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周刊》《新聞周刊》暢銷書榜
全球心理自助類暢銷書
幫助我們正確識彆和應對言語虐待
“我這樣說都是為瞭你好!”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動不動就喜歡說教,甚至譏諷、辱罵你,卻總戴著“愛”的麵具。
這就是典型的言語虐待,它的殺傷力有時甚至超過瞭肉體傷害,給你帶來鑽心的疼痛,卻不留痕跡。 幾乎每一個人都領教過言語虐待的殺傷力。
在《不要用愛控製我2》中,暢銷書作傢帕萃絲·埃文斯深入探討瞭言語虐待對女性和傢庭的傷害,為深受其害並設法尋求幫助的人們提供瞭寶貴的洞見和改善建議。
如果你對下麵的任何一個問題迴答“是”,那麼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你的伴侶一周內對你生氣或發脾氣的次數是否超過三次?
當他(她)發脾氣後,他(她)是否經常不承認?
在設法與他(她)交流你所受的痛苦後,你是否覺得情況並沒有改善?
你是否經常鬱悶得想發瘋,好像你們倆使用的根本不是同一種語言?
《不要用愛控製我2》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列舉瞭言語虐待的各種情形,包括生活中存在的各種言語虐待的現象和受害者的感受,再從更寬泛的角度論述支配性權力和個人權力,並將兩種權力相對比。其次,考察瞭惡語施虐對象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最後,論述瞭言語虐待的基本模式。
第二部分,根據言語虐待錶現齣來的不同特徵,對言語虐待進行瞭分類,大緻分為壓抑、對抗、忽略、輕視等幾種類型,並論述瞭受到言語虐待的這些人的文化背景,提齣一些相互溝通和改變相互關係的適當方法。然後,幫他們找到齣現言語虐待現象的潛在原因,討論如何改善兩者的關係。另外,在這部分我還專門討論瞭孩子和言語虐待的關係問題。最後一章說的是這種言語虐待現在潛在的發展趨勢。
帕萃絲·埃文斯,埃文斯人際關係研究中心創始人,暢銷書作傢。埃文斯在全美建立瞭許多工作室,並在眾多媒體上露麵,為大眾治療心理創傷。其另一部著作《不要用愛控製我》被譽為人際關係領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我的頭一次婚姻讓我如墜地獄。無論我做什麼,不是做錯就是做得不夠好。在一次“戰鬥”後,我給哥哥打電話,因為我非常睏惑。他問我是不是被打瞭,我說:“沒有,不過我真有被打的感覺。”那天晚上,我開車去書店閑逛時發現瞭埃文斯的這本書,它改變瞭我的生活!非常感謝埃文斯小姐詳盡的信息,它們幫助我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巴剋霍爾茲·卡斯特羅諾瓦,36歲,金融公司財務主管
這些年,我購買瞭很多心理自助的書。對於處於言語虐待關係中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理想的信息。它從深刻的視角對施虐者和受害者進行觀察並提供瞭實用的建議。其中有價值的是可供受害者練習並使用的在實際談話中如何反應的內容。作為受害者,隻是讀這本書就讓我感受到無盡的力量,並伴隨著恍然大悟時發齣的“噢……”
——珍妮佛·沃茨,33歲,分析工程師
沒人願意總被人斥責。本書第二版指導人們如何應對這種對包括事業和個人生活等多方麵都有影響的“恃強淩弱”行為。帕萃絲·埃文斯列齣瞭虐待的等級,從輕微的挖苦,到非常齣格的威脅。這本書對於希望更好地瞭解並有效應對言語虐待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中西部書評
帕萃絲·埃文斯齣色地描述瞭言語虐待關係中各種類型。她提供瞭實用的、詳盡的細節,對可能齣現的各種情況給齣閤理的建議。我很欣賞她關於“支配權力和個人權力”和關於支配權力如何使人們的關係走嚮盡頭的討論。該書內容所涉及的內容遠遠超過人與人之間的虐待關係。
——佐伊,28歲,自由職業者
在結束瞭與一個極為自戀的虐待者3年的婚姻關係後,我纔對他為什麼會這樣有瞭些瞭解。如果我能夠早點讀到這本書,我也許會對隱蔽型言語虐待者的復雜心理、該采取什麼樣的策略來緩解他們的情緒有一些簡單的瞭解。
這本書講述瞭言語虐待者控製彆人時所使用的所有方法,有時這些方法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如果你覺得和你交往的人有憤怒、控製及言語虐待的問題,你應該讀這本書。感謝你,埃文斯,因為你指引我正確地應對與一位易衝動的虐待者的關係。
——剋裏斯廷·埃賓豪斯,26歲,公司人力資源主管
經曆過一次摺磨人的婚姻,我對言語虐對受害者産生的長期影響還是很敏感。該書對不同情況的施虐者及其受害者進行瞭非常好的深度剖析。作者對言語虐待這種不健康人際關係的長期影響時刻保持瞭關注。
——範·阿姆斯特朗,32歲,創業者
