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挺有意思的一本书,物有所值。
评分越南是另一个大规模制造和使用火器的东南亚国家。从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沉船中打捞起来的枪炮,以及雇用欧洲的枪炮铸造工匠,使得越南人能够得知欧洲新式火器的发展,并将之运用在他们的枪炮铸造工厂中。17世纪北越郑(Trinh)王的兵器库中藏有50至60门铁炮(cannon),从隼铳(falcon)到半寇飞宁(demi-culverin)一应俱全,并包含两三门全寇飞宁(whole culverin)与半加农(demi-cannon),以及一些臼炮(mortar)。北越极看重火炮的价值,只有郑王有权购买火炮,并且在水陆交通线上布置岗哨防止火炮的出口。而南越阮(Nguyen)王朝廷则拥有1200门左右大小口径不一的铜炮。
评分在1637年的一份谕令中,一支部队的典型是:总员1000人,其中撘配10门火炮(cannon)、100枝枪(gun)以及300把弓。除了外籍火器手,缅甸人也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火器部队;每个单位装备100枝枪和必要的配备,每个人都有他的枪和必要的补给。缅甸人有他们的火器铸造工厂和磨制火药的碾坊,但他们比较属意从海外贸易取得中的欧洲人的枪炮和火药。
评分 评分在爪哇,古老又受人尊敬的蛇形匕首(kris)制作工艺提供了制造火炮的技术基础。工匠的灵力(spiritual power)汇入火炮,就和蛇形匕首的制作一样。17世纪早期泗水(Surabaya)的爪哇人已经在制造他们自己的铜炮,而17世纪中期的马塔兰(Mataram)能够在三个月之间制造800挺枪枝。
评分藉著与土耳其的联系,亚齐(Aceh,今苏门达腊西北)藉著拥有、使用巨炮以及火器建立起了他们的声誉。16世纪时鄂图曼帝国曾送去500名土耳其人,援助亚齐进攻满剌加(Melaka;译注:时为葡萄牙人占领,为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间全球角力之一环);他们之中包含火器手、火器铸造工匠、工兵、巨炮和充足的弹药。土耳其人传授制造火炮的方法和土耳其火炮的规格给亚齐人。17世纪早期,亚齐苏丹伊斯康达尔.慕达(Sultan Iskandar Muda of Aceh)号称在他的兵器库中拥有大约2000件火器,包括1200门中口径的铜炮以及其他800件回转炮(swivel-guns)和枪枝(arquebus)。尽管亚齐能自行制造火炮和枪枝,到了17世纪时他们比较中意欧洲人的火器。
评分 评分在1637年的一份谕令中,一支部队的典型是:总员1000人,其中撘配10门火炮(cannon)、100枝枪(gun)以及300把弓。除了外籍火器手,缅甸人也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火器部队;每个单位装备100枝枪和必要的配备,每个人都有他的枪和必要的补给。缅甸人有他们的火器铸造工厂和磨制火药的碾坊,但他们比较属意从海外贸易取得中的欧洲人的枪炮和火药。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