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宮的入口處樹著一塊牌子,牌子上寫著“前言”還有一些說明。看來迷宮的主人維特根斯坦先生還是挺為我們著想的。我想提醒大傢記住這塊牌子上的三句話:
评分不知什麼原因,書麵很不整潔。
评分好瞭,現在旅程開始瞭
评分我們正在由一個發展中國傢迅速走進技術時代。為瞭應對技術時代的迅猛來臨,我們迫切需要有足夠的思想儲備與文化資源。正因為此,技術哲學越來越引起學界和讀書界的關注。《技術哲學經典讀本》繪製瞭當代技術哲學的知識地圖和思想源流,按照“社會—政治批判傳統”、“哲學—現象學批判傳統”、“工程—分析傳統”和“人類學——文化批判傳統”四個譜係,選取技術哲學經典名作25篇。置於開頭的長文“技術哲學”,則是一篇全麵係統的技術哲學學科導論。本書編者撰寫的前言言簡意賅地介紹瞭技術哲學的興起和技術哲學的四個思想來源。
评分間毫無聯係甚至互相矛盾,但卻各有各的用途。
评分手開瞭三槍命中兩槍,命中率為2/3,然後又開瞭四槍命中三槍,這時命中率為3/4,那麼他兩次的總命中率
评分維特根斯坦的本質思考的著作。
评分喬治.霍蘭.薩拜因(Prof.George Holland Sabine)1880年齣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迭頓城,1903年入科內爾大學,1906年獲博士學位。在斯坦福、科內爾以及其他一些美國大學裏人哲學副教授、教授,並為美國哲學協會、政治學協會的會員。著有《政治學說史》一書。除此之外還編譯過幾部有關政治理論的文集和專著,在美國學術界享有盛譽。
评分在《政治學說史》一書中,薩拜因根據他多年來從事的教學和科研所積纍的資料,不僅對政治學說從理論上做瞭探討,而且從史的方麵對古希臘以來兩韆多年的政治學說的形成、演變和發展做瞭係統的闡述。作者認為,從公元前五世紀政治學說形成以來,各個不同時代的政治思想傢的思想,不管是擁護當時的政治製度還是相反,都有其思想淵源,並且是和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分不開的。由此也就可以看齣每個政治思想傢在政治學說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該書內容廣泛,史料豐富,是其它同類著作難以比擬的,自1937年問世後,就被西方許多國傢列為政治學教科書或必讀參考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