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陳氏幼習儒術,初為鄉間諸生,後因仕途不成,遂棄舉子業,乃究心醫學,以“良醫濟世”為勉,治病多奇中,從不計酬。士鋒平生好學,上探典籍之奧,博采諸傢之長,通過臨床實踐,擅長歸納總結,喜愛著書立說,以惠後學。其著作之豐,當為浙中之佼佼者,堪稱著述等身。
作者簡介
陳士鐸(1627-1707年),字敬之,號遠公,彆號硃華子,又號蓮公,自號大雅堂主人。浙江紹興入,清初著名送學傢。陳十鐸一生勤於著述,期著作有十六種之爹,惜大都亡鐵,今將存世之八種著作匯編成書,包括《外經微言》九捲、《脈訣闡微》(不分捲)、《本草新編》五捲、《石室秘錄》六捲、《辨證玉函》四捲、《辨證奇聞》十五捲、《辯證錄》十四捲、《洞天奧旨》十六捲。
內頁插圖
目錄
外經微言
脈訣闡微
本草新編
石室秘錄
辨證玉函
辨證奇聞
辨證錄
洞天奧旨
精彩書摘
或問川芎既散真氣,用四物湯以治癆怯,毋乃不可乎?不知四物湯中,有當歸、熟地為君,又有芍藥為臣,用川芎不過佐使,引入肝經,又何礙乎?倘四物湯,減去川芎,轉無效驗。蓋熟地性滯,而芍藥性收,川芎動而散氣,四物湯正藉川芎辛散以動之也。又未可鑒暴亡之失,盡去之以治虛勞也。
或問佛手散用川芎,佐當歸生血,為産門要藥,我疑其性動而太散,何以産後之癥偏服之,而生血且生氣也?夫血不宜動,而産後之血,又惟恐其不動也。産後之血一不動,即凝滯而上衝,則血暈之癥生矣。佛手散,正妙在於動也,動則血活,舊血易去,而新血易生。新血既生,則新氣亦自易長,又何疑川芎性動而太散哉。
或問川芎散氣是真,何以補血藥必須用之,豈散氣即生血乎?日:血生於氣,氣散則血從何生。不知川芎散氣,而復能生血者,非生於散,乃生於動也。血大動,則走而不能生;血不動,則止而不能生矣。川芎之生血,妙在於動也。單用一味,或恐過動而生變,閤用川芎,何虞過動哉。所以為生血藥中之必需,取其同群而共濟也。
【批】不動不生,血過動又失血,閤用川芎,自然得宜。
或問川芎妙在於動而生血,聽其動可也。鬍必用藥以佐之,使動而不動耶?不知動則變者,古今之通義。防其變者,用藥之機權。川芎得群補藥,而製其動者,正防其變也。雖然天下不動則不變,不製其動而自動者,必生意外之變,其變為可憂;製其動,而自動者,實為意中之變,其變為可喜。蓋變齣意外者,散氣而使人暴亡;變齣意中者,生血而使人健旺。血非動不變,血非變不化也。
【批】倡論可妙,真胸有智珠。
或疑川芎生血齣於動,又慮其生變,而製其動,則動猶不動也,何以生血之神哉?日:不動而變者,無為而化也。川芎過動,而使之不動,則自忘其動矣。其生血化血,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是不動之動,正治於動也,
或疑川芎生血,而不生氣,予獨以為不然。蓋川芎亦生氣之藥,但長於生血,而短於生氣耳。世人見其生血有餘,而補氣不足,又見《神農本草》言其是補血之藥,遂信川芎止補血,而不生氣,絕無有用補氣之中。豈特無有用之於補氣,且言耗氣而相戒。此川芎生氣之功,數韆年未彰矣,誰則知川芎之能生氣乎!然而川芎生氣,實不能自生也,必須佐參、術以建功,輔芪、歸以奏效,不可嫌其散氣而不用之也。
……
前言/序言
陳士鐸醫學全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東醫寶鑒》是朝鮮古代藥學史上的巨著,作者是朝鮮宣祖及光海君時代的許浚,於光海君2年(1610年)撰成,三年後(光海君5年)(1613年)正式刊行本書一書共有二十五捲,二十五冊,分內景篇(內科)、外形篇(外科)、雜病篇、湯液篇(藥學)、針灸篇五大部分。《東醫寶鑒》其實是繼承中醫理論並有所發展的産物,其中針灸等大部分是繼承、發展、抄錄中國古代醫學。本書選方豐富實用,收載15類,1400多種藥材。每方均注齣處,並收錄民間單方。此書主要參考中國醫擋如《素問》、《靈樞》、《傷寒淪》等83種和高麗醫學古醫書撰集而成,是朝鮮最佳的綜閤性傳統醫學醫籍。本書在朝鮮醫學傢所撰的漢方醫書著作中最負盛名,對指導臨床和文獻研究頗具參考價值。本書在韓國醫學史上的地位,足以和中國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相比,兩書同樣是記載各類草藥的醫書集大成之作。本書當時在日本和中國多次翻譯齣版,其後還譯成躕歐許多國傢語言。本書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産名錄,說明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承認《東醫塞豁》的曆史真實性、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獨創性、所記信息的重要性、相關人物的業績以及文化影響力等。
評分
☆☆☆☆☆
內容詳實,印刷精美,價格公道,閱讀方便,值得購買
評分
☆☆☆☆☆
紙質好,字清晰,
評分
☆☆☆☆☆
好書!好書!繼續學習。
評分
☆☆☆☆☆
編輯四診心法要訣(捲三十四)
評分
☆☆☆☆☆
包裝不錯,每本書都塑封保護,印刷質量也不錯。書角局部有摺損不影響使用,一本書到達讀者手中要經曆多少摔打也是不容易啊。
評分
☆☆☆☆☆
買來學習一下,裏麵很多方子皮說得那麼神奇
評分
☆☆☆☆☆
特彆滿意,謝謝店傢瞭
評分
☆☆☆☆☆
如該黑體處未能黑體,51頁(久坐濕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