這本書準確描述瞭什麼是言語虐待。深入分析虐待性語言是如何用來主宰、控製而不是用來溝通、支持和保持親密的。言語虐待可能會很輕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傷害會難以消除,還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正常的生活。一旦你讀瞭這本書,言語虐待産生的不良後果就變得顯而易見。我經常嚮人們推薦這本書,這會幫助他們認識到為什麼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會感到睏惑和不快樂。本書也為心理醫生開展治療創造瞭空間,使受害者決定如何繼續生活變得更簡單。這是一本無與倫比的好書。
——凱西·莫雷利,31歲,心理醫生
我是在埃文斯的網站上發現這本書的。以前,我對言語虐待並不瞭解,是這本書讓我很好地受瞭一次教育。在每一章中,我都發現瞭自己,並可以迴溯到童年時代。它讓我明白,我時常在想我的婚姻齣瞭什麼問題,這並不是一件瘋狂的事情。它還讓我反思瞭我和我母親、姐姐的關係——以前,我甚至都不願意去想。我嚮那些睏惑於為什麼自己努力經營,卻關係始終不好(不僅限於男女關係,其他關係也適用於此)的他(她)推薦這本書。這本書會讓你開闊眼界,並指引你走上療傷之旅,最終,你會得到更美好的生活。
——菲尼剋斯·賴辛,40歲,公司副總裁
非常棒!我嚮那些處於言語虐待關係中的人們推薦這本書。書中有很多針對如何應付施虐者的提示和建議。這本書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觀念新穎且信息量極其豐富。
——派蒂·沃納,45歲,齣版社資深編輯
這本書改變瞭我的人生,也改變瞭那些我推薦讀瞭這本書的朋友們的生活。就算她們自己不是,也肯定認識一些處於言語虐待關係之中的其他人。對任何想要改進人際關係的人來說,認清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行為、如何定義他們的親密關係,這本書都很有幫助,我強烈推薦!
—— S.K.沃茨,37歲,市場經理
這是讓我開眼界的一本書。書中解釋瞭很多信息,盡管都是我日常接觸的,我卻沒太在意;我瞭解到人們對我所說的並非它們的錶麵意思,這並不總是我的錯。那些懷疑自己處於言語虐待關係中的人們應該讀這本書,它會使你的生活完全不同。真希望能親自對作者錶達我的感謝之情——為她充滿智慧的文字和多年的研究。
——葆拉·拜爾利,28歲,單親媽媽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本書都是必讀書。如果你自己沒有處於這樣的關係,你一定認識一些經曆過或者正在經曆的人。這本書給齣瞭答案,並使你做好解決或者改變現狀——哪怕這種關係看上去讓人絕望——的準備。還有很多虐待不隻限於言語,這也是本書教給你的,能幫助你恢復正常的生活。再說一次,這是一本必讀書!
——瑪麗·斯塔基,39歲,設計師
買下這本書。讀它。再讀一遍。我原本是買給一個朋友,結果我自己留下來並很快讀完瞭,非常好。他們也要再買一本。
關於使我們難受的虐待行為,可以隨手舉例。能夠把自己的經曆變成文字,並有能力阻止它的發生是非常有價值的。這錢花得值,我們的成長需要這本書。
——布拉德利·李維斯,26歲,文學碩士
在所有關於虐待的書中,沒有人比帕萃絲更瞭解虐待。帕萃絲以前也曾處於受虐的地位,因此她也是一位瞭不起的情感理療師。在幫助人們關注和瞭解虐待方麵,這本書做得很齣色。她關於虐待的其他兩本書也是必讀書。
——梅納切姆·蘇查特,38歲,書評傢
這本書很齣色,原因有以下幾點:(1)這本書可以準確幫助人們逐步經曆認識自身現狀的過程;(2)簡單易懂、資料詳實;(3)令人深省並站在客觀的角度,用新視角來看待世界;(4)讓人有力量去改變,在知識中找到希望。這本書的觀念現在已經得到瞭很好的發展。人們所錶達齣來的理解和支持,讓人吃驚。這很有幫助。
——默娜·李德爾,32歲,心理學博士
這是我讀過的關於如何應對虐待行為的心理自助圖書中好的一部。不僅是因為它詳細介紹施虐者的行為,還指齣為什麼指望他們有所改變是不現實的。該書還進一步介紹瞭各種言語虐待行為的特點以及麵對這些行為時如何做齣恰當的反應。我強烈推薦這本書,讀瞭它的人一定會備受鼓舞。
—— 邦妮·羅斯特,29歲,麵包師
在我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言語虐待”這個詞沒有一點概念。開始讀後,我被震驚瞭——這是關於我自己的生活啊!有點太不真實瞭。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有所察覺,但這本書讓我終於明白我的生活發生著什麼並使我獲得力量、受到教育。現在,我不再會對自己做齣的決定和事情會發展成何種狀況心存疑問。以前我從沒寫過書評,但讀瞭這本書後,我覺得一定要寫點什麼。感謝那些在我之前評價這本書的人,因為你們的推薦,我纔買瞭這本書。我希望所有讀瞭這本書的人,也能像我這樣受益匪淺。我很希望能夠重新活一遍,而沒有我以前經曆過的睏惑。
——雷切爾·威廉姆斯,35歲,電颱主持
前言
序言
第一部分 形形色色的言語虐待
本部分開篇便列舉瞭言語虐待的各種情形,包括生活中存在的各種言語虐待的現象和受害者的真實感受,以便幫助大傢發現言語虐待行為中一些不易察覺的細枝末節。接著,文中論述瞭兩種權力:支配權力和個人權力,並將兩者加以比對,以這兩種權力為背景,比較虐待行為和非虐待行為的關係。然後,考察瞭一些伴侶的經曆,揭開瞭言語施虐者及其受害者的生活現狀。我發現,他們彼此相當的缺乏溝通,不瞭解對方的內心世界。通過一係列研究,我們瞭解到言語施虐者是如何影響其伴侶的,包括她的思維方式、感覺以及信仰。
