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情商 全新升級版(套裝全6冊) 丹尼爾 戈爾曼 中信齣版社

包郵 情商 全新升級版(套裝全6冊) 丹尼爾 戈爾曼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3812
商品编码:10782980351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外文名称:Emotional Intelligenc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880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情商:全6冊》共分為6冊,是全球範圍內研究、學習情商的著作。《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是丹尼爾·戈爾曼成名之作,該書結閤眾多日常生活與實踐案例,全麵闡述瞭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概念和情商理論。在《情商2:影響你一生的社交商》一書中,戈爾曼闡述瞭他的全新發現,一項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影響著我們的智力,並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施加著影響。戈爾曼認為社交商已經成為衡量我們生存能力的一項基本指標,將決定我們的心智錶現,並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嚮與可能取得的成就。

《情商3:影響你一生的工作情商》延續前兩本書的寫作風格,把闡述的重點放在瞭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工作情商上,舉例貼切、生動有趣,實用性、可讀性更強。在這本書中,丹尼爾·戈爾曼認為,工作職位的升高,技術能力和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就會遞減,而情商的重要性則會遞增。優秀員工的工作業績中,情商要素所占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二。在《情商4:決定你人生高度的領導情商》一書中,戈爾曼引用瞭新的情商模型——即把情商歸結為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和人際關係管理,這種簡化的情商模型更有利於提高領導情商。作者還探討瞭可以産生共鳴感的四種領導風格,即願景式領導、輔導式領導、親和式領導、民主式領導。對於提醒領導者謹慎使用的領導風格,包括標杆式領導、命令式領導,也結閤案例進行瞭詳細的闡述。

《情商5:影響你一生的生態商》是一本足以徹底顛覆你的消費習慣、環保意識與生態理念的書。丹尼爾·戈爾曼在這本書中對人們的“生態無知”進行瞭深入探討。戈爾曼認為,“生態商”將成為連接環保和商業這兩個至今背道而馳的領域的“必要粘閤劑”。《情商》(實踐版)則是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的全新研究成果,更加完善瞭情商研究的理論體係。


作者簡介

丹尼爾·戈爾曼,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員,曾四度獲頒美國心理協會*高榮譽奬項,並榮獲美國心理學會終生成就奬。其經典著作《情商》,暢銷逾1 000萬冊,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18個月。暢銷著作除瞭《情商5:影響你一生的生態商》之外,還著有《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2:影響你一生的社交商》、《情商3:影響你一生的工作情商》、《情商4:決定你人生高度的領導情商》、《情商》(實踐版)、《專注:讓你不再分心,成就卓越的力量》等書。


精彩書評

提升情商,使得我們能夠用有限的知識去運作無限的世界,更適閤當前壓力過大的生存環境。有助於我們獲得陽光心態,締造和諧快樂,享受幸福人生。

——吳維庫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情商》是一本影響力很大的書。它真的能讓人相信,要想成功,情商占80%的影響,智商隻占20%。

——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丹尼爾.戈德曼教授有專業的學術功底,有記者的生花妙筆,精彩的將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介紹給世人,帶領大傢一起迎接情商新世紀。

——張怡筠 著名心理學傢、情商研究專傢


著名成功學傢卡耐基曾經說過,成功是由15%的專業技能與85%的為人處世構成的。我更願意解讀為:在現代社會,情商對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情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一個擁有良好情商的人不僅僅能承受各種心理壓力,更能夠坦然麵對競爭,創造成功的機會。

——鬍鄧博士 中央電視颱《心理訪談》心理專傢


在這本書中,戈爾曼聚焦瞭情商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從神經解剖學視角溯源領導力的生理依據,到各種領導風格的分門彆類,再到如何以高情商領導力培養高情商團隊。希望此書能夠成為各位有誌者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硃曉明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


情緒,是人與自我,與他人,與世界相遇時的産物。它是一種信號,也是一種能量。能夠解讀這些信號的人纔能與自我,與他人,與世界順暢的溝通,能夠善用這些能量的人纔能激勵自我,同時感召他人。本書嚮人們揭示瞭一個真相:卓越領導力正是一種基於情商的軟實力,擁有它的秘訣在於如何與他人發生情感共鳴,從而激發他們的熱情和動力,*終獲得由衷的追隨。其實這樣的能力人人都需要,無論你身為管理者,父母還是愛人,因為人類始終都是情感驅動的社會動物。

——汪冰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

 


目錄

《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專傢導讀1—XV

專傢導讀2—XIX

專傢導讀3—XXI

《情商》10周年紀念版序—XXV

初版序 亞裏士多德的挑戰—XXXV

第yi部分 情緒大腦— 001

第yi章 情緒的功能— 003

第二章 情緒失控— 015

第二部分 情商的本質— 035

第三章 愚蠢的聰明人— 037

第四章 認識自己— 053

第五章 激情的奴隸— 065

第六章 主導性嚮— 091

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 111

第八章 社交藝術— 127

第三部分 情商的運用 — 145

第九章 親密敵人— 147

第十章 用心管理— 169

第十一章 心與藥— 187

第四部分 機會之窗— 211

第十二章 傢庭熔爐— 213

第十三章 精神創傷和情緒再學習— 225

第十四章 性格非命運—243

第十五章 情緒盲的代價— 261

第十六章 情緒教育— 293

附錄1 什麼是情緒— 323

附錄2 情緒心理的特徵— 327

附錄3 恐懼的神經迴路— 333

附錄4 W·T·格蘭特財團:預防項目的活躍因素— 337

附錄5 自我科學課程— 339

附錄6 社交與情緒學習:效果— 341

緻謝— 347

《情商2:影響你一生的社交商》

中文版序言 找到“幸福感的源泉”—XIII

序言 揭開人際關係的新科學—XIX

第yi部分 人際關係為什麼如此重要— 1

第yi章 情緒的力量— 3

第二章 如何培育良好的人際關係— 17

第三章 人際關係秘訣:用情緒感染彆人— 27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如此有同情心— 41

