮延續瞭自己一貫的“簡單”風格,“通訊工具歸根到底,是為瞭加強與重要的人的聯係。功能上要盡量簡單易用,讓用戶無需考慮太多。”基於此,LINE首先推齣瞭跨運營商的免費通話功能。2011年10月,又正式上綫瞭如今大受歡迎的錶情貼圖功能。“錶情動作的溝通是跨越國傢、文化的,一個錶情能精確地錶達用戶的心情,簡單活潑,人與人的距離也更近瞭。”靠著活潑可愛的布朗熊、可妮兔等一批形象,Line迅速打開日本市場。從服務啓動到用戶突破1億,Twitter用瞭49個月,Facebook用瞭54個月,而LINE隻用瞭19個月。
作者簡介 森川亮
LINE株式會社前CEO,LINE創始人。1967年齣生於神奈川吸納。1989年畢業於築波大學,之後再日本電視颱工作,被分配到計算機部門。2000年加入索尼,成立新的寬帶業務公司,將10人的團隊擴充到150人。2003年加入LINE,2007年被任命為公司總裁兼CEO。2015年3月離開LINE,擔任顧問。童年4月,組建瞭CCHANNEL有限公司。
目 錄 中文版作者序
捲首語
**章 經商不是“打仗”
思考 01 “熱情”纔是成功的條件
思考 02 商業的簡單本質是什麼?
思考 03 經商不是“打仗”
思考 04 經營不是“管理”
思考 05 思考問題不以“金錢”為中心
思考 06 “人”是公司的一切
第二章 依自己的“感性”生活
思考 07 工作要自己去爭取
思考 08 不追求“金錢”與“名譽”
思考 09 工作辛勞是理所當然的
思考 10 依自己的“感性”生活
思考 11 不察“顔”觀“色”
思考 12 不當“專傢”
思考 13 從“一無所有”中得到鍛煉
思考 14 深思熟慮,直至握有“確信”
思考 15 享受“不安”
第三章 不斷捨棄“成功”思考 16 不讓公司變成“動物園”
思考 17 不斷捨棄“成功”
思考 18 “坦率”地說話
思考 19 越是優秀的人越不會“吵架”
思考 20 “人事評估”,簡單是*好的
思考 21 公司不是“學校”
思考 22 不提升“士氣”
第四章 不需要“大人物”
思考 23 不需要“大人物”
思考 24 不需要“統一管理”
思考 25 商業不需要“人情”
思考 26 不把“經營理念”書麵化
思考 27 不需要“構想”
思考 28 不簡單的不是“戰略”
思考 29 守則不能攻
第五章 精簡一切多餘的工作
思考 30 不需要“計劃”
思考 31 不需要“事務員”
思考 32 靠“機製”無法成功
思考 33 不需要“規則”
思考 34 不開“會議”
思考 35 不需要“信息共享”
第六章 不追求“創新”
思考 36 不以“差彆化”為目標
思考 37 不追求“創新”
思考 38 實現“質量 × 速度”的*大化
思考 39 “設計”主導一切
思考 40 用戶不會告訴我們“答案”
結束語 /179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簡單思考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