文中還探討瞭受虐者的諸多睏惑,有的是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有的是由於言語虐待所引起的。最後,論述瞭虐待的模式以及言語虐待在夢境中的反應,言語虐待的外在錶現和內在特徵,這些特徵對大傢提齣警示,告誡我們要麵對現實,因為我們的關係並非如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和諧。
第一章 各種各樣的錶現形式
第二章 控製欲的真是錶現
第三章 尊重且理解:非虐待行為關係
第四章 操縱且否定:虐待行為關係
第五章 産生的後果
第六章 受虐者的自我感覺
第七章 障礙和模式
第二部分 改善言語虐待的方法
改善言語虐待的方法 在前一部分裏,我從廣義的角度對兩種權力模式——支配權力和個人權力——進行瞭對比,並考察瞭這兩種不同的權力模式所帶來的不同的生活狀態,亦即狀態Ⅰ和狀態Ⅱ。生活在狀態Ⅰ之下的伴侶,一方總想控製另一方,並懷有敵意;生活在狀態Ⅱ之下的伴侶,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我在兩種權力模式的背景之下考察瞭伴侶之間的關係,最後列舉瞭一些受虐者的親身經曆。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我將對言語虐待進行更為細緻的考察。仔細甄彆言語虐待的特徵和分類,以及發生變化的步驟和預防措施;還將探究言語虐待現象的潛在原因,並圍繞著如何糾正來討論一些重要問題;深入考察在一個存在言語虐待的傢庭中,孩子和父母們會麵臨哪些問題。
第八章 特徵和分類
第九章 憤怒也能成癮
第十章 溫水煮青蛙
第十一章 認識和改善
第十二章 極其有效的反應
第十三章 恢復到正常狀態
第十四章 往事不再迴首
第十五章 潛在的原因
第十六章 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
第十七章 幫助孩子正確應對言語虐待
第十八章 10個常見問題
第八章 特徵和分類
與贏得一個人的心相比,擊垮一個人的精神更容易使我們獲得權力感。
——埃裏剋·霍弗
言語虐待是指那些具有攻擊性和傷害性的語言,是一種心理暴力行為。
有哪些特徵
1.傷害性大。如果施虐者否認自己有言語虐待傾嚮,他造成的傷害會更甚。因為他誤導受虐者的感受,使其不能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形成正確認識,於是變得更加睏惑不解。
2.主要攻擊伴侶的性格和處世能力。在施虐者的一再指責之下,受虐者會對自己産生懷疑,認為自己的確有問題,或者處世能力欠缺。例如貝拉已經注意到:
我丈夫經常說我是一個很糟糕的司機。他說多瞭,我便真認為自己在駕駛方麵存在問題。而實際情況是我開瞭27年車,沒有發生過一次事故,也沒有收到一張罰單。而我竟然會産生自己有問題的想法,這簡直像被洗過腦一樣。
3.也可能是公開的(例如大發雷霆,或者高聲謾罵,直指受虐者),也可能是隱蔽的(這種虐待形式非常間接、微妙,例如洗腦就屬於這種情形)。公開的言語虐待通常錶現為指責和非難對方,使受虐者感到迷惑、受傷。隱蔽的言語虐待通常錶現為對對方的一種暗藏的侵犯,由於其隱藏性,因此不易被察覺。這種虐待形式如一種慢性的病毒,既控製受虐者,還不讓她覺察到。
4.貶損的話往往用關心做僞裝。艾倫給我舉瞭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的丈夫在責備我時總是很平靜,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他說:“我們從來都無法好好討論一本書,我想真正的原因是,你還不能理解一些很普通的詞匯,而這些詞匯是一般的美國人都能理解的。”聽瞭他的話,我暗想:“難怪我們之間的交流存在很多問題,原來是因為我不能理解一些普通的詞匯。”一陣巨大的痛楚和絕望感嚮我襲來,所有的痛苦都源於我的無知和淺薄,我對自己深感絕望。
5.目的是操縱和控製對方。雖然在通常情況下,受虐者並不知道自己被對方操縱和控製,但是她會對這種與設想有很大差彆的生活狀態不滿,會覺得很不幸福。
6.有一定的欺詐性。言語虐待者對待伴侶的通常態度是冷漠、輕視或貶低,一般來說,其伴侶受到言語虐待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她的自尊心正逐漸喪失,並且毫無意識。
她完全失去瞭自信,甚至也意識不到。
她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改變自己的行為,認為這樣就可以不再受到傷害。
她可能已被巧妙地洗腦,自己卻毫無察覺。
多拉曾這樣對我說:
雖然我受到瞭言語虐待,但朋友們看不齣來;伴侶對自己和對雙方的關係的描述也不會讓我清楚什麼,所以我無法從他們口中得知我受到瞭言語虐待的事實。請在寫書時一定要闡明,言語虐待是多麼模糊、多麼微妙、多麼具有欺詐性。要提醒處於存在言語虐待關係中的人,因為她們會逐漸習慣伴侶的說話方式,雖然會迷惑不解,但並不知道已經發生瞭言語虐待。
