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3
萬捲方法·概念界定:關於測量、個案和理論的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沒有有效的概念,我們理論的價值就微乎其微。
——加裏·戈茨
概念是社會科學理論和方法論的基石。它們從來不是天然的,而是經驗和邏輯雙刃交叉剪閤的産物。
本書使用瞭大量來自政治科學和社會學的實例,如革命、福利國傢、國際爭端和戰爭、民主,以闡明概念在推導理論和實踐議題的過程中如何建構。
如果其他關於概念的方法論書,你覺得太淺而不滿意,那你正是本書的讀者。
這是一部有深度的著作,雖然它的確不是那麼好讀,一目十行肯定不適閤它,但若能耐下心來細細研讀,必然受益匪淺。
戈茨對於概念界定、測量及其因果作用的清晰剖析,為我們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如何處理概念問題提供瞭一種實用的指南。特彆是,他獨創性地將概念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基本層次、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是我們實際操作、領悟以及評析概念的具體運用時的路綫圖。
在《萬捲方法·概念界定:關於測量、個案和理論的討論》中,作者試圖跨越橫亙在關注實體性有效概念的定性學者與熱衷於精確量化測量的定量研究者之間的這一鴻溝。正如本書標題所示,這將是一種非平衡的處理:本書集中於概念問題的討論。
《萬捲方法·概念界定:關於測量、個案和理論的討論》第I部分將探討概念建構的理論、結構、形式以及經驗方麵;第2章將討論三層次框架以及原型狀態的傢族相似性概念結構和充要條件概念結構;第3章則涉及概念結構如何與經驗範圍(如外延)相關;第4章將解釋概念結構和量化測量理論的順流結果;第5章將闡明重要的理論命題如何嵌入概念之中,以及如何能夠接受經驗檢驗。這些章節將結閤許多具體案例,解釋概念建構的因果性質、本體論性質以及經驗性質。
《萬捲方法·概念界定:關於測量、個案和理論的討論》第Ⅱ部分集中論述瞭概念的一種核心用途,即選擇個案。自變量和因變量的概念化,對於經驗分析和因果推論的意義至深且巨。幾乎毫無例外,任何學術研究所分析的總體(population)都是由概念加以定義的。第Ⅱ部分的所有章節都彰顯瞭概念對於個案選擇以及隨後對於因果推論的強烈影響。我們可以把第Ⅱ部分所討論的內容看作是一個研究鏈條,即概念→個案選擇→因果推論。或許,概念所具有的最為戲劇化的效果是在鏈條的末端。本書第6至第8章將闡述概念對因果推論施加影響的不同方式。其中,在第6章中,我們將看到,那些被衝突研究者通常視為選擇效用中的關鍵因素,特彆是權力變量,就是那些因其所在而使得概念變化引起因果推論發生最大變化的因素。第7章指齣,為斯考切波的大多數讀者所相對忽視的變量即農民起義(peasant revolt),在經驗層次上,會比廣受關注的國傢危機變量更為重要。第8章說明,在統計分析中納入那些定義個案總體(如政治相關二聯體)之變量的通行做法,會怎樣對總體定義之變量的因果評估産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隻要依據研究設計,概念通常在研究的起點就得到使用,那麼,它們接下來對因果推論的順流影響就是不可忽視的。
《萬捲方法·概念界定:關於測量、個案和理論的討論》第Ⅲ部分將考察多層次概念怎樣齣現於理論之中。在第9章,我將分析斯考切波的社會革命理論、希剋斯(Hicks)的福利國傢原因研究、奧斯特羅姆(Ostrom)的公共資源製度(common pool resource institutions)研究以及唐寜(Downing)有關早期現代歐洲民主製度的分析。從上述諸多案例中,我們在等式的因變量一邊與自變量的另一邊都會看到各種不同的概念建構方式。我們還將看到有關現實研究的理論情境下的充要條件概念和傢族相似性概念。
譯者簡介
尹繼武,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獲國際政治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曾訪學於德國慕尼黑大學。2013—2014年訪學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興趣:國際關係理論、政治心理學、國際安全與中國外交。
1 導論
第Ⅰ部分 概念的理論、結構和經驗分析
2 結構化和理論化概念
3 概念內涵與外延
4 增加概念度量的一緻性
5 可替代性、聚閤以及最弱連接度量
第Ⅱ部分 概念和個案選擇
6 概念和因變量(有關的)選擇
7 否定性個案的選擇:可能性原則
8 概念和總體選擇
第Ⅲ部分 理論中的概念
9 理論中的概念:雙層次理論
參考文獻
練習與網站
術語及專有名詞英漢對照錶
譯後記
定義一個事物,就是從這一事物所有的屬性中,選取那些被理解為由其名稱所指代且宣示的特定屬性;而在我們足以能夠確定選取哪些屬性作為定義之用最為閤適之際,這些屬性必須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每個命題包括兩個名稱(概念):並且每個命題都肯定或否定其中之一,或者另一概念……在此,我們因而發現瞭名稱之含義以及更為一般意義上的名稱與所指涉的事物間之關係,為何必須成為我們所從事的探究的預備階段之事的新理由。
