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1:百萬暢銷書作傢袁騰飛三年來新力作
中國通俗講史領軍人物、百萬級暢銷書作傢袁騰飛繼《這個曆史挺靠譜》係列(初版名為《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之後,沉潛三年,精心創作“袁騰飛講戰爭係列”。本書是係列第三部,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袁騰飛坦言,自己從小熱愛戰爭,尤其愛讀戰爭史,70%的知識積纍都是戰爭史方麵的,在高中課堂上講課時,由於高中《教學大綱》的限製,以及考試不考這方麵的內容,在戰爭史方麵沒法展開瞭說,所以每次講起戰爭史,都覺得不過癮。這次能以齣書的方式講述戰爭史,實在是瞭卻瞭自己的一樁心頭大事。
推薦2:再現“史話體”講史風格,專講教科書不敢講的新段子
十月革命前,德國為什麼將列寜秘密送迴俄國?德國人打勝瞭幾乎所有戰役,為什麼卻輸掉瞭戰爭?一戰時的飛機,竟然用石頭、漁網和鐵鏈在空中作戰?……袁騰飛再現“史話體”講史風格,在講清曆史大事的同時,照顧細節——講故事、講段子,全麵運用新史料、新觀點、新語言,專講教科書不敢講的新段子!
推薦3:霸氣開講人類曆史上一次大規模陸、海、空全方位立體戰爭
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一次大規模陸、海、空全方位立體戰爭,飛機、潛艇、坦剋等新興武器大放異彩,在人類曆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一戰之後,德意誌帝國、俄羅斯帝國等四大帝國解體,確立瞭現代國際政治的新格局。二戰就是為瞭打破這個格局,可以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
推薦4:中國全景式通俗解讀戰爭的開山之作,讓你輕鬆讀懂戰爭史
市場上的戰爭史圖書,要麼是專傢學者的研究著作,生澀難懂;要麼是國外翻譯作品,難接地氣;要麼是網絡寫手的率性之作,可信度不高。袁騰飛講戰爭史,是中國全景式通俗解讀戰爭的開山之作,史料新穎,評論辛辣,風格幽默,既有可讀性,又有知識性,讓你輕鬆讀懂戰爭史!
十月革命前,德國為什麼將列寜秘密送迴俄國?德國人打勝瞭幾乎所有戰役,為什麼卻輸掉瞭戰爭?一戰時的飛機,竟然用石頭、漁網和鐵鏈在空中作戰?中國通俗講史界領軍人物袁騰飛,全麵運用新史料、新觀點、新語言,再現“史話體”風格,霸氣開講人類曆史上一次大規模陸、海、空立體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袁sir新語錄:
● 在歐洲大陸上,英國的老冤傢是法國,兩國是世仇,光百年戰爭就打瞭兩迴,終於在拿破侖戰爭之後把法國拍下去瞭。
●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召開高級將領和大臣會議,告訴他們可能會開戰的“好消息”。讓皇帝滿意的是,將軍們同樣感到興奮,紛紛請戰。對這幫戰爭狂人來說,打仗就像追姑娘,下手當然越快越好。
● 法國步兵的穿戴也跟1830年完全一樣,藍色軍上裝搭配紅軍帽、紅軍褲。1830年步槍子彈的射程隻有200步,軍隊都在近距離交戰,不用隱蔽。而到一戰時期,鮮艷的服裝是給人傢提供顯著的標靶。上前綫打仗還愛美?穿紅褲子你挨一槍都找不著傷口在哪兒。
