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原理篇
第1章 緒論
1.1 數字寬帶通信需求
1.2 OFDM發展曆程
1.3 OFDM標準的演進
1.3.1 地麵數字電視標準的演進
1.3.2 WLAN標準的演進
1.3.3 移動通信標準的演進
1.3.4 電力綫通信標準的演進
1.4 本書內容結構
參考文獻
第2章 通信信道特徵與調製技術的演進
2.1 無綫傳輸信道的特徵
2.1.1 信道大尺度效應
2.1.2 信道小尺度效應
2.1.3 實際信道模型
2.2 傳統調製方案
2.2.1 模擬調製
2.2.2 脈衝編碼調製
2.2.3 單載波數字調製
2.2.4 CDMA
2.3 塊傳輸技術
2.2.5 正交頻分復用係統
2.2.6 單載波頻域均衡係統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OFDM調製關鍵技術
3.1 信號模型
3.2 保護間隔
3.2.1 零符號填充
3.2.2 循環前綴填充
3.2.3 訓練序列填充
3.2.4 保護間隔與幀體參數設計
3.3 導頻設計
3.3.1 塊狀導頻
3.3.2 梳狀導頻
3.3.3 離散導頻
3.3.4 導頻圖案參數設計
3.4 頻譜成型
3.4.1 虛擬子載波成型
3.4.2 時域加窗
3.4.3 頻譜成型濾波器
3.5 峰均比抑製技術
3.5.1 時域削峰
3.5.2 壓擴變換法
3.5.3 子載波預留法
3.5.4 動態星座擴展法
3.5.5 擾碼和交織
3.5.6 選擇映射法
3.5.7 部分傳輸序列法
3.5.8 編碼法
3.5.9 矩陣變換法
3.6 OFDM多址接入
3.2.1 OFDM-FDMA
3.6.2 OFDM-TDMA
3.6.3 OFDM-CDMA
3.6.4 FH-OFDMA
3.7 自適應調製
3.7.1 注水原理
3.7.2 貪婪算法
3.7.3 性能餘量最大化算法
3.7.4 誤碼率最小化分配算法
3.8 MIMO-OFDM
3.8.1 空間分集
3.8.2 空間復用
3.8.3 波束賦形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OFDM接收機關鍵技術
4.1 同步技術
4.1.1 同步偏差
4.1.2 符號定時同步
4.1.3 載波同步
4.1.4 采樣時鍾同步
4.2 信道估計技術
4.2.1 LS算法
4.2.2 MMSE算法
4.2.3 L-MMSE算法
4.2.4 判決反饋的信道估計
4.2.5 插值
4.3 均衡技術
4.3.1 時域均衡與頻域均衡
4.3.2 綫性均衡與非綫性均衡
4.3.3 TDS-OFDM迭代乾擾消除
4.4 MIMO-OFDM解調
4.4.1 分層空時碼的譯碼
4.4.2 空時分組碼的譯碼
4.4.3 LS準則下的MIMO-OFDM信道估計方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OFDM擴展技術
5.1 Flash-OFDM
5.1.1 Flash-OFDM的物理層
5.1.2 Flash-OFDM的MAC/LLC層
5.1.3 Flash-OFDM的網絡層
5.2 V-OFDM
5.2.1 V-OFDM的主要模塊
5.2.2 V-OFDM的係統模型
5.3 W-OFDM
5.4 TDS-OFDM
5.5 MB-OFDM
5.6 多載波CDMA
5.6.1 MC-CDMA
5.6.2 MC-DS-CDMA
5.6.3 MT-CDMA
5.7 Wavelet-OFDM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下篇 標準篇
第6章 數字電視廣播係統
6.1 係統設計需求
6.2 DVB-T
6.2.1 幀結構
6.2.2 同步設計
6.2.3 參考信號設計
6.2.4 控製信號設計
6.2.5 資源分配與傳輸
6.2.6 DVB-H對DVB-T的拓展
6.3 ISDB-T
6.3.1 幀結構
6.3.2 同步設計
6.3.3 參考信號設計
6.3.4 控製信號設計
6.3.5 資源分配與傳輸
6.4 DTMB
6.4.1 幀結構
6.4.2 同步設計
6.4.3 參考信號設計
6.4.4 控製信號設計
6.4.5 資源分配與傳輸
6.4.6 針對移動係統優化
6.5 DVB-T2
6.5.1 幀結構
6.5.2 同步設計
6.5.3 參考信號設計
6.5.4 控製信號設計
6.5.5 資源分配與傳輸
6.5.6 抑製PAPR技術
6.5.7 多天綫發射分集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移動通信係統
7.1 係統設計需求
7.2 LTE
7.2.1 幀結構
7.2.2 同步設計
7.2.3 參考信號設計
7.2.4 控製信號設計
7.2.5 資源分配
7.2.6 多天綫技術
7.3 LTE-Advanced
7.3.1 參考信號優化
7.3.2 MIMO增強
7.3.3 載波聚閤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綫局域網
8.1 係統設計需求
8.2 IEEE 802.11a
8.2.1 幀結構
8.2.2 同步設計
8.2.3 參考信號
8.2.4 控製信號設計
8.2.5 資源分配
8.2.6 時域加窗
8.3 IEEE 802.11n
8.3.1 幀結構參數優化
8.3.2 同步信號設計
8.3.3 參考信號設計
8.3.4 控製信號設計
8.3.5 多天綫傳輸
8.3.6 40MHz帶寬增強
8.4 IEEE 802.11ac增強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電力綫通信係統
9.1 電力綫通信係統設計需求
9.2 G.hn
9.2.1 幀結構
9.2.2 同步設計
9.2.3 參考信號
9.2.4 控製信號設計
9.2.5 資源分配
9.3 IEEE 1901
9.3.1 幀結構
9.3.2 同步設計
9.3.3 參考信號
9.3.4 控製信號設計
9.3.5 資源分配
9.4 G3-PLC
9.4.1 幀結構
9.4.2 同步設計
9.4.3 參考信號
9.4.4 控製信號設計
9.4.5 資源分配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關於《OFDM原理與標準:通信技術的演進》,我隻能說,它徹底改變瞭我對“技術書籍”的刻闆印象。這本書絕非那種乾巴巴、晦澀難懂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次與通信行業資深專傢的深度對話。作者在描述OFDM的設計理念時,沒有使用過多的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極其清晰的邏輯鏈條,引導讀者一步步走進OFDM的世界。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將OFDM與早期的單載波調製方式進行瞭鮮明的對比,通過這種“正反兩麵”的闡述,OFDM的優勢立刻凸顯齣來。書中關於符號間乾擾(ISI)和多載波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解釋,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我之前一直對ISI感到睏惑,但讀完這部分,我腦海中瞬間明朗瞭許多。此外,作者在講解循環前綴(CP)的作用時,也花瞭不少筆墨,詳細解釋瞭CP如何有效地消除符號間的乾擾,以及它對係統性能的影響。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各種參數選擇的討論,例如子載波數、子載波間隔等,作者都給齣瞭閤理的解釋和權衡,這對於工程師在實際設計中非常有指導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技術深度和易讀性之間找到瞭絕佳的平衡點。
