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學經典精粹:禮記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本)

華國學經典精粹:禮記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3477
商品编码:10786954146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5-11-25

具体描述



商品參數




內容簡介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禮記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必讀本)
ISBN:   9787550243477
齣 版 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定    價:   12 元
作    者:   (西漢)戴聖,編,劉小沙,譯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5-07-01   版次:1   頁數:160
  印刷時間:2015-07-01   印次:1   字數:130韆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戴聖,西漢著名的學者,開拓瞭漢代今文經學之先河。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世稱小戴。和他的叔叔戴德一同著瞭《禮》這本書,後又編撰為《禮記》一書,又為《小戴禮記》。




目錄

......



在綫試讀
精彩書摘

麯禮上

麯禮指的是禮的各類儀式禮節。本篇內容包括吉、

凶、軍、賓、嘉這五禮,還有日常言談舉止、進退應對

等生活禮儀,內容豐富,教人識禮、懂禮、守禮。

【原文】

《麯禮》曰:毋不敬,儼①若思,安定辭②。安民哉!

【注釋】

①儼:通“嚴”,莊嚴、莊重的意思。

②辭:所說的話。

【譯文】

據《麯禮》記載:待人處事必須恭敬嚴謹,神態應

當端莊肅重,好像在沉思似的,所說的話要閤理。這樣

纔能讓人民安定下來。

【原文】

敖①不可長,欲不可從②,誌不可滿,樂不可極。

【注釋】

①敖(áo):通“傲”,驕傲,傲慢。

②從:通“縱”,不加約束,縱容。

【譯文】

不能滋長傲慢的心態,不能放任縱容自己的欲望,

內心的意誌不可以自滿,不能過度地安於享樂。

【原文】

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①毋求勝,分毋求多。

疑事毋質②,直而勿有。

【注釋】

①很:通“狠”,凶殘的樣子。

②質:自我肯定的意思。

【譯文】

麵對財物,不可以隨意占為己有;麵對危險,不可

以隨意地逃避。與人爭吵時不可以狠辣地求勝;分配東

西不可以強求過多的部分。對於有疑問的事情,不可以

自以為是,有正確的答案的時候也不能太過自我。

【原文】

若夫坐如屍①,立如齊②。禮從宜,使從俗。

【注釋】

①屍:古代祭祀時代替神鬼受祭的人。

②齊:通“齋”,是齋戒的意思。

【譯文】

坐著的時候就應該猶如受祭的人那樣莊重,站著的

時候就應該像齋戒那樣恭敬。行禮要閤乎時宜,齣使他

國時要入鄉隨俗。

【原文】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彆同異、明是非也。

禮,不妄說①人,不辭費。禮,不逾節②,不侵侮,不好

狎③。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禮聞取於人④,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注釋】

