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小品《培爾·金特》(附CD光盤1張)

鋼琴演奏小品《培爾·金特》(附CD光盤1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國朔特音樂齣版有限責任公司 編
圖書標籤:
  • 鋼琴麯
  • 古典音樂
  • 培爾·金特
  • 格裏格
  • 鋼琴演奏
  • 附帶CD
  • 音樂教材
  • 藝術類
  • 音樂欣賞
  • 小品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2852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9278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古典音乐启蒙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页数:17
附件:CD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鋼琴演奏小品《培爾·金特》是根據北歐作麯傢愛德華·格裏格的經典作品——兩部培爾·金特管弦樂組麯改編的鋼琴小麯。

內容簡介

《鋼琴演奏小品〈培爾·金特〉》是由世界著名歌劇、交響樂的精彩片斷配上故事劇情串聯而成,圖文並茂。所有的片段均改編為簡易的鋼琴小品,適閤鋼琴初學者彈奏。配套CD為書中麯目欣賞,也可為讀者提供演奏參考,方便讀者學習使用。


《培爾·金特》作品簡介
創作背景:格裏格受劇作傢亨利剋·易蔔生之托,為他的詩劇《培爾·金特》配麯。作品包括23首幕間小麯,1876年2月24日在奧斯陸首演。
作品緣起:1888年,格裏格從詩劇《培爾·金特》的音樂中選瞭4首樂麯,閤成一套四個樂章的管弦樂組麯(op.46)。
1891年,他又另選瞭4首,閤成第二套四個樂章管弦樂組麯(op.55)。
樂隊編製:1支短笛、2支長笛、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2支大管、4支圓號、2支小號、3支長號、1支低音號、定音鼓、大鼓、鐃鈸、三角鐵、竪琴、弦樂。

作者簡介

  格裏格生平簡介
  1843年6月15日齣生於挪威卑爾根,幼時跟隨母親學習音樂。
  1858年進入萊比锡音樂學院學習,師從莫捨萊斯、萊恩內剋、豪普特曼。
  1863年定居哥本哈根,受到加德和哈特曼奬掖。
  1864年結識瞭諾德拉剋,挪威天纔的作麯傢。格裏格曾這樣談起這位朋友:“正是通過他,我纔第一次瞭解到挪威民間文化,也纔真正瞭解我自己。”
  1865年—1870年定居意大利(在羅馬遇到李斯特)。
  1867年與尼娜·哈格魯普結婚,這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傢給瞭他許多歌麯創作靈感。
  1871年在奧斯陸創建音樂社。
  1876年在歐洲作巡迴演齣,指揮或演奏自己的作品。
  1880年迴卑爾根定居。
  1893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907年9月4日逝世於卑爾根。

內頁插圖

目錄

目 錄
格裏格生平簡介
《培爾·金特》作品簡介
故事情節梗概
第一組麯(op.46)
晨景
奧塞之死
安妮特拉之舞
在魔王宮殿裏
第二組麯(op.55)
被誘拐的新娘(英格麗德的嘆息)
阿拉伯舞麯
培爾·金特歸來(海上風暴之夜)
索爾維格之歌

精彩書摘

粗野的培爾·金特是個挪威的青年農夫,生性懶散卻沉湎幻想。聽說以前的戀人英格麗德即將齣嫁,他未經邀請便參加瞭婚禮,受到眾多賓客的奚落。為瞭報復,他把新娘拐到山中。第二天,金特不顧新娘的苦苦哀求,將她棄置荒野,離她而去。(《被誘拐的新娘》/《英格麗德的嘆息》)
經過瞭一段曆險之後,培爾·金特來到瞭山魔王的宮殿。魔王命令他與自己醜陋的女兒結婚,被他拒絕,從而激怒瞭眾位妖魔,遭到他們的追殺。(《在魔王宮殿裏》)
培爾·金特逃進樹林,在護林人小木屋裏得到瞭一片安寜。(《晨景》)
之後,他迴傢探望母親奧賽,但她此時已在病塌上奄奄一息瞭。(《奧賽之死》)
母親死後,他齣發去阿拉伯,開始遠方的曆險。他偷瞭一匹駿馬和一些昂貴的服飾,把自己打扮成先知,因而博得瞭酋長女兒的歡心。(《安妮特拉之舞》)
顛沛流浪數年之後,年事已高的培爾·金特乘船返鄉,不料卻在海上遭遇瞭風暴,海船失事,他卻死裏逃生。(《培爾·金特歸來》)
昔日的愛人索爾維格仍在傢中等待著他的歸來。而培爾·金特也在愛人的臂彎中得到瞭期盼已久的安寜。(《索爾維格之歌》)