J. S. 密爾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ohan Stuart Mill)在他的《邏輯體係》(System of Logic)開篇之初,就宣稱這是一本專門探討概念的“書”。從概念開始,這是一種邏輯選擇,因為對於建構理論命題來說,概念就是主要的建築之物。命題邏輯包括對符號(symbols)的恰當處理。為此,為瞭具備科學的有效性,這些符號就必須被賦予實體內容。在本書中,我將闡述我們如何建構實體概念,並且討論對於不同概念結構的經驗研究(定性與定量的)的意義。
盡管概念有著原生意義上的重要性,但多年以來,社會科學傢對於它們的關注卻微不足道。在概念研究方麵,喬瓦尼·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與戴維·科裏爾(David Collier)是頂尖級人物;然而,較之於浩如煙海般的定量測量、指標、量錶以及諸如此類的文獻,我們所看到的差距之大簡直無以復加。因此,這就是我們的矛盾之處:正如密爾所指齣的,概念是我們各種理論的核心部分;然而,除薩托利和科裏爾之外,大部分研究者對於社會科學概念本身的關注卻微乎其微。(盡管可見到Ragin,2000)
這種悖論的産生,在一定程度上源自於定性研究者與定量研究者之間的深刻分歧。作為社會科學(至少是在政治科學與社會學)領域中的一種社會學事實,定性研究者主要關注概念,這通常被認為是非數學的領域且涉及實體性的問題,而定量研究者則集中於研究測量、指標、信度以及與産生最優量化測量有關的其他問題。
在本書中,我將試圖跨越橫亙在關注實體性有效概念的定性學者與熱衷於精確量化測量的定量研究者之間的這一鴻溝(或者按照你的意願而稱之為裂痕)。正如本書標題所示,這將是一種非平衡的處理:本書將集中於概念問題的討論。然而,我將揭示概念對於定量測量的設計與建構所具有的方法論意義和數學含義。正如數十年前,拉紮斯菲爾德和巴頓所言:
在我們能夠著手研究存在或缺失某個屬性之前……或者說,在我們能夠根據某個變量歸類對象或測量它們之前,我們必須形成有關那個變量的概念。(Lazarsfeld and Barton,1951,155,斜體為引者所加)
盡管我們對理論應該引導方法論的斷論贊賞有加,但常見的情形卻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這一癥狀,在加格斯和格爾(Jaggers and Gurr,1995)關於民主的政體概念討論中顯露無遺。他們兩人關於民主概念的分析,實際上是在“操作化民主”一節當中:很明顯,討論的焦點在於定量測量,而不是概念本身。與此相反,我將以大量篇幅討論有關民主的各種概念化工作;隻是在此之後,我纔能隨之分析有關定量測量的結果問題。
在定性研究者與定量研究者之間的分歧一仍其舊的情況下,對於任何一個分析者而言,要同時兼顧二者都幾乎是不可能的。戈茨的第二定律(Second Law)宣稱:
對於概念的關注程度,與對定量測量的關注成反比。
科裏爾和博倫(Bollen)關於民主論說的差異,彰顯瞭這一定律的存在。科裏爾和馬洪(Collier and Mahon,1993)對於民主的概念提齣瞭富有洞見的分析,但對於如何將這些理念轉化為定量研究卻並沒有提供什麼指導。在民主的定量測度上,博倫作齣瞭巨大貢獻,但是他對民主概念的討論卻隻有寥寥數語。
就此而論,本書意在破除戈茨的第二定律。我將詳盡分析建構概念的主要途徑,但又並不會止步於此。我將繼續推進我的分析,亦即檢視不同的概念結構如何對於定量度量的建構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含意。例如,本書討論民主問題的第4章會說明,信服於某種概念,也就意味著由此所進行的測量會大大不同於從民主指標、量錶等定量研究文獻中所發現的測量。
金、基歐漢和維巴(King,Keohane,and Verba,1994)著作的齣版,重新點燃瞭關於定性方法的獨特性以及缺失定性方法所造成之局麵的討論。2003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定性方法小組的設立,就是對於金等人挑戰的一種迴應。這一小組已經創設瞭三個奬項,其中之一便是喬瓦尼·薩托利圖書奬。迴溯薩托利於1970年發錶的那篇名作,我們可以發現,它主要是在批判定量方法。與此不同的是,我將認真對待概念,但同時我也將提齣一些大多數定性方法學者如何建構概念的形式模型和數學模型。因此,我的分析將一分為二:一者是說明,薩托利的某些主張必須加以認真的驗證;二者則要揭示,許多定量測量並未完全適閤它所預設反映的那些概念。
……
活動時購買,性價比高~~~
評分好………………………………
評分作為工具書學習使用,不錯不錯
評分好書……
評分好書……
評分很不錯的,值得大傢學習
評分買給教研室的資料,沒看呢~
評分質量可以,內容還沒看,京東配送速度一級棒,隔日到,前一天晚上下單,第二天上午就到,佩服,也沒有破損,不錯不錯
評分東西非常好,京東的配送也非常迅速。
萬捲方法·概念界定:關於測量、個案和理論的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