7.發生時往往毫無徵兆。齣乎受虐者的意料之外是言語虐待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像前麵已經討論過的,言語虐待的産生往往沒有任何徵兆,如同晴天霹靂,令受虐者手足無措。不管她多麼機智聰慧、明辨是非,也不管她有多深遠的見地、多準確的預見性,都難以預料言語虐待的突然發生。她不能理解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突然發生,更不知道怎樣阻止言語虐待的再次發生。
8.是伴侶關係之間的一個問題。每個傢庭中都有許多需要夫妻雙方共同討論的問題,意見不一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比如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在共處和獨處的時間分配上,甚至在看電視上,都可能發生爭論。爭論會破壞雙方的情緒,但如果雙方態度友善,就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但在有言語虐待現象的傢庭中是另一種情形,爭論不再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問題,而會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且爭論的頻率也不是偶爾而是經常。所以這種傢庭中的爭論不可能有解決辦法,隻要言語虐待不休,爭論就不止。
9.雙重特徵明顯。言語虐待者說話的方式和他想要錶達的真實意圖往往相差很遠。這個特徵可以舉齣很多例子來說明。比如施虐者有時會指齣伴侶有些什麼不對,他的真實行為和動機是在挑剔伴侶,但聲音溫柔、態度誠懇;有時會對其無端指責,大發雷霆,卻又在伴侶的質問下稱自己並沒有生氣;有時他會熱情地邀請她齣去吃飯,但在吃飯的過程中卻又錶現得疏遠而冷漠。所有這些都是言語虐待錶現齣來的雙重特徵。受虐的伴侶常常這樣告訴我:
“他說他愛我,同時又告訴我他可以隨心所欲,說任何他想說的話。”
“他說自己很隨和,可以接受任何人,同時他又不斷指責我,歧視我的感覺和想法。”
“他說他精神很放鬆,心態很平和,但是他總在怒氣衝天,總在暴跳如雷。”
“他說他很支持我,理解我,但我卻覺得他很遙遠,即使和他坐得再近,我依然感覺到被他放逐的孤獨。”
10.通常是逐步升級,程度和頻率逐步加強,模式的變化也是緩慢的。例如在存在言語虐待的伴侶關係中,早期的虐待現象往往是施虐者通過開玩笑的方式來貶低其伴侶。這是因為在剛開始他還有所顧慮。當他發現這虐待並沒有遭到強烈抵製時,慢慢地其他方式就會接踵而來(後文中將詳細列舉各種方式的言語虐待)。
許多言語的虐待會慢慢演變成肉體的虐待。一開始,這種肉體的虐待並不激烈,而且非常微妙,例如不經意地拉拉扯扯、推推搡搡,令人難以覺察。一旦沒有任何阻力,很快,這種隱蔽的肢體衝突就會變成公開的虐待——施虐者開始大展拳腳。我曾采訪的一位受虐者說,隻要她與伴侶單獨在一起,距離稍近些,比如倆人一塊兒看一幅掛在牆上的地圖,對方就會踩她的腳。而當她嚮其抱怨時,施虐者卻顯示齣一副無辜的錶情,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有這事發生。於是踩腳事件很可能繼續,她的再次提醒沒有任何作用。
在言語虐待不斷升級、嚮肉體虐待轉變的過程中,施虐者的錶現之一可能是不斷侵入其伴侶的個人空間,乾擾她的正常生活。我采訪到的一個受虐者曾告訴我一些她自己的經曆。她說,她喜歡給自己煮一杯咖啡,然後拿個靠墊在長椅上舒舒服服地放鬆一下,但如果這時她離開屋子,哪怕幾分鍾,迴來後就會發現伴侶躺在瞭她原來的地方,麵對歸來的她也無動於衷。她說,坐哪張椅子並不重要,問題是每次都這樣。後來,這種情形進一步發展,每次她想到冰箱裏取東西,或者到飲水機邊倒水,她的伴侶總是要搶先一步站到她前麵去。這位女士伴侶的錶現是言語虐待嚮肉體虐待過渡中的重要一環,發展下去就會齣現肉體的虐待。我經常和一些為受到肉體虐待的婦女進行心理治療的醫生打交道,他們告訴我,所有受到肉體虐待的婦女都受到過言語虐待。
如何分類
接下來,我對言語虐待的各種現象進行歸類,並分彆予以解釋。其實不管哪種形式的言語虐待,都是以支配權力為主要方式。在施虐者對伴侶實施言語虐待時——比如以微妙的方式打擊伴侶的興趣——意味著自己擁有瞭更多權力。也許我們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對施虐者來說,他的確有這種感覺。那是不是意味著受虐者都感到受到瞭打擊呢?這倒未必,受虐者可能覺得受到瞭打擊,也可能隻是悲傷和痛楚——悲傷與愛人興趣不一緻,從而不能交流更多的思想,分享更多的快樂。興趣不一緻是否意味著施虐者也無法享受樂趣呢?這是錯的,因為施虐者仍然可以享受到自己的樂趣——他隻要感覺可以實施支配權力,就找到瞭自己最大的樂趣。可惜受虐者從來不知道這一點。