● 俄國是歐洲落後、野蠻、殘暴的帝國主義國傢。這個歐洲的憲兵,亞洲民族的惡魔,錶麵很可怕,其實完全是一戳就破的紙老虎。沙皇尼古拉二世無纔無德,唯皇後之命是從,而皇後又對活躍在宮廷中的淫僧和騙子拉斯普京言聽計從。路邊社傳言,皇後還跟那個騙子有染。
● 列強當中有兩個僞列強,就是意大利和奧匈帝國。這倆可算是難兄難弟,他們的情況在交戰國中是差勁的。意大利不用說瞭,大傢都熟悉,外號是“窮光蛋帝國主義”。奧匈帝國也是半斤八兩,開戰之前,德國武官視察奧匈軍隊的戰備情況,給皇帝拍電報說:“陛下,我們是在跟僵屍結盟。”
● 雖然蘇俄在1918年8月頒布法令,宣布廢除沙俄政府簽訂的關於瓜分波蘭的一切條約,但是,正像他們答應廢除掠奪中國土地的條約一樣,俄國人的話算不算數,隻有上帝纔知道。
相關視頻請點擊:
相比太多照本宣科式的教學,袁騰飛緻力於引導學生對知識産生興趣。他嬉笑怒罵的講述風格引起瞭爭議,但袁騰飛認為,自己的任務隻是普及曆史知識,並且讓這種普及變得有趣。
——《中國青年報》
我們習慣於心存敬畏之心,聽人正兒八經地說史,評書好聽,那是野史,袁騰飛從曆史中提煉齣幽默來,讓人聽著可樂聽得上癮,還真是難得。
——《廣州日報》
袁騰飛感情滾燙,一口京片子生脆而凶猛,砍瓜切菜痛下針砭,如同老北京的豆汁,初入口毀人朵頤,細迴味悠長綿然。
——《羊城晚報》
無論是虛擬世界裏的網民,還是現實課堂裏的學生,所有人被袁騰飛吸引的,是他把“死去”的曆史“活生生”地帶到大眾麵前。
——《文匯報》
冷靜、平和的心態,使袁騰飛將自己對曆史的喜愛發揮到瞭一種極點,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京華時報》
憑藉深厚的功底和三本《這個曆史挺靠譜》的磨練,袁老師的史話體已經漸入爐火純青的境界。一方麵,文筆生動活潑,讀起來津津有味、極其順暢;另一方麵,著墨重點頗有深意,戰爭之外和背後的故事,提升瞭本書的現實意義。
——讀者 雲霧山人
基本收集瞭一整套袁騰飛的書瞭,兒子也超級喜歡,文字很搞笑,我們經常笑得前仰後閤的,我的曆史沒學好,這迴算補上一課,兒子呢也提起瞭對曆史的興趣,超值!
——讀者 沉香屑76
第三講:紛紛動手來群毆(1914—1915年的東綫)
我們的隊伍開拔瞭,所有的姑娘哭泣瞭……
—— 一戰時東綫小麯
01.東普魯士戰役
給俄軍洗腦
在德法兩軍在激戰的同時,東綫的戰鬥也激烈展開,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兩綫作戰,開始瞭。
這一方麵歸功於俄軍敢於倉促齣戰的勇氣,另一方麵是邊界的現狀決定的。當時,波蘭已經不復存在,俄國同德國和奧匈帝國直接接壤,有一條1100英裏長的邊界。波蘭的大部分領土並入瞭俄國,由此形成一塊250英裏寬的突齣部,這個突齣部在西部和西北部與德國毗連,南部則與奧匈帝國鄰接。俄國西部邊界距離德國首都柏林隻有180英裏,北麵就是充滿傳奇的德國霍亨索倫王朝的龍興之地——東普魯士。這塊80英裏寬的德國領土,位置過於偏東,正好夾在俄國突齣部與波羅的海之間,很容易被俄軍切斷與德國內地的聯係。
按照德國人的預計,俄國從宣戰動員到完成集結齣擊東綫需要6到8周的時間,所以德軍在東綫的兵力不足。事實證明,德國人這次失算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幫助俄國製訂作戰計劃的是法國人,法國人製訂的計劃當然是兵貴神速瞭!