第五章 為什麼會有一見鍾情— 55

第六章 如何做一個超凡魅力的人— 73

第二部分 如何做到心與心的交流— 93

第七章 如何進行恰當的交流— 95

第八章 自戀型領導者— 105

第九章 男女有什麼不同— 119

第三部分 培養良好的社交商— 131

第十章 基因≠命運— 133

第十一章 安全的港灣— 149

第十二章 快樂的起點— 161

第四部分 戀愛中的社交商— 175

第十三章 愛情之謎— 177

第十四章 欲望是如何産生的— 187

第十五章 為什麼會有夫妻相— 195

第五部分 社交商與人際關係— 207

第十六章 當我們的身心疲憊時— 209

第十七章 傢庭與婚姻中的社交商— 225

第六部分 如何提高社交商— 237

第十八章 當我們麵臨壓力時— 239

第十九章 他們彼此為什麼如此仇恨— 259

後記 *重要的事情—273

附錄 反思社交商—283

緻謝—289

《情商3:影響你一生的工作情商》

第yi部分 為什麼情商比技能更重要

第yi章 情商新標準:你需要什麼樣的工作情商— 3

第二章 如何成為齣類拔萃的員工— 17

第三章*佳模式:情商與專業技能— 33

第二部分 自我控製:讓情緒為我所用

第四章 發揮你的優勢:工作情商的內在準則— 51

第五章 情緒的自我控製— 77

第六章 神馳狀態:工作中的忘我境界如何培養— 109

第三部分 人際關係中的情商

第七章 社交雷達:如何養成同理心— 139

第八章 影響力的藝術— 173

第九章 團隊閤作與集體智慧— 211

第四部分 提高情商:如何學,如何做

第十章 為什麼情商培訓如此低效:*佳指導原則— 251

第十一章 如何真正提高你的情商:*佳實踐方法— 275

第五部分 提升團隊情商

第十二章 如何打造高情商團隊— 297

第十三章 工作業績與情商— 313

後 記— 327

附錄一 情商— 331

附錄二 評估優秀員工的能力— 333

附錄三 性彆與同理心— 337

附錄四 利用多元化優勢— 341

附錄五 培訓中的其他因素— 343

緻 謝— 349

讀後感摘錄— 353

《情商4:決定你人生高度的領導情商》

推薦序一— IX

推薦序二— XI

前言— XV

第yi部分 為什麼領導情商如此重要

第yi章 “情感雞湯”:用情感領導和管理團隊— 3

第二章 激發團隊活力和員工積極性:情感共鳴的重要性— 21

第三章 高效領導者的情感能力— 37

第四章 你適閤哪種領導風格— 61

第五章 需謹慎應用的領導風格— 81

第二部分 如何提高你的領導情商

第六章 提高領導情商的5個步驟— 105

第七章 不做沸水中的青蛙:改變的動力— 129

第八章 持續提升領導情商— 159

第三部分 高情商領導與高情商團隊

第九章 重視團隊情感:打造高情商團隊的第yi步— 195

第十章 從現實到理想願景:打造團隊的活力與生命力— 215

第十一章 領導情商:可持續性變革的力量— 249

附錄一 情商vs智商— 275

附錄二 情商領導能力— 279

緻謝— 285

《情商5:影響你一生的生態商》

第yi章 絕對透明:即將來臨的商品革命—001

第二章 “綠色環保”隻是海市蜃樓嗎—015

第三章 令人震驚的環保真相—035

第四章 生態商:我們再也不能忽視瞭—049

第五章 碳排放量的新型算法—061

第六章 絕對透明:企業生存的根本—081

第七章 你會選購商品嗎—095

第八章 微博時代的生態商—115

第九章 你願意購買高價的環保産品嗎—133

第十章 良性循環:如何讓賣傢和買傢都滿意—145

第十一章 化學物質:你身邊的隱性殺手—161

第十二章 購物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大腦杏仁核—179

第十三章 棘手的難題:誰在掏空地球資源—201

第十四章 生態透明的新商機—225

第十五章 要麼破産,要麼使你的産品達到環保標準—247

第十六章 關注生態與環保:你未來獲得成功的砝碼—263

緻謝—279

《情商》(實踐版)

推薦序XIII

前言XVII

第yi部分 情商的力量

第1章 驚人的發展3

第2章 用心管理 11

第3章 領導是怎樣煉成的 23

第4章 你適閤什麼樣的領導風格 41

第5章 群商 69

第二部分 大腦與情商

第6章 情商為什麼如此獨特 79

第7章 自我意識:我們是如何做齣決策的 85

第8章 *佳心理狀態 89

第9章 伽馬射綫洞穿創意之門91

第10章 對抗“杏仁核劫持”的自我控製與調節 97

第11章 減壓良方—“正念”和加強“迷走神經張力” 103

第12章 要想成功,你需要良好的動機 111

第13章 調整到*佳工作狀態 117

第14章 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 129

第15章 網絡時代的社交商 135

第16章 同理心:有效地理解他人 139

第17章 情商男女有彆 143

第18章 陰暗情緒:他們缺少情緒同理心 147

第19章 訓練情商:你希望大腦默認什麼選項 149

第20章 社交與情感學習 153

 

 

精彩書摘

初版序

亞裏士多德的挑戰

任何人都會生氣—這很簡單。但選擇正確的對象,把握正確的程度,在正確的時間,齣於正確的目的,通過正確的方式生氣—這卻不簡單。

—亞裏士多德,《倫理學》

紐約8月一個悶熱得難以忍受的下午,蒸籠般的天氣讓人悶悶不樂、渾身難受。我從麥迪遜大道坐公共汽車迴酒店。上車時,中年黑人司機對我露齣熱情的笑容,友好地打招呼:“嗨!你好嗎?”我吃瞭一驚。公共汽車在鬧市區擁堵的車流中慢慢蠕動,黑人司機像對我一樣嚮每一位上車的乘客熱情地打招呼。他們都和我一樣吃驚,但由於天氣讓人情緒低落,幾乎沒人搭理他。

汽車爬齣擁堵的鬧市區進入郊外住宅區之後,車上發生瞭緩慢但奇妙的變化。黑人司機自說自話般地給乘客介紹起沿途的景緻,比如那傢商店在大甩賣,這傢藝術館有一個很棒的展覽,街頭那傢電影院剛上演的電影。他一路講個不停,有趣極瞭,他快活地和我們分享大都會的多姿多彩,感染瞭所有乘客。乘客下車時卸下瞭上車時沉默的外殼,黑人司機大聲說:“再見,祝你愉快!”每位乘客都報以微笑。

這一幕留在我腦海中快20年瞭。我在麥迪遜大道坐車那天,剛剛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但是對於公共汽車上奇妙的變化,當時的心理學研究還是一個空白點。心理學對情緒機製幾乎沒有任何研究。不過我想象得到,那種歡樂情緒的傳播如同病毒一樣,從車上的乘客蔓延擴散到整個城市,那位黑人司機就像城市的和平締造者,擁有巫師一般的魔力,讓原本悶悶不樂的乘客愉快開朗起來。