评分《OFDM原理與標準:通信技術的演進》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技術書籍,不如說是一部關於通信技術革新的編年史,而OFDM則是貫穿其中的璀璨明珠。作者沒有止步於OFDM的基本原理,而是將其置於整個通信技術發展的宏大背景下進行審視。從早期的AM、FM,到QAM,再到OFDM,每一種技術的演進都緊密連接著當時的技術瓶頸和市場需求。這本書為我揭示瞭OFDM並非憑空齣現,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決瞭睏擾通信領域多年的難題。作者在介紹OFDM如何應對信道衰落時,其描述的精妙之處讓我拍案叫絕。它將原本需要復雜均衡器的單載波係統,轉化為多個獨立的窄帶子信道,大大簡化瞭均衡器的設計。書中對“同步”這個關鍵概念的闡述也相當到位,無論是載波同步還是符號同步,作者都對其重要性以及OFDM係統如何實現這些同步進行瞭詳細的解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OFDM在不同通信標準(如Wi-Fi, LTE)中的應用案例分析,這讓我清晰地看到瞭OFDM技術是如何從實驗室走嚮現實,並成為現代無綫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從閱讀體驗上講,《OFDM原理與標準:通信技術的演進》給我帶來的驚喜是多方麵的。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僅限於理論推導的書籍,但事實證明,作者在理論講解的同時,非常注重實際工程的應用。書中關於OFDM的功率效率問題、峰均功率比(PAPR)以及相關的抑製技術,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作者以一種非常務實的態度,分析瞭OFDM在實際部署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並給齣瞭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討論PAPR時,作者詳細介紹瞭限幅、編碼等多種抑製方法,並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這種注重細節和實用性的寫作風格,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能教我“是什麼”,更能教我“怎麼做”。此外,書中對OFDM與MIMO(多輸入多輸齣)等其他先進技術的結閤,也進行瞭前瞻性的探討,這讓我對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充滿瞭期待。整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十分閤理,從宏觀概述到微觀細節,層層遞進,讓我能夠係統地掌握OFDM的技術精髓。
评分這本《OFDM原理與標準:通信技術的演進》讀起來真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它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OFDM這個復雜的技術概念剖析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作者在開篇時,沒有直接陷入技術細節,而是先宏觀地勾勒齣通信技術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理解OFDM齣現的曆史必然性和它解決的關鍵問題。這種“大局觀”的鋪墊,為後續深入理解OFDM的原理打下瞭堅實的基礎。當我讀到關於多徑衰落和頻率選擇性衰落的部分時,作者巧妙地運用瞭類比和圖示,將抽象的電磁波傳播問題具象化,仿佛親眼看到信號在空氣中“舞蹈”。即使是對通信領域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憑藉這些生動的講解,領略到OFDM為何如此重要。書中對OFDM核心思想的闡述,即“化繁為簡”,將一個大帶寬的信道分解成多個窄帶寬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傳輸獨立的數據,這種思路本身就充滿瞭智慧。作者還詳細介紹瞭IFFT/FFT在OFDM係統中的作用,盡管數學公式不少,但結閤上下文和解釋,我發現自己竟然能夠理解其背後的邏輯。整本書在講解原理時,緊密結閤瞭實際應用場景,讓我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感受到OFDM在現代通信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评分我購買《OFDM原理與標準:通信技術的演進》這本書,是齣於對現代通信技術的好奇,而這本書也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介紹OFDM的“how”,更是深入挖掘瞭OFDM背後的“why”。作者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OFDM的誕生和發展曆程娓娓道來,讓我對這個曾經覺得神秘莫測的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書中對於OFDM關鍵技術點的解釋,例如FFT/IFFT的數學原理,通過圖示和詳細的推導,變得易於理解。我特彆喜歡作者關於OFDM係統架構的描述,從調製解調,到信道編碼,再到同步機製,每一個環節都描繪得非常清晰。書中還花瞭相當篇幅介紹OFDM在各種通信標準中的具體實現,包括LTE、5G NR等,這讓我對OFDM在這些標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理論的深度,又不乏工程的廣度,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書,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現代無綫通信技術的人來說,都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评分专业课本,好好学习。。。
评分不错的
评分性价比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非常不错的
评分书还不错,好评
评分很不错,很给力,读起来很好玩
评分东西还不错,送货很及时。。。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