言語虐待會阻礙伴侶關係的正常發展,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受虐者卻意識不到,她可能生活在幻想之中,認為自己與伴侶的關係很正常。産生這樣的想法有各種理由,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是她認為在夫妻關係中,每個人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伴侶也不過是在發揮自己的作用而已,所以她認為施虐者的行為並不過分。
言語虐待者最常見的錶現是憤怒,他們經常感到十分惱火。生活中有許多不確定性,對未知的恐懼或者各種壓力會使他焦慮不安,於是通過憤怒來錶現——不過也許是憤怒使他感到心神不定。不管屬於哪一種情況,他們都不肯接受這樣的感覺,也不能傳達給伴侶一起分擔。異常情況通常隻會讓他們錶現齣憤怒。感覺是人類的基本能力,它像思考一樣,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種特質。但不幸的是,言語虐待者不認可自己的感覺,他不接受感覺反映齣的真實情況,也不願嚮伴侶傾訴。他在自己和伴侶之間建起一堵厚厚的牆——寜願保持距離,也不和她溝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狀態Ⅰ之下,人與人之間有堵牆是必須的,人與人之間有距離那也是必須的。因為他們認為,不管是建一堵牆還是保持距離,都可以防止“敵人”靠近。具有言語虐待傾嚮的人,都會有意無意地把伴侶看成敵人,或者想當然地認為她具有威脅性,必須加以控製。結果,言語虐待者用言語來發動一種戰爭,以增強控製,而伴侶對此卻一無所知。言語就是施虐者的武器,有多少種武器,就形成瞭多少種言語虐待的種類。
壓抑型 輕視型
對抗型打擊型
貶損型威脅型
掩蓋型——用玩笑掩飾言語虐待辱罵型
阻礙和轉移型健忘型
指責和責備型命令型
評價和批評型矢口否認型
憤怒型,對對方惡語相嚮(這個類型將在第九章論述)
壓抑型
伴侶關係不像普通人際關係那樣,僅限於交流某些信息,它需要更為親密的接觸。親密需要相互理解,不僅要傾聽對方的感受和經曆,更要理解對方的感受和經曆,這是親密的基礎。隻要有一個人不願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也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發自內心地支持對方,那就很難建立起親密的關係。雖然夫妻二人不可能總是心有靈犀,有時在互相理解或者錶達自己的感受方麵的確存在睏難,但是他們必須有相互理解的願望。比如有些人很關心對方的感受,會詢問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是你要錶達的意思嗎?”或者問:“你是這樣感覺的嗎?”或者說“我認為……”“我覺得……”但如果隻是一人有這樣的想法,同樣難以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一般來說,言語虐待者會無視伴侶的傾訴,否認伴侶的體驗,拒絕分享彼此的感受。這些做法違反瞭正常伴侶關係間的一些基本準則,屬於自我壓抑型,從而形成瞭自我壓抑型的言語虐待。
壓抑型言語虐待是指施虐者封閉自己的思想、感受、希望和夢想,不願意與彆人分享。對待伴侶也是沉默而冷淡,盡可能地少暴露自己的想法。言語虐待者可能會在很長時間內不和伴侶交流,對伴侶發來的溝通請求,要麼是敷衍塞責,要麼是充耳不聞。這種情形可能持續幾個月,也可能是幾年。
這種類型的虐待之所以會在伴侶關係中潛伏多年而不被發現,是因為受虐者會給他的行為找到各種理由。伴侶在與其溝通無效後會猜測,他可能喜歡安靜,他可能有些害羞,他可能比較內斂,他可能有些遲緩,他或者還有輕微的自閉。諸如此類的理由,她會想齣很多,而任何一個理由都能解釋他的行為,遺憾的是這些理由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雖然受虐者也希望伴侶能多陪自己講講話,但她知道不能要求太多,她已經認可瞭伴侶的現狀。伴侶是願意和自己分享感受的,對這一點她從來深信不疑。一些受虐者總是這樣說她們的伴侶,他“隻不過過於羞澀而已”。下麵是梅爾的妻子對其丈夫的一段講述,這段對話形象地反映瞭上述情形。
梅爾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很少說話。有一次我聽到梅爾和他弟弟談到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我們最近纔看過。梅爾說他想知道在銀幕上那個演員在想些什麼。我很詫異,梅爾從來沒對我說過他想知道什麼。他弟弟走後我對他說,聽到他跟弟弟談到那部電影我很高興,錶達自己的想法很不錯,我非常願意和他這樣交流,希望以後有什麼想法能和我一起分享。
我以為我說完他就會理解我瞭,不僅會理解我,我認為他能和我交流,讓我知道他的想法,這說不定對他自身是一種突破。要知道,梅爾總是很沉默,除瞭偶爾開開玩笑,偶爾發錶一點意見之外,很少說他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一直以為他有某種程度的自閉癥。我現在告訴瞭他我對他的想法非常感興趣,我以為他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但是他卻迴答說:“哦,好吧,以前我以為你對我的想法並不感興趣,所以我沒有和你多說。”聽瞭這話我很睏惑,他的口氣好像是有意為之,可是我卻一點都不知道。
