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新文學史(上冊)》分為上下兩冊,對百年中國文學的發展曆程進行瞭曆史梳理,將民國元年作為中國新文學的起點,體現瞭新的文學史觀和文學史分期理念;將新的文學史理論融入教材編寫之中,以曆史的、人性的、審美的文化價值立場架構起文學史描述的主綫,貫穿起一部發現並體認“人的文學”曆史,對文學的經典化品質進行瞭全麵梳理,以求史料詳盡、理論紮實、思路明晰地展開中國百年文學的曆史版圖。
民國文學史、共和國文學史是本書營構百年文學的兩大曆史要素。民國時段的文學史主要集中在五大闆塊:“五四”前後(主要是20年代)文學、30年代(主要是“左翼”)文學、國統區文學、延安文學和颱灣文學;1949年後六十年共和國文學史則分為兩大闆塊呈現,即1949-1979年的前三十年文學和1980-2010年的後三十年文學。在各章概述部分介紹文化背景,串聯文學史脈絡,簡潔評述思潮、現象、社團;主乾部分則以作傢作品評述為主,文字力求清通簡明;《中國新文學史(上冊)》還以漢語文學史的整體觀連綴颱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史,呈現各地域漢語文學發展的影響史;版式設計活潑美觀,圖文並茂,知識點分布清晰,語言錶述準確。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編
綜述
大陸文學
第一章 新文學三十年的晚清因素
概述
第一節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
第二節 輿情小說
劉鶚:《老殘遊記》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
第三節 四大小說期刊
第二章 新文學潮
概述
第一節 新詩的誕生與發展
《新詩集》
湖畔詩人:《湖畔》
冰心:《繁星》
馮至:《昨日之歌》、《北遊及其他》
李金發:《食客與凶年》
徐誌摩:《翡冷翠的一夜》
聞一多:《紅燭》、《死水》
“新月派”:《新月詩選》
硃湘:《采蓮麯》
戴望舒:《望舒草》
廢名的詩
第二節 郭沫若
《女神》
《漂流三部麯》等
第三節 “為藝術而藝術”:浪漫主義風景綫
“創造社”
鬱達夫:《沉淪》、《達夫遊記》
張資平:《梅嶺之春》
第四節 “人的文學”:現實主義生命綫
《小說月報》
許地山:《綴網勞蛛》
冰心:《超人》
馮沅君:《捲葹》
廬隱、丁玲:《麗石的日記》、《莎菲女士的日記》
淩叔華:《綉枕》
第五節 兒童文學
第三章 魯迅與“五四文學”
概述
第一節 魯迅與現代文學審美選擇
《文化偏至論》
《摩羅詩力說》
第二節 魯迅及其影響下的鄉土小說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編》
王魯彥:《柚子》
……
颱港文學與離散寫作
精彩書摘
是一位自願“嚮黑暗裏彷徨於無地”的孤獨者,因為厭惡作戲的人生,所以對可悲到極點但又不知悲哀為何物的人“不布施”,且“無布施心”,自然也不會希求他人的憐憫(《求乞者》)。他憎惡社會上眾多冷漠的旁觀者,厭惡那“無聊從他們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鑽齣,爬滿曠野,又鑽進彆人的毛孔中”的病態人生與社會(《復仇》),所以“較永久地悲憫他們的前途,然而仇恨他們的現在”(《復仇(其二)》)。希望在哪裏?作者自認青春已逝,所以要努力找尋“身外的青春”,.雖然也深切知曉“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但現實是“青年已多衰老”,他隻得懷著一顆寂寞的心,“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希望》),變身為喝水補血的“過客”,追求夢中齣現過的“好的故事”。
麵對“狗的駁詰”,特彆是當它指齣人世間種種不平等的時候,“我”羞愧難當,隻有落荒而逃,在這個充斥“聰明人”的國度,任何時候都會遭遇“立論”所指齣的言說的尷尬其實也是立身的尷尬——因為連“死後”也無法避免“勃古齋舊書鋪”的“小夥計”的騷擾。作者通過以上種種所隱麯錶露的思想,都濃縮在“死火”的悖論式存在當中:處身“冰榖”之中,死火有“凍滅”的擔心;如果走齣這冰榖,死火則有“燒完”的危險,而無論是那一種,最後的結局都必然是死亡。死火清楚自己的命運,選擇卻是“不如燒完”,即如有可能,盡量散發齣燃燒的光與熱。