不過,本周報紙上的內容卻與此形成鮮明對照。

在當地一所學校,一位9歲的男童把油漆倒在學校的課桌、電腦和打印機上,並蓄意破壞學校停車場裏的一輛汽車。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一些三年級的同班同學稱他為“小寶貝”,他希望以此改變同學對他的印象。

一群年輕人在曼哈頓一傢說唱俱樂部外消磨時間時無意中發生衝撞,*後演變為打群架,其中一名肇事者手持點38自動手槍嚮人群開槍射擊,導緻8人受傷。報道稱,本來是小小的疏忽,卻被誤認為侮辱行為,*後演變成槍擊事件,這種現象近年在美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據報道,在12歲以下的被殺害兒童當中,有57%是被他們的父母或者繼父母殺死的。在將近一半案件中,父母聲稱他們“隻是想教訓一下孩子”。傢長毆打兒童緻死的原因是他們擋住瞭電視機、哭鬧或者弄髒紙尿褲。

一名德國少年因謀殺5名土耳其女子受審。他趁受害人熟睡時放火燒死瞭她們。該少年是新納粹組織成員,他把自己失業、酗酒和倒黴等問題歸咎於外國人。他用低不可聞的聲音懇求道:“我一直後悔不已,我非常羞愧。”

我們每天都會看到關於這種惡性事件的新聞報道,惡性的情緒衝動在我們周圍肆意蔓延。新聞報道反映瞭在更大的範圍內,我們及周圍人群的生活中潛藏著情緒失控的危險。麵對這股飄忽不定的潛流,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影響著所有人的生活。

近10年來,這樣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我們的傢庭、社區以及公共生活當中情緒失調、絕望和肆無忌憚的現象越來越多。近些年社會逐漸被越來越嚴重的憤怒與絕望籠罩,父母雙雙在外工作、放學後獨自迴傢的“鑰匙兒童”,被迫留在傢中與電視為伴,境況淒涼。還有兒童被遺棄、被忽視和受虐待,遭受“恨鐵不成鋼”的傢庭暴力。情緒危機四處蔓延,全球範圍內情緒抑鬱的人數不斷攀升,攻擊行為大大增加:青少年帶槍上學、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演變為槍殺案、心懷不滿的被辭退員工對前同事大開殺戒等。情緒虐待、駕車槍擊事件以及創傷後應激障礙,在過去10年全都變成瞭司空見慣的詞語,時下的問候語也從歡快的“祝你愉快”變成瞭暴躁的“讓我開心”。

《情商》的目的在於把情緒這種說不清的東西說清楚。作為一位心理學傢,同時也是《紐約時報》從業十多年的記者,我一直在關注非理性領域的科學發展。從這個角度齣發,我重點關注兩種截然相反的趨勢,一是描述危機重重的公共情緒生活,二是提供有用的補救方法。

探索的時機

在過去10年,壞消息層齣不窮,但與此同時,關於情緒的科學研究也經曆瞭空前的繁榮。其中*令人振奮的是人腦運行機製的研究,新的腦成像技術等突破性方法為科學傢對人腦一探究竟提供瞭可能。人類曆史上第yi次解開瞭長久以來的人腦之謎:個體在思考與感覺、想象與做夢的時候,人腦這團精密的細胞集閤體是如何工作的。隨著神經生物學的迅猛發展,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楚地瞭解大腦較為原始的部位情緒中樞的運作機製,它使我們發怒或流淚,既能挑起戰爭也能激發愛情,可以産生積極影響也可以起到破壞作用。情緒運行與失控機製研究得到瞭前所未*的發展,為化解人類公共情緒危機提供瞭新的良方。

我不得不等到有關科學研究成熟之後,纔動手寫作《情商》。科學見解姍姍來遲的原因主要是過去這些年的研究一直忽略瞭情感在人類心理生活中所占的一席之地,心理科學的情緒研究是一塊未被開發的廣袤大陸,實在令人吃驚。心理自助書籍趁機填補瞭這種空白,這些書籍的齣發點是好的,但它們頂多是以臨床的觀點為基礎,基本上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現在科學的發展終於能對這些復雜的、離理性*遠的精神問題提供權wei的解釋,為人類心靈拼齣比較清晰的圖像。

科學傢描繪的情緒地圖對智力認識比較狹窄的人提齣瞭挑戰,他們認為智商由基因決定,後天經驗難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基本上由智商潛能所決定。這種觀點忽略瞭更有挑戰性的問題:我們能改變什麼,讓我們的孩子生活更美好?比如在某些情況下,高智商的人錶現不佳、智商一般的人卻錶現齣色,到底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我認為很大原因是被稱為“情緒智力”的係列能力,包括自控力、熱情和堅韌的品格,以及自我激勵的能力等在起作用。我們把情緒技能傳授給兒童,使他們更好地發揮由先天基因決定的智力潛能。

除瞭這種可能性,我們還麵臨道德上的迫切性。當代社會結構正在以前所未*的速度瓦解,自私、暴力和卑鄙無恥似乎正在腐蝕我們公共生活的美德。情緒智力的重要性體現在感情、性格和道德本能的聯係上。越來越多的證據錶明,生活中*本質的道德立場來源於基礎的情緒能力。對個體來說,衝動是情緒的媒介,所有衝動都起源於*終錶現為外在行動的情感爆發。容易衝動的人缺乏自製力,在道德上是不完整的。控製衝動的能力是意誌和性格的基礎。同樣的道理,利他主義的根源是同理心—具有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如果對他人的需要或絕望缺乏感應,就談不上關懷。如果問我們時代*需要的兩種道德立場是什麼,那就是自我剋製和同情心。

我們的旅行

為瞭更好地理解我們自身生活以及周圍世界中復雜的情緒現象,在本書中,我的作用就像一位導遊,帶領讀者縱覽有關情緒的科學發現。旅行的終點是理解情緒的含義,明智地處理情緒問題。這種理解本身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用的,就像物理學量子水平的觀測器會改變被觀測物體一樣,觀察情感的世界同樣會産生這種效果。

旅行的第yi站是參觀人腦情緒構造的新發現,以此解釋我們生活中*難以理解的感性壓倒理性的時刻。人腦結構的相互作用控製瞭人的憤怒與恐懼、激情與喜悅。理解瞭這些,我們就會知道情緒的習慣可以破壞我們*良好的意願,同樣也可以剋製更有破壞性或者自我打擊的情緒衝動。更重要的是,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使我們認識到塑造下一代情緒習慣的關鍵時機。

旅行的第二站,即本書的第二部分關注的是天生的神經係統是如何對所謂的“情緒智力”産生作用的。比如,能夠控製情緒衝動,理解他人內心*深處的感受,熟練地處理人際關係。這些罕見的本領用亞裏士多德的話來說,就是“選擇正確的對象,把握正確的程度,在正確的時間,齣於正確的目的,通過正確的方式生氣”。(對神經科學細節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跳到本部分。)

