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黨人的眼中看蔣介石。
评分不錯。。。。。。。。。
评分 评分從國民黨人的眼中看蔣介石。
评分國傢要富強,民族要振興,無論如何都離不開教育。所以,我們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充實大腦比充實口袋更為迫切,也尤為重要。書中盡管沒有黃金屋,也沒有顔如玉,但是,我們也還是要好好地讀書。因為書中有祖國燦爛的文化,書中有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書中還有取之不竭的智慧……
评分時值今日,那句古訓似乎已經過時,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瞭。在今天如果再有人在眾人麵前提及那句古訓時,一定會引來人們的譏笑或者非議。讀書這一行固然很好,但你也不能說其它的各行各業就都是“下品”呀,是不是?正如孔夫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是應當不斷更新。我想,站在今天的角度上,這句話是不是可以改為:“萬般皆上品,還有讀書高”呢?因為我們隻要努力去做,每一個行業一定都會很不錯的,都能成為“上品”。正所謂“三十六行,行行齣狀元”,不是嗎?當然,讀書也還依然是很高尚、很美好的事情。
评分書收到瞭,質量很好。
评分 评分團結齣版社是民革的下屬單位,以齣版文化社科、民國內容和人物傳記類圖書為主。該書拿到手,看著挺大,16開,300頁多一點,但並不重。作者是浙江永嘉人,1930年考取位於杭州的浙江警官學校,1932年8月畢業。畢業時通過戴笠的審查,被選入“中央警察研究所”(杭州特種訓練班)進行特務訓練,在射擊、駕駛、化裝、爆破、攝影、學方言等各科目裏,作者對攝影最感興趣(所以書裏的照片很多),班裏的同學裏有毛森(解放前任上海市警察局長)、薑毅英(後成為軍統裏的唯一女少將)等人。畢業後又到特務處在南京洪公祠的特訓班“再受訓”,結業後與徐遠舉(《紅岩》裏的徐鵬飛)等人被分到南京警備司令部郵檢處工作,1933年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1934年1月作者被派往福建從事情報工作,因立場不同,作者把十九路軍的革命行動誣衊為叛亂。1934年3月,作者進入“侍從室偵察班”,由此開始瞭護衛蔣介石的工作。這本書正是作者以一個侍衛人員的眼光,從側麵細節處觀察發生於蔣介石周邊的人與事,並以親身經曆,忠實記錄下侍從室警衛組織的幾次變動,揭開諸如先遣、偵察、警衛、內衛、外衛等日常工作的機密性。由於工作需要,作者拍攝瞭大量的照片,這本書收錄這批從未披露過的珍貴照片,留下時代瞬間而又永恒的印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