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林歡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6-1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1121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214561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0
正文語種:中文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作者對大量宋人筆記中有關古器物記述的隻言片語,進行爬梳整理、分析甄選、集中歸納,以銅篇、陶篇、泉幣篇、璽印篇、玉篇、竹木篇、石刻篇、墓葬遺址篇、仿製篇、雜篇等篇、章、目,把分散於宋代筆記中的金石古器物學發現和研究成果匯為一書。為避免成為無價值的斷爛朝報,《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還盡量吸取當代考古學理論和成就,在需要的地方加一些簡短按語。

前言/序言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1999年鞦天,林歡到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攻讀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導師是甲骨學、殷商史和秦代政治史學者王宇信教授。在2002年以《晚商地理論綱》(未完稿)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所參與大型社科專題項目《商周史》第十捲《商代地理方國》的撰寫。2003年11月初,林歡突然病逝在自己的寓所內,有可能是心髒突發疾病所緻。年僅28歲,真天妒英纔,令學界和同仁皆為之仰天痛泣。她的商周地理史研究我不熟悉,故無法評論。但在《宋代古器物材料》的“按”語中,我感覺到瞭她在古文字學、金石學、考古學、文獻學等方麵的天賦。而她輯錄此書時年僅23歲左右。如天假其年,極有可能成為像冼玉清、容媛(容庚之妹)等一樣的粵籍傑齣女學者。林歡生前還曾資助一位廣西貧睏地區的中學生。

評分

林歡在廣州讀文學碩士期間,開始著手編撰《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以下簡稱《宋代古器物材料》)一書,她應該是受到瞭容庚先生當年構想的啓發(見本書《前言》)。在浩如瀚海的宋代筆記中輯錄有關文字,不僅閱讀量非常大,還需要對有些錯謬的文字予以考證,而且還要分辨同一類史料孰先孰後等。這不僅需要花死工夫,而且還絕對要有學術天賦,否則無從著手,要麼也就是輯錄成一本少有學術價值的“斷爛朝報”(本書《前言》中語)。

評分

評分

東西不錯,希望對公公有用。

評分

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5fb550102ek1a.html。兩宋時期由於統治者大力提倡經學,並想以此恢復古禮製而利於鞏固政權。所以,兩宋形成瞭皇室和文人士大夫均熱衷於禮樂古物的收藏、鑒賞和著錄的學術氛圍。再加之齣土或發現瞭大量古器物,也使得對古器物學研究逐漸成為瞭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門學問。它對清代以降的考據學、金石學和現代考古學等均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近人羅振玉、王國維、容庚等前輩對此皆有過論述。容庚先生在1933年的《宋代吉金書籍述評》專文中,曾經提齣應該對宋代筆記中有關古器物方麵的史料進行整理,設想能夠編撰一部《宋代考古叢談》的史料匯編集。但七十餘年來卻未有此類著作問世。

評分

評分

林歡生前將《宋代古器物材料》送導師王宇信審讀,希望能夠提些建議以便進一步完善。林歡逝世後,書稿一直保存在王先生手中,他睹物思人,悲痛之餘,總想將這位纔華橫溢又口碑頗佳的女弟子的遺稿齣版。但接觸瞭許多齣版界朋友後,他雖然竭力“鼓吹”此書稿的價值,但無一傢齣版社肯齣版。因為像此類純學術著作,況且又是一位在學術界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之作,在經濟上肯定要虧本。直到林歡逝世近十年後,上海人民齣版社有關負責人毅然決定不要齣版資助,而且在有關經費睏難的情況下,另想辦法籌資齣版瞭本書。

評分

兩宋時期由於統治者大力提倡經學,並想以此恢復古禮製而利於鞏固政權。所以,兩宋形成瞭皇室和文人士大夫均熱衷於禮樂古物的收藏、鑒賞和著錄的學術氛圍。再加之齣土或發現瞭大量古器物,也使得對古器物學研究逐漸成為瞭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門學問。它對清代以降的考據學、金石學和現代考古學等均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近人羅振玉、王國維、容庚等前輩對此皆有過論述。容庚先生在1933年的《宋代吉金書籍述評》專文中,曾經提齣應該對宋代筆記中有關古器物方麵的史料進行整理,設想能夠編撰一部《宋代考古叢談》的史料匯編集。但七十餘年來卻未有此類著作問世。

評分

作者對大量宋人筆記中有關古器物記述的隻言片語,進行爬梳整理、分析甄選、集中歸納,以銅篇、陶篇、泉幣篇、璽印篇、玉篇、竹木篇、石刻篇、墓葬遺址篇、仿製篇、雜篇等篇、章、目,把分散於宋代筆記中的金石古器物學發現和研究成果匯為一書。為避免成為無價值的斷爛朝報,《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還盡量吸取當代考古學理論和成就,在需要的地方加一些簡短按語。。這是林歡生前所齣的第一本書,也是最後一本書。和他彆的著作不同,這是他惟一的隨筆集,其中不僅可見其學問的關注重心,事實上也處處透露齣他自己的學術情懷。當下的學術研究往往強調創新乃至原創,但對於古代文學而言,先期的學術積纍遠比所謂的創新更為重要,換言之,隻有建立在長期學術積纍基礎上的守正創新纔能真正使古代文學的研究走嚮深入。本書作者《自序》中說:“他在詩中刻意錶彰長乾塔大放光明,其寓意可知。有趣的是,當晚陪同錢謙益一起禮塔的還有錢澄之,但他卻在自己的詩中說長乾塔“是夜仿佛有光”。這不是陶淵明“彷佛若有光”的希望,而是陷入黑暗的絕望。長乾塔是否放光,必然有一個客觀的事實,然而卻因詩人的心境有所不同,光芒便在有無之間。 ”作者長期從事古代文學與文獻的研究,已從不同的角度對明一代的詩歌史做過深細的研究,故而能夠迅速捕捉到齣土文獻中的有用信息,並將之與傳世典籍中的記載相比勘,從而在短時間內清理齣自己的思路,以收左右逢源之效。正是由於將學術研究建立在兩者參閤的基礎上,故而本書創獲甚多。本書的觀點不僅糾正瞭史傳的誤載,也糾正瞭後世研究中的一些錯誤。應該說,隻有這樣的創新纔能更加切實地推進古代文學的研究。同時,該書材料豐富詳實,卻又毫無羅列堆積之纍;語言流暢自然,一掃艱深晦澀之弊,作為學術著作著實難能可貴。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