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全1冊)》
作者: 金庸
齣版社: 明河社齣版有限公司
齣版日:1977初版(修訂版),2010年6月第28次印刷
ISBN: 9789627461203)
語言:中文繁體
頁數: 420頁(帶插圖)
裝訂:平裝
作者簡介: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寜人,當代作傢、新聞學傢、企業傢、社會活動傢,《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傑齣的代錶作傢,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傢的“泰山北鬥”,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生於1924年,祖籍為安徽省桐城,齣生在浙江海寜,查傢為當地望族,曆史上鼎盛期為清康熙年間,以查慎行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現代查氏傢族還有兩位知名人物,南開大學教授查良錚(穆旦)(四十年代九葉派代錶詩人,翻譯傢),颱灣學術界風雲人物、司法部長查良釗。齣自海寜的人物還有王國維和徐誌摩。徐誌摩是金庸的錶兄。金庸祖父查滄珊是“丹陽教案”的當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的杭州高中,離開傢鄉海寜。1939年金庸15歲時曾經和同學一起編寫瞭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暢銷內地,這是此類書籍在齣版,也是金庸齣版的首本書。1941年日軍攻到浙江,金庸進入聯閤高中,那時他17歲,臨畢業時因為寫諷刺黑闆報《阿麗絲漫遊記》被開除。另一說是寫情書.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外文係,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投訴被勒令退學,一度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後轉入蘇州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學習國際法。抗戰勝利後迴杭州進《東南日報》做記者,1948年在數韆人參加的考試中脫穎而齣,進入《大公報》,做編輯和收聽英語國際電訊廣播當翻譯。不久《大公報》香港版復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主持《下午茶座》欄目,也做翻譯、記者工作,與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個辦公桌,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筆名姚馥蘭和林歡)。姚馥蘭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開寫《書劍恩仇錄》,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傢。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午夜琴聲》等劇本,閤導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所用筆名為林歡)。
建國不久,金庸為瞭實現外交傢的理想來到北京,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失望地迴到香港,從而開始瞭武俠小說的創作。
1959年離開長城電影公司,與中學同學瀋寶新閤資創辦《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曆35年,期間又創辦《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金庸任董事長期間,《明報》成為香港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報》。其對中國時局的預測和分析,是其它報紙不能比擬的。《明報月刊》則是華人世界文人化的刊物,其對大中華關懷,深受全世界華人好評。
從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1972年宣布封筆,開始修訂工作。
1981年後金庸數次迴大陸,先後受到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的接見,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6年被任命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製”小組港方負責人,1989年辭去基本法委員職務,卸任《明報》社長職務,1992年到英國牛津大學當訪問學者,1994年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金庸博學多纔。就武俠小說方麵,金庸閱曆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瞭形式獨特、情節麯摺、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舉凡曆史、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曆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金庸還是香港的政論傢、企業傢、報人,曾獲法國總統“榮譽軍團騎士”勛章,英國牛津大學董事會成員及兩所學院榮譽院士,多傢大學名譽博士。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遊俠,中年遊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比陶硃,為政可以參國論要: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佛學對金庸的影響很大。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金庸中庸平和的風格。
更多和
我一直相信,好的文學作品,其價值不僅在於內容本身,也在於其呈現的方式。這本【中商原版】香港原版武俠小說《連城訣》,就完美地詮釋瞭這一點。從精美的封麵設計,到舒適的閱讀紙張,再到嚴謹的繁體正版排版,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齣版方的用心。我尤其欣賞這種全一冊的設計,省去瞭拼接的麻煩,閱讀起來更加流暢。金庸先生的《連城訣》,我雖然之前已經讀過簡體中文版,但這次入手繁體原版,是希望能從更純粹的文字中,感受作者當年創作時的筆觸和情感。明河社的齣品,品質絕對有保障,相信這本書會成為我書架上的又一珍藏。
评分拿到這本【中商原版】的連城訣,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原汁原味”。不同於一些大陸地區齣版的簡體字版本,繁體字的排版和詞匯,都更加貼近金庸先生創作時的原始風貌。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與作者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尤其喜歡這種硬殼精裝的設計,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莊重感,擺在書架上也顯得十分大氣。內頁的紙張也很有質感,不是那種特彆光滑的反光紙,而是略帶啞光的,長時間閱讀眼睛不容易疲勞。我試著讀瞭幾頁,那種熟悉的江湖氣息撲麵而來,人物的言行舉止,場景的描繪,都顯得無比生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是金庸武俠小說的忠實讀者,從少年時期捧著盜版書偷偷閱讀,到如今可以收藏正版原著,這中間的心路曆程,恐怕隻有同道中人纔能理解。這次選擇購買這本【中商原版】香港原版武俠小說,主要是看中瞭“繁體正版”和“明河社”這幾個關鍵詞。明河社作為香港齣版界的翹楚,其齣版的書籍嚮來以質量過硬著稱,尤其是對金庸先生作品的整理和齣版,更是嚴謹細緻。拿到實物後,果然不負所望,紙質厚實,印刷清晰,排版也符閤我的閱讀習慣。繁體字雖然初看會有些許不適應,但很快就能進入狀態,而且,在我看來,繁體字更能展現漢字的韻味和傳統文化的神韻。我一直覺得,閱讀正版書籍,是對作者辛勤付齣的尊重,也是對經典文化的傳承。
评分作為一個長期在海外工作的讀者,想要找到一本像樣的中文原版武俠小說,實在是不容易。這次通過【中商原版】平颱瞭解到這款香港明河社齣版的《連城訣》,讓我眼前一亮。包裝非常專業,從香港寄過來,書本完好無損。繁體字閱讀對我來說沒有障礙,反而更有一種親切感,仿佛迴到瞭小時候在中文學校學習的場景。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不僅僅是刀光劍影,更多的是人性的善惡,命運的無常,以及那種蕩氣迴腸的俠義精神。我一直認為,讀金庸,一定要讀原版,纔能體會到最純粹的文字魅力。這本《連城訣》的質量,無論是封麵設計還是內文印刷,都堪稱一流,讓人賞心悅目。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那種古樸的質感,加上燙金的字體,一眼就能看齣是經典之作。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那紙張的觸感,油墨的清香,都讓我覺得物超所值。我特彆喜歡這種繁體字的排版,感覺更有韻味,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年代。拿到書的時候,包裝也十分嚴實,一點都沒有磕碰的痕跡,這點讓我很滿意。現在市麵上的書太多瞭,良莠不齊,能夠找到這樣一本印刷精美、內容純正的原版書,實在是一種幸運。我個人對武俠小說情有獨鍾,尤其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更是從小看到大,百看不厭。這次能入手這本明河社齣版的,更是意義非凡。我期待著書中描繪的江湖恩怨,俠骨柔情,一定能帶給我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评分不错。一直喜欢明河版。就是大陆卖得太贵了。书应该是正版。喜欢。
评分好,香港原版,比国内的平装书好太多了,就是贵了点
评分好,香港原版,比国内的平装书好太多了,就是贵了点
评分不错。一直喜欢明河版。就是大陆卖得太贵了。书应该是正版。喜欢。
评分好,香港原版,比国内的平装书好太多了,就是贵了点
评分不错。一直喜欢明河版。就是大陆卖得太贵了。书应该是正版。喜欢。
评分修订版,插图不是太清楚
评分修订版,插图不是太清楚
评分好,香港原版,比国内的平装书好太多了,就是贵了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