死火的選擇就是魯迅的選擇。魯迅認為,“大傢都知道的,無須誰指引”的“一個終點”就是“墳”,“問題是在從此到那的道路”:因為“怕我未熟的果實偏偏毒死瞭偏愛我的果實的人”,所以“毫無顧忌地說話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瞭罷”,但也正因為如此,“其實倒還是毫無顧忌地說話,對得起這樣的青年”。魯迅理想中的精神界的戰士是這樣的:“他隻有自己,但拿著蠻人所用的,脫手一擲的投槍。”(《這樣的戰士》)這是對抗“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現實的非常個人化的方式。這一方式,是魯迅在思想自由遭外部政治擠壓的情況下,把外在的矛盾內化的産物,或如《墳》的後記所雲:“我的確時時解剖彆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麵地解剖我自己。”
……
前言/序言
中國高等教育經過多年改革與發展,已經進入瞭一個新的非常重要的曆史發展階段。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突破150/0,邁人大眾化教育的門檻,至202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400/0。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由以規模擴大為主要特徵的發展模式,逐步轉嚮以提高質量,注重內涵為主要特徵的發展模式。本科階段,素質養成、人的全麵發展方麵的教育,所占分量越來越大,傳統意義上的專業教育則很大程度嚮研究生階段轉移。這一發展趨勢,對高等教育教學無論在理念、目標層麵,抑或在內容、教法層麵,都提齣瞭新的要求。加之學術發展、學生閱讀和學習習慣改變,信息和網絡技術加速融入、影響甚至改變社會生活各方麵等因素,更彰顯齣高等教育本科教材與新的教學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
本世紀初,為瞭更好應對高等教育將要發生的諸多變化,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與高等教育齣版社共同確定瞭新的教材編寫設想,並通過專題會議等形式進行多次研討。經過研討,專傢們認為,在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信息化時代,高校本科階段的辦學規格、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較以往有較大轉變的背景下,由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牽頭,組織編寫立足於新時期學生特點、紙質內容與數字資源高度集成的中文學科教材,非常必要;應該在密切跟蹤、深入調查研究高校中文學科教育教學變化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形成每門課程教材的編寫理念和方案。現在,經過大傢共同努力,這些教材編寫設想陸續有瞭成果,並在以下幾方麵體現齣一定的特色:
1.簡明扼要。在新的形勢下,中文學科本科基礎課大都縮減瞭課時,尤其是地方院校,基礎課的課時量往往縮減到原來的一半甚至更少。為適應這一教學情況的變化,新編教材首先在容量上進行瞭精簡。例如《中國古代文學史》,以往的教材通常由三到四冊組成,而我們將其精簡至兩冊;《古代漢語》通常由兩冊或更多組成,我們精簡至一冊。容量的壓縮不是簡單地做減法,而是盡量濃縮精華,將學習的重點、難點簡明扼要地展現在教材中,使學生一目瞭然;在不必要做過多闡釋的地方,僅用一兩句話加以說明,從而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思考,也便於授課教師的個性發揮。
中國新文學史(上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慕名而來,還沒看,看完再評價
評分
☆☆☆☆☆
新買的書摺角瞭,心疼。不過還是給好評吧,希望下次注意點。
評分
☆☆☆☆☆
物流很給力,運送過程中書籍基本上是完好無損,應該是正版。
評分
☆☆☆☆☆
挺好的,買來考研用的
評分
☆☆☆☆☆
不錯,但希望運輸時注意不要摺書角
評分
☆☆☆☆☆
下冊呢,怎麼下冊一直無貨
評分
☆☆☆☆☆
物流超快~送貨小哥哥也特彆貼心,超級棒~
評分
☆☆☆☆☆
物流很給力,運送過程中書籍基本上是完好無損,應該是正版。
評分
☆☆☆☆☆
好好乾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