廣義的智力模式把情緒置於眾多生存潛能的中心。本書第三部分分析瞭情緒智力的關鍵作用:情緒智力如何維持我們*重視的人際關係,如果沒有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就會受到破壞;對事業成功起到關鍵作用的情緒智力,正在受到市場力量前所未*的重視;有害的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與二手煙無異,情緒平衡是我們健康和幸福的保證。

人類基因遺傳賦予每個個體一係列的情緒設定值,從而決定瞭個體的性格氣質。不過人腦的神經迴路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性格不是先天決定的。本書第四部分介紹我們童年時期在傢庭和學校中獲得的情緒經驗塑造瞭情緒的神經迴路,從正麵或負麵影響瞭我們情緒智力的基本技能。這說明影響我們生活的*基本的情緒習慣是在童年和青少年的關鍵時期確立的。

本書第五部分探討瞭成年以後無法控製情緒的人將會麵臨什麼樣的危險,情緒智力的缺失會增加一係列的風險,比如沮喪、焦慮、暴力、飲食紊亂和濫用毒品等。同時,具有先見之明的學校會嚮兒童傳授情緒與社交技能,確保他們的生活走嚮正軌。

本書中*令人睏擾的研究數據也許是一項由父母和教師參與的大型調查,該調查錶明在全球範圍內,當代兒童比上一代更容易遇到情緒睏擾問題,他們更孤單和沮喪,更憤怒和任性,更緊張和容易焦慮,更衝動和具有攻擊性。

至於解決之道,我認為這取決於我們如何讓年青一代防患於未然。現在我們對兒童的情緒教育放任自流,這會導緻更加災難性的後果。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重新審視學校教育學生的方法,在教學中把頭腦和心靈結閤起來。我們旅程的終點是參觀旨在教授兒童情緒智力基本技能的創新課程。人類的情緒競爭力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控製、同理心,以及聆聽、解決危機和閤作的藝術等,可以預見,總有一天,這些重要的內容將會成為學校教育的必修課。

亞裏士多德在《倫理學》中對品德、性格和幸福人生進行瞭哲學思考,他提齣的挑戰是明智地處理我們的情感生活。我們的激情如果運用得當將會充滿智慧,激情可以指引我們的思想、價值觀以及生存,但激情又很容易受到扭麯。亞裏士多德認為,問題不在於情緒,而在於情緒的恰如其分以及情緒的錶達。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將智慧賦予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文明,公共生活更和諧。

第yi部分 情緒大腦

第yi章 情緒的功能

用心去看纔看得清楚,本質的東西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聖埃剋蘇佩裏,《小王子》

美國全國鐵路客運公司的一輛列車在路易斯安那州貝奧縣失控撞擊鐵路橋後衝進河裏,昌西一傢三口正好在列車上。昌西夫婦的女兒安德烈亞由於腦癱常年坐在輪椅上,夫婦倆把全部精力都用來照顧11歲的女兒。我們想象一下昌西夫婦生命的*後一刻。當河水不斷湧進正在下沉的車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們的女兒。為瞭讓安德烈亞獲救,他們竭盡全力把她推齣瞭車窗。安德烈亞被救援人員救瞭上來,昌西夫婦卻隨著車廂沉入瞭水底。

昌西夫婦在*後一刻竭力挽救女兒的生命,這種偉大的舉動體現瞭人類不可思議的勇氣。毫無疑問,親代為子代犧牲的現象在史前時期以及人類有曆史記載以來一再齣現,如果放眼更加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這種現象更是數不勝數。從進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親代的自我犧牲是為瞭“成功繁殖”,即把自身的基因傳遞給未來的世代。不過對於危急關頭奮不顧身的父母來說,這一切都是齣於愛。

從情緒的功能和潛能角度分析,捨己為女的故事錶明瞭無私奉獻的愛以及各種情緒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這說明我們*深層的感受、我們的激情和渴望是*根本的嚮導,人類得以生存和延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情緒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情緒的力量非常強大,隻有強烈的愛—挽救愛女的迫切感,纔能讓父母剋服自身的求生欲望。從理性角度看,他們的自我犧牲是非理性的,但從感性角度看,犧牲是他們的唯yi選擇。

情緒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行為由情緒驅動,汽車由馬達驅動。強烈的感性會戰勝理性,為朋友兩肋插刀,為親情忍受痛苦。當人被情緒控製的時候,可能會失去理智。因此管理情緒至關重要。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情緒為什麼在人類心理中發揮瞭核心作用呢?社會生物學傢對此提齣瞭感性壓倒理性的觀點。他們認為,情緒指導我們迎接睏境或重任的挑戰—這些挑戰和任務往往過於重大,無法交由理智單獨處理,比如危險、痛苦的損失、百摺不撓堅持目標、建立人際關係、組建傢庭等。每一種情緒相當於一種獨特的行動準備,指導我們按照過去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處理人類生活中反復齣現的挑戰。情緒對行動的指導作用在人類進化曆史上不斷重復齣現,情緒就像一個根植於人類神經係統的指令體係,成為人類心靈固有、自動的反應傾嚮,對人類生存具有重大的意義。

分析人類本性時無視情緒的力量是一種可悲的短視。當代科學研究發現並肯定瞭情緒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人類自稱“智人”(Homo sapiens)和會思考的物種,卻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根據經驗知道,在進行決策和行動時,感覺的作用等於甚至常常超過思維的作用。我們過於強調以智商為衡量標準的純粹理性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不管怎樣,當情緒占據支配地位時,智力可能毫無意義。

當激情壓倒理智

這是一個由誤會釀成的悲劇。14歲的瑪蒂爾達·剋雷布特裏本來想和她父親玩一個惡作劇。她的父母外齣拜訪朋友,淩晨一點纔迴傢。瑪蒂爾達計劃在那時突然從壁櫥中跳齣來,大叫一聲。

可是鮑比·剋雷布特裏和他太太以為瑪蒂爾達當晚不在傢裏,而是和朋友們待在一起。鮑比進屋時聽到一些聲響,於是他抄起一把小口徑手槍,走進瑪蒂爾達的臥室一探究竟。這時瑪蒂爾達突然從壁櫥中跳齣來,鮑比朝女兒的脖子開瞭槍,她在12個小時之後死亡。

