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怎樣掌握京劇流派演唱技巧》講的是入門的基本功,是學唱京劇的基礎,因而講的是一般要求,是共性的東西。而《怎樣掌握京劇流派演唱技巧》講的則是,各流派的創立者是如何在其演唱中具體運用這些基本功,因而形成獨特的風格的,故這本書講的是個性的東西。比如,同是用氣,各有巧妙:程派對氣息量需要特彆大,因而特彆講究氣息控製,氣口安排繁多;而馬派唱腔中,用氣、調氣是一大特點,尤其是氣口掌握,偷氣、換氣,變化多端,運用自如。再如,同是發聲吐字,具體各不相同:有的強調字頭,噴吐有力;有的則拉長字腹,使其元音響亮;還有的重在字尾,善用鼻腔共鳴……京劇大師們就是善於依據各自不同的先天條件,充分運用各種技巧來修飾、美化唱腔和錶演,因而得以各具特色,創立流派。
作者簡介
張再峰,國傢一級演奏員,湖南醴陵市人,生於1955年。10歲跟醴陵張學城先生學習京鬍。1972年入湖南省文藝工作團京劇隊,後改為湖南省京劇團,師從王朝榮先生。1977年在馬連良大師之夫人陳慧蓮先生的支持下,在馬崇仁先生和馬小曼女士的引薦下,於李慕良先生門下“走讀”學習。後在中國戲麯學院進修,受業於吳炳璋教授、張素英教授,期間曾得到京鬍名傢杜奎三、薑鳳山、王鶴文、燕守平等先生的悉心指點,並聆聽瞭何順信、張似雲、遲天標、黃金陸以及張君鞦、言少朋、張少樓等名傢的授課,獲益匪淺。
張再峰從藝四十年,先後為著名麒派老生陳少雲、著名餘派老生曹劍文、著名餘派老生淩珂等名傢專職伴奏。
張再峰在2003年8月,曾為江澤民主席伴奏。2003年11月,為硃鎔基總理伴奏並切磋琴藝。
理論研究方麵,在《中國京劇》率先提齣“京鬍演奏要規範化”,並著有《京鬍演奏實用教程》與《京鬍演奏大教本》二書。在書中為京鬍演奏的各種技法命名,確立符號,對其操作程序進行瞭詳細解析,並藉用現代音樂理論、闡釋京鬍伴奏技巧中音樂鏇律進行的基本規律,便於業內交流,亦便於後學。吳炳璋教授審稿時,既驚且喜,譽此作“集腋成裘,言人所未言”,並親為作序。
2012年初,在《京鬍演奏實用教程》、《京鬍演奏大教本》的基礎上,齣版瞭《怎樣拉好京鬍》。
張再峰對京劇各行當的演唱技巧進行瞭多年的深入鑽研,很有心得,對齣字、歸韻、收音、氣息、行腔等方麵,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2011年元月齣版瞭《怎樣唱好京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留得清氣滿乾坤--梅(蘭芳)派演唱技巧
第一節 氣
1.丹田氣息
2.氣口設置
第二節 聲
1.梅派嗓音甜、亮的聲學依據
2.把握“迸嘴音”(“i”音口型)與“張嘴音”(“a”音口型)的平衡、協調共鳴
3.保持較高的演唱調門
第三節 字
1.依唱詞的聲調變化行腔
2.依唱詞的字頭、字腹、字尾行腔
第四節 腔
1.改良傳統鏇律、豐富旦行唱腔
2.改良“砸夯”唱法
3.延長音
4.常用小六度鏇法
5.倚音
6.小落音
7.斷音
8.腔音
9.推音
10.滑音
11.小擻音
12.實阻音
第二章 人道鞦聲勝春潮--程(硯鞦)派演唱技巧
第一節 氣
1.氣息控製
2.氣口設置
第二節 聲
1.保持靠後的聲音位置:
2.打開口腔內空,保持富有程派演唱特色的最佳共鳴
3.使用較低的演唱調門
第三節 字
1.依唱詞的聲調變化行腔
2.依唱詞的字頭、字腹、字尾行腔
第四節 腔
1.常用“清角”(4)、“變徵”(#4)、“變宮”(7)等偏音及縮小音程的鏇法
2.常用小二度連接的鏇法
3.升高宮音
4.小三度鏇法
5.級進鏇法
6.同音重復、雙鄰音反復的鏇法
7.以休止、切分等節奏來點綴唱腔
8.常在散闆中安插滾唱
9.立音
10.提拎著唱
11.腦後音
12.倚音
13.小落音
14.虛阻音
15.喉頭音
16.直音
17.頓感音
18.棗核音
19.嘴音
20.齶音
21.特徵鏇律
第三章 紅娘絕晌牡丹留香--荀(慧生)派演唱技巧
第一節 氣
1.丹田氣息
2.氣口設置
第二節 聲
1.較為靠前的聲音位置
2.運用較低的調門演唱
第三節 字
1.尖團字、上口字
2.咬字、吐字
3.打開字腹
4.聲調
5.襯字的運用
第四節 腔
1.特徵鏇律
2.強調小三度、純四度連續運用的鏇法
3.善用7(變宮)、#4(變徵)等偏音
4.升高宮音
5.運用切分節奏的鏇法
6.吸收河北梆子及其他音樂素材
7.口語化的演唱
8.滑音
9.倚音
10.小擻音
11.腔音
12.小落音
13.實阻音
14.棗核音
第四章 轉益多師終得“四似”博采眾長自成一傢--張(君鞦)派演唱技巧
第一節 氣
……
第五章 “清剛醇厚”催人醉 風靡眾“生”又一峰--餘(敊岩)派演唱技巧
第六章 須生泰鬥獨樹一幟 瀟灑飄逸雅俗共賞--馬(連良)派演唱技巧
第七章 “言”者已遠遺韻無窮--(菊朋)派演唱技巧
第八章 京劇演唱技法綜述
附錄:京劇音韻簡介
怎樣掌握京劇流派演唱技巧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質的要求,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教學藝術的領悟,對教學特色的追求。
評分
☆☆☆☆☆
張再峰在2003年8月,曾為江澤民主席伴奏。2003年11月,為硃鎔基總理伴奏並切磋琴藝。。
評分
☆☆☆☆☆
喜歡的書,用心去學。
評分
☆☆☆☆☆
評分
☆☆☆☆☆
喜歡.....................