科拉也有相同的經曆,她的伴侶也很少和她進行交流,她告訴我:
麵對這種情況,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自己做得更好些,比如對身邊的事情多一些興趣,讓生活能多一點情趣,或者多讀些書,受到更高的教育,他就會更多地和我交流自己的想法瞭。
我真正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産生懷疑是從一件小事開始的。有一天,我去拜訪一位好友。正準備走時她丈夫迴來瞭,進門就開始講他在網球場遇到的那個傢夥如何如何。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科特從來沒有這樣和我交流過他的生活見聞。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些不對頭,幾十年來原來一直很孤獨。
壓抑型的言語施虐者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為自己的言語虐待加上僞裝。比如假裝沒聽見伴侶的講話,或者隨便拿起什麼東西閱讀,或者一邊看著電視,一邊漫不經心地對伴侶說:“繼續說吧,我在聽呢。”
當受虐者希望兩個人能更好地溝通時,他們往往會這樣迴答:
“我們之間沒什麼可說的。”
“你想讓我說什麼?”
“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我不是和你在說嗎?”
“你從來沒讓我說什麼。”
“為什麼我要告訴你?你自己還不是想乾什麼就乾什麼。”
“你不會感興趣的。”
施虐者的這些迴答增加瞭受虐者的睏惑。但因為施虐者有時也會與伴侶正常交流,提供一些他的這個角色應該提供的信息,所以伴侶認為彼此的關係還算正常。而事實上,他們之間沒有親密可言。
對抗型
與伴侶對抗是另一種類型的言語虐待,它的通常錶現為當受虐者說什麼話時,施虐者的反應往往是想控製伴侶。因為施虐者生活在狀態Ⅰ之下,他將伴侶看做敵對的一方,不允許她有不同意見,否則就會感覺自己喪失瞭支配權。所以,為瞭滿足自己的控製欲,他可能事事與伴侶爭論,反駁她的思想、觀念,甚至否認伴侶對生活的體驗。在言語虐待的所有類型中,對抗型對正常的夫妻關係破壞最大。伴侶之間本應該就一些事情進行討論,但對抗型的言語虐待阻止瞭所有討論的可能。施虐者會否認伴侶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正確認知,同時會韆方百計地隱藏自己對某事的看法。處於對抗之中的施虐者,好像隻能想到與伴侶對立的一麵,而他的伴侶則完全被濛在鼓裏,根本不瞭解他的真實心境和動機。對受虐者來說,一個壓抑型或者對抗型的施虐者總是很難理解的。
在第五章中,我敘述瞭科特和科拉之間的對話,錶明科特總是反駁科拉的想法。科拉說:“我想天氣可能很快會從炎熱轉嚮寒冷……”科特馬上反駁:“不是寒冷,是涼爽。”好像科拉真的預測錯瞭天氣,認為本地馬上要變得寒冷瞭,其實科拉想說的是天氣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而不是在精確地分析某個地區的天氣將會如何。不等伴侶說完就很快地予以反駁——既不聽她說完,也不分析她用的是什麼語氣、選擇的是什麼詞語、錶達的是什麼含義,隻是武斷地搶斷,這是這類型言語虐待者通常的錶現。
科特可能已經注意到特拉說:“我想……”他明知道科拉要錶達什麼想法,但他依然要立即采取對抗的姿態,因為他不允許科拉有自己的思想。一個言語虐待者反駁伴侶的時候,一般都很直接,語氣也很生硬。我們要反駁一個人時,通常會采用比較和緩的語氣,如:“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或者“我認為……”“我感覺……”而對抗型的言語施虐者決不會這麼說,他會很生硬地說你就是錯的。一個絕對的言語施虐者往往把對抗作為一種控製和支配伴侶的方法,以此來推翻伴侶的思想、信仰和感受。
科拉訴說瞭她遭到科特反駁的經曆:
如果我直接錶述自己的意見,或者就某事發錶自己的看法,科特總會說我說的不對。似乎是說錶達的每一個觀點,都會遭到他毫不遲疑的批評。不管我嚮他討論任何看法,他真正要跟我說的不過是一句:“不,根本不是那麼迴事。”即使我隻是描述我的個人感受,他也這麼否定。
下麵我再列舉一些對抗型的典型的例子:
對話1
施虐者:他們換布景用的時間太長瞭。
受虐者:哦,我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施虐者:你錯瞭。
受虐者:是這樣,我的意思是說,這樣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但是我猜你不是這樣看的。
施虐者:(非常憤怒)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他們換布景用的時間長,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你應該知道的。任何一個評論傢都會站在我這邊!
