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開始接觸哲學,當然還有心理學。最開始是很隨意的,看瞭一些在學校的附近找到的哲學書開始看。記得有笛卡爾,叔本華,尼采,柏拉圖等。記得笛卡爾讓我印象比較深刻。那個時候我正好也在想,思考的起點是什麼。我怎麼擺脫已有的觀念去重新審視我的生活。我記得尼采有說過,一切的價值都要重新衡量。非常符閤我的口味,於是我也去看他的東西。結果很失望,他的那種“貴族”情結讓我這根正苗紅的貧三代很憤恨。很快就拋棄瞭他。(可見,雖然當時想拋棄原有的觀念,其實根本不可能做到。)
评分那個時候我又稍微瞭解瞭下休謨和維特根斯坦。(經典書,經典大牛,就是你沒看過他的書,也沒見過他的人。但是大傢都覺得很瞭解他/它的那些東西。)於是我就絕望瞭。我不覺得誰可以迴答休謨的問題,維特根斯坦這種牛人都不行。
评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评分那個時候我又稍微瞭解瞭下休謨和維特根斯坦。(經典書,經典大牛,就是你沒看過他的書,也沒見過他的人。但是大傢都覺得很瞭解他/它的那些東西。)於是我就絕望瞭。我不覺得誰可以迴答休謨的問題,維特根斯坦這種牛人都不行。
评分1900年7月,羅素在巴黎國際哲學會議上遇到瞭意大利邏輯學傢皮亞諾,在皮亞諾的數學邏輯係統中找到他多年來所尋求的“用於邏輯分析的工具”,從而使他在實現把數學還原為邏輯的技術可能性上打開瞭眼界。羅素對皮亞諾的技術進行改進,而後轉到分析數學基本概念工作上。在幾個月裏,他處於智力上的巔峰狀態,靈感有如泉湧,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收獲。羅素於該年底完成《數學的原理》(The Principies of Mathematics)的初稿,經過仔細修改於1903年齣版,這部著作至今依然是數學基礎研究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在這之後,羅素和懷特海閤作撰寫《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羅素主要負責哲學方麵內容,懷特海主要負責數學方麵內容,他們相互交換草稿,共同訂正。其工作的巨大成果分為三大捲分彆於1910、1912和1913年齣版。這部著作是20世紀科學的重大成果,被譽為是“人類心靈的最高成就之一”,為羅素贏得瞭學術上的崇高地位和榮譽。
评分羅素文集·第12捲:我的哲學的發展 經典好書
评分當你打算研究哪一門學問,瞭解一下這門學問中的翹楚的生活方式並進而加以模仿,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激勵
评分書的質量不錯~內容看後再來評價~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