早在1911年,法軍總參謀長就前往俄國去給俄軍總參謀部洗腦,灌輸必須主動進攻的思想。當時,急於從日俄戰爭的恥辱中走齣來的俄國軍官也非常贊賞主動進攻的建議,沙皇甚至公開說:“我們會對準德國的心髒進行打擊,我們兩國的共同目標就是柏林。任何其他地方,我們都不感興趣!”
戰爭初期,德國在西綫的進攻引起瞭法國人的恐懼。1914年8月5日,德國對法國宣戰的第3天,法國大使就晉見俄國沙皇,言辭懇切地說:“請求陛下命令軍隊立即采取攻勢,否則法軍有遭覆沒的危險。”沙皇迴答說,俄國非常感謝法國信守協約,一定會支持法國來錶明他們對協約的忠誠。
其實,還是老百姓那句話:拿人傢的手軟,吃人傢的嘴短。在此之前,法國給俄國提供的貸款高達1000多億金法郎。法國把錢藉給俄國,就是自找虧吃。“十月革命”後,列寜同誌大手一揮,不認賬瞭,法國血本無歸。
但在當時,沙皇非常開心地嚮法國大使保證:“我們原來的目標,就是殲滅德國軍隊,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
俄國是個紙老虎
對俄國沙皇的話,法國大使是相信的。
因為在他去鼕宮的路上,曾看到一個團的俄國哥薩剋騎兵正在開赴前綫。俄國團長看到瞭法國大使,非常激動,邀請大使檢閱部隊,大使雖然很著急,但盛情難卻,就同意瞭。檢閱的時候,團長率領全團士兵振臂高呼:“我們要消滅那些卑鄙的德國鬼子,要把德皇威廉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就是當年流放拿破侖的那地方)去!”檢閱結束後,團長揮舞著馬刀,率領部隊疾馳而去。這一幕讓法國大使信心倍增,他覺得我們有這麼強大的一個盟友,一定能夠打敗德國。
俄國陸軍的數量確實非常驚人,常備兵力有140萬,稍加徵召就能達到310萬,還有200多萬後備役人員,總數可達650萬。特彆是哥薩剋騎兵身強力壯、殘忍凶悍,被稱為“恐怖的壓路機”。
在法國人看來,一旦俄國的敵人被這個“壓路機”壓過去,沒有誰能夠頂得住。彆忘瞭法國人崇拜的拿破侖,就是因為進攻俄國而失敗的,這給法國人的印象太深瞭。
不但法國人看好俄國,就連英國人也是如此。一戰爆發的時候,英國外相跟法國總統講:“俄國的資源非常富足,就算咱們不去支援俄國,時間一長,德國人也要山窮水盡。”不論拼人,還是拼勁,你都拼不過他。隻要一提起俄國,英法就膽兒肥,德國人則寢食難安。
但實際上,俄國是歐洲最落後、最野蠻、最殘暴的帝國主義國傢。這個歐洲的憲兵,亞洲民族的惡魔,錶麵很可怕,其實完全是一戳就破的紙老虎。它有一個愚不可及的政體,集怯懦、盲目、狡詐、愚蠢為一身。沙皇尼古拉二世無纔無德,唯皇後之命是從,而皇後又對活躍在宮廷中的淫僧和騙子拉斯普京(這個人的故事,我們放到後麵再講)言聽計從。路邊社傳言,皇後還跟那個騙子有染。
此時的俄國,就像一座破房子,已經搖搖欲墜,隻要誰在門框上踢一腳,整座房子就會轟然倒塌。至於俄國軍隊,就更不值一提,軍官的晉升完全靠行賄和齣身,除瞭有後颱,還得有錢纔行。軍官們最精通什麼呢?既不是馬上比武,也不是圖上作業,而是桌上耍牌,你給長官行賄,不能公開送,得通過打牌輸錢的方式。
陸軍大臣是廢物
當時,俄國的陸軍大臣蘇剋霍姆利諾夫迷上瞭一位省長年僅23歲的夫人,便韆方百計將這個尤物弄到手,從此不務正業,全部精力都用來跟小夫人盡享魚水之歡。
這個荒淫無道的老傢夥,非常善於諂媚奉迎,很得沙皇器重,被認為是軍事傢。但是這廝對現代戰爭一竅不通,他認為打仗就是靠馬刀、旗杆矛和白刃,一聽到火力這兩字就煩,當然他最不能聽的還是現代戰爭這四個字。他說:“戰爭過去是這樣的,將來還是這樣的,能有什麼變化,所有的新玩意兒都是歪門邪道,都是一幫專傢用來騙錢的。拿我來說,25年來我就沒有看過一本軍事手冊!”
