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韓復榘,非彼韓復榘——他不是笑話中所說的那樣……
韓復榘(1890-1938)直隸霸縣(今河北霸州)人,字嚮方。1910年入馮玉祥部當兵,曾任國民聯軍第六路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三方麵軍總指揮兼第六軍軍長、河南省政府主席。1929年投靠蔣介石,長期擔任第三路軍總指揮、山東省政府主席,陸軍二級上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在抗戰初期,因違令撤退,被蔣介石以“不遵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誘殺於武昌。
韓復榘是一個“名人”,除瞭他的經曆帶有一定傳奇色彩外,更多地是因為社會上至今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笑話,說他沒文化,是大老粗。真實的韓復榘是怎樣一個人呢?
《我的父親韓復榘》整體再現瞭國民黨陸軍上將韓復榘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介紹瞭他的個人生活,對子女的教育,與各方(馮玉祥、蔣介石、張學良、日本人、共産黨)的閤作、矛盾與鬥爭,理政情況(公務、文化、教育、剿匪、救災),時人、後人對韓的評價,等等。
周海濱,非虛構寫作者。口述曆史專欄作傢,鳳凰網曆史專欄作者。已齣版口述曆史作品:《傢國光影:開國元勛後人講述往事與現實》、《我們的父親:國民黨將領後人在大陸》、《失落的巔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負責人親屬口述曆史》、《迴憶父親張治中》。
韓子華,1923年生於北京南苑,河北霸縣人,韓復榘次子。1942年入北平中國大學,1945年入樂山武漢大學,1949年5月入北平華北大學學習。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1956年任教於甘肅省電力學校。1979年“右派”平反,後任蘭州市人大代錶、甘肅省政協委員。1984年後任民革甘肅省委秘書長、民革中央委員。曾在颱北《傳記文學》發錶特稿《記亡父韓復榘先生》。
●《我的父親韓復榘》入選4月新浪曆史好書榜
●今天讀瞭韓傳,感覺不錯。對歷史人物應該如此客觀地寫,很見民國軍人之風貌。雖為後人所述,不作刻意掩飾拔高,讀來很有味道。舊傢子孫,應該多做此項工作。
韓復榘的後事韓被殺,本人有失職,但罪不至死。蔣其實曾猶豫,但馮玉祥不言,李宗仁擠兌,梁漱溟下石,都有關係,唯何思源能說實情。蔣有挾私,但更要立威,特別在抗戰關鍵時刻。韓死,蔣以身後蕭條之由,給其傢十萬大洋,那時可是大數目,幫其遺屬渡過十多年,至子女成人。蔣還真講人情。
——復旦大學教授陳尚君
●在民國人物子弟寫的關於父輩的書當中,韓傢子弟所寫算最有學術規範的瞭(沒用之一),韓門有子如此,可堪告慰九泉瞭。
——軍事專傢、專欄作傢趙楚
●八十年代,我見過韓復榘的孫子,天津人,說到他的祖父:“其實我爺爺不像大夥兒說得那樣……”那時,我就知道:這人被黑瞭。
——思想史研究者、民間學者金綱
●韓子華先生口述、周海濱先生執筆的《我的父親韓復榘》已由中華書局齣版,讀畢,真是好書,有很多真實的細節,足證@老金曰(即學者金剛)先生判斷之正確。
——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錢文忠
●蔣介石為何要殺韓復榘?西安事變韓站在張學良楊虎城一邊
中華書局近日齣版的《我的父親韓復榘》一書,由民國將領韓復榘之子韓子華口述,周海濱執筆。這本書整體再現瞭國民黨陸軍上將韓復榘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
韓復榘育有四子,次子韓子華於1923年齣生在北京南苑的軍營附近,當時韓復榘任團長,韓子華的母親高藝珍是隨軍傢眷。韓子華口述的《我的父親韓復榘》介紹瞭韓復榘的個人生活、對子女的教育、與各方(馮玉祥、蔣介石、張學良、日本人、共産黨)的閤作,以及理政情況(公務、文化、教育、剿匪、救災),並有時人、後人對韓的評價等內容。
——《南方都市報》
●揭秘真實的韓復榘
韓復榘是一個“名人”,除瞭他的經曆帶有一定傳奇色彩外,更多是因為至今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笑話,沒文化,大老粗,但真實的韓復榘是怎樣一個人呢?近日,《我的父親韓復榘》一書推齣,整體再現瞭國民黨陸軍上將韓復榘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展現妖魔化下真實的韓復榘。
口述這段曆史的正是韓復榘次子韓子華。在他的眼中,齣身書香門第,舊學頗有根底的父親並非一介武夫。在《我的父親韓復榘》中,他不僅迴憶瞭父親的個人生活、對子女的教育,以及父親與馮玉祥、蔣介石、張學良等各方的閤作、矛盾與鬥爭。
——《東方今報》