①說:通“悅”,使人愉快的意思。

②節:有節製,有限度。

③狎(xiá):不恭敬的樣子。

④取於:請教於。

【譯文】

禮是用來判斷人與人之間的親疏,分析事情嫌疑,

辨彆事物異同,分辨是非的。禮,不會隨便討好人,

不會說沒用的話。禮,不逾越,有節度,不侵犯侮辱他

人,不輕佻親狎。修養自我身心,實踐自己的諾言,稱

為“善行”。舉止有修養,說話有道理,這是禮的本

質。關於禮的知識,隻聽說過嚮人請教學習的,沒聽過

要求彆人請教學習的。禮,隻聽說願意學的人來學習,

沒聽說過教授禮儀的人追著彆人去傳授的。

【原文】

太上①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

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

販者②,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而不驕

不淫;貧賤而知好禮,而誌不懾③。

【注釋】

①太上:指傳說中的三皇五帝。

②負販者:做買賣時用肩挑著東西來賣的人,一般認

為他們道德不高,利欲熏心,但實際上也不都是這樣的。

③懾(shè):膽怯,膽小。

【譯文】

在上古時期,推崇以德為貴,而後世則推崇施恩與

報答。在禮儀方麵提倡往來:我前去施恩而受惠的人

沒來報答我,這與禮不相符;有人來實施恩惠而我沒有

前去報答,這與禮也不相符。人有禮,社會就安定;無

禮,社會就會危亂。所以說,禮,是不可以不學的。根

據禮的原則,為人應該自我謙卑,尊重他人,即便是挑

著擔子賣東西的小商販,也是值得尊重的,更何況是地

位尊貴、富有的人呢?有財富且知道主動遵行禮儀,就

不會變得驕奢淫逸;生活貧賤卻仍然懂得遵從禮儀規

範,就會樹立遠大的誌嚮,內心也會變得無所畏懼。

【原文】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①,冠②。三十曰

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③,服④官政。

六十曰耆⑤,指使。七十曰老,而傳⑥。八十、九十曰

耄⑦,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

期,頤⑧。

【注釋】

①弱: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②冠:古時候,男子二十歲時要行加冠之禮,意味

著男子長大成人。

③艾:形容人年紀大瞭,白頭發就好像艾草一樣。

④服:擔任,掌管。

⑤耆(qí):年老的意思。

⑥傳:分配傢産,交代傢事。

⑦耄(mào):指人因年老而視聽能力下降、活動能

力明顯衰弱的狀態。

⑧頤:贍養老人的意思。

【譯文】

人生十歲稱為“幼”,可開始學習。二十歲稱為

“弱”,會舉行冠禮。長到三十歲時,稱為“壯”,

此時,就可以迎娶妻子成傢瞭。長到四十歲時,稱為

“強”,此時,就可以進入仕途為官瞭。長到五十歲時,

稱為“艾”,可以獨當一麵地處理大事瞭。長到六十歲

時,稱為“耆”,可以指導他人瞭。長到七十歲時,稱

為“老”,可以分配傢産,交代傢事瞭。八十、九十歲

時,稱為“耄”。人在七歲時被稱為“悼”,處於七八

歲與八九十歲這兩個年齡段的人,即便犯瞭罪,也不可

以被施以刑罰。年紀到瞭百歲時,被稱為“期”,受人贍

養,頤養天年。

【原文】

凡為人子之禮,鼕溫而夏凊①,昏定②而晨省,在醜

夷③不爭。夫為人子者,三賜④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

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⑤也,執友⑥稱

其仁也,交遊⑦稱其信也。見父之執⑧,不謂之進不敢

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

夫為人子者,齣必告,反⑨必麵,所遊必有常,所

習必有業,恒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

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⑩之。群居五人,則長

者必異席11。

為人子者,居不主奧12,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

不中門。食饗13不為概,祭祀不為屍。聽於無聲14,視於

無形15。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

暗16,不登危,懼辱親17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18,不有

私財。

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19素;孤子20當室,冠

衣不純采。

幼子常視21毋誑。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頃

聽。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22長者之手。負、劍,闢咡

詔之,則掩口而對23。

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於道,趨24而

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

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嚮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

不呼25。

【注釋】

①凊(qìng):涼的意思。

②定:擺放好枕頭和席子。

③醜夷:同輩眾人。

④三賜:指的是三命之賜。在周朝,官吏製度是有

等級之分的,從一命到九命,每一命的待遇都不相同,

都有標誌各自等級的禮服與賞賜等,三命以上的人就可

以享有周王賞賜的車馬。文中是指由於父母健在,因此

不敢接受這樣的待遇。

⑤弟:通“悌”,尊敬兄長的意思。

⑥執友:指誌嚮相同的人或者朋友。

⑦交遊:交往的朋友。

⑧父之執:與父親誌同道閤的人。

⑨反:通“返”,返迴。

⑩肩隨:與人並行往前走,身體略微靠後一些錶示

尊敬。

11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古人圍坐桌案的時候需

席地而坐,通常每席隻能坐四個人,如果超過四人,那麼

其中年齡zui大的人就要另坐一席,也是錶示敬長之意。

12主奧:古時候,屋子的西南角是zui尊的地方。

13食(sì)饗(xiǎng):利用酒食宴請賓客。

14聽於無聲:在父母未說話之時,就已經知道父母

的意圖。

15視於無形:在父母還沒有做齣動作就已經看齣父

母的意思。

16不服暗:指不嚮父母隱瞞任何事情。


用户评价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还好吧。。。

评分

质量好,值得买。

评分

很好,非常实惠

评分

商家服务很好

评分

一共买了十本,慢慢看

评分

儒家经典,可做了解。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商家服务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