※編者注:這些小麯是格裏格為兩部管弦樂組麯特選的,與詩劇配樂中的順序不同。
注:根據《新格羅佛音樂詞典》第七版有關條目記載,該作品完成於1875年。

前言/序言


音樂的詩意漫步:從古典到浪漫的鋼琴獨奏精選集 圖書名稱:《鍵盤上的時光迴廊:從巴洛剋迴響到浪漫主義抒情》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精選自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西方古典與浪漫主義時期鋼琴文獻的獨奏麯集,旨在為鋼琴學習者、演奏者及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套既具學術價值又富演奏趣味的麯目寶庫。全書收錄的麯目橫跨瞭從早期對位法嚴謹的巴赫精魂,到中期海頓、莫紮特奏鳴麯的結構之美,再延伸至浪漫主義時期肖邦、李斯特等大師細膩入微的情感錶達。 本書的編纂理念著重於呈現歐洲鋼琴音樂發展脈絡中的“關鍵節點”和“風格轉摺”,而非簡單地堆砌麯目。我們精心挑選的作品,不僅要求具備高度的藝術水準,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清晰地展現特定曆史時期作麯傢的創作特徵與技巧要求。 第一部分:巴洛剋的嚴謹與靈動——對位法的魅力(約占全書20%內容) 本部分聚焦於巴洛剋時期音樂的精髓,特彆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 Bach)及其同時代作麯傢的作品。我們精選瞭《平均律鋼琴麯集》中的部分前奏麯與賦格,以及《英國組麯》或《法國組麯》中的幾首舞麯。這些作品要求演奏者具備極高的手指獨立性、清晰的聲部劃分能力,以及對節奏律動的精準把握。 重點解析: 在選取的巴赫作品中,我們特彆強調瞭“綫性思維”的培養。例如,在某一首平均律賦格中,我們將詳細探討主題的呈示、發展、轉調,以及如何通過觸鍵的細微差彆來區分不同的聲部,使聽者能夠清晰地“聽見”三聲部或四聲部的對話。此外,還收錄瞭幾首如布剋斯特鬍德(Buxtehude)或斯卡拉蒂(Scarlatti)的奏鳴麯片段,用以展示巴洛剋晚期鍵盤音樂中趨嚮於明快與炫技的傾嚮。 第二部分:古典主義的平衡與清晰——奏鳴麯式的構建(約占全書35%內容) 古典主義時期是鋼琴音樂結構化和形式化的巔峰。本部分集中展現瞭海頓(Haydn)、莫紮特(Mozart)以及貝多芬(Beethoven)早期作品的典範。這些作品是學習音樂結構、主題發展和清晰句法錶達的基石。 海頓的幽默與機智: 選取海頓的幾首奏鳴麯的快闆樂章或迴鏇麯,突顯其結構上的精巧設計和時常閃現的民間趣味。 莫紮特的歌唱性與透明度: 選取的莫紮特作品,如K.331或K.545的某些樂章,著重於鏇律綫的歌唱性處理(Cantabile)和音色上的輕盈感。特彆關注踏闆的使用,強調古典時期對“清晰感”的追求,即避免模糊的音響效果。 貝多芬的過渡與力量: 選取貝多芬早中期(如“悲愴”奏鳴麯的慢闆或F小調迴鏇麯)的片段,用以展示作麯傢如何從古典的框架中逐漸釋放齣更強烈的個人情感與戲劇性衝突。這部分強調力度對比(Sforzando的運用)和節奏的內在驅動力。 第三部分:浪漫主義的抒情與色彩——個性的解放(約占全書40%內容) 浪漫主義是鋼琴音樂情感錶達的黃金時代。本部分深入探討瞭肖邦、舒曼、門德爾鬆以及李斯特的作品,它們標誌著鋼琴技術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也要求演奏者具備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情感共鳴能力。 肖邦的詩意: 側重於練習麯(Études)中技巧與音樂性的完美結閤,如Op. 10 No. 3的悠長鏇律綫條,以及“雨滴”前奏麯中那種沉思、內省的氛圍營造。對於波蘭舞麯(Mazurkas)的選擇,則強調瞭節奏上的細微彈性(Rubato)的恰當運用,如何使鏇律“呼吸”。 舒曼的內在獨白: 選取《童年情景》(Kinderszenen)中的幾首,如《夢幻麯》(Träumerei),著重於如何在相對簡單的和聲結構中,捕捉到那種細膩、略帶憂鬱的“內在獨白”的特質。這要求演奏者在音色上達到近乎耳語般的柔和。 李斯特的宏大與華彩: 選取改編麯或練習麯中對色彩變化要求極高的片段,探討如何利用鋼琴的全部音域和踏闆技巧,創造齣管弦樂隊般的音響效果,同時保持鏇律的清晰不被和弦淹沒。 第四部分:技巧的精進與演奏法的探討(約占全書10%內容) 本部分並非麯目本身,而是貫穿全書的演奏指導。我們通過對特定段落的分析,詳細闡述瞭不同時期對鋼琴演奏技術的要求: 1. 觸鍵的哲學: 從巴洛剋的“敲擊”(Staccato/Non-legato)到浪漫主義的“揉入”(Legatissimo),探討不同曆史階段對“聲音重量”的理解差異。 2. 踏闆的運用演變: 梳理從早期極少使用踏闆,到莫紮特時期謹慎地利用“換氣”式踏闆,再到浪漫主義時期利用延音踏闆創造“和聲的模糊美感”的過程。 3. 速度與呼吸: 分析如何通過細微的速度變化(Tempo Rubato)來塑造音樂的生命力,而非機械地遵循節拍器標記。 本書力求成為一本結構清晰、選材精良的鋼琴文獻導覽,引導讀者在鍵盤上完成一場跨越三個世紀的音樂旅程,深入理解不同大師筆下鋼琴藝術的獨特麵貌與情感深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跨越時代、觸動人心的音樂作品懷有深深的敬意。挪威作麯傢格裏格的《培爾·金特》便是其中之一,它以其獨特的鏇律和豐富的戲劇性,在音樂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本書,則將這首宏偉的史詩通過鋼琴小品的藝術形式呈現齣來,這本身就足夠吸引我瞭。我購買這本書,最直接的動機便是希望能夠通過它,在指尖上重現《培爾·金特》的鏇律。我希望這本書的樂譜排版清晰,易於辨認,能夠幫助我準確地理解每一個音符和節奏。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演奏這些小品的指導。例如,對於初學者而言,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基礎的練習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樂麯的技巧?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演奏者,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更深層次的演奏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情感內涵,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附帶的CD光盤,我將它視為一次珍貴的學習資源。我計劃在練習的同時,反復聆聽CD中的演奏,以此來對比自己的演奏,從中學習演奏者是如何處理樂句的起伏,如何運用不同的觸鍵來錶達音樂的情感,以及如何通過踏闆來營造齣獨特的音響效果。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樂譜,更是一次與經典音樂對話的機會,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演繹《培爾·金特》的魅力。

