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 18-2012備案號J 253-2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材料、鋼筋焊接、質量檢驗與驗收、焊工考試、焊接安全。
內頁插圖
目錄
1 總則
2 術語和符號
2.1 術語
2.2 符號
3 材料
4 鋼筋焊接
4.1 基本規定
4.2 鋼筋電阻點焊
4.3 鋼筋閃光對焊
4.4 箍筋閃光對焊
4.5 鋼筋電弧焊
4.6 鋼筋電渣壓力焊
4.7 鋼筋氣壓焊
4.8 預埋件鋼筋埋弧壓力焊
4.9 預埋件鋼筋埋弧螺柱焊
5 質量檢驗與驗收
5.1 基本規定
5.2 鋼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網
5.3 鋼筋閃光對焊接頭
5.4 箍筋閃光對焊接頭
5.5 鋼筋電弧焊接頭
5.6 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
5.7 鋼筋氣壓焊接頭
5.8 預埋件鋼筋T形接頭
6 焊工考試
7 焊接安全
附錄A 鋼筋焊接接頭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附錄B 鋼筋焊工考試閤格證
本規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精彩書摘
5質量檢驗與驗收
5.1 基本規定
5.1.1 鋼筋焊接接頭或焊接製品(焊接骨架、焊接網)應按檢驗批進行質量檢驗與驗收。檢驗批的劃分應符閤本規程第5.2 節~第5.8 節的有關規定。質量檢驗與驗收應包括外觀質量檢查和力學性能檢驗,並劃分為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兩類。
5.1.2 縱嚮受力鋼筋焊接接頭驗收中,閃光對焊接頭、電弧焊接頭、電渣壓力焊接頭、氣壓焊接頭和非縱嚮受力箍筋閃光對焊接頭、預埋件鋼筋T形接頭的連接方式應符閤設計要求,並應全數檢查,檢查方法為目視觀察。焊接接頭力學性能檢驗應為主控項目。焊接接頭的外觀質量檢查應為一般項目。
5.1.3 不屬於專門規定的電阻焊點和鋼筋與鋼闆電弧搭接焊接頭可隻做外觀質量檢查,屬一般項目。
5.1.4 縱嚮受力鋼筋焊接接頭、箍筋閃光對焊接頭、預埋件鋼筋T形接頭的外觀質量檢查應符閤下列規定:
1縱嚮受力鋼筋焊接接頭,每一檢驗批中應隨機抽取10%的焊接接頭;箍筋閃光對焊接頭和預埋件鋼筋T形接頭應隨機抽取5%的焊接接頭。檢查結果,外觀質量應符閤本規程第5.3 節~第5.8 節中有關規定;
2焊接接頭外觀質量檢查時,首先應由焊工對所焊接頭或製品進行自檢;在自檢閤格的基礎上由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填寫於本規程附錄A“鋼筋焊接接頭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1.5 外觀質量檢查結果,當各小項不閤格數均小於或等於抽檢數的15%,則該批焊接接頭外觀質量評為閤格;當某一小項不閤格數超過抽檢數的15%時,應對該批焊接接頭該小項逐個進行復檢,並剔齣不閤格接頭。對外觀質量檢查不閤格接頭采取修整或補焊措施後,可提交二次驗收。
……
前言/序言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控製與技術規範集成 本書旨在全麵、係統地梳理和整閤當代鋼結構工程領域的核心技術標準、質量控製要點及先進施工工藝,為工程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一本具有高度實用性和參考價值的綜閤性工具書。全書內容嚴格依據國傢現行有效標準體係,並結閤工程實踐中的常見問題和最新發展趨勢進行深入闡述,確保技術指導的準確性與前瞻性。 本書的編纂立足於保障鋼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經濟性,覆蓋瞭從原材料采購、構件加工、現場安裝到最終驗收的各個關鍵環節。特彆強調瞭在復雜環境和高標準要求下,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嚴格的技術執行來保證工程質量。 --- 第一部分:鋼結構工程基礎與設計規範解析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鋼結構設計的基本理論框架,重點剖析瞭現行國傢標準中關於結構設計安全等級劃分、荷載取值及組閤的核心原則。 1. 鋼材的選擇與性能要求: 詳細對比分析瞭不同牌號的結構鋼材(如Q235、Q345係列及其高強度、耐候性變種)在力學性能、焊接性能和抗腐蝕性能上的差異。闡述瞭鋼材齣廠質量證明文件的審查要點,以及現場取樣復試的流程與標準,確保進場材料滿足設計要求。 2. 連接節點的理論基礎: 深入探討瞭螺栓連接和焊接連接在結構受力傳遞中的作用機製。對疲勞荷載作用下的連接設計原則進行瞭詳細解讀,特彆是對高應力區節點的構造要求進行瞭規範性說明。 3. 結構設計規範的實踐應用: 結閤最新的《鋼結構設計標準》等,係統梳理瞭梁、柱、支撐體係的穩定性驗算方法。強調瞭在抗震設計中,塑性鉸區和耗能元件的構造措施,以及在超高層建築中需重點關注的扭轉效應和風振控製設計。 --- 第二部分:鋼構件加工製造與質量控製 本部分是全書的重點之一,詳細規定瞭鋼結構構件在工廠預製階段必須遵循的技術規範和質量控製流程,這是保證結構整體性能的基石。 1. 鋼闆下料與成型工藝: 涵蓋瞭火焰切割、等離子切割及鋸切等不同下料方法的精度要求和熱影響區(HAZ)的控製標準。對於需要進行冷/熱成型的構件(如箱型梁的腹闆與翼緣的捲製),詳細闡述瞭允許的變形量、應力釋放處理及後續的尺寸檢測方法。 2. 零部件的預製與組裝: 嚴格規定瞭孔洞加工(鑽孔或衝孔)的尺寸公差和邊緣質量標準,特彆是對高強度螺栓孔的精細化要求。組裝過程中,對臨時支撐、夾具的使用規範,以及構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如中心綫偏差、垂直度、扭轉角)提齣瞭具體的允許偏差值。 3. 防腐塗裝體係的構建: 闡述瞭不同使用環境等級(如C1至C5)對應的防腐塗層體係選擇。詳細描述瞭鋼材錶麵處理的工藝流程——從除銹等級(Sa2.5或Sa3)的評定標準,到塗裝前的環境濕度、溫度控製。關鍵工序包括底漆、中間漆和麵漆的塗布厚度測量(乾膜厚度DFT)及附著力測試方法。 --- 第三部分:鋼結構安裝工程技術規範與控製 本部分聚焦於鋼結構從工廠到現場的運輸、吊裝、定位和連接的全過程質量控製。 1. 運輸、堆放與標識: 規定瞭構件運輸過程中的防碰撞、防變形措施,以及現場臨時堆放的穩定性和分區標識要求,防止構件混淆和二次損傷。 2. 基礎驗收與支座安裝: 強調瞭對混凝土柱頂或鋼結構基礎的平麵位置、標高以及預埋件(如地腳螺栓、錨闆)的精確度驗收。詳細說明瞭可調式支座和固定支座的安裝順序、找平等高調整的控製方法。 3. 構件吊裝與臨時固定: 深入解析瞭吊裝方案的製定原則,包括起重設備的選型、索具的綁紮方式以及吊裝過程中的控製綫觀測。重點講解瞭對高位、大跨度構件在提升和就位過程中的幾何綫形監測技術。 4. 現場連接工藝(螺栓連接): 係統闡述瞭高強度摩擦型螺栓連接的施工流程。詳細界定瞭“初擰”、“復擰”和“終擰”的扭矩控製範圍或轉角法控製標準。強調瞭對扭剪型螺栓施工後扭矩墊片(或標記)的檢查,以及對扭矩扳手(或扭剪型螺栓施工機具)的定期標定要求。 --- 第四部分:鋼結構工程的無損檢測與最終驗收 本部分整閤瞭確保結構可靠性的質量檢驗技術,並明確瞭工程移交的驗收標準。 1. 現場螺栓連接的質量檢驗: 詳述瞭現場連接質量的抽檢方法,包括超聲波法檢測螺栓預拉力的方法原理及適用範圍。同時,介紹瞭非破壞性的“敲擊法”和“拔齣法”在驗證螺栓連接性能時的應用規範。 2. 鋼結構錶麵保護層與塗層驗收: 提供瞭關於現場補漆、缺陷修補的具體技術指南,確保修補後的防腐性能與原工廠塗層一緻。明確瞭塗層耐候性、耐鹽霧性等指標的復檢要求。 3. 幾何尺寸與偏差控製驗收: 製定瞭對已安裝結構整體綫形、垂直度、水平度和節點剛性連接的最終測量驗收標準。特彆關注瞭結構在自重作用下及在部分荷載下的變形控製情況。 4. 竣工資料的整理與移交: 規範瞭竣工驗收文件(包括設計變更記錄、材料閤格證、施工記錄、檢測報告)的歸檔要求,為後續的結構使用、維護和安全評估提供可靠依據。 --- 本書特色: 本書摒棄瞭單純的規範條文羅列,而是以“問題導嚮、工藝解析、標準對照”為核心思路,將設計意圖與現場施工的可操作性緊密結閤,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可直接應用於工程實踐的、科學嚴謹的技術指導體係。書中所引用的所有標準、參數和流程均力求與最新的國傢現行標準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