在1908年到1914年之間擔任俄國陸軍大臣的就是這樣一個廢物,俄國的軍備情況可想而知。戰爭爆發的時候,不少俄國軍官依然把蘇沃洛夫那句“子彈是懦夫,刺刀纔是好漢”奉為經典,而把戰爭勝負取決於雙方火力較量的學說嗤之以鼻。
俄國人不肯花費力氣去興建工廠,生産炮彈、步槍和子彈。一戰爆發後,俄軍的步槍缺口每年在300萬支左右,甚至不惜支付重金,跟日本買三八式步槍。這種槍並不先進,而且到最後槍沒交付,黃金卻落到瞭日本人手裏。
俄軍軍官可隨便體罰士兵,軍隊中等級森嚴。當官的天天山珍海味加伏特加,當兵的嚼著黑咧巴就涼水。上瞭戰場,當官的得時時提防從背後射來的仇恨的子彈。
俄軍的訓練更是浮雲,本來就不多的經費經層層盤剝後所剩無幾,許多俄軍士兵到退役的時候還沒放過槍。
俄軍的裝備水平也落後於德軍,主要是火炮較少,尤其是缺乏重炮。
當然俄軍也不是沒有優勢,日俄戰爭給俄軍帶來瞭寶貴經驗,而德軍自從普法戰爭之後就沒怎麼打過仗。
對於俄軍的這些積弊,英法並不關心,甚至俄國能不能打贏,英法也不關心。他們隻希望在法國遭到德國進攻時,俄國像一個大炮彈,一下子扔過去,一聲巨響,俄羅斯哪怕粉身碎骨,德國至少也得缺胳膊斷腿,能牽製住德國的部分兵力,有這麼個效果就行。
總司令哭瞭
當然,俄國沙皇看不到這些,他還妄想在戰爭中撈取好處呢。
戰爭爆發後,沙皇任命尼古拉大公為俄軍總司令,此人是沙皇的堂叔,身材高大、相貌英俊、風度翩翩、儀錶堂堂,是當時最受俄國憤青欽佩的人。為什麼呢?不是因為他的纔能和功勛,而是因為他憎恨德國人的態度。在俄國憤青心目中,他是皇族宗室中真正的愛國者,唯一的男子漢。相比那個來自德國的皇後,他是專門跟“德國幫”和宮廷裏的奸邪小人做鬥爭的俄羅斯捍衛者,他被眾望所歸地任命為俄軍總司令。
可惜,此人虛有其錶。他得知自己被任命為總司令後,竟然哭瞭很久,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大侄子交給的任務,手下能乾的人寥若晨星。他的參謀長雅努什剋維奇44歲,陸軍大臣說他仍是個娃娃。雅努什剋維奇跟尼古拉二世一起在禁衛軍中服役過,算是一塊扛過槍的弟兄,纔得以迅速提升。
盡管俄軍問題多多,尼古拉大公還是嚮法國大使保證,為瞭遵守動員令下達第15天就開始行動的諾言,他將不待部隊全部集結完畢,準備先行齣動2個集團軍嚮東普魯士大舉進攻。
比起龐大的俄軍,駐守東普魯士的德軍確實不足,主力是第8集團軍,一共4個半軍和1個騎兵師,再加上柯尼斯堡的衛戍部隊,人數相當於俄國的一個集團軍。
德國第8集團軍司令普裏特維茨上將是威廉二世的宮廷寵臣,已經66歲高齡。這人的好吃習慣要比他的軍事纔能齣名得多,因此得到“胖傢夥”的綽號。普裏特維茨的高位,是他經常在飯桌上給皇帝講葷段子得到的奬賞,他沒有動腦筋搞軍事的興趣。總參謀長小毛奇認為他不勝任,許多年來一直想撤換他,但是因為他的葷段子深得皇帝歡心,撤換不瞭瞭之。
隻要是君主專製獨裁,都會齣現用庸纔、奴纔而不用人纔的現象。這樣的人,在民主國傢可能一天也混不下去,因為你討好總統和總理沒用,總統和總理沒準幾天就下颱瞭,你總不能給全體國民講葷段子吧?
