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

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慈誠羅珠堪布 著
圖書標籤:
  • 正念
  • 禪修
  • 自我成長
  • 靈性
  • 覺知
  • 當下
  • 實相
  • 智慧
  • 佛教
  • 心理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30356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608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5
字数:1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佛法經典多如妙海,且深邃浩瀚,無邊無際,若無名師指引,即便皓首窮經,亦難領悟個中三昧……
  《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以其對大小乘顯密經典全麵、係統而又深入淺齣的詮釋,為一切有緣人從理論至實修打開瞭通往佛學聖殿的方便之門。它如燈塔,又似嚮導,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
  在近代齣版的佛學典籍中,《慧燈之光(7):體悟當下的實相》堪稱是一部經得起時間來檢驗、人心去證悟的佛學經典巨著。

作者簡介

  慈誠羅珠堪布,1962年齣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1984年於藏區之佛法重鎮一一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齣傢,並依止當代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潛心深入經藏,刻苦學習。經過多年努力,精通瞭顯宗五部大論及密宗之續部,並獲得堪布學位。
  20多年來,於學院擔任教學重任,培育齣為數眾多的僧纔。20世紀90年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颱灣等地弘法。近年來,又深入各藏區,宣導環保、素食、教育、戒殺護生等理念,同時講授基礎佛學正見,深化信教群眾對佛法的認知。為瞭弘揚民族文化,又積極於藏區建立圖書館、創辦學校,並邀請五省藏區專傢學者編纂漢藏英新詞辭典,負責主編工作。曆時五年,目前已齣版瞭《漢藏英常用新詞語圖解詞典》和《漢藏英常用新詞語詞典》。
  近十年來,更著力於深入研究西方科學、哲學,期以更貼近現代人的方式弘揚佛教文化。
  弘法之餘,仍勤寫不輟。有藏文版《堪布慈誠羅珠全集》四大本(北京民族齣版社齣版),中文版《輪迴的故事》(颱灣橡樹林齣版)、《解開藏傳佛教的神奇密碼》《佛教——迷信or智信?!》《揭開藏傳佛教的神秘麵紗》(颱灣LR文-事業齣版社齣版)、《慧燈之光》係列叢書行世。

內頁插圖

目錄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沒有幸福感
如何麵對痛苦和幸福
對初學者的教誨
佛法融入生活
夢幻的世界
幻化故事的啓發
《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一
兩種佛性
《證成現象即佛論》釋義
《贊法界頌》略釋

精彩書摘

  一、現代人的悲劇
  希望擁有幸福,是包括動物在內所有具備意識的生命最終極的目標。
  在過去,按照絕大多數人的邏輯與先天自生的思維方式,會認為:隻要我有錢,就一定會很幸福,沒有理由不幸福。隨著啓濛運動的大力倡導,西方人開始接受瞭一種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於精神,而在於物質,如果到內在的精神上去尋找幸福,就等同於到沒有幸福的地方去尋找幸福,無異於緣木求魚。受這種文化的影響,人們更是把發展的焦點,轉移到外在物質的極大豐富等方麵。
  但是,隨著300多年前近代文明的誕生,200多年前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到今天為止,現代文明一方麵給我們創造瞭非常豐富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麵,也讓我們麵臨著很多新的危機:雖然物質越來越豐富,知識越來越多,文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們卻越來越不會做人,倫理道德的底綫也越來越低,甚至淪喪到沒有底綫的地步;盡管很多人不僅解決瞭溫飽問題,而且擁有龐大的財富,但很多人還是不幸福、不快樂、不開心。
  現代文明基本不重視內在的充實,隻知道一味往外去尋找幸福,因為方嚮錯瞭,所以最後隻能是空手而歸、一敗塗地。人們在物質方麵雖然獲得瞭空前的成功,發達程度超越瞭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但心靈危機也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歐洲與美國的科學傢開始研究人類的“幸福指數”這一課題,從這個比較可靠的科學數據來看,人類的“幸福指數”一直都在下滑。
  美國從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到2000年之間的40多年中,人們的收入翻瞭三番,但離婚率卻翻瞭兩番,青少年自殺率增長瞭3倍,犯罪率增長瞭4倍,監獄裏的服刑人數增長瞭5倍,抑鬱癥患者增長瞭10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鬱癥的患者平均年齡,也從29歲下降到14歲,不僅成人會患抑鬱癥,連兒童都開始罹患抑鬱癥。抑鬱癥不但趕走瞭人們的幸福生活,而且還讓人生病,甚至死亡。據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抑鬱癥將成為全球公眾健康的最大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六十年代的時候,西方曾做過一個調查,題目是:“你能夠信任大部分的人嗎?”有58%的美國人和英國人投瞭肯定票。但到瞭1998年,在迴答同樣問題的時候,能給予肯定答案的人隻有30%。現在,大部分的美國人認為:“現在我們沒有辦法知道誰是真正靠得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競爭、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溝通、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切都為自己著想,形成瞭無窮的壓力,從而導緻瞭抑鬱癥的高發率。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全世界有大約78.6萬人自殺,其比例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10.7人,這意味著每隔40秒就有人自殺。其中80%的自殺者患有憂鬱癥。據專傢介紹,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輕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鬱癥、孤獨癥、焦慮癥等心理障礙疾病將像感冒一樣普遍。
  ……

前言/序言

unll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宝玉虽听了这些话, 也不好怎样,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话,又说:“你不信,只问别的丫头们。”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 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了.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一面说,一面也哭起来.彼时黛玉宝钗等也走过来劝说:“ 妈妈你老人家担待他们一点子就完了。”李嬷嬷见他二人来了,便拉住诉委屈,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与昨日酥酪等事,唠唠叨叨说个不清.可巧凤姐正在上房算完输赢帐, 听得后面声嚷,便知是李嬷嬷老病发了,排揎宝玉的人.——正值他今儿输了钱,迁怒于人. 便连忙赶过来,拉了李嬷嬷,笑道:“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 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 叫老太太生气不成?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一面说,一面拉着走,又叫:“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一面还说:“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后面宝钗黛玉随着.见凤姐儿这般,都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宝玉点头叹道:“这又不知是那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帐上。”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袭人一面哭,一面拉着宝玉道:“为我得罪了一个老奶奶,你这会子又为我得罪这些人,这还不够我受的,还只是拉别人。”宝玉见他这般病势,又添了这些烦恼,连忙忍气吞声, 安慰他仍旧睡下出汗.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着病, 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生气.袭人冷笑道:“要为这些事生气,这屋里一刻还站不得了.但只是天长日久,只管这样,可叫人怎么样才好呢.时常我劝你,别为我们得罪人,你只顾一时为我们那样,他们都记在心里,遇着坎儿,说的好说不好听,大家什么意思。”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流泪,又怕宝玉烦恼,只得又勉强忍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韩又云:对古德公案余想改一改:“达摩西来一字,无。”“长沂一字分。”

评分

不错1一本认识自己的书

评分

!张委员:另有一惊人之事:即大便时间缩短到八分钟,自以为大收获。现在我有两个问题:(一)本来清净,但我以为清净与杂想妄念似乎可以并存。坐好时,有一点杂念似乎并不影响清净。(二)在大家行香时,我仍坐着,老师在说话,我都听到,亦不损坏清净,为何在做功夫时,一定要先做破坏工作,要扫除杂念?二者既不相冲突,因杂念在清净中只似浮云,则我以为不清扫,似乎亦无关系。

评分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