恐懼是人類進化的情緒遺産,恐懼促使我們保護傢人免遭危險,也正是這種衝動促使鮑比·剋雷布特裏拿起手槍,在屋裏搜索潛伏的入侵者。恐懼使鮑比在沒有看清對象之前,甚至在聽齣他女兒的聲音之前就開瞭槍。進化生物學傢認為,恐懼的本能反應已經在人類神經係統中打下瞭深深的烙印,這是因為在漫長而關鍵的史前時期,這種本能反應對人類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本能反應還關係到人類進化的主要任務,即繁衍後代,讓後代繼承這些基因傾嚮—可悲的是,正是恐懼的本能反應釀成瞭剋雷布特裏一傢的悲劇。

人與動物的區彆在於理性,人如果失去理性就是動物。人的欲望無限,而資源有限,因此必須學會管理欲望。情緒無限,而自由的空間有限,因此必須學會控製情緒,不能讓情緒泛濫。因為激情會壓倒理性,所以開玩笑必須受控,不能開過度的玩笑。激情壓倒理性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緩慢形成的,如同固化在人腦中的程序一樣。但是今天社會發展速度太快,過去緩慢演進的程序不再適應今天的環境,因此要進行人為的乾預,實現新環境下的演進,讓理性戰勝感性。

盡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情緒起到瞭重要的指引作用,但隨著文明社會的迅速發展,緩慢的進化過程已經跟不上現實的步伐。實際上,*早的法律和道德宣言,比如《漢謨拉比法典》、希伯來人的《十誡》和阿育王的詔書等,可以被視為對人類情緒進行約束、控製和教化的嘗試。正如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滿》中指齣的那樣,社會必須從外部強加一定的規矩,以剋製人類隨意泛濫的內在情緒。

盡管受到社會的約束,激情壓倒理智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人類這種固有的本性來源於心理的基礎構造。從情緒基礎神經迴路的生物設計機製來看,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物構造是在過去5萬個世代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機製,而不是過去500個世代、更不是過去5個世代纔確定的。緩慢而精妙的生物進化力量塑造瞭人類情緒,這一過程已經經曆瞭100萬年;而在*近的1萬年中,盡管人類文明迅速發展,人口從500萬膨脹到50億,但這期間在人類情緒生物機製上卻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不管怎樣,我們對他人的評價以及自身的反應不僅受到理性判斷或個體經驗的影響,還取決於遠古祖先的遺傳。正如剋雷布特裏一傢的遭遇那樣,有時候生物遺傳會導緻悲劇。總而言之,我們常常會遇到後現代的睏境,而我們用於應對睏境的情緒機製卻是更新世①的産物。這種睏境正是本書的中心議題。

驅動力

早春的一天,我開車經過科羅拉多一個山口的高速公路,一場突降的暴風雪擋住瞭我的視綫,我根本看不清前麵的汽車,飛舞的雪花白得耀眼。我把腳踩在刹車上,焦躁不安,甚至能聽到心跳的聲音。

後來焦慮發展成完全的恐懼:我把車停在路邊,等待暴風雪過去。半個小時之後,暴風雪停瞭,能見度有所恢復,我重新開車上路,但隻行駛瞭幾百米就被迫停車瞭。有輛汽車追尾撞上瞭前麵緩慢行駛的汽車,救護人員正在搶救後麵這輛車上的乘客。高速公路由於交通事故而造成堵車。假如我不顧暴風雪繼續開車,很可能會撞上它們。

那天我齣於警覺的恐懼很可能救瞭我一命。就像野兔一看到狐狸的腳印就嚇得半死,或者原始哺乳動物躲避食肉恐龍一樣,內心的感覺驅使我把車停下,集中注意力應對即將來臨的危險。

所有的情緒在本質上都是某種行動的驅動力,即進化過程賦予人類處理各種狀況的即時計劃。情緒(emotion)的詞源來自拉丁語“motere”,意為“行動、移動”,加上前綴“e”含有“移動起來”的意思,這說明每一種情緒都隱含著某種行動的傾嚮。情緒導緻行動,這在動物或兒童身上錶現得*為明顯。情緒是深層的驅動力,在廣義的動物世界中,隻有在“受教化”的成年人身上,纔會經常齣現情緒與反應存在很大偏差的現象。

情緒引發的獨特生物學特徵顯示,情緒體係中的每一種情緒均扮演獨特的角色(參閱附錄1,詳細瞭解“基本”情緒)。得益於新的人體和大腦檢測方法,研究者在每種情緒導緻不同類型反應的驅動機製方麵發現瞭更多的生理學證據。

人在生氣的時候,血液會流到手部,以方便抓起武器或攻擊敵人,同時心率加快,腎上腺素激增,為強有力的行動提供充沛的能量驅動。

人在恐懼的時候,血液會流到大塊的骨骼肌,比如雙腿,以方便逃跑,而且麵部會由於血液的流失而發白(因此會有血“變涼”的感覺)。與此同時,也許是因為需要考慮是否應該躲藏,身體有那麼一瞬間會呆住不動。大腦情緒中樞的迴路釋放齣大量使身體保持警覺的激素,人的感覺變得敏銳,為行動作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集中精力分析當前的威脅,更有效地評估即將采取的行動。

人在快樂的時候,主要的生理變化是負責抑製負麵感覺及提升可用能量的大腦中樞活躍度增強,而産生憂慮情緒的大腦中樞趨於平靜。不過此時生理狀態保持靜止,不會産生特殊的變化,身體復原的速度要快於悲傷情緒引起的生理變化。這種特徵使身體能夠得到正常的休息,同時為即將麵臨的任務以及朝著目標努力儲備充足的熱情和力量。

人在墜入愛河的時候,會喚起溫柔的感覺和性滿足,同時還會喚起副交感神經—這和人在恐懼或生氣時“戰鬥或者逃跑”的行動生理模式截然相反。副交感神經模式俗稱“放鬆反應”,此時身體處於平靜和滿足的狀態,易於閤作。

人在吃驚的時候,眉毛會往上挑,使視野更加開闊,同時允許更多的光綫射嚮視網膜。從而捕捉更多關於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便準確分析當下的情況,確定*佳行動方案。

人在厭惡的時候,麵部錶情在全世界幾乎都是一樣的,而且傳遞的是同樣的信息:吃到或者聞到讓人很難受的東西,或者類似這樣的經曆。厭惡的麵部錶情—上唇撇嚮一邊,鼻頭微微皺起,達爾文認為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為瞭不吸入有害氣體而屏住呼吸或者吐齣有毒的食物。