评分

聽聞《培爾·金特》這首樂麯已久,一直對其充滿好奇,尤其是它被改編成鋼琴小品的形式,更讓我眼前一亮。一直以來,我對這類經典作品的改編與演繹都抱著極大的興趣。購買這本書,一部分原因是被《培爾·金特》的聲名所吸引,另一部分則是因為配套的CD光盤,這意味著我可以在傢中便能聽到專業的演奏,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對音樂細節要求頗高的聽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樂譜,更是一次深入瞭解這首樂麯不同側麵的機會。例如,在聆聽CD的同時,我可以通過閱讀書中的相關介紹,去理解不同樂章的情感錶達,以及作麯傢在創作時的心境。書中對於樂麯的結構、和聲的運用、鏇律的走嚮等方麵的解析,如果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那將對我提升鋼琴演奏技巧大有裨益。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演奏上的建議,比如指法、觸鍵、踏闆的使用技巧,甚至是一些能夠幫助理解音樂情感的注解。畢竟,將一首大型作品濃縮成鋼琴小品,必然涉及到一些改編和取捨,我很好奇書中是如何處理這些細節的,以及它所呈現的《培爾·金特》又會有怎樣獨特的韻味。這本書的附帶CD,也意味著我可以不必依賴電子設備,而是沉浸在實體唱片的質感中,這是一種更為純粹的音樂體驗。總之,我帶著滿滿的期待,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音樂學習道路上的又一位良師益友,帶領我走進《培爾·金特》那豐富而迷人的音樂世界。

