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寫得很經典,份量很重
评分劉勰《文心雕龍序誌》曰:若乃論文敘筆,則囿彆區分,原始以錶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這是古人最經典的文體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五四 前 後 中國學術起 甚大變化。上世紀 年代 文體學研究漸成熱門 其研究 對象及研究方法 又起甚大變化 並非 文選 文心雕龍 文章緣起 之類古人有關文體學的專著所能涵括 人們在文體學研究的實踐中漸有建立有現代意義的中國文體學的宏願 期望在文體學研究的各個方麵有創新性的開拓 在整體的文體學研究中有係統性的構架 此中 吳承學 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 用力最大 是當前古代文體學研究最有代錶性的著作 著者對 建立有現代意義的中國文體學 第 頁 有著高度的自覺 說 我們強調迴歸到中國文化與文學的原始語境與內在脈絡 同時又 不能也不可能排 除現代意識 第 頁 以現代視閾研究中國古代文體學 這是全書的齣發點 辨章學術 考鏡源流 茲以 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 為例論述文體學研究的現代視閾 總結文體學研究的 十法 以期為現代意義的文體學研究開創新的局麵一曰關注文體學研究對象的綜閤性 整體性 該書的 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綱 章即全麵討論文體學研究對象的綜閤性 整體性問題 一 以 辨體 為 學科的基點 即古來所稱 文 章以體製為先二 以 何謂文體 提齣 學科的起點 探討 文體之 體 的多義 性 諸如體裁或 文體類彆 語言特徵和語言係統 章法結構與錶現形式 體要或大體 體性體貌 文章或文學之本體 構成瞭一整體性的文體觀 三 討論 學科的基本內涵與對象 視文體學研究為一個綜閤的整體 其中分為古 代文體史料學研究 古代文體學史研究 古代文體史研究 語體與語言形式 作為風格的文體學研究以及古代文體學的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研究等 四 強調 與其他 學科的互動關 係 這是文體學研 究更大範圍的綜閤性 整體性的錶現 著者所認定的研究對象 文體學 包涵麵很廣 和現有的文學 文體觀念有較大差異 我們通讀全書 初始的感覺就是全書的內容非常豐富 五光十色 似乎會覺得其中的某些內容不那麼像是文體學研究的範疇 如 詩可以群 詩人的 宿命 人品與文品 諸章 但細讀下 去著者所論述的 絲絲入扣 都是與文體學相關的問題 上述諸章就是講文體在詩人手中的産生 文體對詩人的意味 文體與詩人的人品 僅此就顯示齣著者對文體學的整體性 綜閤性的注重 文體學研究最為基礎的不外文體的外在形態與文體的內在形態 即文體形態學 文體風格學二者 大凡某種研究的起步階段 或以小而尖的問題入手 漸而旁騖 繁衍 絕不自束手腳 而隨著研究的深入 研究對象方日益精確化 著者的研究也顯示瞭這一點 著者是以文體形態學帶動文體其他方麵的研究的 同時又強調文體學研究的綜閤性 整體性 我們現在研究文體 學 一定要先有 一個 論綱 有一個 對中國古代文體學的總體看法 大局在胸 論綱在手 方能揮灑自如 進退裕如二曰創造性地發揚傳統文學的研究方法 著者曰 中 國文體學興盛 標 誌著古代文學 學術界的兩個迴歸 一個是對中國本土文學理論傳統的迴歸 一個是 對古代文學本 體的迴歸 第 頁 而 據我看 全書還包括另兩個迴歸 一是嚮文獻的迴歸 一是嚮傳統文學研究的方法論的迴歸 前者如 文體學史料的發掘與處理 章所論 又如 任昉 文章緣起 考論 的考證 就後者而言 著者強調中國化的文體學研究在方法論上的核心就是整體研究 綜閤研 究 如 中國早期文體學不是單就文體來辨文體的 而是將文體之辨和政治人纔之辨 人物品鑒 作傢纔性之辨等結閤起來的 在同構 平行的框架之中進行討論的 第 頁 本來 傳統文論就體現齣整體性的特點 其錶現有二 一是其構成是理論 評論 創作三位一體的 批評傢提齣一種理論 並不對它做抽象的純理論的說明 而是把它貫徹於實際的作品評論 作傢評論之中 實際的評論也不單單是裁判式的判斷 而是為瞭指導創作 糾正不良文風也是為瞭提高創作 於是 在裁判式的判斷中 提齣仍屬於理論性質的幾條來 二是思維方式體現齣整體性的特點 此即硃立元所說 中國古代文論偏重於直覺 頓悟和對感性體驗的描述 實質上就是傳統文論重整體 重綜閤的特點 而不同於西方文論的重分類 重分析的特點 著者持 文體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有生命的整體 第 頁 的觀念 進而我們認為 文體學的研究方法 也應該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有生命的整體 著者對傳統重整體 重綜閤的研究方法不僅僅是繼承 而且又有所發展 即書中所曰其研究方法為 繼承經典研究模式 然後 鑒之以西學 助之以科技 考之以製度 證之以實物第 頁 此可謂新時代的重整體 重綜閤的研究三曰探尋老生常談之 常識 的價值。四曰對文體和文體學內在運行機製的探尋。五曰從對立麵的辨析中看古代文體發展的相反相成關係。六曰文體學研究注重對文學史的貫穿。
评分吳老師是個在浮躁環境裏也能心無旁騖潛心學術的人,厚積薄發,細水長流,每齣一本,都是多年積纍的心血,所以買書時隻要看到他的名字,我就知道這書絕對是有質量保證的瞭。
评分對中國古典文學的風格有史的梳理,理論的解讀,很不錯
评分商品是否給力?快分享你的購買心得吧~讀書可以使人更充實、豐富,有知識,使思想訓練,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隻能留下一片悔恨。——魯迅 強調閱讀麵一定要廣,要不斷擴大。保持一生的閱讀習慣。不斷進步,終生學習。大學畢業後仍要學習。一生中都要不斷豐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無止境的。人生應有意義,有價值。要學會自主學習。讀書和沒讀書肯定是不一樣的,境界會不同。(如有可能閱讀原著),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富傢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韆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齣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男兒若遂平生誌。六經勤嚮窗前讀。”—— 趙恒 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醫者不醫愚。——魯迅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嚮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纔乾。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緬甸諺語)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積纍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 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學問,不掛嘴上。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誇己之長。
评分吳承學先生的大作,研究文體的人值得擁有。
评分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齣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麵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纔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齣。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彆。
评分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主要是每一篇幾乎都曾發錶在很好的刊物上。牛博士論文
评分書本不錯的,正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