提前到瞭2012
當俄國哥薩剋騎兵粗野的喊叫聲傳遍東普魯士時,德國人感到無比震驚。他們本來想集中主力搞定西綫,沒想到這幫野蠻人這麼快就來瞭。
1914年8月12日拂曉,俄軍第1集團軍在萊寜坎普將軍率領下進入東普魯士。8月19日,薩姆索諾夫將軍率領的第2集團軍也開拔瞭。
俄軍在進軍中遇到瞭不少麻煩:食物、彈藥和其他補給物資都沒有充分準備;俄國的邊境地帶多是被森林和灌木叢隔斷的半荒地,未硬化的道路下大雨時就成瞭一灘爛泥;俄國鐵路網不發達,幾乎沒有延伸到邊境的支綫;俄國鐵路的軌距與德國不同,由鐵路運輸的物資要經過國境必須“倒車”……這一切都使俄軍的後勤軍官以為提前到瞭2012。
隨俄軍同行的英國武官曾經嚮國內報告說:“俄軍齣發的時候就缺乏糧食補給,行軍紀律壞到瞭極點,部隊神經也極為緊張,看到飛機就開槍,甚至還射擊自己的汽車。高級軍官對敵人的行動幾乎毫無所知,各軍長知道的情報最多隻限於鄰近目標,對第1集團軍的任務一點兒都不瞭解。”
更糟糕的是,萊寜坎普和薩姆索諾夫之間根本沒有閤作可言,兩位集團軍司令的關係極為惡劣,他們連話都不講。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兩人早年有過節。
日俄戰爭期間,薩姆索諾夫的部隊曾在一處煤礦遭到日軍攻擊,萊寜坎普的騎兵師近在咫尺卻一再對要他增援的命令置若罔聞。後來兩人在瀋陽火車站的月颱上相遇時,先是破口大罵,繼而揮拳對打,直到薩姆索諾夫把萊寜坎普打倒在地。
要命的是,這一情景被一個德國軍事觀察員看到,此人正是現任德國第8集團軍作戰處長的霍夫曼上校。他對日俄戰爭期間俄軍暴露齣的問題,看得一清二楚,而俄軍中卻沒有這樣的人物。
按照俄軍大本營的作戰計劃,第1集團軍從北方切斷德軍與柯尼斯堡的聯係,第2集團軍切斷德軍與維斯瓦河的聯係,把德國第8集團軍包圍在東普魯士突齣部加以殲滅,進而直取柏林。
由於俄軍的機動性不如德軍,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毫無成功的可能。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俄軍的素質實在太差,指揮和參謀人員極度缺乏效率,戰爭準備也很不充分,至於威名遠播的哥薩剋騎兵,實際上就是一群土匪。
隻會講葷段子的司令
但是不管怎麼說,哥薩剋大軍算是攻入瞭東普魯士。這是拿破侖戰爭結束以來,德國領土上第一次齣現俄國軍隊。
8月18日,雙方發生瞭第一次交戰,由於德軍本來就不打算在邊界糾纏,萊寜坎普擊退瞭德國第1軍,開始深入東普魯士境內。8月20日,德軍在古姆賓年對俄國第1集團軍發動進攻。起初德軍打得頗為順手,但俄軍發起瞭強大反擊。先是德國第1軍被擊退,接著第17軍也遭到痛擊。德國第17軍傷亡8000多人,俄軍還俘虜瞭1000人,繳獲瞭12門火炮。與此同時,德國第20軍與俄國第4軍進行瞭小規模戰鬥,得知主戰場失利後也撤退瞭。但是萊寜坎普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停在原地休整。
這時候,隻會講葷段子的普裏特維茨接到俄軍進攻得手的消息,大感震驚。他當即下令,要求全軍嚮維斯瓦河上遊退卻。當時,德國第8集團軍副參謀長格留尼特少將和作戰處處長霍夫曼上校,正在集團軍司令部辦公室外麵談話。霍夫曼是一流的俄國通,他本來被派往西綫當團長,因為他精通俄國事務,纔被調到第8集團軍服務。時任第8集團軍參謀長的是瓦德西伯爵,這個名字大傢不陌生,但這不是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而是他的侄子小瓦德西。他跟小毛奇一樣,都是前任參謀長的侄子,屬於官二代,也是一樣的庸纔。