●很多人都聽過關於民國軍閥韓復榘的一些笑話,這些笑話把他描繪成一個沒文化的大老粗。真實的韓復榘是怎樣一個人?由韓復榘次子韓子華口述、鳳凰網曆史專欄作傢周海濱執筆的《我的父親韓復榘》澄清瞭世人對韓的誤讀,迴顧瞭韓復榘波瀾起伏的一生,講述瞭其個人生活和傢庭情況,以及他與各方勢力(馮玉祥、蔣介石、張學良、日本人、共産黨)既有閤作又有衝突的復雜關係。梁漱溟曾說韓“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英勇善戰,又比較有文化,纔深得馮玉祥的信任和重用……去山東省主政八年,曾試圖做齣一些政績……對儒傢哲學頗為贊賞,且讀過一些孔孟理學之作,並非完全是一介武夫”,參諸本書,我們對韓復榘臉譜化的理解當有所改變。
——《中華讀書報》“本版推薦”(2013年05月08日10版)
●父親韓復榘並非一介武夫
有人以為行伍齣身的韓復榘隻是一介武夫,略通文墨而已,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父親齣身耕讀之傢,我爺爺是一位秀纔,以教私塾為業。他自幼隨父在塾讀書多年,對儒傢的典籍有根基,參軍後南徵北戰,但仍保持良好的讀書習慣。他主魯期間,山東省政府谘議、著名學者沙明遠經常為他講經書、史書,如《易經》、《左傳》等。
父親在我十幾歲時就去世瞭,他究竟是怎樣一個文化程度我也把握不準,我查閱瞭下資料,不妨去看看接觸過他的文化人是怎麼說的。
梁漱溟對韓復榘的評價是:“他對儒傢哲學極為贊賞,且讀過一些孔孟理學之作,並非完全一介武夫。”
——河北青年報
序言
第一章 河北韓復榘
第二章 主魯七年軼事
第三章 槍聲響起
第四章 傢屬離亂
附錄一 韓子華自述:我所瞭解的父親韓復榘
耕讀之傢
一度涉賭
死闖關東
初遇馮玉祥
辛亥灤州起義
再赴戎行
“棒打”劉汝明
驅逐溥儀齣宮
郭鬆齡密語
兵敗李景林
與徐永昌“撤齣來的交情”
袍澤孫良誠
“徐州會戰”之一幕
與顧祝同的一麵之交
北伐戰爭“飛將軍”
赤膊見公使
封疆釋兵權
督師武勝關
兄弟鬩於牆
扣閻未遂
與參謀長李樹春的不解之緣
與孫連仲的生死之交
附錄二 韓復榘傢的數學天纔
附錄三 韓復榘生平大事記
附錄四 韓應徵傢族錶
附錄五 七七事變前後的韓復榘
附錄六 我與韓復榘共事八年的經曆和見聞
我一直對那個年代的曆史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與重要人物相關的迴憶錄,總能從中獲得很多獨特的視角。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機會。通過作者的講述,我仿佛走進瞭那個時代,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生活狀態。我被書中描繪的一些場景深深吸引,那些細節真實得讓人難以置信。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事件的客觀描述,沒有過度的個人情感色彩,而是以一種近乎史學研究的態度,去呈現事實。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具有一定的曆史參考價值。我從中瞭解瞭許多我之前不知道的細節,也對一些曆史事件有瞭新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那個時代的人物和曆史事件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它讓我意識到,曆史並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由無數鮮活的生命和真實的故事組成的。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作者沒有迴避生活中那些不那麼完美的部分,而是以一種坦誠的態度,將一切呈現在讀者麵前。我看到瞭一個有血有肉的父親,一個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這種真實感,讓我感到無比親切。我仿佛在讀一個老朋友的故事,在分享他的喜怒哀樂。書中的一些細節,比如傢庭的變遷,人事的起伏,都描繪得那麼生動,那麼真實,讓人忍不住為之動容。我從中看到瞭生活的艱辛,也看到瞭生活的希望。它讓我明白,人生並非總是順風順水,但總有堅持下去的理由。這本書也讓我明白瞭,愛,是一種默默的付齣,是一種無聲的陪伴。它不是轟轟烈烈的錶白,而是點點滴滴的關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得到瞭洗禮,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新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很獨特,它不是那種跌宕起伏、情節跌宕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種娓娓道來的講述。作者以一種非常平和的姿態,將那些陳年舊事一層層剝開,讓我看到瞭一個非常立體的人物形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復雜情感時的剋製和內斂,沒有過度的煽情,卻能讓讀者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它像一杯陳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品味,纔能體會到其中的甘醇。我反復讀瞭幾遍,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那些曆史的印記,那些時代的變遷,都通過作者的筆觸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我對那個特殊的時期有瞭更深的理解。我感覺作者並不是在簡單地記錄,而是在用一種非常虔誠的態度,去梳理和呈現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記憶。書中的語言樸素卻不失力量,讀來讓人感到一種寜靜和思考。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字都飽含深情,每一個句子都經過瞭時間的沉澱。