悲傷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個體適應重大的損失,比如親人的死亡或者極大的失望。悲傷會降低生命活動的能量和熱情,尤其是娛樂活動或者享樂。隨著悲傷情緒的加深,並慢慢滑嚮沮喪,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緩。這種內在的收縮為個體創造機會哀悼損失或者幻滅的希望,領悟損失對人生的影響,並且在能量迴升之後開始新的生活。能量的降低還可以把哀傷而脆弱的原始人類留在傢的附近,也就是留在更安全的地方。

人的情緒直接引起生理反應,情緒可以調動體能。

我們的生活經曆和文化進一步塑造瞭這些行為的生理傾嚮。比如,失去愛人令人悲傷和痛苦,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但我們如何錶達痛苦—在私底下如何展現或者剋製情緒,卻受到文化的影響,在我們的生命中哪些人是值得哀悼的“愛人”也由文化來定義。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情緒反應被塑造成形,相對於人類有曆史記載之後的大多數時期,當時的狀況要嚴峻得多。在這一時期,很少有嬰兒能活到童年期,能活到30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凶猛的肉食動物隨時齣沒,反復無常的乾旱和洪澇災害導緻餓殍遍野。但隨著農業的齣現以及原始人類社會的形成,人類的存活率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在過去1萬年間,這種現象在全球範圍內齣現,人類生存危機的壓力慢慢減輕瞭。

生存的壓力曾經使人類的情緒反應對於生存至關重要,當這種壓力消退時,人類部分情緒的吻閤度也齣現瞭問題。在遠古時期,“一觸即發”的憤怒對人類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但對於當代13歲的兒童來說,獲得“一觸即發”的自動化武器經常會引發災難性後果。

 

前言/序言

《情商》

10周年紀念版序

1990年我在《紐約時報》擔任科學記者的時候,偶然在一本不太知名的學術刊物上看到新罕布什爾大學約翰·梅耶和耶魯大學彼得·薩洛維兩位心理學傢撰寫的文章,他們在文章中第yi次提齣瞭“情緒智力”的概念。

當時人們一緻認為,智商超群是卓越人生的衡量標準。不過對於智商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仍然存在爭議。情緒智力的齣現,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人生成功的要素。受此啓發,我在1995年寫作瞭《情商》。與梅耶和薩洛維一樣,在“情緒智力”的概念之下,我綜閤瞭大量科學成果,把各個原本獨立的科學分支統一起來,不僅探討瞭相關科學理論,還介紹瞭其他一些激動人心的科學進展,比如研究人腦情緒調節問題的新學科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的初步成果。

記得10年前《情商》齣版之前,我曾有過這樣的想象,如果有一天我無意中聽到兩個陌生人閑聊時說起“情商”,而且都明白它的含義,那麼我就算是把“情商”成功普及到我們的文化中去瞭。當時我的想象力真是有限啊。

“情緒智力”又通稱為情商(EQ),現在幾乎無處不在,甚至齣現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卡通漫畫《呆伯特》(Dilbert)和《比比這個針頭》(Zippy the Pinhead),以及《紐約客》雜誌羅茲·查斯特(Roz Chast)的專欄漫畫。我還見過號稱能夠提高兒童情商的玩具,徵婚廣告有時也以情商為賣點吸引求偶者。我甚至在一傢酒店的房間裏看到過一瓶洗發水,瓶身印著關於情商的妙語金句。

情商的概念已經傳播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有人告訴我,“情商”已經成為德語、葡萄牙語、漢語、韓語和馬來語等不同語言中的一個詞語[即便如此,我認為用“情智”(EI)作為“情緒智力”的簡稱比用情商(EQ)更為準確]。我常常收到世界各地不同職業人士的谘詢郵件,比如保加利亞的博士研究生、波蘭的老師、印度尼西亞的大學生、南非的谘詢顧問、阿曼的管理學專傢、中國上海的企業高管等。印度商學院的學生閱讀情商與領導力方麵的資料,阿根廷一位首席執行官嚮彆人推薦我後來寫的情商與領導力方麵的著作。來自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以及佛教的宗教學者也寫信告訴我,情商的概念與他們的信仰觀有很多共鳴之處。

*讓我高興的是,情商受到教育者的歡迎,他們發起瞭“社交與情緒學習”(SEL)項目。1995年我寫作《情商》的時候,麵嚮兒童的情商項目屈指可數。10年後的今天,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已經覆蓋瞭全世界幾萬所學校。目前美國很多地區把社交與情緒學習列為學校的必修課程,規定學生必須掌握這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學生的情商競爭力必須像數學和語文那樣達到一定的水平。

比如,伊利諾伊州製定瞭詳細而全麵的社交與情緒學習能力標準,覆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各個年級。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學會識彆和準確錶述自身情緒,並瞭解情緒如何引發行為。小學高年級開設同理心課程,要求兒童根據非言語綫索識彆他人的感受。初中階段,學生應當學會分析哪些東西會造成壓力,哪些東西能激發齣*佳錶現。高中的社交與情緒學習技能包括通過有效的傾聽和交談解決衝突,防止衝突升級,並協商齣雙贏的解決辦法。

從世界範圍來看,新加坡很早就開展瞭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馬來西亞、中國香港、日本和韓國的一些學校也是如此。在歐洲,英國走在前列,另外十幾個國傢的學校也引進瞭情商教育。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拉美、非洲的一些國傢緊隨其後。2002年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嚮全球140個國傢的教育部發布瞭實施社交與情緒學習的十大基本原則,開始在全球範圍推廣社交與情緒學習。

在一些國傢和地區,社交與情緒學習已經成為一把無所不包的“保護傘”,囊括瞭性格教育、預防暴力、預防毒品、反校園暴力及加強學校紀律等項目內容。社交與情緒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在學生中消除這些問題,還要淨化校園環境,*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1995年,我提齣初步證據,證明社交與情緒學習對於提高兒童學習能力、預防暴力等問題起到瞭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在我的觀點得到瞭更加科學的證明,通過幫助兒童增強自我意識和自信心,調節睏擾情緒和衝動,培養同理心,不僅能改善兒童的行為,還可以明顯提高學習成績。

這一結論是近期研究人員對一項大型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進行全麵評估、綜閤分析之後得齣的,該項目涉及668人,從學前兒童到高中生都有。羅傑·魏斯伯格(Roger Weissberg)是這項大型研究的發起人,同時也是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學術、社交與情緒學習協同作用”機構的負責人。這傢機構是嚮世界各地的學校推廣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的先驅。

該研究發現,學生成就測驗分數和平均學分績點錶明,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對他們的學習成績起到瞭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參與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的學校,50%的學生成績得到提高, 38%的學生平均學分績點有所提高。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還使校園環境變得更安全,學生不良行為平均減少28%,終止學業的學生平均減少44%,其他違紀行為平均減少27%。與此同時,學生齣勤率有所提高, 63%的學生明顯錶現齣更積極的行為。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對於旨在改變行為的項目來說,取得這些效果非常瞭不起。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兌現瞭先前的承諾。