受虐者隻是試圖嚮伴侶解釋,她的感受不太一樣而已,但伴侶卻激烈地指責她的所有體驗和感覺都是錯誤的。他錶現得那樣憤怒,那樣激動,以至於受虐者真的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感覺齣問題瞭。
對話2
受虐者:在我看來,我們國傢在軍事方麵花的錢太多,而在教育上的投資遠遠不夠。
施虐者:根本不是那麼迴事,你沒有任何數據來證明這一點。對話3
南和內德進行瞭一場對話,這場對話使南意識到內德的對抗傾嚮。對話中,當南錶示同意內德的意見時,發現內德馬上反悔,駁斥她的意見。然後南又將內德反駁的意見重復瞭一遍,錶示自己同意內德後來的意見,可是內德再次反駁瞭。下麵是他們的對話:
內德:這個燈罩不適閤這盞燈。
南:噢,是的,這個燈罩不適閤這盞燈。
內德:但實際上,它是適閤這盞燈的。
南:噢,它適閤這盞燈。
內德:但如果它脫色瞭,你就不能再說它適閤這盞燈瞭。
南:哦,我明白瞭。這個燈罩掉色瞭。
內德:這不是問題的所在。
南:那我想知道你到底想錶述什麼意思。
內德:不,你根本不是這樣,你隻是在麯解我的意思。
這段對話看起來奇怪極瞭,但對這對言語虐待者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言語虐待者的反駁和對抗會阻礙他和伴侶之間所有的交流,也破壞瞭他們之間建立親密關係的所有可能。
貶損型
貶損型的言語虐待者會否定他的伴侶的生活狀態,否定伴侶的自身感受。如果受虐者不能對貶損型的言語虐待形成正確的認識,就可能會對自己的感覺和人際交往能力産生懷疑。她會花費數年或者更久的時間,企圖找齣自己有什麼錯誤、與人交往時有什麼欠缺。貶損型的言語虐待否認受虐者的真實感受,扭麯她的一些正確想法,用歪麯事實來擾亂伴侶形成自己的正確感知,這種做法簡直稱得上是陰險。
舉一個讓你可以更深刻理解貶損型言語虐待的例子。在一傢商店中,本來價值一百美元的商品,打摺後卻隻賣一美分,你可以想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這幾乎錶明這個商品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瞭!在貶損型的伴侶關係中,施虐者對伴侶的體驗和感受大打摺扣,似乎它們就像那些被打摺成一美分的東西,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有時伴侶會進行反駁,比如,她說“你這麼說讓我有點兒受傷”,或者說“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值得開玩笑的,我感覺你在貶低我”,或者“你對我這樣大喊大叫的,我感覺非常不好”。而施虐者會否認伴侶的這些感覺,比如他會這樣說:“你的感覺一團糟,沒有任何意義。”這些話將受虐者的感覺打瞭個大大的摺扣,使她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感覺。下麵列舉瞭一些施虐者類似的言語:
……
這本書適閤所有人閱讀。隻是由於巧閤,書中的案例多數是從女士們那裏得來的,因此我更多地關注言語虐待給女性帶來的睏惑和痛苦,希望大傢不要以為我有偏見。為瞭保護個人隱私,對那些給我講瞭一些她們自己故事的女士們,我在書中都用瞭化名,並虛擬瞭她們的生活環境。書中的內容是綜閤多名女士的經曆寫成的,她們都是語言施虐者現在或以前的伴侶。
毫無疑問,言語虐待也是一種傷人的行為,與肉體上的傷害相比,不留痕跡,但帶來的痛苦一點也不會少,而且從痛苦中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讓受害者生活的氛圍越來越糟糕。在公共場閤,當一位女士與一位男士相處時,男人多半錶現得像是一位紳士。而私底下,他卻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樣,焦躁、易怒、冷淡、不可一世、冷嘲熱諷、沉默壓抑、支配欲強、索求無由都是通常的錶現。對於女人的抗議,他們總是找藉口,指責對方“無事生非”,或者找齣很多其他的理由予以反駁。通常情況下,受到惡語傷害的女性是沒有目擊者的,所以彆人無法理解她們當時的經曆,相反,朋友和傢人還可能認為施虐者是一個不錯的人呢,當然,這個傢夥自己也經常這麼認為。
盡管本書隻討論瞭女性的一些經曆,實際上,有些男性也受到過惡語傷害,但一般來說,與易怒的男性生活在一起的女性都有恐懼感,而男性不會這樣,即使他們也被惡語傷害到。
如果你經常受到惡語傷害,卻被模糊地告知:你對這種感知是錯誤的,你的感覺並不正確。其結果是你可能會懷疑自己的體驗,還意識不到自己在這樣做。我相信在讀瞭這本書後,會引發你似曾相識的感覺與經曆。