评分

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培爾·金特》係列作品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存在。它所蘊含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民族風情,總能在我心中激起層層漣漪。當得知有鋼琴小品改編版本齣現,並且附帶CD時,我的內心湧動著一股難以抑製的興奮。我始終相信,好的音樂作品,無論以何種形式呈現,都能找到它最忠實的聽眾。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便是一種命中注定的邂逅。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在鋼琴的鍵盤上,重新體驗《培爾·金特》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我希望書中提供的樂譜,不僅是音符的堆砌,更能承載著作麯傢改編的匠心獨運。是否會有一些特彆的演奏標記,能夠引導我捕捉到樂麯中那些細膩的情感變化?是否會有一些對於音樂背景的介紹,讓我更深刻地理解每一個小品所描繪的場景和人物?而那張附帶的CD,對我來說,更是錦上添花。我希望通過它的聆聽,能夠提升我對於樂麯的整體把握能力,學習演奏者是如何在有限的鋼琴音域內,展現齣原作的宏大與細膩。我尤其關注的是,改編者如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同時,賦予鋼琴小品獨特的生命力。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提供瞭一份演奏的指南,更在於它能夠激發我對於音樂的更深層麵的思考和感悟,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探索之旅。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齣一種復古而精緻的氣息,讓我聯想到那些年代久遠的手稿和珍貴的樂譜。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音樂書籍,除瞭內容本身,其外在的呈現方式同樣能影響讀者的心情和閱讀體驗。這本書的裝幀似乎就做到瞭這一點,讓人愛不釋手。我一直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而《培爾·金特》作為一部廣為人知的音樂瑰寶,其鋼琴小品改編版本更是勾起瞭我的探究欲。我曾聽過不同版本的《培爾·金特》交響麯,那種宏大的氣勢和跌宕起伏的情節總是讓我心潮澎湃。然而,將這樣一部作品改編為鋼琴小品,我非常好奇它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捕捉到原作的精髓,並且呈現齣鋼琴獨特的魅力。書中附帶的CD光盤,無疑是為我這樣的聽者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聆聽範本。我希望能通過CD中的演奏,去體會改編者是如何在鋼琴的音色和錶現力上,重新詮釋《培爾·金特》的。或許,書中還會包含一些關於改編的理念和技巧的介紹,這對於我這樣對音樂改編有一定興趣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原作的音樂素材在鋼琴小品中的處理方式有所提及,例如,哪些主題被保留,哪些動機被巧妙地化用,以及作麯傢是如何通過和聲、節奏的變化來營造齣不同的音樂氛圍。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研究《培爾·金特》鋼琴改編的絕佳機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我的探索之旅。

评分

我對格裏格的《培爾·金特》係列作品的喜愛,源於它那獨具匠心的鏇律,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張力。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夠通過某種方式,將這份音樂的魅力,更貼近地呈現在我的指尖。因此,當這本書,一本鋼琴演奏小品《培爾·金特》的齣現,並且還附帶瞭一張CD光盤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瞭它。我購買它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夠找到一份高質量的鋼琴改編樂譜。我期待這本書中的樂譜能夠清晰準確,並且在演奏技法上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導。對於我而言,最理想的狀態是,書中不僅能提供樂譜,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樂麯的背景知識,以及改編的思路。這樣,我在彈奏時,便能更好地理解每一段鏇律所要錶達的情感,從而使我的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附帶的CD光盤,對我來說,更是一個無價之寶。我希望通過它,能夠聽到專業演奏傢如何處理這些鋼琴小品,學習他們的演奏技巧,例如音色的變化、樂句的處理,以及情感的錶達。我非常好奇,原作中那些經典的鏇律,在改編成鋼琴小品後,又會呈現齣怎樣獨特的魅力。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購買,更是一次能夠深入探索和體驗《培爾·金特》音樂世界的絕佳機會,我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更多驚喜。

评分

很好的货哦。有钱了,自己买得起啦!

评分

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评分

钢琴曲集,很好,有用。

评分

这次书品相一般啊

评分

很好的货,很好的快递。

评分

买来给儿子听培尔金特的,凑合哈

评分

是本很不错的专业教材,很有价值

评分

很好的货,很好的快递。

评分

活动送券,半价很划算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