評分
☆☆☆☆☆
評分
☆☆☆☆☆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
作者的又一佳作,集40餘年專研之心血,讀後收獲頗豐,愛不釋手,多購瞭幾冊送友人
評分
☆☆☆☆☆
書籍裝幀精美,將司空見慣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駕馭,從外錶到內文,從天頭到地腳,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滲透,從視覺效果到觸覺感受……始終追求“秩序之美”的設計理念把握,並能賦予讀者一種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滿足,開本大小很閤適,充滿活力的字體不僅根據書籍的體 裁、風格、特點而定.字體的排列,而且還讓讀者感受受第一瞬間刺激,而更可以長時間地品味個中意韻。從秩序有臻的理性結構中引伸齣更深層更廣瀚的知識源,創遊一番想像空間,排列也很準確,圖像選擇有規矩,構成格式、版麵排列、準確的圖像選擇、有規矩的構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個性化的紙張運用,毫厘不差的製作工藝……近似在演齣一部靜態的戲劇。插圖也十分好,書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圖形.包括插圖和圖案.有寫實的、有抽象的、還有寫意的。具備瞭科學性、準確性和感人的說明力,使讀者能夠意會到其中的含義.得到精神感受。封麵色設計雖然隻是書刊裝幀中的一部分但這個書設計彩鮮艷奪目、協調統一,設計齣來的畫麵,顯得比較豐富不會給人看一眼就産生沒有看頭的感覺,隻留下不可缺少的書名。 說明文(齣版意圖、叢書的目錄、作者簡 介)責任編輯、裝幀設計者名、書號定價等.有機地融入畫麵結構中.參與各種排 列組閤和分割.産生趣味新穎的形式.讓人感 到言有盡而意無窮。設計以及紙張很乾淨都是自己的美術設計,體鏇律,鋪墊節奏起伏,用知性去設置錶達全書內涵的各類要素有人說,讀者層次與素質不同.“陽春白雪,和者蓋寡”,影響發行量。那麼請看,甘肅的《讀者》發行至今,從未設計過這類低俗封麵,何以1991年發行150萬,1994年上升至390萬,雄居全國16開雜誌之首;餘鞦雨的《文化苦旅》、楊東平的《城市季風》都不是依靠封麵的廣告誘惑而令“洛陽紙貴”的。盡管它們的裝幀設計並不十分前衛和十分理想,但它們在流俗麵前的潔身自好是值得倡導的。還有一本被塵封20多年的學術著作《顧準文集》,封而極其樸素,齣版不久即在北京脫銷。由此可見,封麵的廣告作用不是左右發行量的唯一因素,內容的精萃纔是一本書的最齣色的廣告!作為一個從“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讀者買書是看內容不是看你的封麵!”等等歪麯書裝設計功能的壓力下掙紮過來的裝幀工作者,無論從專業上、理論上、感情上都無意貶低書裝設計的作用,而唯有更強烈的呼喚—本好書必須有一個好的裝幀設計!要尊重那些好書,善待那些好書,為它們創造齣獨特的有意味的書的藝術形象是我們的責任。 麯高未必和寡。沉淪汙濁爭相媚俗的封麵今天或許還有市場,明天就會被不斷提高審美情趣的人們所厭棄。正像近年來一些園林景區原有的熊貓垃圾桶被那些與環境和諧的樹根垃圾箱取代一樣。“聽音樂的耳朵是音樂創造的”,書籍藝術工作者的使命在於創造懂得欣賞美的大眾,使廣大讀者時時接觸情趣高超、形式優美的文化環境,使圖書市場逐步過渡成一個美育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