评分這本書,我可是期盼瞭很久纔讀到的。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樸實無華的封麵吸引住瞭。翻開扉頁,一股濃鬱的時代氣息撲麵而來,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真摯的情感,讀來讓人動容。那些關於童年的片段,那些與父親相處的點滴,都描繪得那麼生動,那麼真實,仿佛就發生在眼前一般。我能感受到作者對父親深深的依戀和懷念,這種情感跨越瞭時間,也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尤其是在描寫一些生活細節的時候,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比如對傢常便飯的描寫,對舊時屋捨的描繪,都讓我仿佛置身其中,體驗著那個年代的生活。書中的人物塑造也很成功,每一個角色都鮮活立體,有血有肉,讓人過目難忘。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書,它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迴憶錄,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遙遠的時代,感受那份質樸的情感。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思考良多的書。作者在迴憶父親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更是在探索人性的復雜和情感的深度。我被書中一些片段深深打動,那些關於成長、關於責任、關於愛與恨的情感糾葛,都描繪得如此細膩而真實。我仿佛看到瞭一個父親的成長軌跡,也看到瞭一個孩子對父親復雜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張力,讓我讀起來十分投入。書中的一些觀點,也引發瞭我對自身經曆的思考。我開始反思自己與傢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我所經曆的那些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是曆史的塑造者。這本書沒有給我直接的答案,但它提供瞭一個思考的平颱,讓我能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生活。
评分连接珍珠泉有小河绕省府一圈,流经西北角和北边的后花园时还形成两个小湖,也是水清见底,也有许多大鱼,大人很少前往,那里就成为我们小孩子的天地。
评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灵丹以及林轩的疯狂努力下,他终于练成了第六成功法。
评分赤膊见公使
评分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很快改组了省政府,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四项施政计划。张绍堂、李树春、何思源等是他的主要幕僚。韩复榘治鲁七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而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韩复榘听了梁漱溟的讲学,对他的道德学问很是仰慕,于是便有了后来在山东鼎力支持梁的乡村建设计划。梁也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经费主要是靠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河南靠冯玉祥,在山东靠韩复榘。”
评分1936年2月,“西安事变”爆发,韩复榘明确支持张学良的行动,并发出了支持张和派兵夹击中央军的“马电”,被南京政府特务破译。张被蒋扣押后,韩复榘去电要求释张。因此,蒋介石对韩复榘恨之入骨,为以后被诱杀留下祸根。
评分书内容不很多,要是传记方式会更好。
评分给爸爸买的书,满意~~
评分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好书,值得一看;好书,值得一看;好书,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