本書的目的就是為瞭使你能夠覺悟到那種無形的虐待和操縱,揭開語言施虐者的伴侶們所經受的言語虐待的細微差異和真實情況。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忘掉痛苦,不願迴憶那些不堪的經曆,而正是這些人的痛苦經曆構成瞭本書的主要內容。我們需要藉鑒過去,提醒人們,使大傢更清醒地選擇美好的未來。
這本書基於我對40多位受到惡語虐待女性的采訪,受訪者的年齡從21歲到66歲不等,她們與伴侶生活的時間平均為16年多,因此,我匯總瞭一共640年的言語虐待的經曆。大部分被采訪人已經離開瞭有言語施虐行為的伴侶,但對這段經曆的認知和整閤在5年、10年,甚至15年後還會曆曆在目。其實,她們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希望能改善相互間的關係,包括解釋、寬容、詢問、乞求。有些是個人或兩個人一起去心理谘詢;有些則希望盡可能獨立地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不問對方太多問題;還有些試圖更多地理解對方。但這些都不奏效,因為她們始終沒找到形成這種關係的原因。
讀完這本書後,如果你懷疑自己也處在一種受言語虐待的關係中,我希望你把這本書帶在身邊,去找專業人士谘詢一下。你需要支持,搞清楚生活的真實狀態,如果雙方都願意改變,建立和諧的伴侶關係還是可能的。
重要提示
如果你是一個言語虐待的受害者,如果你總想從靈魂深處找到以下這些問題的答案:怎樣纔能使對方理解你說的事情?怎樣纔能聽到對方的心裏話?怎樣纔能知道對方所說的並不是真心的感受?如果他時常有上述錶現,你可能被他誤導,相信自己在社交、領悟和感覺能力方麵存在一些問題,你可能會問:“我怎麼纔能使自己改變本性呢?正如上麵所言,‘如果雙方都願意改變,建立和諧的伴侶關係是可能的’。可我怎麼纔能實現這種良好的意願呢?”
不要絕望,我從不認為,為瞭與愛的人建立和諧關係,你就要改變本性。相反,我認為當你意識到瞭所麵臨的問題時,應該有所反應,當然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方式,要求改變現狀。如果你有這種反應,會麵臨一個問題,即可能“失去愛”,你當然會害怕;但如果你不這麼反應,你又會麵臨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即“失去自我”。
這本書還有一個話題,言語虐待是一個控製他人的問題,一種以權壓人的手段。這種虐待可能是明顯的,也可能是隱蔽的、長期的,同時具有壓抑性,巴奇和多艾奇在他們1980年的書中稱其為“製造混亂”。
言語虐待的影響是隱性的,也就是說不像肉體虐待那樣可以看齣來,不能以量來衡量。因為言語虐待沒有外傷,沒有青紫、黑眼圈或骨摺。傷害的程度取決於受害者精神痛苦的程度,受害者經曆的性質能錶現齣虐待的程度。
我的基本目的是使讀者首先認識到言語虐待的存在,因為言語虐待本質上是一種體驗,因此這整本書都與人的經曆有關。
以下這些事實非常重要,它們進一步加強瞭本書的觀點,可以更好地把握內容:
�� 一般來說,在言語虐待的關係中,施虐者不承認虐待的存在。
�� 言語虐待常常發生在緊閉的房門之後。
�� 言語虐待往往是肉體虐待的前奏。
稱呼是言語虐待錶現形式中最明顯的一種,大傢很容易辨識,但其他形式的言語虐待就不那麼明顯瞭。
都是值得推荐的好书,煊哥的书让他成长,我的书让我自省、解惑。。。为了更好的我们[耶]
评分还没有开始看,但是拆开看了一下书本的质量不错
评分贵霜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而且贵霜帝国出自文明水平不高的游牧部族,加之境内又有各种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迥然相异的民(种)族,这就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境内融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陀罗艺术即产生、发展、成熟于贵霜时代。贵霜的文化艺术和建筑对中亚有很大影响。犍陀
评分很好的东西,非常喜欢的
评分很好的东西,真的是很好,我感觉使用起来很不错。
评分很好的东西,真的是很好,我感觉使用起来很不错。
评分从书中寻得力量,值得一读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包装完好,快递很给力!
评分不要用爱控制我2不要用爱控制我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