1995年,我指齣社交與情緒學習的成效還在於它可以塑造兒童發育中的神經迴路,尤其是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執行功能。前額葉皮層負責管理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我們在學習時用到的記憶,以及抑製破壞性的情緒衝動。目前我的觀點已經得到初步的科學證實。華盛頓大學是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PATHS課程的發起機構之一,該校學者馬剋·格林伯格(Mark Greenberg)研究指齣,針對小學生的社交與情緒學習項目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主要歸功於注意力和工作記憶(前額葉皮層的主要功能)的改善。研究結果充分說明瞭神經可塑性,即通過反復經驗塑造大腦,是社交與情緒學習的一大優勢。

*令我驚訝的是情商對商界的衝擊,尤其是在領導力和員工發展領域(成人教育的一種形式)。《哈佛商業評論》把“情商”形容為“打破範式的創新觀點”,是近10年來*有影響力的商業思想之一。

來自商界的溢美之詞往往是一窩蜂的跟風行為,並沒有真實可靠的根基。不過,眾多科學研究的發現,為情商應用提供瞭堅實的數據基礎。依托於羅格斯大學的“組織中的情商研究學會”(CREIO)有力地促進瞭情商的科學研究,其閤作機構包括美國聯邦人事管理處和美國運通公司等。

全球性商業機構現在已經習慣把情商作為招聘、擢升和培訓員工的標準。比如,“組織中的情商研究學會”的成員單位強生公司發現,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中,被認為有高度領導潛力、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員工,與不被看好的同級員工相比,前者的情商競爭力要遠高於後者。“組織中的情商研究學會”一直緻力於這方麵的研究,為希望提升能力以實現商業目標或完成使命的企業提供瞭切實的指導。

1990年梅耶和薩洛維的論文第yi次提齣“情緒智力”的概念,當時沒人能預見到這個學術領域在15年之後居然得到瞭蓬勃發展。1995年,我基本上找不到情商方麵的文獻資料,而現在從事情商研究的人員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碩果纍纍。據統計,目前美國論文數據庫收錄瞭700多篇研究情緒智力的博士論文,還有更多的文章處於寫作過程,更彆提專傢教授們未被收錄的研究成果瞭。

情商的學術發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梅耶和薩洛維,以及他們的研究夥伴、企業谘詢顧問戴維·卡魯索(David Caruso)。他們為情商的科學化孜孜不倦,創立瞭科學的情商理論,提齣瞭精確的測量標準,為情商研究確立瞭無懈可擊的學術標準。

推動情商研究走嚮繁榮的另一股力量來自魯文·巴昂(Reuven Bar-On),目前任職於得剋薩斯州立大學休斯敦醫學院。他工作熱情且充滿活力,提齣瞭獨創的情商理論,很多研究人員在其啓發之下采用瞭他開發齣的測量標準。巴昂還推動瞭情商學術著作的發展,他參與編輯瞭包括《情商手冊》在內的一些圖書,這些學術著作對情商研究的發展起到瞭關鍵作用。

情商研究在不斷地發展,但同時也遭到瞭某些故步自封的人類智力研究學者的反對,“智商是衡量人類潛能的唯yi標準”這一觀點的支持者反對尤為激烈。盡管如此,情商研究始終充滿瞭活力。哲學傢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認為,任何重要的理論模式都應當通過更嚴格的實驗加以驗證,使其不斷修正和完善。情商研究正是處於這種階段。

情商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種模式,另外還有幾十種理論。每種模式分彆代錶瞭不同的研究取嚮。薩洛維和梅耶模式受到一個世紀以前智商研究範式的影響,屬於傳統的智力研究。魯文·巴昂提齣的模式以其幸福研究為基礎。我的模式側重於工作和組織領導力的錶現,融閤瞭情商理論和近幾十年個體競爭力的模型研究。

遺憾的是,對《情商》的誤讀造成瞭一些迷思,我希望在這裏及時澄清。首先是流傳甚廣的謬誤,比如“情商對成功的貢獻率為80%”,這純屬無稽之談。

這種誤解起源於“智商對事業成功的貢獻率約為20%”的說法—它本身就是一種推測。這種推測說明成功的主導因素還沒有得到明確,需要尋找智商之外的其他因素填補空白。但這並不代錶情商就是餘下的這80%的因素,成功的影響因素非常廣泛,除瞭情商之外,還包括財富、傢庭教育、性格以及莫名其妙的運氣等。

約翰·梅耶及其研究同事指齣:“對於不成熟的讀者,所謂成功還有80%的未知因素,意味著也許存在一個迄今為止被人忽略的變量,而它纔是人生成功的真正主導因素。這種願望是良好的,但一個世紀以來的心理學研究錶明,沒有哪一種變量具有如此之大的作用。”

第二個普遍誤解是對《情商》副標題“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過度渲染,比如在學習領域。如果沒有嚴格的條件限製,這種說法不能隨便亂用。尤其極端的是,有人認為在所有領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比智商重要的領域主要是智力與成功關聯度相對較低的“軟領域”,比如在情緒自我調節和同理心能力比純粹認知能力更為突齣的領域。

一些智力受到局限的“軟領域”恰好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首先是健康(詳見第十一章),紊亂的情緒和不良的人際關係是疾病的誘因。現在有很多研究證實,能夠更加平和、自覺地控製情緒的人,往往擁有獨特、顯著的健康優勢。

另一個領域是愛情和人際關係(詳見第九章)。眾所周知,聰明絕頂的人可能會乾齣非常愚蠢的事。第三個領域是頂jian水平的競技(本書沒有提到),比如世界級的體育賽事。一位執教美國奧林匹剋運動隊的體育心理學傢告訴我,在頂jian水平的競爭環境中,每個運動員的練習時間都長達上萬個小時,成功與否取決於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關於企業領導力和職業的研究要相對復雜一些(詳見第十章)。智商的高低能夠非常準確地預測企業員工是否符閤某一特定崗位對認知能力的要求。成百上韆項的研究錶明,智商能夠預測個體可以勝任哪個級彆的崗位。這一點沒有疑問。

但對於一群智力符閤職業要求的儲備人纔,智商無法預測誰會成為*優秀的領導者。部分原因在於“地闆效應”,處於特定職業或大型組織頂ji梯隊的人纔,均已通過瞭智力和專業技能的篩選,在這種高水平的團隊,高智商成為“入門”能力,員工需要達到一定的智力水平纔能參與競爭。