普裏特維茨走齣辦公室,喊這些人進來開會。他們進入辦公室的時候,看到司令官滿臉焦急地說:“先生們,我想你們一定也知道瞭從前綫來的新消息,我軍應該擺脫戰鬥,並嚮維斯瓦河後方撤退。”格留尼特和霍夫曼立刻錶示反對,認為先要穩住形勢,然後專門對付薩姆索諾夫。但是普裏特維茨不為所動,毅然告訴他們,做決定的人,應該是他而不是他們。普裏特維茨說完就離開瞭辦公室,留下格留尼特和霍夫曼跟瓦德西伯爵辯論。少將和上校終於說服瞭伯爵,采取瞭比較勇敢的措施,要下力氣頂住俄國人的進攻。
普裏特維茨迴到辦公室後,居然對這個建議錶示支持。但是支不支持已經不重要瞭,因為免職令已經下來瞭,他跟瓦德西雙雙被解職。興登堡接替普裏特維茨任司令,魯登道夫接替瓦德西任參謀長。
……
自序:戰爭史也可以講得很有趣兒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陸、海、空立體戰爭,是近代戰爭與現代戰爭的分水嶺。
在一戰之前,戰爭是平麵的,要麼在地上,要麼在海上,一戰時天上、地上、海上、海底都是戰場,這在戰爭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一戰剛爆發的時候,飛機上還沒有武器,到瞭1918年殲擊大空戰的場麵就齣現瞭,今天所有的空軍戰術動作,基本上在一戰的時候就已經定型瞭。現代的“陸戰之王”坦剋,就誕生於一戰的烽火之中。潛艇也在一戰中大規模投入戰爭,德國的U艇神齣鬼沒,戰果纍纍,有瞭一個令無數海員聞而喪膽的稱號——“水下殺手”。今天的海上巨無霸航空母艦,也在一戰中嶄露頭角。看過電影《戰馬》的朋友,想必對德國馬剋沁機槍記憶猶新,這是一戰中大顯神威的大殺器之一。此外,巨炮、毒氣等大殺器,也在一戰中廣泛使用。人類為瞭互相屠殺,無所不用其極。這還不夠,根據最新資料,德皇威廉二世一直在秘密援助列寜,在十月革命前甚至用專列將列寜送迴瞭俄國,去顛覆俄國的政權。百年前的這場世界大戰,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瞭解和思考的事兒。
在我決定創作這套書的時候,有朋友對我說,真實的戰爭殘酷而枯燥,寫真實瞭,就容易枯燥;要寫得好看,就變成戲說瞭;要想寫的既真實又好看,很難。
確實如此。現在市麵上有關戰爭史的書很多,但大體上分為兩類:學院派和戲說體。學院派所講的戰爭史過於嚴肅,一大堆外國人名、地名、軍隊的番號,從這個格勒進攻那個斯剋等,往往看得人暈頭轉嚮。這樣的戰爭史,更適閤做軍事院校的教材,不太適閤大眾讀者閱讀。而戲說體又過於調侃,就跟《地道戰》《地雷戰》一樣,一個小毛孩就把日本人給打敗瞭,很好玩兒,但可惜這不是曆史的真實,隻能說是藝術作品。
怎樣讓一戰史既真實又好看呢?我著力在三個方麵下功夫:
一是沿用講二戰的“史話體”風格。什麼叫“史話體”呢?說白瞭就是在敘述大事的同時,照顧細節——講故事、講段子。教師齣身的我,這也正是最擅長的。我不是曆史學傢,不是專傢學者,我大學讀的是曆史教育學,說白瞭就是怎麼教曆史,而不是怎麼研究曆史。我講戰爭時,不是按年代把發生的戰役一一陳述,而是將大事交代清楚之後,多講戰爭中有典型意義的故事,講述戰爭中人物的命運。比如俄軍總司令上任之後哭瞭很久,德國鐵24團的缺點就是太勇敢,法軍堅持穿著紅褲子上前綫,沙皇皇宮裏的淫僧等。這種風格,可以為枯燥的戰爭史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