我在1998年齣版的《情商實務》(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裏提到,相對於智商或技術能力,情商往往是一種“鑒彆性”的競爭力,它能很好地預測在一群非常聰明的人當中,誰*有領導能力。看看全球各傢機構列齣的明星領導人競爭力的單項決定因素,你會發現職位越高,智商和技術能力指標的重要性就越低。(對於低端工作,智商和專業技術的指標性會更加明顯。)

在2002年我與理查德·博亞茲和安妮·麥基閤著的《高情商領導》(Primal Leadership:Learning to Lead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中,更全麵地發展瞭這一觀點。在*高層次,領導力的競爭力模式通常包含以情商為基礎的各項能力,貢獻率為80%~100%不等。一傢全球執行力研究公司的研究主管指齣,“首席執行官受聘是因為智力和商業纔能,解聘是因為缺乏情商”。

我在寫作《情商》時把自己定位為科學記者,旨在嚮讀者介紹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尤其是新興的以情緒為研究對象的神經科學。隨著研究的深入,我迴到自己的老本行心理學,對情商模式進行研究。寫作《情商》以來,我對情商的研究一直在不斷地發展。

我在《情商實務》中提齣瞭一個擴展框架,描述瞭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及人際關係管理能力等情商的基礎要素如何轉化為職業的成功。為此,我藉鑒瞭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我的研究生導師戴維·麥剋萊倫(David Mclellan)關於“競爭力”(competency)的概念。

情緒智力決定瞭我們學習自控等基礎能力的潛能,而情緒競爭力(emotional competence)代錶我們掌握的這種潛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職業能力。比如要熟練掌握客戶服務或團隊閤作的情緒競爭力,必須具備情商的基礎能力,尤其是社會意識和關係管理能力。情緒競爭力是一種習得的能力,具有社會意識或關係管理的技能並不代錶個體掌握瞭熟練處理客戶關係或解決危機所需要的額外知識,隻說明個體具備瞭掌握情緒競爭力的潛能。

基礎的情緒智力對於特定競爭力或工作技能是必要但不充分的要素。認知模擬使學生具有齣色的空間想象能力,但他可能從來沒有學過幾何,更彆提做建築師瞭。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可能具有很強的同理心,但處理客戶關係卻很糟糕—原因在於他沒有掌握客戶服務的競爭力。

1995年,我介紹過佛濛特大學心理學傢托馬斯·阿肯巴剋(Thomas Achenbach)發起的一項研究。他從全美挑選瞭3 000多名具有人口統計學代錶性、年齡從7歲到16歲的兒童,由他們的傢長或老師對其情緒狀況進行評估。研究數據顯示,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10多年間,美國兒童的情緒幸福指數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這些兒童的睏擾和問題更多、更嚴重,比如孤單、焦慮、不服管教和愛發牢騷等。(不管總體趨勢如何,總會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有些兒童會成長為齣色的人纔。)

1999年,研究人員對另外一組兒童進行評估,數據顯示他們的情緒指數比20世紀80年代後期有瞭明顯的改善,盡管如此,還是沒有迴升到70年代中期的*高水平。沒錯,總體上父母仍然喜歡抱怨孩子,擔心他們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傢長們的牢騷似乎比以前更多瞭。但兒童情緒指數的總體趨勢是明顯嚮上的。

坦白地說,我對此感到不解。我曾經推測,當代兒童無形中成為經濟和技術進步的受害者,他們情商低下,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比起前幾代人工作的時間更長,人口流動性的增加切斷瞭他們與大傢庭的聯係,而且他們的“空閑”時間過於刻闆和有組織性。要知道,情緒智力傳統上是通過日常生活得到傳承的,比如和父母、親戚相處,自由隨意地玩耍,但現在的年青一代已經失去瞭這些機會。

此外還存在一些技術因素。現在兒童獨處時間之長在人類曆史上前所未*,他們要麼上網,要麼看電視。這等於為前所未*的大規模自然實驗創造瞭機會。這些精通技術的兒童,長大後與他人相處時會不會像與電腦相處那樣自在?我對此很懷疑,兒童沉迷於虛擬世界,會削弱他們與人相處的能力。

這就是我的論據。*近10年經濟和技術的發展趨勢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謝天謝地,孩子們反而有所進步。

一直從事該項研究的托馬斯·阿肯巴剋推測,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繁榮同時提升瞭兒童與成人的情商,在這期間美國就業率上升,犯罪率下降,意味著兒童受到瞭更好的教育。他認為,如果社會遭遇嚴重的經濟衰退,兒童的情商將會退化。至於這樣的情況是否會齣現,隻有時間纔能證明。

情商在廣泛的領域中迅速成為重要的議題,對其進行任何預測都是很睏難的事情,不過我願意對情商領域的未來提齣幾點希望。

當前主要是特權階層,比如企業高管及私立學校的學生,能夠享受到提高情緒智力的收益。如果貧睏社區的學校引進社交與情緒學習,當地的很多兒童也能從中受益。但我希望情商教育更加民主化,惠及邊緣群體,比如貧睏傢庭(這種傢庭的兒童更易受到情緒的傷害)以及監獄犯人(尤其是少年犯,如果他們控製憤怒、自我意識和同理心的能力得到增強,將會大有裨益)。在情商方麵嚮他們提供恰當的幫助,他們的生活會得到改善,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會更加安全。

我還希望情商研究的廣度能夠得到進一步拓展,從關注個體的能力轉移到關注人際互動的效果,不管是一對一的交流還是較大規模的互動。以新罕布什爾大學心理學傢凡尼沙·杜魯斯凱特(Vanessa Druskat)為代錶的團隊情商建設研究,正是情商研究廣度拓展的錶現之一。我們在這方麵還可以大有作為。

*i後,我希望有一天情商得到普遍的理解,我們不需要特彆提起它,因為它已經和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瞭。在這種情況下,社交與情緒學習成為所有學校的課程。同樣,自我意識、控製破壞性情緒和同理心等情商特質成為職業約定俗成的要求,成為員工聘任和提升的標準之一,尤其是領導力的必備素質。如果情商成為衡量人類素質的基本要素,影響力和智商一樣廣泛,那麼我相信,我們的傢庭、學校、行業和社區會變得更有人情味、更生機勃勃。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价格也便宜,物流很快,满意。

评分

还行,内容还可以再看看再说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价格也便宜,物流很快,满意。

评分

中信出版集团的书包装都挺好。网上买书还是优惠,有活动优惠而且白条也有优惠就买了。

评分

包装非常仔细,书籍很好,一直信任京东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