二是多采用彆傢史書沒有的史料,尤其是國外的第一手資料和近幾年披露的最新資料。比如德皇陛下的革命傢,阿拉伯的勞倫斯,老式帆船“海鷹”號的海上傳奇,德國人在東非以少勝多的戰鬥,早期飛行員用石頭和鐵鏈當武器……相信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能給讀者帶來不少新的收獲。
三是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我們常說讀史讓人明智,中國人也有重史的傳統,但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喜歡讀曆史書呢?就是因為以往的曆史書,大多是正襟危坐、闆著臉說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找不到讀史的樂趣。我認為曆史寫作,就是要把嚴肅的曆史寫得生動,把枯燥的事情寫得好看,從而激發更多人讀史的興趣,讓讀者笑著讀懂曆史,開心地學到知識。
寫這套戰爭史,是瞭卻我的一大心願,也是我的一個嘗試。講二戰的兩本書陸續齣版後,受到瞭很多讀者的喜愛,也收到瞭一些讀者的反饋,非常感謝他們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提齣的寶貴建議。讀者的認可,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
這本書的齣版,還是要感謝精華學校的廖中揚、李峰學兩位老總;感謝中南博集天捲公司的領導和編輯馬占國先生;感謝本書的特約策劃徐杭先生為我搜集材料、編定大綱、整理文字。
希望這本書能得到大傢的喜歡。
(列強的三對矛盾和兩大集團)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剋勞塞維茨
● 法国步兵的穿戴也跟1830年完全一样,蓝色军上装搭配红军帽、红军裤。1830年步枪子弹的射程只有200步,军队都在近距离交战,不用隐蔽。而到一战时期,鲜艳的服装是给人家提供显著的标靶。上前线打仗还爱美?穿红裤子你挨一枪都找不着伤口在哪儿。
评分是正版书,值得一读。满意。
评分挺好……发货快,服务不错
评分旅行让我们暂时告别城市的喧嚣,现实的无奈,是我们逃避当前内心战乱的一种方式。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很宁静。东京篇写的不错。让我这个对日本没有太多了解,还未曾出过国门的人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日本人坚持一辈子做好一件平凡的小事。理性又固执的活着。这也许是时下我们这些浮躁心性的年轻人需要去学习的。读这本书也会了解到其他的书,其他的知名作家。
评分边角都磨损了!而且质量超级差!就是感觉像盗版!
评分东西可靠,服务挺好!,下次还来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袁腾飞的书,老公超喜欢,全都买了!
评分快递非常快,不到18小时就到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